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闽南特产蜜饯橄榄500g罐 福建老字号蜜饯橄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闽南特产蜜饯橄榄500g罐 福建老字号蜜饯橄榄更新时间:2024-01-30 16:30:10

一. 湖南省 怀化 靖州 靖州雕花蜜饯

靖州雕花蜜饯,又名万花茶,是靖州传统工艺美术食品。它是利用各种瓜,果、蔬菜的根、茎、叶、花、果,用小巧柳叶刀进行精雕细刻加工而成的传统工艺茶点、补品、观赏品、食品。其工艺造型有奇花异草,飞禽走兽、人物、山水、器皿等。镌刻分平雕,通雕、浮雕三种,造型立体感强,栩栩如生,靖州雕花蜜饯源于东周时期,世代相传,成为靖州民间历代上贡朝庭的御品。

靖州蜜饯历史悠久,是妇女们巧夺天宫的技巧制作。靖州蜜饯是将未成熟的柚子青果切成片,用柳叶刀雕出龙、凤、鱼、虾、花、鸟、虫、叶以及“喜鹊闹梅”、“孔雀开屏”、“燕子啄泥”、“二龙戏珠”、“嫦娥奔月”、“鱼儿戏水”等一些图案,放在水中漂洗,然后拌白糖或蜂蜜,晒干即成。吃起来脆生生、甜蜜蜜,香喷喷,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有润肺生津的药用价值。雕花蜜饯除用柚子青果作原料外,还用冬瓜、黄瓜、菜瓜、西红柿、苦瓜、红豆、刀豆、瓜筒子、天茄子作原料,瓜类切成长方形、菱角形、四尖角及其他花样;苦瓜雕出水癞头-;豇豆扭成三耳结、扣子结;刀豆专织兰花;西红柿专做海棠花;天茄子专做玉簪;瓜筒子做成仙人柱。上述蜜饯,都是送礼佳品。

2009年3月,湖南省靖州雕花蜜饯技艺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项跟当地苗侗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手工艺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历史悠久:日久弥香

雕花蜜饯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食品,又是美如玉琢、形色别致的工艺品,是美食文化与民族文化完美结合的民间艺术珍品。它起源于东周时期,发展于五代末年,世代相传,成为靖州民间历代上贡朝廷的御品。靖州雕花蜜饯技艺分布在湘西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镇及周边一带。

雕花蜜饯是靖州苗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聪明的苗侗先民知道,柚树结果太多柚果就长不大,于是就把多余的幼果摘下——称为“打果”,摘下的幼果丢了很可惜,就让心灵手巧的大嫂姑娘们把它们镌刻成精美的图案,描绘生活中美好的物象情趣。

相传古时候有一年,一连下了3天3夜的大雨,洪水淹没了靖州城,城中男女老少都聚到北坡避难。人们所带的食物渐渐吃光了,只好靠坡上的野茶、树根等维持生命。这时有一个叫甜姐的侗家媳妇,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一个还未成熟的柚子,她摘下一咬,顿觉满口苦涩。甜姐想,假如这柚片拌点蜂蜜该是什么滋味呢?于是,她将其放在蜂蜜中浸了浸。柚片吸满了蜂蜜,味道变得既甜又香,还散发着阵阵柚香。后来,甜姐制作的蜜饯问世了。再后来,心灵手巧、颇具匠心的侗家姑娘们将仔柚切成的薄片,雕刻上各式各样的图案,制成蜜饯。后经逐步改进,代代相传,遂成靖州一绝。

工艺独特:巧夺天工

制作雕花蜜饯需要的工具、材料有多种型号的柳叶尖刀、菜刀、铁锅、明矾、瓷盘(盆)、优质白糖及各种瓜果等,它是利用各种瓜、果、蔬菜的根、茎、叶、花、果,经过小巧柳叶刀精雕细刻,再经特定的工序而制成的传统茶点和观赏品。雕花蜜饯又名“万花茶”,其中柚子果品耐贮藏,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称,以青柚雕成的蜜饯更是此中一绝。此外,还用冬瓜、黄瓜、菜瓜、西红柿、苦瓜、红豆、刀豆、瓜筒子、天茄子等作原料,把瓜类切成长方形、菱角形、四尖角及其它花样。苦瓜雕出水癞头-;豇豆扭成三耳结、扣子结;刀豆专织兰花;西红柿专做海棠花;天茄子专做玉簪;瓜筒子做成仙人柱。上述原料各不相同,蜜饯的色、型、味道也各有千秋。

