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遵义特产 茅台 贵州遵义茅台镇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遵义特产 茅台 贵州遵义茅台镇特产更新时间:2024-01-15 07:11:32

一. 贵州省 遵义 余庆县 擂茶粑

主料:糯米6千克,赤小豆2.5千克,苏麻1千克

辅料:菜籽油2.5千克,猪油500克,食盐250克,花椒粉50克

制作过程: 将苏麻淘洗干净,滤干水分,炒熟舂茸,放入锅内加水煮沸,搅拌除去表皮,放适量盐制成擂茶;小豆洗净浸泡,装入木甑蒸熟,取出捣茸成泥状,加入花椒粉、盐拌匀,净锅上火放猪油,将豆泥倒入锅中炒干,制成豆沙待用;糯米淘洗干净装入木甑用大火蒸熟,捣成粑状,捏成若干个小糯米粑,把豆沙包入糯米粑内,净锅上火放菜油,烧至油温七成,把包入豆沙的糯米粑放进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放入擂茶中浸泡食用。

味型:咸鲜、微麻

特点:清香酥糯

二.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甜酸羊肉

甜酸羊肉

甜酸羊肉始于清代,起源于今新舟镇禹门一带,已有200多年历史。制作甜酸羊肉须用本地产肥嫩的母山羊或阉羊,黑毛山羊最好。将羊烫皮刮毛后砍成大块下锅清炖至半熟,汤中加辣椒、生姜、陈皮等。调制黄酱是关键,原料为麻糖(一种饴糖),辣椒和羊油,用火制成晶亮的板栗色粘稠状液体,然后加入煮好的羊肉上色,放入适量料酒、姜、胡椒、冰糖、夫醋等勾味。再用文火纯成,食时放入芫荽、葱花、花椒面,其特点是色泽红亮,甜酸适度,香辣兼备,味道鲜美,吃起来浓香扑鼻,酸甜明显,虽辣不猛,油而不腻,不加味精自鲜美。

甜酸羊肉选料严格,烹调精细,不显肥腻腥臊,尤有温胃强肾,壮阳补虚功能,公认为滋补之佳品。民间冬至节俗兴吃甜酸羊肉,据说可抵御一冬之寒,食疗保健,老幼皆宜。

三. 贵州省 遵义 习水县 黔北麻羊

黔北麻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黔北麻羊俗称麻羊,因其主要分布在贵州北部的仁怀、习水等县而得名,是贵州省三大优良地方山羊品种之一。据《贵州省畜禽地方品种志》记载:黔北麻羊“产区历史悠久,发祥较早,当地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期的石斧,汉代的铜锅、铜鼎、汉砖以及秦、汉[新]王莽、西晋、北宋等朝代的货币。今日习水县的土城镇,在北宋时是州、县所在地,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调查考证,黔北麻羊是产区劳动人民长期选育和自然选择形成的。当地农民素有养羊习惯,至今仍保留婚丧嫁娶、立房祝寿“以羊馈赠”的习俗,并以此作为提供肉食和肥料的主要来源之一。黔北麻羊肉自古以来都被当地老百姓视为招待贵客的上等菜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期间,红军住到习水、仁怀的老百姓家,就会帮助老百姓做事,老百姓很感动,就想杀羊来犒劳红军,但红军怎么舍得吃老百姓的羊呢,不吃。这羊就是黔北麻羊。如今,在当地不少中高档酒店,用黔北麻羊肉做成的菜肴已是对外的招牌菜。

黔北麻羊是贵州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方优良山羊品种,主要分布在习水县及相邻的仁怀、市赤水市,中心产区的习水县存栏20余万只。2011年,习水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肉羊标准化示范县。近年来,随着羊肉菜肴越来越受欢迎,市场对羊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黔北麻羊属短毛型皮肉兼用山羊,体质结实,胸宽深,背腰平直,颈部粗壮,被毛有荼褐色和淡褐色两种,有黑色背线和黑色颈带,幼年羊被毛色浅,成年毛色变深。黔北麻羊屠宰率为56.6%,产肉性能好,繁殖率高,抗病力强,适应山区粗放饲养,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黔北麻羊对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具有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合群性好、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顺、繁殖率高、体型大等特点,其肉质香嫩鲜美、无膻味、皮张品质好更是独具一格,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1986年被列入《贵州省畜禽品种志》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9年列入国家级遗传资源名录(农业部第1278号公告)。 重点分布在习水县温水、良村、东皇、仙源、双龙、回龙、马临、隆兴、永安、民化、土城等10多个乡镇。 全县存栏24万多只,出栏16万多只。

