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龙南县杨村八角楼土特产 赣州龙南杨村特产有什么好吃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龙南县杨村八角楼土特产 赣州龙南杨村特产有什么好吃的更新时间:2023-09-03 18:23:11

一. 江西省 赣州 龙南县 九连山古兰

绞股兰,又名七叶参,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皂甙82种、氨基酸18种、微量元素19种及多种维生素,有“南方人参”之誉。绞股兰茶是利用九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天然纯正的绞股兰为原料,应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工艺精制而成的袋泡茶,色泽淡黄、滋味甘甜、清润可口、香气独特,常饮有增强人体免疫能力、消除疲劳、健脾消食、镇静安神、降血脂血压、清音润喉之功效

二. 江西省 赣州 龙南县 龙南银杏茶

旅游商品名称:龙南银杏茶

商品类别:食品

商品生产单位:龙南县九连山药业有限公司保健品厂

商品生产单位通讯地址:(邮编:341700)江西省龙南县土超市联系人叶晓春

商品介绍及销售价格

银杏茶利用银杏的叶子采取先进技术生产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经常饮用,能增强人体体力,提高免疫功能。银杏茶对心脏血管病治疗效果很好,抗血栓,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达到了保护血管、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银杏茶的目的,对心、脑、肝、肾都有保护作用。还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扩张血管,改善心脑血液循环,提高末梢血管血流量,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解除痉挛,降低血压等作用。

价格:市场零售价80元/盒。在龙南县各大超市及土商店均可买到。

三.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莒南绿茶

莒南绿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莒南绿茶,山东省莒南县,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该县素有绿茶之乡的美誉。产品分为“大白银剑、大白春螺、翠芽、绿剑、毛峰、松针、雪莲”等七大系列。莒南绿茶经中国茶叶研究所认定具有“叶片厚,耐冲泡,香气高,滋味浓”等独特的优良品质。在国家、省、市茶叶评比0获得市以上名优茶奖116项,其中国家级20项、省级50项,并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最受消费者信赖的山东产品”等称号,被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

莒南县茶叶种植多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的丘陵地区,以洙边、壮岗-、团林、朱芦等镇为主的山东省优质绿茶生产、生态园基地,产出的茶叶为芽形、针形、扁形、束形等系列产品。其外形紧细壮实,绿润多毫,栗香气高,滋味浓醇爽口,汤色翠绿明亮,叶底肥嫩成朵,黄绿明亮,嗅之心旷神怡,饮之具有提神顺气、生津止渴、明日益思、消食去腻、清热解毒等功效,有保健和延年益寿作用。1978年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评定具有“叶片厚、耐冲泡、香气高、滋味浓”的优质特征。-

荣誉认证

莒南绿茶1994年,在首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雪芽”荣获全省名优茶第一名;1995年,在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二金三银,并代表山东名茶参加了第二十九届世界农业博览会;1997年,在中国第三届农业博览会上,“松针”茶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1998年,“九坊回春”茶获临沂市十大名茶第一名;1999年中国第三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荣获了3项一等奖和3项优质奖,其中“鲁南青”牌绿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玉芽”、“碧芽春”绿茶被认定为名牌产品。中国茶界知名人士程启坤先生在品尝莒南绿茶后,称之为“南有杭州龙井,北有沂蒙玉芽”。-2001年在山东省茶文化协会第一届名优茶评比新闻发布会上囊括所有金牌。-

产地环境

莒南县位于山东省风景秀丽的沂蒙山区东部,东临黄海,紧邻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日照港,南与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毗邻,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7℃,无霜期198天,年平均光照时间为2458.9小时,年平均降雨量856.5毫米,空气洁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质清纯,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优越的自然条件,快速便捷的交通设施,为发展茶叶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南有杭州龙井,北有沂蒙玉芽”之说。