未食之前,人们就会被雕花蜜饯精巧有趣的图案所吸引,食欲倍增,食之则口味独特、气爽神清。其脆生生、甜蜜蜜、香喷喷的美味来自柚片和优质白糖。直接食用,咬在嘴里“咯嘣咯嘣”作响,也可用开水冲泡,特别受老人和小孩的喜欢;当地比较普遍的食用方法是将蜜饯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3至4分钟,有时再放入些蜜枣、花茶等。冲泡后的蜜饯晶莹剔透,甜美清香,茶水甘甜,是有益健康的绿色食品。媳妇们会用祖传的青花瓷罐保存蜜饯,待到逢年过节或贵客到来的时候,拿出几朵,泡出一杯杯香甜的蜜饯茶,端到客人的手上。喝着这样甜冽的茶,品着这样雕刻的美食,客人免不了夸赞起媳妇的好手艺。

人文内涵:价比金玉

雕蜜饯花是一项充满灵思巧慧的艺术创作活动。大娘老嫂巧妇姑娘们把柚子切成或圆或扇的均匀薄片,然后操起柳叶尖刀,在柚片上施展才艺,她们俨然就是一个个令人钦慕的天才艺术家,捏片在手,一穿一插,一削一挑,只见柳刀翻转,柚屑纷落,一眨眼的功夫,一朵菊花或一尾鱼虾就雕好了。整个过程干脆利落,技法娴熟,其线条流畅,刀工细腻,形象栩栩如生。雕花蜜饯的造型花样繁多:双龙戏珠、孔雀开屏、鸳鸯戏水、喜鹊含梅、雄鹰展翅、燕子衔春、蟹兵虾将、蜂飞蝶舞、同心结、双喜图、福临门……应有尽有、美轮美奂,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雕花蜜饯工艺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它对我国民间艺术尤其是雕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它来自民间,更是百姓生活的写照,是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时代文化积淀的独特表现方式,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苗侗文化内涵,从内涵到外在的表现形式诸方面均折射出苗侗人民的历史文化传统、审美追求和独特的民族精神,达到了工致传神、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雕花蜜饯生产工艺流程复杂,这些生产技艺是靖州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且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它充分展示了苗侗人民的创造力和手工技艺水平,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积极的见证意义。

二.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凤湖橄榄

产于揭西县凤江镇凤南后角村,为广东省六种优良橄榄之一。

凤湖橄榄形似腰鼓,基部平钝可竖立,顶部钝而微凹,有花柱小黑点突起.果皮光滑,呈青绿色,果肉白色,核赤褐色,核与肉易分离。肉质酥脆,香甜无涩,回味甘醇。每年9至11月上旬应市,广销潮汕,运销南洋等地

橄榄是潮汕人很喜欢的水果,每逢过年,潮汕人的桌上总少不了一盘绿油油的橄榄。除了生吃,橄榄还可以做成风味各异的美味佳肴,可入菜,可入药,可沏茶。潮汕人的橄榄情结是不言而喻的。过年时节,橄榄是必备的年货,装在小盘子里,放在茶几上,来往宾客会调侃一句“新春如意,橄榄粒来试”,接着信手拣出一颗放进嘴里;出门在外,看到有人从兜里掏出小塑料袋装着几颗洗净的青绿橄榄,不用问那一定是潮汕人,只有潮汕人喜欢在坐车累了、走路乏了的时候,一尝那甘香回味的青涩味道,咬去果肉的橄榄核在嘴里久久咀嚼也不愿舍弃,好像咀嚼的是潮汕的味道。