2013年,遵义市畜禽品种改良站申报的“黔北麻羊”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黔北麻羊主产于贵州北部的仁怀市、习水县等地。黔北麻羊地域保护范围为仁怀市、习水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0′20"-106°44′30" ,北纬27°33′30″-28°20′15" ,东西轴线长89.5公里, 南北轴线长149.4公里,总面积4915.7 平方公里。

四.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湄潭香米

地处湄江河上中游的湄潭县永兴镇茅坝,因其独特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所产稻米品质优良,曾于明朝嘉庆年间进贡朝廷而成为贡米,人称“茅贡米”。抗战期间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县,时任该校校长、我国著名的气候学家竺可桢先生食后誉之为“黔中之宝”。大粒香米米粒大且长宽比例协调、外形独特、色泽光亮、晶莹饱满,煮食浆汁如乳,饭粒油亮滋润,入口松软有弹性,自然清香可口,凡食用者均赞不绝口。

近年来 在湄潭县委、县0的领导下,采取“公司 +协会+基地+标准 ”的管理模式,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现有基地 12万亩,为加工优质“茅贡米”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础。市级龙头企业—贵州茅贡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大粒香米和珠光营养米先后获得“全国市场放心米”、“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贵州省名特优农产品”等称号和认证。“茅贡”牌大粒香米 在2003—2007年连续5届获“中国稻米博览会十大金奖大米”的称号。“茅贡”商标2006年获“贵州省著名商标”。

五. 贵州省 遵义 凤冈县 马尾绣

马尾绣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心灵手巧的水族妇女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工艺,闻名遐迩的水族马尾绣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刺绣的活化石,堪称世界一绝。

马尾绣用料考究且工艺繁杂,一般而言,刺绣一件成品需十来道工序,耗时一月之多。在形形色色的刺绣艺术品中,马尾绣的独特之处在于用马尾刺绣,依然采用古老的乱针、扎针等刺绣技法,其刺绣工序是先用洁白如雪的丝线缠裹3至5根马尾,将缠好的马尾丝线毫无破绽地连在一起,按所设想的图案一针一线地绣在底布上,丝丝镶嵌,勾勒成各种各样的精美图案,再配以五颜六色的丝线丰富所绣图案的色彩。最后,用金色的小铜片点缀其间,闪闪发光,耀眼夺目,整个刺绣品类似彩色浮雕,精美绝伦。

六.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乌江鱼

"乌江鱼"是遵义乌江镇的一个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饮食品牌,四秀皆宜,闻名遐迩。 "乌江鱼"是用真正的野生鱼(即江中之鲢鱼)精心配料,加以遵义“朝天辣椒”,以火锅方式烹制而成,鲜辣味美,吸引了无数的游客.乌江镇大街上那整片的火锅店、站在路边向过往车辆招徕的女服务员和她们软糯的口音,也成了进入遵义城区必经的一道景观。

乌江鱼的历史典故

世人知道乌江,可能还是从红军“突破乌江天险”开始。然而,这条发源于贵州,经四川流入长江的大河,最著名的莫过于乌江鱼了,自古以来,乌江两岸的人们由于经常捕食,渐形成了乌江鱼独特的食用方法:将乌江鱼切片,以食油,辣椒,姜蒜等多种佐料泡制,使之具有鲜、香、嫩、滑等特点,一时间乌江鱼食者甚众。乌江活鱼是以鱼为主要菜品的鱼专家,由于采用的鱼类品种较多,开发出的味型多样(有酸汤,清汤,微辣,中辣,剧麻辣等),以很受顾客的欢迎,味道纯正,地道,鱼是当着顾客的面宰杀,打片,成菜具有“滑,嫩,鲜,香”的特点。烹制乌江鲶鱼有个讲究,须与当地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一起炖,这样不败鱼味,反提鱼鲜。至于啥原因,他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反正这种做法是祖上传下来的,一直沿用至今,颇受欢迎。

“露天餐厅”的视野极为开阔,举目远眺,群山逶迤,层峦叠嶂。清澈的乌江浩荡东流,湛蓝如洗的碧空中白云漂浮,清新和煦的山风轻轻拂面,凌空飞架的大桥雄伟壮观,……人在异乡旅途,眼里观赏的是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嘴里吃的是当地久负盛名的风味美食,既饱眼福,又饱口福,一举两得,甚为惬意,其品位、情趣与氛围远远胜过豪华饭店雅间里的八碟八碗之类。真可谓美景美味醉游人,“火锅边上笑春风”。

