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吉首乾州特产店 吉首乾州哪里有好吃的地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吉首乾州特产店 吉首乾州哪里有好吃的地方更新时间:2023-08-10 19:41:38

一.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湘西挑花

挑花是一种技术性较强,难度大的工艺操作。它是用白布或浅兰色布和青线作原料。挑花没有底样,只是把布料固定在预先做好的四方竹架上,然后就在布料上用青线随手挑出形象逼真的图案。现在苗族妇女中擅长挑花的已为数不多。

二. 陕西省 咸阳 乾县 乾州鸡面

用鸡脯肉加淀粉擀成面片,先焯后蒸,浇入虾米、木耳及调味品等制成的汤汁。色白肉嫩,汤清味鲜。

乾州鸡面材料:嫩鸡脯肉500克,熟猪肉丝50克,干淀粉100克,水发木耳、葱丝各10克,生姜米5克,熟猪油10克,虾米5克,蒜苗丝6克,味精0.2克,精盐5克。

制作方法1.将干淀粉过箩后放入碗内。

2.鸡脯肉放在案板上,用刀背边砸边抽出筋,直至砸成肉茸,分成4份,撒上干淀粉。

3.在案板上铺上一张宽66厘米、长99厘米较厚的净纸,在纸上撒一层干淀粉,放上鸡肉茸1份,用圆木棒边擀边撒干淀粉,擀成直径约50厘米的薄皮,切成形如韭菜叶的条。

4.面条下入滚沸的水锅里焯后捞出,放入清水里浸凉,再捞入碗内。

另3份鸡肉茸,也用同样方式制成。这样便制成4份鸡肉面,分别浇入白肉汤少许,入笼蒸约20分钟取出,分别扣入两个大碗内。

5.炒锅内放入白肉汤1500克,用旺火烧开,加入精盐、虾米、熟猪肉丝、水发木耳、姜米、蒜苗丝、葱丝、味精,汤开后,浇入鸡面碗内即成。

特色:形似面条,筋韧软嫩,汤清味鲜,营养丰富

三.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湘西纸扎

纸扎艺术。本县的纸扎工艺,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一百多年以前,这一民间工艺就已经繁荣起来,清末至民国初期,县城有10多家纸扎铺子,散在大街、虹桥、东正街、十字街等处。

纸扎工艺的主要材料是竹块、篾条、木棍等, 扎成各种人物、动物、花草、虫鱼、用具等形象, 糊以皮纸,施加彩绘,形象逼真,维妙维肖。以前南门外的向哑子,标营的侯应龙能制作各种纸鸢、飞鹰、蝴蝶、虾、蟹、蟆蛤、美人、戏曲人物物, 工艺精湛。正街的滕老叫、十字街的刘棒吾、聂方俊等都是纸扎的高手。

四.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湘西椪柑

湘西椪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主产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台州、怀化等地。酸甜适度,风味浓郁,肉脆化渣,果皮黄至橙黄,色泽美观,蜡质层厚,耐贮性好,通过短期贮藏后风味更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鲜食有益人体健康,亦可加工成果汁、罐头等,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吉首)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是湖南省的“西北门户”。境内风景优美,峰峦叠嶂,林木苍天,溪河纵横。以奇异的山水,纯朴的民风闻名于天下。享有“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美誉。据历史考证,湘西种橘历史至少有两千多年。湘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非常适宜柑橘生长,是中国最适于发展柑橘种植的天然产地。同时,境内拥有广阔的富硒土壤,是中国三大天然富硒带之一,是湖南唯一的天然富硒区,是中国果品协会认定的“中国椪柑之乡”。

