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好吃的黄石特产 湖北黄石有哪些好吃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好吃的黄石特产 湖北黄石有哪些好吃的特产更新时间:2024-05-05 00:28:19

一. 湖北省 黄石 大冶 橘片爽

黄石大冶的桔片爽精选优质无核蜜桔为原料,运用现代技术去皮、分瓣、精心调配而成。配合具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功效的植物提取物,并辅助添加了钙营养。本品具有入口清爽、甜而不腻、营养超群、好吃不上火之特点。该产品包装精美,既是家人食用的健康食品,亦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二. 湖北省 黄石 黄石港 糯米鸡

本品是汉味传统小吃,有自家独特配方,纯手工制作。以糯米为原料,加入特质馅料,经油炸而成。吃起来外酥内软,不油不腻,鲜香可口,风味独特。彭氏油炸系类还有油炸藕面窝、脆皮春卷、椒盐糍粑、苕面窝等,品种多样,任君选择。

三. 湖北省 黄石 阳新 阳新猪

阳新猪是一款地方优良猪种,原产于湖北省阳新而得名。1982年经专家鉴定与黄梅的“梅花星猪”属同种。以早熟,耐粗饲,母性好,温驯而著称。

阳新猪中心产区

中心产区在阳新县及黄梅县等地,分布于湖北省广济、圻春等县。中心产区阳新、黄梅两县,地处长江中游两岸,与湖北、江西、安徽三省的广济、九江、宿松等九县、市交界,江河湖泊众多,水陆交通发达。南北两地猪种多有交往。

阳新猪品种形成

阳新猪形成历史较悠久,其具体年代尚待稽查。产于我国华北型和华中型猪之间的过渡地带,是由这两个类型猪的0后代经长期选育而形成。阳新县历史上农业生产落后,养猪以放养为主,群众过着“红苕半年粮”的贫困生活,养猪只能利用丰富的甘薯藤和块根以及采集野生青饲料,再加部分糠麸;在选种上很注意选择架子大、叉口深、奶头多、母性好、耐粗饲的猪作种用。经长期选育形成了温驯、早熟、肉嫩味鲜的“阳新猪”。

阳新猪品种特征

阳新猪体型中等。头型有“狮子头”和“象鼻头”之分。阳新县“狮子头”猪为多,头短额宽,额部皱纹多且深、一般呈菱形,嘴筒上翘,颈较丰满,肥腮大。“象鼻头”猪在黄梅县较多,头较小,长而窄,嘴筒长,口叉深,耳比“狮子头”小,额部皱纹少而浅。其额部有一小撮似梅花状白毛,故群众称“梅花星猪”。耳大下垂。背山稍凹,腹大不拖地,臀倾斜。四肢粗壮,蹄质坚实。皮多皱褶,毛色全黑或在额、鼻端、尾尖、四肢末端和腹部有少量白斑。

阳新猪品种性能

阳新猪24月龄公猪体重128.19±9.02公斤,体长139.80±3.47厘米,胸围116.43±3.08厘米,体高67.66±1.59厘米;24月龄母猪相应为:94.30±2.30公斤,123.25±0.96厘米,109.95±0.96厘米,59.23±0.15厘米。阳新猪具有适于湖区放牧、性温驯、母猪发情明显、产仔较多、瘦肉较多和杂交效果良好等优点,但生长缓慢。

四.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五. 湖北省 黄石 大冶 铜绿山孔雀石

中国古代称孔雀石为“绿青”、“石绿”或“青琅玕”。孔雀石是一种古老的玉料和颜料,早在公元前十三世纪的殷代,中国人就用孔雀石制作玉簪等工艺品;而传统中国画中的颜料-----蓝色和绿色,就是用蓝铜矿(石青)和孔雀石(石绿)做成的。孔雀石的主要产地有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巴西等。中国的孔雀石主要产地在广东阳春和湖北大冶的铜绿山(今黄石市辖区)。然而谁会想到,这个标志着人类走向文明的中国青铜文化发源地竟然就是湖北大冶的铜绿山。据清修《大冶县志》记载:“铜绿山在县西马叫堡,距城五里,山顶高平,巨石对峙,每骤雨过后,有铜绿如雪花小草点缀土石之上,在铜花草之下有铜矿或孔雀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冶铜绿山矿在开采铜矿时发现了一个“古矿冶遗址”,后经国内外专家鉴定为三千年前的“古矿冶遗址”,被专家们誉为矿冶“奇观”, 并被学术界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1994年,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作为中国唯一一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铜矿遗址,深受世界瞩目。

六. 湖北省 黄石 黄石八珍—黄石八大名优产品之大全

白云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玫瑰奉献给爱情;牵挂奉献给远方;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亲朋好友?我不停地问,不停地找,不停地想……还是这本乡本土的《黄石八珍》最能代表我对您的情谊!( 黄石)

七. 黑龙江省 黑河 五大连池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新西兰独资黑龙江新鹤王乳业有限公司是由新西兰洪洋集团独资创建的外商独资企业,新西兰洪洋集团是一家以投资房地产、畜牧养殖(牧场)、皮革加工、国际贸易、乳品研发等多元化的投资集团,2003年底投资并购原五大连池鹤王乳业集团,进军中国乳品制造业。