莒南绿茶产于山东省莒南县洙边镇、壮岗镇、团林镇、朱芦镇、坊前镇、文疃镇、坪上镇、涝坡镇、相沟乡、十字路镇、相邸镇、汀水镇、石莲子镇等13个乡镇。莒南县位于山东省的东南沿海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3′-119°11′,北纬35°06′-35°24′,南北长44㎞、东西宽50㎞。莒南县平均海拔高度200m,最高点是县境北部的马鬐山,海拔高度662.2m;最低点在壮岗镇陈家河村前,海拔高度19.9m。莒南绿茶主产地在县境南部和东南部的洙边镇、壮岗镇、团林镇、朱芦镇、坊前镇、文疃镇等乡镇,所在地海拔100m以上。莒南县东临日照市,南接江苏省赣榆县,西南连临沭县,西邻临沂市,西北依沂南县,北与莒县接壤。地势总特点是东高西低,东部是北高南低,并向东南和西南呈脊背状倾斜,以低山丘陵为主,系崂山--五莲山脉余脉,县境内海拔高度差异大,形成多种不同的小气候区域。现有植被以农作物为主,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6%,林木覆盖率在30%以上,土地面积1752平方千米。

四.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龙南老鼠爪

学名珊瑚菌,一种野生可食真菌之一,属姬松茸类,与草木伴生,对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人工难以培植。因龙南乡的气候条件适宜其生长,便成了龙南林区之。它的色泽金黄、外体酷似珊瑚,而外形个体又像老鼠的爪,故名老鼠爪。其味虽略带涩,却极其嫩脆爽口,芳香宜人,常为盛宴之山珍佳肴。

五. 广西 崇左 宁明县 宁明八角

八角生产潜力大,前景广阔。在日常工作中,作为优质调味香料,可去除肉类腥味,气味芳香宜人,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医药上,它具有驱风、止咳、健肾、促乳、祛寒湿等功效。茴香油可做十滴水的主要原料,也是抗癌药"派洛克萨龙"和合成阴性荷尔蒙已烷雌酚的主要原料。在轻工化工业,茴香油及其深加工产品茴香脑、茴香醇、茴香腈等,作为一种高级香料,常用于制作高级香水、香皂、化妆品 、牙膏等。在工业上,茴香油可作为无氰电镀的添加剂及涂料填充剂。90年代初,新一代八角深加工产品--八角茴香精问世,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不仅使用方便,易于保存,而且与人们日常生活更加联系密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八角系列产品进一步开发利用,八角市场必将看好。从八角经济效益来看,叶用林3-5年投产,果用林种植嫁接苗3-5年投产,实生苗8-10年投产,八角树寿命长达百年以上。因此种植八角是投资少,见效快,一代人种植,几代人受益的百年大计,八角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宁明盛产八角,有八角林35万亩,年产5000吨干果,2004年12月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八角之乡”。

宁明县现有八角树林面积32万亩,林区主要分布在那楠乡、桐棉乡、板棍乡、东安乡、寨安乡和国营林场,年产量在5000吨左右。

六. 江西省 赣州 龙南县 龙南紫皮大蒜

龙南紫皮大蒜是龙南县历史悠久的名优,蒜头呈淡紫色或紫白色,瓣肉细嫩致密,蒜包紧实耐贮,生食香脆辛辣,熟食香味浓郁,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既是佐餐之佳品,又具药用之功效。大蒜中的“大蒜素”对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等多种病菌有明显的抑制和灭杀作用,“配糖体”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大标油”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常食大蒜,对人体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疾病都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地方民间都把大蒜作为防流感、肝炎、-的首选天然良药。

七.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莒南柳编

山东省是中国柳编工艺品出口大省,其出口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而莒南县又占全省柳编出口量的三分之一。因此有“全国柳编在山东,山东柳编在莒南”之称。1998年,这个县共种柳条2万亩,产柳条1200万公斤,柳编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超过1亿元,堪称山东柳编第一县。

柳条,学名白杞柳,当地俗名簸箕柳、南柳。把柳条剥去皮,通体呈白色,就叫白柳条。莒南县西部乡镇的农民擅于把柳条、白柳条编成上千种筐、篮等制品。

莒南县的柳编师出有名,相传它始于鲁班的徒弟泰山。泰山系今莒南县沭河岸边人,起初跟鲁班学木匠,但很不专心,总是偷着跑到河边柳条丛中练柳编。鲁班看他不长进,很生气,于是就辞掉了他。而泰山不久却成了一个出色的编匠,做出的柳编制品比木制品还精致,鲁班知道泰山的情况后,很内疚,并且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受到师傅的鼓励,泰山越发努力,技艺不断提高,品种花样也日渐增多。不久,皇帝要庆寿,当地的县官便请泰山用柳条编几样东西献给皇帝。泰山命徒弟挑选出质量最好的柳条,褪皮熏白,自己亲自动手把篾破得薄薄的,刮得亮亮的,使出最好的技艺编织出一只精致的高脚盘,盘内几只大寿桃,只只青里透红,光彩夺目。旁边还放着几串紫葡萄,晶莹透明,令人馋涎欲滴。县官一看,连连叫绝,他看着看着,突然发现盘里还摆着两枚钱币,觉得很奇怪,就伸手去拿。结果连盘子也一起拿起来了。原来那两枚钱币也是柳编的。后来,皇帝见了这件珍宝也连声称赞。从此,沭河柳编名声大震。