揭西凤湖榄原产广东揭西凤江区凤南村,为久负盛名的优良地方品种,栽培历史100年以上,外县有引种。果实阔椭圆形,基部平钝,有些果可竖放,果顶常有3条浅沟和残存的花柱成小黑点突起,果皮黄绿色。单果重14克,横径2.6厘米,纵径3.7厘米。果肉白色,稍软而脆,汁多微酸 ,香浓无涩,回味甘,含可溶性固形物13.0%,核棕褐色,重1.6克,核肉易分离,可食率89%。4月下旬至5月下旬开花,9月下旬开始成熟,中秋节已可应市,壮树的果实可留树保鲜至次年春节前后采收。适应性强,耐肥耐湿,适栽于肥水条件较好的植地。嵌接后1~2年开始结果,10年生树株产可达75公斤,丰产稳产。本品种果大品质优,为早熟鲜食最佳良种之一,也适合加工,耐贮藏。

凤湖橄榄形似腰鼓,基部平钝可竖立,顶部钝而微凹,有花柱小黑点突起.果皮光滑,呈青绿色,果肉白色,核赤褐色,核与肉易分离。肉质酥脆,香甜无涩,回味甘醇。每年9至11月上旬应市,广销潮汕,运销南洋等地。

潮汕果农对橄榄能适时收摘、贮藏、加工、腌制。橄榄既可鲜食,亦可制作蜜饯、干果、凉果、凉拌莱。如澄海乌橄榄菜,色泽乌艳、油香浓郁、风味诱人,成为酒家、筵席上一道独特风味小菜,一直深受海内外潮人的喜爱。果实常常可加工成:拷扁榄、大福果、十香橄榄、去皮酥、咸橄榄、等等。亦可做工艺品,如榄雕。

三. 贵州省 遵义 汇川区 遵义罐罐饭

用料:油质粳米100克,老腊肉50克,花生油辣椒一碟,各色泡菜一碟,海带汤一碗,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方法: 将当年油质粳米淘净,加入精盐、味精拌匀,加适量清水没过米然装入特制小陶罐内焖煮(下米前在陶罐内壁均匀涂抹一层猪油),待水开至水分渐干将腊肉片排放在米饭表面,改为微火煨焖。

食用时再离火上桌,配花生油辣椒一碟,各色泡菜一碟,海带汤一碗食用。

特点:米饭油亮清香,腊肉烟香浓郁,配菜美味爽口。

四.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董夏橄榄

    橄榄原产海南岛,属南亚热带常绿果树,性喜温暖,浙江省仅瑞安市陶山区桐溪乡夏村和平阳县塘川村有大面积经济栽培,成为浙江省珍稀的名贵果树。董夏村位于飞云江北岸的山岙里,背靠大山,冬无寒风侵袭,且有飞云江大水体调节,气候温暖湿润,橄榄树大部栽植于红黄壤坡地上,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发生周期性冻害威胁较少,有利于橄榄的正常生育。除董夏村以外,陶山、高楼、马屿部分乡村少量栽培,但发展缓慢。( 瑞安)

五.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金玉三捻橄榄

金玉三捻橄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玉三捻橄榄”原产于汕头市金灶镇,是该地。其果皮黄蜡鲜亮,倒卵形,果基较平、钝,微呈三捻状,因此得名。该产品是橄榄中的一个名优特珍稀品种,其果实成熟时果皮呈金黄色、光滑、肉质爽脆而不粘核,味道甘香而无涩味,嚼后满口生香,堪称橄榄中之极品。

“金玉三捻橄榄”原产于汕头市金灶镇芦塘等村,在汕头市有150多年的栽培历史。橄榄是橄榄科橄榄属的常绿乔木果树,是南方特有的热带亚热带果树之一。中国是橄榄的原产地。三捻橄榄是橄榄中的一个名优特珍稀品种,其果实成熟时果皮呈金黄色、光滑、肉质爽脆而不粘核,味道甘香而无涩味,嚼后满口生香,堪称橄榄中之极品。三捻橄榄在潮汕地区乃至广东省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它也是金灶镇的地方,金灶镇拥有一批百年以上的三捻橄榄古树群,其中500年以上的有3株,在金灶镇官坑村存一株500多年的三捻橄榄古树,堪称三捻橄榄的鼻祖。.