鹤王品牌曾是中国乳品十大品牌,鹤王商标获得“黑龙江省著名商标”,曾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出口的乳品企业,产品远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在海内外获得过良好声誉,生产基地位于刚刚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连池市,该地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远离工业污染,水草肥美,矿物质丰富,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冷矿泉产地之一。该地区又地处北纬48度,是优良高产黑白花奶牛的理想饲养地带,由该地区饲养奶牛所生产的新鲜牛奶既无污染又富含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元素。是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生产基地。

八. 湖北省 黄石 阳新 瘤丽蚌

瘤丽蚌,属软体动物,双壳类,在世界淡水水域分布较广,其中以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中国湖北阳新的网湖、越南的湄公河等水域的品质为最佳。瘤丽蚌主要用于养殖有核珍珠和象形珍珠核,瘤丽蚌主要用于养成殖有核珍珠和象形珍珠核。

阳新县网湖的瘤丽蚌,与其他水系的瘤丽蚌相比,无污染、比重大、色泽纯白、质地坚韧、不易破碎,是我国各水域瘤丽蚌之冠,被商家视为珍品,故网湖被称为中华瘤丽蚌之乡。

九. 湖北省 黄石 铁山区 铜草花

黄石市地处亚热带,土壤、气候条件优越,植物生长茂盛。市域内各山头长有热带、南亚热带生长的桉树,油橄榄;有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生长的油茶、乌柏、核桃、山楂;有中温带生长的针叶树;有寒带生长的苔藓、地衣;有指示酸性土壤芒萁、口茶,指示有铜矿藏的香薷(铜草花),指示石灰岩地貌的白马骨、六月雪,指示潮湿地的芦苇、菖蒲等。市境有植物3000种以上,其中许多是油料植物、药用植物、粮食植物、芳香植物和用材树种,还有我国名贵植物,如银杏、青檀、香阳木、红豆杉、紫玉兰、乌鸡哺竹等( 黄石)

十.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佤族的每押

“民以食为天。”可为食者,如稻麦菽粟、鱼肉禽蛋、蔬菜水果等等。品种之多,数不胜数,其中不少品种均可烹调成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如果在烹调时加入不同而适量的中草药,并且采取合理的制作技术,则可制成药膳。药膳的特点是药借食味,食助药力,用者既可从中摄取营养,又能得到健身祛病的益处。

佤族人食用鸡肉也有几种制作方法,如烧、炒、煮、煮烂饭等。其中,以煮鸡肉烂饭吃最为普遍,也是佤族人招待宾客的一道上等佳品。佤族的鸡肉烂饭,不同于普通的大米饭,它既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在很多情况下,是作为一道菜来食用的。鸡肉烂饭比普通大米饭要软得多,而比稀粥要干一些。佤族的鸡肉烂饭,就其处理鸡肉的方式和制作程序,有两种做法:一种叫做手撕鸡肉烂饭,另一种叫做刀砍鸡肉烂饭。其中,手撕鸡肉烂饭被认为是最讲究的鸡肉烂饭,制作工序较另一种复杂.其味也更美。下面就这两种鸡肉烂饭的制作方法和佐料配制,作简单的介绍。

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通常是这样的:鸡杀好了以后,不砍不剁,整个地放进锅里用清水煮。鸡煮熟后捞出来,将淘洗好的大米放进鸡汤里煮,煮一阵后,抓一把酸笋放进去再煮,一直到大米煮烂为止,比大米饭要软一些,但不能太稀。若汤太多,可将它滗掉,或者多煮一阵,把米汤浓缩,然后把锅抬下来,盖好。煮熟了的鸡,不用刀砍,而用手撕。将鸡肉从骨头上撕下来,撕得越细越好。

撕碎的鸡肉集中在一只小盆里,把备好的佐科如薄荷叶、茴香、辣蓼等切细撒在鸡肉上,再把花椒面、盐和辣椒面撒在鸡肉上,然后仔细搅拌,搅拌好了,倒进烂饭里又搅拌,搅拌越透越均匀越好,这样,手撕鸡肉烂饭就制作出来了。其中,要掌握好各种配料的数量,要恰到好处。刀砍鸡肉烂饭。刀砍鸡肉烂饭较之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程序要简单一些。将鸡肉砍成小块,放进锅里用清水煮。先煮一阵鸡肉,快要煮熟时下大米,鸡肉和米一块煮。大米快煮熟时,放进一点酸笋,然后再煮,一直煮到大米烂熟为止。若米汤多了,就滗掉一些,或多煮一阵子,让米汤浓缩。

最后把锅抬上来,将备好的佐料(与上一种同),花椒面和盐巴辣子等放进锅里,仔细搅拌,直到均匀。这样,刀砍鸡肉烂饭就算制作好了。凡是鸡,都可以用来制作鸡肉烂饭。但佤族人认为,1公斤左右未下过蛋的小母鸡最佳。如果作为待客,还不能用白羽毛鸡。佤族人认为,用白羽毛鸡,是对客人的不礼貌,以后客人就不喜欢来。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