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苏州家乡特产简笔画 家乡的特产淮安简笔画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苏州家乡特产简笔画 家乡的特产淮安简笔画更新时间:2024-01-09 02:54:40

一.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 虎丘彩蛋

清代中期,虎丘一带画铺很多。他们从我国民间把鸡蛋染成红色,作为婚嫁喜庆和生儿育女的吉利礼品这一习俗得到启发,在空蛋壳上画上国画,作为摆饰品出售,久而久之,彩蛋就成了一项美术工艺品。

建国后,苏州成立了彩蛋生产合作社,彩蛋的绘画质量、装潢设计有了很大提高,花色品种大量增加。彩蛋的材料从鸡蛋壳扩大到鸭、鹅、鸽蛋等蛋壳;彩蛋的绘画题材,山水、人物、花鸟、风景、戏文应有尽有。配以玻璃盒或玻璃罩装潢,引起了来苏旅游者的浓厚兴趣。特别是随着对外开放和苏州旅游事业的发展,过去仅为少数游人、香客购买的彩蛋这一“虎丘土产”已经形成专业化生产并行销国外。

二.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风枵茶

糯米是江南的,江南百姓人家用糯米做成的茶食糕点品种颇多。江浙两省交界的七都一带,历来有吃甜茶的习俗,当地人重情,招待来客喜欢叫人甜一甜,图个好口彩。用糯米饭糍干撒上白糖泡的茶就是最为寻常见的甜茶,名为风枵茶。"枵",原指布类的丝缕稀疏而薄,宋应星《天工开物》中云道:"又有蕉纱,乃闽中取芭蕉皮析缉为之,轻细之甚,值贱而质枵,不可为衣也。"糯米饭糍干摊得十分轻薄,风都吹得动,故名"风枵"。由于泡茶的糯米饭糍干摊得形如"蛋底",也俗称"蛋底茶"。

风枵茶在七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前在农村里,家家户户的主妇们都会在春节前准备好风枵招待节日里来串门唠嗑的亲戚朋友。风枵茶的制作很有讲究,做风枵,也叫摊蛋底,先要用大灶头烧好一大锅的糯米饭。糯米要浸得透,淘米要淘得净,烧饭要烧得烂,水分要比一般烧饭放得多一点,饭不能烧得太干,烧得干了会摊不匀,要起块。准备摊饭糍干了,要寻好烧火的人,随时调整火候。一般摊饭糍干放在大灶上干净的镬子里摊,不能有油腻。考究的用铜铲,铲上一团糯米饭,放进烧烫的镬子里摊平,要用巧劲,全靠手腕里力度的掌握,力要用得恰到好处,这样摊出来的饭糍干才会薄而均匀。一般控制在四分火,火力要稳,不能一时大一时小。糯米是富有粘性的谷物,火大了容易粘底焦黑,火小了当然也不行,会潮腻起丁,上好的饭糍干要干爽透白,薄而均匀。这是一个力气活,相当累人,大冬天摊饭糍干也会摊个大汗淋漓的。现在农村里灶头少了,很多人家便请客手做,市场上也有卖的,只是买来的风枵不是手工摊出来的,口味相去甚远。成品的风枵贮存起来比较方便,放进食品袋扎紧挂在阴凉通风处就行,可以吃到来年。

风枵可以干吃,香脆可口,也可冲泡喝,金边小瓷碗里放上几片,撒上白糖,沸水冲下去,犹如朵朵莲开,浮上水面,沿碗边流转,香气袅袅而上,钻鼻而来。抿下去,入口绵软滑溜,糯甜满舌腔。

糯米做成的风枵有消食开胃的功效,放上红糖鸡蛋一起冲泡可用于体虚产妇,小孩子发烧也可以喝上一碗热乎乎的风枵茶,因为锅巴有排毒清肠的功效,对于胃弱的人,饭糍干起到保健作用。风枵茶甚至可以作为安全的减肥产品,享用美食之余还能瘦身,一举两得,锅巴刮油的力道可是不能小觑的。