乌江鱼的做法历史悠久,在制作过程中您也能感受到这些特色美食的魅力。乌江鱼是很有特色的遵义特色小吃,乌江鱼以鲢鱼 ,草鱼。为主要材料,烹饪的做法煮菜为主,口味属于香辣,你也一起跟着 !出自遵义市境内乌江镇。

七.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白果贡米

白果贡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遵义府志记载,宋元年间,唐乾符三年(876年),杨端率部在今市南10公里白锦堡建立世袭统治,杨家从此成为播州的土皇帝,世代对白果大米情有独钟。后杨氏家族内讧,杨光荣、杨文贵叔侄献地归顺北宋,将白果大米作为贡品进奉朝廷,“白果贡米”由此而美名远扬。其24代玄孙杨辉为了发展更多的白果优质大米,把白果灯笼山一带划为杨家庄园,并在其上方专门修建雷水大堰以便种植优质水稻。

白果乡的大米有“贡米”之称。解放前,白果乡大米在周边市场比同类农产品高出10%的价格。白果贡米米粒呈长椭圆型,外表晶莹饱满,呈半透明状,米色稍褐而透明,富含淀粉、硫胺、烟酸、核黄素、铁和钙等营养元素。吃起来松软有弹性,天然清香,口感绵软、粘性适中、适口性好,为米中精品。

贵州省遵义县团溪镇、三岔镇共2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遵义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白果贡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白果贡米》(草案)

八. 贵州省 遵义 余庆县 余庆红金橘

余庆红金橘是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的。红金橘具有皮薄汁多、味甜化渣、食药皆佳、色泽鲜艳、易于保鲜等特点,是家庭食用和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

“红金橘”又名“红军橘”。据《余庆县志》记载,红军长征过余庆时,有百余名受伤、失散红军被地方反动武装俘虏和杀害,其中有1名小红军被龙家横担山一个庙里的小和尚救了出来,并给他指明了到遵义的去路,小红军流着眼泪,从裤袋里摸出几十颗橘树种,交待小和尚种在红军牺牲的地方以作纪念。小和尚按照小红军的嘱咐,将橘种育成苗并全部栽种。每年秋天,橘子树上都结满了金红色的橘子,小和尚告诉附近的穷苦百姓:这是红军鲜血浇出来的橘子,叫“红军橘”。为了避免反动派的报复和破坏,人们将“红军橘”改叫“红金橘”。如今,红金橘已遍布全县各地,形成了县内的一大产业,每当挂果时节,人们就会时时怀念当年的红军和“红军橘”。

九.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湄潭茶叶

湄潭茶叶是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的。湄潭县是贵州茶叶第一县,被誉为“中国名茶之乡”,贵州省最大的茶叶基地。

湄潭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清《贵州通志》载:“黔省所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抗战期间,国立浙江大学迁入湄潭办学,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在湄潭筹建实验茶场,提供茶树栽培、育种、制茶、防病等研究,对后来的湄潭茶业影响极大。

湄潭茶叶品质优良,品牌众多,有17个获省、部优以上产品,同时拥有遵义市名牌产品及其它优质绿茶。品牌多了,但品牌集中度低,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每年大量江浙茶商入黔,将湄潭茶叶制成龙井、碧螺春,“茶农得小利,加工得大利,茶商得暴利”曾是湄潭茶叶的生存现状。

湄潭茶叶当然不甘于老做“他人替身”。2009年新增茶园7.5万亩,全县茶园面积达2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2.5万亩;茶叶总产量达1.1万吨,产值达6.16亿元,茶业综合收入达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6%、62.1%、43.7%。在茶叶生产上严把质量关的同时,全力打造茶叶品牌。在“中茶杯”、“中绿杯”等系列国际国内名优茶评比中,先后28次夺得金奖。在“贵州十大名茶”评比中,“湄潭翠芽”荣登榜首。我县相继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称号,被人民网评为“最受百姓欢迎产茶地”。

十.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抄手

抄手

抄手又名馄钝。制作简单,食用方便,麻辣兼具,既是小吃,又可作主食。制作分皮和馅。抄手皮用

精制面粉加工而成,每片5厘米见方,其薄如纸,以煮后皮不破,汤不浑为最佳。抄手馅,取猪肉瘦七肥三,或刀剁,或机器粉碎,呈肉泥状,加少许食盐、味精、姜末、葱花等合匀即可。用皮包上制好的馅即成抄手,其形成蝴蝶状。煮好后配以葱花、蒜汁、酱油、陈醋、味精、猪油、花椒、海椒等佐料,即可享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