湘西柑桔为历代朝廷贡品,1949年后曾大量出口,享誉甚高。中国的椪柑产量世界第一,湖南的椪柑产量又居中国第一,湘西的椪柑产量又是全省第一,并占全国份额的13%。据2007年初统计的数字,全州椪柑面积63万多亩,产量41万多吨。同时,以椪柑为主的柑橘产业发展,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兴旺发达。湘西的柑橘生产,特别是椪柑种植,已经成为农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到2008年,以椪柑为主的湘西柑桔面积已达到107万亩,其中椪柑82万亩,年产量65万吨,年产值约7.8亿元。湘西州内有泸溪县椪柑有限公司、富泰公司、金圆水果有限公司、红山椪柑公司、保靖县喜阳集团、永顺县湘西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省、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门从事椪柑的营销、加工。

湘西生产的椪柑素有“桔中之王”之美称。果实大小适中,呈扁圆形,果色橙黄,果皮易剥离,色泽鲜美肉质脆嫩化渣,汁多味浓,风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高。且耐贮运,果实储藏到翌年3-4月仍然鲜艳美观,风味不变。并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经湖南省科委测定,果实可食部分达到72-79%,可溶性固形物达13-14%,总糖10.65%,总酸0.84%,糖酸比达12.7:1,维生素c含量为23.4-25.68g/100ml,品质极优。经中科院长沙现代化农业研究所与农业部农产品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检测,硒含量为0.001-0.043mg/kg,达到高富硒水平。

20世纪八十年代,由湘西州农业科技人员选育出的“吉品椪柑”、“辛女椪柑”“8304”三个椪柑优良株系,1990年获湖南名牌农产品;2003年被评为中国消费市场公认畅销品牌,荣获中国绿色食品2004上海博览会畅销产品奖,湖南省消费者信得过品牌和中国名优品牌;1999年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湘西椪柑”品牌现已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地域范围

湘西自治州位于东经109°10′-110°23′、北纬27°44′-29°38′,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严寒期短、无霜期长、冬暖夏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受地形地貌及山区水体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区域性小气候优势明显,特别是泸溪、吉首、凤凰、保靖、永顺、龙山、古丈、花垣等县市海拔350米以下的水域沿岸和山间盆地的椪柑主产区,受水体效应等因素形成的区域性小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大,总生产面积42000公顷,年总产量420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由于湘西椪柑主产区多位于水域沿岸或山间盆地,这些区域的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达2%以上,自然肥力高,含有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提高产品品质的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含有对人体特别有利的硒、锗、锌、钙、铁等微量元素,而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含量较低,均能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质量标准,加上境内工业企业少,水质和空气质量好,是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椪柑的理想区域。

(2)水文情况:湘西自治州州境内大部分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没有人为及工业污染,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且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形成地表地下水综合利用的格局。境内年降水量213.7亿

立方米,区域内平均年径流量为132.8亿立方米;干流长大于5公里、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444条,主要河流有沅江、酉水、武水、猛洞河等。州内有大小溪流1000多条,由西北向东南汇入澧、酉、沅、武四水。湘西州境主要河流水系,南有沅江干流过境,酉水干流、武水干流横穿西东,花垣西乡河的上中游段由南向北经茶洞入境。

(3)气候情况:湘西自治州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严寒期短、无霜期长、冬暖夏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椪柑主产区的年平均温度在17℃左右,最低不低于-4℃,超过35℃的高温天气极少,气温要素非常适合椪柑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越夏。同时,这些地方漫射光多,光能利用率高,年日照时数1300-1400小时,太阳年辐射量为70221.1-76134.7千瓦/平方米,且秋冬辐射能量多,其中9-10月辐射量比3-4月大26-35%,非常有利于湘西椪柑的成熟及糖分的转化。全州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降雨时段集中在春季和初夏,与作物生长需求相吻合,降水有效性好。

(4)人文历史情况:湘西自治州椪柑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楚国士大夫屈原曾在《橘颂》中赞誉“后皇嘉树生南国。”湘西椪柑品质优良,因其种植在富含稀土元素无污染的大山深处土壤中,具有果形美、口感好、清香浓郁、化渣爽口的特点。湘西椪柑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湘西自治州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湘西椪柑产业开发工作,特别是在国家农业部等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湘西椪柑作为产业开发的重点产业,得到了快速发