风枵茶在民间有着很高的地位,就连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也品尝过太湖边这一特色甜茶,连声称道。有坊间歌谣唱得好:"洪钓一转天为云,纸薄冰莹鸭羽轻。看似平常最珍贵,只馈产妇与亲朋。"围在一起喝风枵茶成了亲友邻里之间交流感情、和睦相处的重要内容,是一种风情浓郁、特色浓厚的民间习俗。

三. 江苏省 苏州 吴中 苏州灯彩

元宵观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早在二千多年前汉武帝就“结灯为山祭祀太乙”。到唐代,元宵张灯的风俗进一步盛行。唐睿宗时,在长安搭建灯楼,燃灯万盏。进入宋代,更是盛况空前,城镇上出现了灯市。因此,我国历来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辛弃疾有《元》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把灯节的景象写得十分壮观。宋代苏州灯节之盛,据《石湖乐府序》记载:“吴中风俗,尤况上元,前一日已卖灯,谓之灯市。……诗云: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春前腊后天奴晴,已向街头作灯市。选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服人力穷。两品争新是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闲也向城中看。酒垆博塞杂影呼,夜夜长如正月斗。由于元宵赏灯风俗在苏州十分盛行,这就促进了苏州纸扎彩灯工艺的高度发展。据史书记载,宋代在杭州举行的花灯展览会上,苏州与福州制作的花灯名列茅,评为上品,蜚声海内。苏州花灯品种繁多,有罗帛、琉璃、鱼鲩、麦丝、竹缕、夹纱、料丝、鳌山。《红楼梦》中讲到薛蟠从苏州带回京师的花灯叫纱工灯,也是一种。

苏州灯彩工艺十分精巧,画面丰富多彩,绘有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草,不仅光华灿烂,而且制作巧妙,如有一种“剔画彩灯”和“走马灯”,灯上设置各种故事人物,有西施采莲、张生跳墙、刘海戏蟾之类。待灯里燃起蜡烛,冷热空气对流,人物即能循环转动,颇有趣味。有一只“上桥落马灯”,灯面上绘着小桥流水人家,粗看无人,但点上蜡烛,即隐约出现一个骑马的人影,跑到桥堍,人与马又会分离,马影先过桥,然后人影随后过桥,过桥后又跨上马背,渐渐隐去,其手艺的高超,使人惊叹。

四.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闽饼

闵饼又名头饼,是苏州同里闵家湾“本堂斋” ,颇负盛名的传统糕点,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其制作仅闵氏一家,世传其业,故称“闵饼”。闵饼原是江南农家自制的普通小吃食品,距今至少有五百多年历史。同里闵饼的配料与制作方法有独到之处,其色黛青墨绿,光亮 细洁,入品清香,嚼之甜而不腻。购之半月多,风味依然不变。

制作闽饼时先将闵草(学名苎麻,又名天青地白草)用石灰先打成汁,然后和糯米粉揉搓做成皮,配以豆沙、桃仁、松仁、糖猪油丁为馅芯,做成月饼状,蒸煮而成。闵草性味甘寒无毒,含有咖啡鞣酸、胡萝卜素、蛋白质、糖类等多种成份,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及安胎等药用价值。闵饼用“闵饼草”揉入米粉作皮,以豆沙、胡桃肉作馅,蒸制而成,是青团的一种,色泽黛青,光亮细结,入口油而不腻,清香滑糯,具有独特的江南农家风味。清代,闵饼曾被列为朝廷贡品,选送给慈禧太后品尝。明代画家沈周曾赋诗一首赞美曰:“香剂圆从范,青膏软出蒸。女工虚郑缟,士宴夺唐绫。”民国初年,闵氏在上海创建“大富贵闵饼公司”,产品远销海内外。

