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水果湛江特产 湛江的水果特产有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水果湛江特产 湛江的水果特产有什么更新时间:2024-01-30 12:40:53

一. 广东省 湛江 徐闻县 湛江蚝

蚝学名牡蛎,贝类软体生物,其肉营养丰富,鲜味可口,是宴席上乘菜肴,制成干货蚝豉,是送礼佳品,提制成蚝油,是调味极料。壳、肉、油皆可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载:“牡蛎肉甘温,多食能细洁皮肤,治虚弱,解丹毒”。民间有蚝肉煲汤治风火牙痛,虚火上升,消暑清热饮食疗法。


湛江濒临大海,岸线漫长。1300多公里的绵延海岸,海湾众多,滩涂辽阔。沿海礁岩遍布,乱石重叠,浮游生物聚生,有机物质丰盛,是蚝生长和繁殖的良好场所。有海皆有蚝,湛江蚝以广阔的产区而闻名远近;湛江蚝又以味美鲜口,肥大肉滑,细嫩软脆的独特品质而驰名食家。过去,湛江人都喜欢用肥蚝煮汤招待客人,蚝汤鲜美甜口,呈奶白色,有“海中牛奶”之称;汤中余蚝,清淡爽滑,滋阴养颜,又有“海上人参”之誉。客人都以能品尝到湛江肥蚝为快事,故流传有“兴会不可无诗酒,盛筵当须有肥蚝”之说。湛江的蚝,以官渡石门、太平库竹产地最出名。

湛江产蚝历史悠久,相传西汉元鼎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派伏波将军率兵征讨南越作乱,扎营在武乐水(今太平库竹渡)北岸,北人南到,不习水性,不服水土,头晕呕吐,难于应战。士兵采摘岸边附在礁石上的蚝煮吃后,适应环境,不再晕浪,一举平定南疆。以此计算,湛江采蚝已有2000多年。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大文豪苏东坡由惠州贬谪海南,途经雷州半岛,曾尝过鲜蚝美味,留下难忘记忆,去信给胞弟苏辙说:“无令朝中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其味。”足见湛江产蚝,历史漫长,品质优良。过去,蚝的生产,靠天然采集。每年的春末夏初,是蚝的生产旺季,海水退潮,妇孺村姑,三五成群,手拿鎯头、铁棍,到海中翻石打壳取蚝,俗称“打蚝”;深水的蚝,则是水性好的壮男,驾着竹筏,腰扎网袋,潜到海底礁岩深处采捕,俗称“潜蚝”。随着社会发展,天然海蚝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们便向人工养殖进军,经数十年的艰苦探索,不断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养蚝技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海蚝养殖应运而生。湛江沿海,养殖场星罗棋布,全市养蚝面积达3.5万亩,出现一批养殖、加工、运输、销售专业户,构成了庞大的集团式生产体系。“三高农业”迅猛发展,给养蚝技术带来新的飞跃,由开始的抛石养殖,发展到水泥柱插养,直到今天先进的棚架吊养。蚝的养期不断缩短,产量持续增长,品质日益提高。蚝成了湛江的主要海产品之一,畅销港澳及全国各地,广受欢迎,并形成专业市场。

湛江的宾馆、酒楼、食肆都有湛江蚝的菜谱,传统的鲜蚝煮汤、铁板烧蚝,酥皮炸蚝、白灼生蚝、蛋煎蚝脯、蒜茸蒸蚝外,各自都有以蚝为料的特色招牌菜,以满足食客口福。在海产品中,唯有蚝可以随意烹饪,炒、煎、蒸、煮、扣、扒、炸、焖、焗、煨、炖、烩、灼、泡、烧、卤、腌、烤等十八种烹调手法,都可以把蚝制成精美佳肴,蚝有别于其它海产品而独具食肆潜力,前景无限。近年来,湛江的炭烧生蚝,新品种问世,便迅速推介,大、街小巷,比比皆是,成了湛江小食一绝,最近又有商家推出新花样,串烧生蚝,相信蚝的食法,势必更加多姿多彩。湛江蚝,有着千年历史的底蕴,这古老的食品,赋上时代的内容和新的用场,必定大有作为。

二. 吉林省 四平 伊通满族自治县 干鲜水果

干鲜水果

全县500株以上的果园已发展到170个,万株以上的大果园21个,各类果园达到500多个,形成了一定规模。品质优良的大红杏、123苹果、山楂、南果梨、苹果梨等水果销往长春等地,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全县重点围绕北部大黑山脉的南果梨基地、中部平原区的葡萄基地、南部山区的矮化苹果基地,加快老果园的更新改造,积极发展名优新品种,并与吉林省预应力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形式,联合开发了绿色、高新、高优无核葡萄。同时,大力推广水果的储藏保鲜技术,积极谋划水果深加工项目,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全县累计果树发展到530万株,水果产量2300万公斤,水果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致富项目。