展,2007年全州椪柑面积达63万亩,已接近全国椪柑总面积的1/4,总产量达到42万吨,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年累计销售收入额近3亿元,年累计出口额达

到137万美元。湘西州因此被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果树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椪柑之乡”。椪柑产业为湘西州农业农村面貌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根本性变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对湘西州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财政增税等所起的作用日趋显著。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武水及沱江河流域栽培区、凤滩库区及猛洞河流域栽培区、

里耶盆地及花垣河流域栽培区。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柑桔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的要求执行。

(2)品种选择:突出适应湘西州栽培的“8306”、“8304”、“260”等三个优良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湘西椪柑生产过程必须按照《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NY/T5015-2002执行。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湘西椪柑在每年的11月中旬开始采收,采果时要求采用“两剪法”,采后经分级后可立即上市销售或进行贮藏保鲜延后销售。

(5)生产记录要求:湘西椪柑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保存好,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果皮橙红或橙黄色,果大扁圆形,果皮蜡质层厚,皮薄易剥,光泽鲜美。包括形状、大小、色彩等外在性指标。

(2)内在品质指标:肉质脆嫩,化渣爽口,酸甜适度,清香浓郁,耐储藏。经湖南省科委测定,果实可食部分达72%-79%,可溶性固性物达13%-14%,总糖达11.6%-11.72%,总酸0.52%-0.77%,维生素c达23.4-25.68mg/100ml,品质极优。

(3)安全要求:湘西椪柑执行《无公害食品柑果类果品》NY5014-2005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湘西椪柑按果实直径大小、外观分级。采用包装物根据客商要求用纸箱或竹筐。标志使用人在其销售的包装物上统一标注“湘西椪柑”农产品地理标志,其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五.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吉首米粉

每个土生土长的吉首人只要是从外地回家时候,第一件事情肯定去吉首的米粉店吃上一大碗香香的米粉。吉首的米粉都是用米打成粉制成。没怎么特别的。特别的是它的佐料。其他地方的佐料都是简单地放几块肉或是一些熟的东西。而吉首米粉佐料的里的猪肉、牛肉或其他肉是必须要熬制很久的,而且加进去N多材料。而且不会放汤的。

在吉首,只要远远地闻到一股香香的味道,就知道附近有一家米粉店了。

六.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乾州板鸭

吉首著名传统.早在清代就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凡到乾州的游客,都喜买几只品尝或馈赠亲友。乾州板鸭制作精良。精制好的乾州板鸭呈琵琶形,色泽金黄,油光发亮,肉质细,味香可口。乾州板鸭烹调时,先用冷水洗涤,切成小块不加任何佐料,入锅蒸熟,待肌肉离骨时即可食用,味美甜,为上等佳肴。

七. 陕西省 咸阳 乾县 乾州布艺

乾州布艺是流传于陕西乾县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手工艺品的代表作,集民间剪纸、刺绣、制作工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布艺,即布上的艺术,它是以布、绸、绢、缎等为主要原料,以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容为题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同时融合、吸收民间美术中多种品类的制作技艺,通过剪、缝、绣、贴、挑、拔(扎)、拼、缠、纳、叠、镶等技法来制作的一种布质工艺品。是陕西民间工艺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



乾州布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甘,陕一带古周人织绸,制衣,刺绣的情景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她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劳动人民千万年来为了生存,在与大自然斗争过程中遇到疾病、地震、等重重灾难和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时,崇天地、拜鬼神,求助威镇灾难的象征物及神力形式的具体表现,借助猛兽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借助鱼类、蛙类的繁殖能力来延续子孙后嗣,逐渐形成一些谐音吉祥图案和具象征性、寓意性的吉祥物、象征物,而且成为满足精神需要的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乾州布艺出自于农村妇女之手作品造型多样,风格多变,色调淳朴,轻巧实用,呈现出清新朴拙的民俗风情。布贴绣品、多以动物为题材,通过捆扎、剪贴、拼凑、刺绣等手法,绣制成不同的图案形象。布贴绣在造型上富于变形夸张。在色彩艺术方面,强调明快质朴,绣工粗细兼备。颇有民间风采。乾县布艺吸收了传统的刺绣手法,又融合了中国书画艺术,绣品精细明快,色调典雅,风格多样,轻巧实用。她是文化的凝聚,她是秦地五千年历史的影集。