五. 江苏省 苏州 虎丘 虎丘泥塑

《红楼梦》第六十七回,有一段关于苏州泥人的生动描绘,薛蟠从苏回来,带来了两大箱衣物分送给各家姐妹,其中就有“一出出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与薛蟠毫无相差。宝钗见了,别的都不理论,倒是薛蟠的小像,拿着细细看了一看,又看看他哥哥,不禁笑起来了。”《苏州府志》也提及“虎丘人搏土肖人像逼真”。可见当时虎丘泥塑的艺术水平。

苏州捏相的创始时代,据清代《桐桥倚棹录》说:“塑真,俗呼捏相,其法创于唐时杨惠之。”杨惠之是名闻全国的“塑圣”系唐代苏州吴山张古村人。他和唐代名画家吴道子拜同一老师学画,后改学雕塑,由于绘画的根底深厚,塑造的人物形象极其生动,达到了泥塑的高超境界。到了宋代,吴县木渎人袁遇昌,把塑制神、佛像的艺术运用到捏塑“泥娃娃”上,他塑的泥孩儿,小口微似在哑哑学语,甚至连未闭合的囟门都塑了出来,很有生气。因此,当时就赞为“天下第一”,后因虎丘出产一种适宜捏塑的“滋泥”,泥塑的中心即移至虎丘。清代著名诗人汪士皇曾把苏州捏相世人项天成(清道光时人)比作顾虎头、吴道子这样的著名画家,还用这样的诗名称赞项天成的捏相技能的神妙:“项子风流儒雅客,江东妙手更无伦。虎头阿堵光如电,漆毫道子开生面。搏粉苍泥夺画工,写真不用鹅溪绢。”从目前被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吴县甪直镇保圣寺泥塑罗汉和东山紫金庵的罗汉像等作品来看,可以看出它们和苏州捏象之间具有传统渊源关系。

苏州捏相艺人捏相时,据说先打量一下对方的特征,静思一下,然后用一颗泥丸放在手里,藏到袖口处,边捏边和对方谈笑,只消几分钟时间就成了。正如《兰舫笔记》记载:“如不介意,少焉而像成矣。”这真可称得上是一种绝技。捏相分两种,一种是捏成像后,加以粉彩点画,配上须发、服饰,四肢另用硬木雕成后装上,可以活动。另一种公是捏成一个头像, 也不上彩着衣,便于携带。《红楼梦》中描写的薛蟠小像可能就是后一种。与捏相近似的,还有一种泥塑戏文,在清时也很有名。这种泥塑戏文一般也较写实,重视面部表情神态的刻划,人物形象较夸张。还有一种绢制泥人,头和四肢为泥制,衣帽服式用绢、纸等作成,武装的盔甲,甚至有用线编织成 为鳞甲形的,衣服上的花纹有些是用彩笔画的,有些是绣制而成,制作十分精致,人物脸颊丰润,神采奕奕,尤其面部的开相,着墨不多,但眉目传情,显见精神。到了清光绪年间,捏相以小为贵,最小的公及一粒瓜子那么大。为了使小像捏得跟大像一样生动逼真,艺人们创造了用翻模缩小的办法,使形象一点也不走样。

一九五六年五月,苏州市少先队员周福元曾将他家祖传的捏相模子四百三十六件,连同一套捏作工具捐赠给国家。根据这套模子可以印制出一整套面相,包括人相、神像、戏文脸谱以及玩具、 小摆设等,其中人相一种,有古代人、现代人,老人、孩子、妇女等。每个面相的表情都不相同,这些面相如果再加上鲜艳的色彩勾划,那就更为活龙活现了。这些小得象一粒瓜子的面相,也是五官端正,须眉清楚,非常生动逼真。可惜这一流传几百年的精细的手艺,在清光绪年间已由衰落而逐渐失传了。如今发现这套模子,对研究捏塑艺术有很大价值。从上面几种著名的工艺美术介绍中,已足见巧夺天工的苏州古技之一斑。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古老而美丽的建筑彩绘,精湛的雕花和浮雕,利用发条传动的惯性玩具,逗人喜欢的通草堆花,姑娘们的饰物素珠,玲珑剔透的红木小件,细巧精致的小摆设,价廉物美的嘉定黄草编织,工艺精巧的掀帘钟和水发钟,惟妙惟肖的仿古铜器,形形色色的剧装戏具,音色古朴的民族乐器……。这些,也都是苏州传统的工艺美术,在明清两代先后都有过兴旺的时期。