三.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覃巴黑豆

我市盛产黑豆,但因覃巴土壤独特,所产黑豆颗粒硕大、光泽饱满,故覃巴黑豆驰名。

《本草纲目》说:“惟黑豆属水性寒,可以入肾。治水、消胀、下气、治风热而活血解毒,常食用黑豆,可百病不生。”

黑豆具有高蛋白质、低热量的特性,其蛋白质含量极高,相当于肉类含量的2倍,鸡蛋的3倍、牛奶的12倍;富含18种氨基酸和19种油脂,除能满足人体对脂肪的需要外,还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常食黑豆,能软化血管,滋润皮肤,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肝脏和动脉等方面的疾病都有好处。

四.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苏村番薯

苏村番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苏村番薯是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长岐镇苏村的。苏村的土壤属粘质土,含各种微量元素,其中钙化合物上有光照,雨量充足,番薯高产而且味道独特。

离吴川市区东北面约6公里,有一条自然村——苏村。村东北面有小东江流过,其支流三叉江也在村中环绕。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在东江相倚的亚九坡、罗了塘坡、白水塘坡、瓮中坡、车塘坡等5个相连的,面积达8千多亩的低“坡”,河水涨时水汪汪一片,水退时变成一片低地。村民觉得这片肥土“丢荒”十分可惜。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全村大小老幼倾巢而出担泥造坝,担出了一条长6公里的大堤,使这5个“坡”变成了“人造田”。

由于“人造田”长期受小东江浸没,因而沉积着一层很厚的泥,没有砂子。令人称奇的是白水塘坡里的泥土晒干后,遇到水就像沙子一样完全散开。据化验,“人造田”里的土质钾含量达43%以上,是番薯生长的必需元素。

苏村人在“人造田”上种番薯是从1978年初开始的,当时在“人造田”地势较高的地方种四、五十亩,获得成功。1982年,种植280亩,到1995年突破1300亩。2012年达2800亩。

广东省吴川市长岐镇现辖行政区域

吴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苏村番薯产地保护范围的函》,吴府函〔2012〕253号

吴川市苏村番薯经济合作社企业标准:Q/SCFS01-2013《苏村番薯生产技术规程》

五.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塘缀咸瓜

塘缀种植栗瓜的年代久远,加工技术独特,经腌制后的栗瓜薄如蝉羽,色黄肉脆,具有极强的吸引力,看了一眼不吃也得想。

栗瓜含糖类和甙类,并有多种游离氨基酸,硫胺素、核黄素的含量高于番茄。其中的1二酸在人体内可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有减肥和预防冠心病的功效。

六.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甘蔗

甘蔗盛产于本市各地,种植历史较长。1991年总面积达235万亩,总产951万吨,以遂溪、雷州最多,总产分别为300万吨和299万吨,居全国各县之第一、第二。徐闻、廉江及市郊也大面积种植。为本市农村的主要经济作物
( 湛江)

七. 广东省 湛江 雷州 流沙南珠

流沙南珠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雷州盛产“南珠”,晶莹剔透,珠光闪闪。

在雷州流沙——这个有中国珍珠第一村之称的地方,珍珠被揭开了高贵的面纱,南珠按流水线般的工序被培育加工出售,这里每年加工的马氏珠母贝珍珠占全国九成,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里更是世界珍珠市场的晴雨表。从这里,珍珠走出了帝王和贵妇的圈子,飞入寻常百姓家。

湛江市三面临海,海岸线1556公里,滩涂面积9908公顷,大多数港湾盐度适中,风浪小,饵料生物丰富,适宜珍珠养殖。主要养殖珍珠的地区是雷州半岛的雷州和徐闻、遂溪三县(市)。海水珍珠以“南珠”质量最优,品位最高。雷州半岛是南珠的主要产地,早在秦时就有珠民采捕珍珠,后汉已盛产珍珠,历代帝皇均派内监到珠池监守,采珠进贡朝廷。解放后,党和0对南珠的开发利用很重视,1957年11月,-总理指示:“要把南珠生产搞上去,把几千年落后的自然捕珠改为人工养殖。”在周总理指示鼓舞下,1958年开始在湛江一带试验养殖南珠。湛江水产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前身)对海水养殖珍珠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有力地推动了海养珍珠业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湛江市珍珠养殖业蓬勃发展。至目前,全市养殖海水珍珠的乡

八. 广东省 湛江 坡头区 湛江狗肉

湛江何时有狗,无法考究,但狗人共存,不可置疑。从雷州半岛星罗棋市的石狗推测,狗的历史渊缘必定很长。“马牛羊,鸡犬东,此六畜,人所饲’,古代启蒙教育,已向孩童灌输狗是家畜。“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们称誉的太平盛世,狗也名列其中。