乾县的民间布艺主要以节日和婚礼装饰品为主,如春节,端午节等都有专门的讲究。端午节外婆给外孙送“五毒裹肚”“五毒凉鞋”等家家门口要插艾蒲,小孩的手腕上要扎五花绳,胸前要带香包,以辟邪健身。孩子过满月或者过周岁时,外婆要送虎头帽子,胖娃娃围涎,项圈,长命锁,手镯,布艺老虎,花衣筒袖,老虎枕头,狮子枕头,麒麟枕头,老虎和猪头鞋以示吉祥并求其保佑。布艺是集民间剪纸,刺绣,制作工艺为一体的综合工艺,如动物身上装饰性的花卉图案等都是通过剪和绣的工艺制作而成,布艺主要依赖于乾县传统的民俗而存在,布艺的造型典雅考究,颜色简洁明快,形象逼真可爱,天然成趣。过去结婚时,女方要绣花枕头套子、鞋垫、门帘送给男方,同时还要准备一些香包、针扎送给男方的亲戚朋友,让大家品评自己是否心灵手巧;小孩满月时,姑姑、姨姨要给娃娃送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枕、肚兜、布老虎,为孩子消灾辟难,保佑孩子长命百岁。姑娘给心上人的绣品更是精细入微,寓意深刻。鞋底上用细绳子纳上勾云图案,愿出门的亲人走得快,早会早回。鞋垫绣上“月儿圆”、“正月十五”等组字图案,寄托团圆之情。布艺不但是美的艺术,而且寓意深刻。花卉、虫鸟、植物等表达作者祈盼吉祥,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老年人的用品多用“福、禄、寿”题材,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儿童用品常用老虎、“五毒”(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等图案,以取避邪镇恶,希望小孩子小老虎一样健壮;新婚夫妇用品喜欢用鸳鸯戏水,莲(连)生贵子,鲤鱼闹莲(象征婚姻和谐)图案,期盼家庭美满,多子多福;姑娘送给情郎定情香包、手帕等,过去妇女绣的花枕头“鱼戏莲花”鱼象征男性,莲花象征女性,暗喻男女婚配结合。再如“石榴赛牡丹”,石榴象征男性多子,牡丹象征女性似花。



乾州布艺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布艺制作。首先,根据所制作布艺的类型和特点,选取一块大小适中颜色适合质地结识的布块,用剪刀载出平面图,然后用小块的不同颜色布料拼接而成各种图案,用刺绣手法将图案图形固定在平面图上,又称补花或布贴花。并在图案图形上用各种彩线绣出图案图形的细节,绣花的针法很多,有铺针、平针、散针、打子,套扣、盘金,辫绣、锁绣等,接下来进行挑花,挑花又称十字绣,要求严格的按照面料经纬纹路,挑绣等距离、等长度的十字,排列成各种花纹图案的刺绣形式,有独特的变形吉祥几何纹装饰风格。刺绣时不伤布丝,能加强布料的耐磨损强度,然后将平面图拼接在一起称为拔(扎),为了牢固往往还要上里子,并在里面用松软的填充物棉、碎布、丝绵进行填充,这样一件布艺工艺品就算完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不得不同,现在这些手工艺布艺越来越少见了,民间会制作这门手艺的妇女也越来越少。目前,乾州布艺制作主要集中在乾陵脚下柳池、石马、陵前等村,目前参与制作乾州布艺的群众就达100余人,开发出具有历史、人文、地理特色的坎肩、帽子、被子、十二生肖、老虎枕头等十多个品种,在旅游区开辟了工艺品市场,办起了零售摊点,经销商户73家,经销旅游纪念品布艺30余种。同时陵前的杨志英等几名思想开放的群众将所生产的旅游纪念品布艺贩运到武汉、上海、山西、广东等地,让乾县的旅游布艺纪念品走俏市场。在乾陵,妇女绣的“五毒背心”工艺精细、美观大方,既有剪纸的效果,又有刺绣的特点成了外宾的抢手货。深得人们喜爱。