泰山死后,徒弟们继承他的手艺编织了篮子、簸箕、筐子和各种用品,畅销大江南北。

走进柳编之乡,看到的是一方方、一片片嫩绿的柳条。微风吹拂下,万亩柳田那绿色的波浪此伏彼起,景致煞是壮观。更引人入胜的还要数坐落在十多个村庄的柳编制品贸易货栈或加工厂。一溜摆开的10多间宽敞明亮的大仓库,库房里盛满了上千个品种的柳编制品。其中有供观赏用的各式花盆外套、花篮、吊花篮等;有日常生活用品如纸篓、洗衣筐、提篮、挎篮。一件件玲珑剔透,各自错落有致,静动结合,栩栩如生。 走进农户,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编着柳条。不知是谁家传出悠扬的《柳条歌》:“涝洼湿地可发芽,青枝绿叶不奢华……”歌词唱出了这里的劳动人民对柳条的赞美。其实,这里的农民也正如柳条一样勤劳、质朴、率真。

莒南柳条种植和柳编虽有着悠久的历史,出口却是近几十年的事。说起出口,就不能不说莒南柳编出口第一村:板泉镇的殷庄村。

在那个“以粮为纲”、毁林种粮的六十年代,殷庄的乡亲们悄悄地在老林盘的涝洼地里种上了河畔野生的柳条。殷庄的乡亲们有自己的打算:柳条喜湿又丰产,用它编织出的制品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或许是栽植面积小,不大引人注意,老林盘那片涝洼地里的柳条儿竟在夹缝中茁壮成长。人们编织了簸箕、条筐、菜篮,销售之后换回油盐酱醋。到了七十年代初期殷庄的柳编业迎来了一个大的历史转折。刚从县供销社分离出来的对外贸易组,要组织柳编制品出口。试点工作首先在殷庄村展开。县里派来了老职工王伟和驻进村里,搞样品编织试验。乡亲们的传统手艺极大地派上了用场。从此他们的产品漂洋过海远嫁异国他乡。一件件小巧玲珑的柳编产品给殷庄人也给全县人民争来了荣誉,也换回了大量外汇。1983年县外贸局在板泉镇组织了编织技术现场比赛。全镇参加比赛的有20多个村庄,达60多人。殷庄派出了8人参加。比赛结果令乡亲们自豪:5人拿到了一等奖;3人拿到了二等奖。很快,外村外地都来争抢这批活财神。殷庄的姑娘小伙也不负众望,把柳编技艺连同殷庄人那一颗颗热诚的心一起交给了兄弟村庄的父老们……

八. 江西省 赣州 全南县 金樱酒

全南县茅山酒厂生产。以深山珍果金樱子为主料,佐以优质糯米冬酒和多种名贵中药,运用传统工艺精酿而成。内含17种氨基酸,18种维生素的绿色有机体,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药理鉴定,该酒具有固精益肾,补血养颜等功能,四季常饮,强身健体。曾被评为江西省优名酒,部优质产品奖
( 赣州)

九. 江西省 赣州 龙南县 龙南烫皮

烫皮是客家人待客和自己食用的可口点心,当地人非常喜爱的一种小食,客家烫皮又名铁板干(板皮、辣皮)是赣南客家民间独特风味的,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磨浆、蒸熟等工序制成。客家烫皮属于天然绿色产品,成品呈片状,具有色泽鲜亮,口感香、酥、脆等特点。每年秋冬农闲时节,赣南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烫皮,晒干的烫皮可煎、炒、蒸、煮,深受当地百姓和游客喜爱。据悉中国第五届脐橙节召开的时候,烫皮做为客家的一大特色用来招待外来宾客,受到广大宾客的青睐,入口香脆酥,吃后回味无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