六. 江苏省 苏州市 吴中 苏州民族乐器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门类齐全、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蜚声中外。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地方风格。其代表作品有二胡、阮、古筝、琵琶与恢复失传的箜篌、编钟,还有冠以“苏”字的“苏笛”、“苏箫”“苏锣”、“苏鼓”等。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的渊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吴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十分发达,为青铜乐器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1964年江苏陆合程桥东周墓出土了“臧孙”编钟九枚。正面有铭文,其中有“攻吾欠”两字,据考证“攻吾欠”即“勾吴”。这组编钟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吴地乐器。

从1991年在苏州市吴县长桥镇长桥村的一处战国墓葬中首次出土的一件在国内也极为罕见的木漆古琴(七弦琴)来看,早在两千多年前生活在先秦时期的吴地先民,就有着自具特色的民族乐器。

苏州民族乐器造型优美、简练,结构合理、不繁琐,做工精巧、一丝不苟,格调典雅、不落俗套,音色甜美、纯净,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充分表现了苏州民族乐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而这种内涵和风格乃是中国民族乐器的精粹和灵魂。

七. 江苏省 苏州市 相城区 苏州五色汤圆

苏州五色汤圆

位于苏州吴门米粉店,以糯、粳米粉镶配,包以由鲜肉、玫瑰猪油、豆沙、芝麻、桂花猪油等5种配制的馅心。该汤圆甜咸皆备,为脍炙人口的江南风味。五色汤圆可谓卖相最好,粉红、青绿、金黄、奶白以及棕褐色的汤圆各自口味不同。馅料可以随心所欲的加,好比黑芝麻、奶油椰蓉、花生酱等。不过为保证其五色,基本的用料还是有讲究的,黄色的一般用南瓜,红色的则是胡萝卜为主料,绿的是抹茶,橙色的则需要加入橙粉。

八. 江苏省 苏州市 吴中 漆器雕刻

漆器雕刻采用天然涂料(大漆)罗甸片,各色寿、青田石,经过髹饰,精雕细刻制作而成的日用家具和工艺品,具有耐磨、耐酸、光亮平整、牢固耐用的特点。苏州漆器雕刻选料精细,造型别致,线条流畅,绘画精美,色泽曲雅,独具姑苏传统园林之风格。主要制品有屏风、挂屏、圆台、方台、凳、椅、几成套家具和各种小件旅游纪念品,并分刻漆、平磨罗甸、骨面镶嵌三个大类,产品行销东南亚和欧美各国。 在苏州建城2500年之际,北寺塔内曾展出苏州漆器雕刻厂制作的巨型漆雕屏风《姑苏繁华图》,作品由十块画面组成,高1、8米、长26米。这幅漆雕作品,采用传统的黑漆作底面,运用铲底的特殊手段,镂刻出种物体的外框,仿佛国画中的白描线条一样,然后再填入各种颜色,这样较好地发挥了雕的工艺特长,使画面更加鲜丽夺目、富有层次,从而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姑苏历史上结婚喜庆、耕织渔牧、演戏卖艺、贸易兴旺的社会风情的繁华景象。

推荐地点: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地址:苏州西北街88号

电话:0512——67535273

九.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梅鲚鱼

梅鲚鱼,因为尾叉部分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又称凤尾鱼,与太湖银鱼、白虾、白鱼齐称"太湖四宝",也是太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七都地处太湖之滨,盛产此鱼。

梅鲚鱼在明朝就被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在《万历野获编》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从明朝洪武年起,太祖命每年岁贡梅鲚万斤。"故梅鲚鱼又称"贡鱼"。