八.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湘西枞菌

    湘西起伏的山峦,松林叠嶂,枞菌飘香。枞菌也叫松菌,是松树底下长出的菌子。橙红色的叫红枞菌,紫褐色的叫乌枞菌,均属山珍。用枞菌煮豆腐味道格外鲜美;枞菌拌野葫葱爆炒,满屋飘香,引人垂涎;枞菌汤的鲜香美味更是食中一绝。湘西人接待贵宾时,枞菌是待客的首选菜肴,十分讲究。

枞菌还可加工成一种上等的佐料--菌油。煮面条、米粉或作汤菜时,加上一点菌油,格外醇香味美。加工菌油要选择肉质厚实、新鲜嫩小的枞菌,尤其以乌枞菌最佳。枞菌拌和鲜茶油,再添少许黄豆、花椒等配料,文火煎熬后,再装入容器密封,可较长时期食用。( 吉首)

湘西大山中林木繁茂,主要为松、杉、檫、樟,枞菌便生长于其间。它无法人工培植,也不便运输,所以大城市基本很少接触到,每年只有20多天的生长期。它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富含人工培植菌无法比拟的多种微量元素。用枞菌煮汤味道特别鲜美,最好是单吃,别让其他的配料夺了它的味。枞菌也可爆炒。

用枞菌和食用植物油熬制成枞菌油的。枞菌生于枞林(松林)和枞林附近的野地里,是上等食用菌。无论用它作汤或油煎,酣浸或盐渍,全部味道鲜美,富于营养。可惜鲜菌不易保存,熬制菌油是保存菌子的好办法。

加工菌油的方法颇为简单,采回鲜菌以后,去潭滓,洗干净,放进花生油、芝麻油或茶油中煎熬。油与菌的比例,一般是0.5公斤油熬制1-1.5公斤菌子。煎熬时加热不可太猛,待菌内水分熬干以后,就可以熄火端锅,放入罐中储藏。

菌油是高级调味品,内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其味清香鲜。汤菜、面食中加上一匙半勺,看着鲜,嚼着香,“咽后方知滋味长”,实在是美得很!

九.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酒鬼酒

酒鬼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酒鬼酒是以优质糯高粱为原料,择取吉首市郊兽塘卡龙、凤、兽3眼泉水酿造而成。泉水水质优良,纯净甘甜,其物理性能和离子成分均优于国家规定标准。生产工艺仿民间传统药曲为糖化剂,以陈年大曲老窑继渣发酵,陈年3载以上。该酒系兼香型,酒度54度,1988年开始生产,年产量1000吨。

酒鬼酒清澈透明,香气优雅,酒体醇厚,回味悠长,尤以绵甜净爽、落口舒适而见长。由著名画家黄永玉精心设计的外形似捆口麻袋状的紫砂陶瓶包装,装潢稀奇、大方古朴、雅致,酒名风趣、新颖,为酒中之稀品、珍品。

该酒以其独特的酒质、酒瓶、酒名而闻名遐迩,受政要和酒界专家、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成为高级宾馆盛宴用酒,亦为国内外朋友交往中赠送礼物的佳品。

酒鬼酒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89年获北京首届国际博览会银奖;1993年获第七届法国波尔多世界酒类专业博览会最高荣誉金奖; 1994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金奖和北京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1995年被世界名牌消费品认定委员会认证为“世界名牌消费品”。

酒鬼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湘西酒鬼酒原产地域保护范围的函》(州政函〔2005〕6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南省吉首市振武营酒鬼湘泉城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