皮薄呈现金黄色的为之上品狗;而一条狗最好吃的部份是狗腿及附近的肚腩,吃狗肉还必须沾上由十多种配料做成的酱才好吃

远近闻名的白切狗肉吸引了本地和外地的食客。广州的记者也随着游客闻名而来品吃狗肉,赞不绝口,并对这里一间规模最大的阿Q狗肉档进行了报道

可见狗与人息息相关,源远流长。湛江人对狗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图腾崇拜狗,农村乡野,村头巷口,门前塘边,到处都有石狗蹲立,石狗作护神,保佑平安,辟邪避灾,受香拜祭。根据湛江市博物馆统计,湛江遗留的石狗有近万只,林林总总,仪态万千,是湛江独有的一大景观——石狗文化。另一方面,喜欢食狗,蔚然成风。大小乡镇,街头巷尾,狗肉食肆,比比皆是。狗肉档内,光鲜发亮的熟狗,数条挂在显眼之处招徕顾客,尽管狗头狰狞,狗牙列露,并不影响人们食欲。食客三五成群,围在小桌,一盘狗肉,半瓶米酒,慢斟细酌,谈天说地,别有风味。吃得兴起,甚至忘乎所以,蹲到凳上。湛江的狗肉档有多少,谁也计不清,湛江人又建立独具一格的食狗文化。

位于霞山区艺海影剧院附近的白切狗肉一条街。这里聚集了大大小小十多间的白切狗肉档

湛江有句俗语:“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可见狗肉香味何等诱人。湛江人食狗,很独特,喜欢白斩,热制凉食,根据需要而斩食。食狗定要配上蒜蓉辣酱等佐料,浇上香油,这种食法,似乎很原始,全国也较罕见,但原汁原味,清嫩爽口,香而不腻,羊的嫩,兔的香,鸡的鲜都集在其身上,成湛江人的口福,故白斩狗广受欢迎,世代流传,经久不衰,湛江白斩狗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传统名肴。

湛江人食狗,不拘时节,一年四季皆食。三伏暑天吃夏至狗,以热压热:三九寒天食冬令狗,驱寒进补。湛江人食狗也很讲究,“老猫嫩狗”,喜欢食鲜嫩的狗,狗中又以黑狗为佳。白斩狗的制法也很注重功夫手艺,挑选靓狗后,杀狗要放尽血,放入80度热水浸泡数分钟,退毛刮挣,开膛取脏,用洁布抹干血水,风干少许,放入大锅熬煮,水要适中,火要适度,这样的狗肉才细腻可口,芳香袭人,味道特异。四十年前,赤坎有间老友记白斩狗肉档,很有名气,常常座无虚席。改革开放后,养狗、卖狗、运狗专业户相继产生,狗肉食档应运而生,有的地方甚至白斩狗肉一条街,一二十档鳞次栉比,食客如云,川流不息。白斩狗也登上大雅之堂,宾馆茶楼都有出售。一些外地人到湛江也慕名而来,乐于一赏,享受一下湛江的食狗文化。湛江的狗肉也令一些名人伟人青睐。前国家副主席1到湛江,总忘不了品赏湛江狗肉。1960年1、1、1等中央领导视察湛江,离湛告别是狗肉宴,吃得津津有味,大赞其美。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载:“狗肉,可安五脏,补绝伤,轻身益气,补胃气,壮阳道,暖腰膝,填精髓”。现代科学已化验证实,狗肉除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一般营养价值外,还有肌肤、钾、钠、氯等化合物和氨基酸,可产生高热能,看来湛江人对狗肉情有独钟,实在慧眼独具,难怪湛江人贪婪食狗有“卖掉棉胎食狗肉”的口头语。

九.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鸡心黄皮果

鸡心黄皮果又称鸡心甜黄皮,有大鸡心黄皮和小鸡心黄皮两个品系。大鸡心黄皮,果实如鸡心,色泽蜡黄色或褐黄色,有光泽,果大,单果重9~14克,果肉黄白色,味甜具蜜香或甜带微酸,肉脆汁多;可食率47%~62%,可溶性固形物14.5%,品质优良,种子1~4粒。果实7月下旬~8月上旬成熟。大鸡心黄皮,丰产质优宜种植。小鸡心黄皮,为鸡心黄皮的实生变异种,果小,平均单果重3.8克,果皮蜡黄色,果肉黄白色,风味甜中带酸;可食率60%以上,种子1~2粒。果实6月中旬成熟。小鸡心黄皮丰产,品质较好,宜适量种植。

十.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芋蒙

芋蒙又称芋苗,爽口开胃,脆嫩鲜美,消荤解滞,是佐餐即食佳品。

芋蒙含多种维生素,特别富含人类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被誉为食物中的“肠道清道夫”。我市塘镇的芋蒙最为有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