三捻橄榄产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小北山的中心地带,小北山东.北侧为榕江平原。金灶镇地处潮阳区西北部,处于东经116度18分,北纬23度24分之间。东接揭东县,南与谷饶、贵屿镇毗邻,北与揭阳、普宁接壤,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拨高度144米,高程最高为大尖山447米。金灶镇地处南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金灶镇因近海多风,年平均风速2.3米秒。冬春由于受冷空气影响而吹北到东北风,4至5月多吹偏东风,6至8月多吹偏南风,9至10月多吹偏西风。金灶镇所在范围历年来冷期短,暖期长,气候温和,冬季少见霜冻,年平均气温为21.6℃,极端气温最高为38℃,极端气温最低2.6℃。常年最冷季节是一月份。平均气温13.7℃,热月出现在7至8月,平均气温28.6℃。年平均日照1891.4小时,日照率达48%。历年各月日照时间最长出现阶段在7月份,全月有261.5小时,日照率63%,最少是2月份,全月只有100.2小时,日照率31%。雨量充沛,常年雨季是3至10月份,年降雨量1650—2740毫米。历年相对湿度平均为84%。小北山中心地带为厚有机质或中有机质层,厚层花岗岩赤红壤土,各层地质有异。 总之,独特的气候、土壤、环境条件孕育了独特的珍稀名果三棱橄榄。2004年底金灶镇成功举办了“中国百年三捻橄榄认证暨拍卖会”,使三捻橄榄的市场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产地范围

金玉三捻橄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金玉三捻橄榄产地范围的函》(汕潮阳府函〔2007〕12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现辖行政区域。

六.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果脯蜜饯

好运来果脯蜜饯是湖州的特色小吃。原料以糖渍糖制后,经过干燥,成品表面不粘不燥,有透明感,无糖霜析出。

七. 福建省 泉州 鲤城区 源和堂蜜饯

源和堂蜜饯厂始创于民国5年(1916年),创办人是庄杰赶、庄杰茂兄弟。总厂原址晋江县青阳镇,1956年迁入泉州市区,在公私合营的基础上,吸收华侨投资,国家拨款扩建,易名为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泉州源和堂蜜饯厂。
该厂生产的各式蜜饯,选用优质的鲜水果,以传统加工工艺和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精制而成,既保留各种鲜水果原有的风味,又兼有开胃、提神、益智之功效,为宴客、品茗、旅游、馈赠的理想食品。在300余种各具特色的产品中,获部优产品称号的有:金枣夹心应子、蜜李片、陈皮夹心应子、陈皮李、良友榄、玫瑰杨梅、单晶冰糖、多晶冰糖。产品遍销祖国各地,大量出口东南亚和欧美各国,有“美名驰五洲、香甜满人间”之誉。

八. 广东省 汕头 濠江区 橄榄糁

潮汕地区盛产橄榄,橄榄糁可以说是民间橄榄一种最普遍的加工腌制的杂咸。据说橄榄糁还有一传说,过去潮汕地区一些男人,为谋生计外出打工,家中的女人为了让男人回家能吃上新鲜的橄榄,便用盐和南姜把橄榄腌起来,这便是现在的橄榄糁。橄榄的清香,带有南姜盐的咸辣,有很好的消食开胃作用,是橄榄糁的特点,因此潮汕人不但用它作早晨吃粥的杂咸,还常用它作煮鱼的调料,起辟腥的作用。

橄榄糁的制作较简单,把10公斤橄榄捣破,调入3公斤盐、3公斤南姜末,加适量冷开水,搅拌均匀即成。橄榄糁可随做随食,也可放久。

橄榄味甘酸,性平,入脾、胃、肺经,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南姜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有温脾胃、祛风寒、行气止痛的作用。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便使橄榄糁有了很神奇的功效。

九.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冬瓜蜜饯

到玉溪市旅游的游客,以能够买到本地冬瓜蜜饯带回家去而感到不虚此行。热情好客的玉溪主人,在待客的糕点中缺少了冬瓜蜜饯,就会表示歉意。亲友之间,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也常以馈送冬瓜蜜饯作为一种礼品。玉溪市冬瓜蜜饯具有清凉甜脆、透明无渣的特点
相传玉溪制作冬瓜蜜饯始于明代后期,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民国初年玉溪凤香斋糕点铺名师唐家荣,增创"水晶蜜饯,使玉溪蜜饯声名大震。玉溪冬瓜蜜饯则分为红蜜饯和白蜜饯两种,两种蜜饯均呈透明状,且色泽鲜艳,故而红蜜饯被誉为"琥珀蜜饯",白蜜饯被誉为"水晶蜜饯"。 玉溪冬瓜蜜饯,虽然称蜜饯,却并非以蜜制作,而是选用上等红、白糖精工制成,质优味美,让人吃后真有"不是蜜味胜似蜜味"感觉。制作各种蜜饯,首先选用水分适中的冬瓜,削皮成净片,再将冬瓜净片切成块状后,用石灰水浸泡、漂洗一星期,待冬瓜净片呈丰满的透明状态时,先用糖浸一日,然后反复煮、清三次。成品后,按干装和水装两种藏于阴凉干燥处,较长时期不会变质。玉溪冬瓜蜜饯畅销省内、远销北京、福建等地,1982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玉溪)

十.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甘谷罐罐茶

罐罐茶

罐罐茶,并不是茶的种类,如龙井、铁观音者,而是因使用罐罐煮茶而得名。在西北,从大水缸到小酒盅之间的坛类缸类统称为罐。煮茶用的杯状瓦制罐因小巧玲珑而称为罐罐。罐罐的口沿比罐体宽出些许,口沿以下用铁丝箍紧,铁丝一头长出成柄,柄上缠布防止手握时被烫。

在西北农村,有老年人的家庭,每天清晨都会飘出罐罐茶的清香。罐罐茶的煮法非常简单,西北老汉一般用每斤十元的廉价茶来煮。先在屋檐下生起泥胚小火炉,装半罐茶添满水置于火炉上煮,煮沸之后将茶水倒入茶杯,每次只有一小口多。茶叶仍留在罐中,继续添水再煮。如此反复多次才能煮满一杯茶。此时满屋满院已是茶香四溢了。老年人喜欢喝滚烫的浓茶,嚼几口饼子垫了空腹之后,将杯口贴在嘴边左右摇晃脑袋朝杯中吹气,然后轻轻嘬一口,仰头喝下,并不忘了长嘘一口气,砸吧砸吧嘴唇,似乎吃下了灵丹妙药,并且会笑眯眯的跟孙子说:“早起一杯茶,我是皇帝爸”。这罐罐茶下肚,都变皇帝老子了,当然一天心情舒畅。孩子们喝这茶是要咧嘴的,不只是烫,而且苦,但是后味很足,呼出的气都有了茶的香味。

农忙时节,大人们都在凌晨起床,将茶水装满小杯,拧紧怀盖提到田间,干活累了嘬一口,浑身便有了使不完的劲。孩子们眼睛还没睁开,就闻到满屋的茶香,顺着香味摸索到茶杯,一饮而尽,便口清气爽了。

冬天的早晨不用干活,都睡到很晚才起床,孙子便拣好柴火蹲在火炉边,嫌火不够大,就不停地朝火炉吹气,有时火被灰埋住了,靠近去吹,火猛的燃起,头发眉毛也被烧焦。冬天的早晨,这罐罐茶从起床煮到吃早饭,吃完早饭接着再煮。

落雪的早晨,路太滑没法去深沟挑水,孩子们便用双手掬满干净的雪,放进罐中煮茶。看着雪花在罐中慢慢融化,再闻着茶香慢慢从罐中升起,口水都不知咽了多少。孩子们等不到茶水倒入杯中,便将饼子沾了罐中的茶水来吃。这时的茶杯是盛不满的,罐中茶刚倒入杯中,便寻来另外的杯子,将茶水在杯与杯之间倒来倒去,等到茶水降温了,香气早就弥漫了整个院子。

没有雪的早晨,在院子用棍子支起竹筐,筐下撒上谷子,用长绳的一端系紧棍子,另一端拉到火炉边。煮茶的当儿,看着麻雀跳到竹筐下吃谷子,猛一拉绳子,麻雀就给罩住了。将麻雀从竹筐下活捉出来需要技巧,将袋口的一边拉起,另一边置于筐底,慢慢拉动袋子将麻雀与竹筐一起装入,再伸手入袋抓麻雀。麻雀到手了,孩子们都要先玩会,再糊点稀泥包住麻雀仍进炉灰。等一杯茶煮好了,用火棍从炉灰中拨出泥块敲碎,于是麻雀的香味便和茶香一起飘散开来。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