太湖一带出产的梅鲚鱼,小部分以鲜货供应市场,大部分晒成鱼干或加工成罐头,作为旅游休闲食品。太湖年产梅鲚鱼700吨左右,每年8~10月是梅鲚旺汛,产量占全年80%左右。

梅鲚鱼肉嫩味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特别是它的软骨和鱼卵含有大量的钙质,是补脑和补骨髓的佳品,尤其适合青少年。梅鲚鱼被视为席上珍品,可红烧,也可将之置于小碗中,加作料在锅里清蒸食用。最佳的吃法是油炸,将此鱼洗净晾干,投入油锅炸,待鱼体呈淡棕色即可起锅,辅以调味品,食之酥脆清香而又鲜美,回味无穷,久食不腻不厌,是品酒、下饭的佳品。

十. 江苏省 苏州市 苏州弹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弹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弹词是以说唱相间的方式用苏州方言表演的“小书”类曲艺说书形式,发源并流行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东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吴语方言区,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由于和苏州评话同属说书行业,曾经拥有共同的行会组织,民间即习惯性地将其与苏州评话合称之为“苏州评弹”。

苏州弹词的表演通常以说为主,说中夹唱。唱时多用三弦或琵琶伴奏,说时也有采用醒木作为道具击节拢神的情形。演唱采用的音乐曲调为板腔体的说书调,即所谓“书调”。因流传中形成了诸多的音乐流派,故“书调”又被称之为“基本调”。早期演出多为一个男艺人弹拨三弦“单档”说唱,后来出现了两个人搭档的“双档”和三人搭档的“三个档”表演。

苏州弹词的艺术传统非常深厚,技艺十分发达。讲究“说噱弹唱”。“说”指叙说;“噱”指“放噱”即逗人发笑;“弹”指使用三弦或琵琶进行伴奏,既可自弹自唱,又可相互伴奏和烘托;“唱”指演唱。其中“说”的手段非常丰富,有叙述,有代言,也有说明与议论。艺人在长期的说唱表演中形成了诸如官白、私白、咕白、表白、衬白、托白等等功能各不相同的说表手法与技巧,既可表现人物的思想活动、内心独白和相互间的对话,又可以说书人的口吻进行叙述、解释和评议。艺人还借鉴昆曲和京剧等的科白手法,运用嗓音变化和形体动作及面部表情等来“说法中现身”,表情达意并塑造人物。在审美追求上,苏州弹词讲求“理、味、趣、细、技”。“理者,贯通也。味者,耐思也。趣者,解颐也。细者,典雅也。技者,工夫也”。

苏州弹词的节目以长篇为主,传统的代表性节目有《三笑》、《倭袍传》、《描金凤》、《白蛇传》、《玉蜻蜓》、《珍珠塔》等几十部。早期的著名艺人有清代的王周士、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姚豫章、马如飞、赵湘舟和王石泉等。清末民初出现了大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广播电台的兴起,苏州弹词进入鼎盛期,节目丰富,流派纷呈,以演唱的音乐风格区分,就有“沈(俭安)调”、“薛(筱卿)调”、“魏(钰卿)调”、“夏(荷生)调”、“周(玉泉)调”、“徐(云志)调”、“蒋(月泉)调”等十多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州弹词艺术经过艺人们自觉的整旧创新,艺术上有了很大的飞跃。新节目不断涌现,长篇有《白毛女》、《新儿女英雄传》、《李闯王》、《青春之歌》、《苦菜花》、《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红色的种子》、《江南红》、《夺印》、《李双双》等,中篇和常独立演出的“选回”有《老地保》、《厅堂夺子》、《玄都求雨》、《花厅评理》、《怒碰粮船》、《庵堂认母》和《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海上英雄》、《芦苇青青》、《新琵琶行》、《白衣血冤》、《大脚皇后》等。

然20世纪末期以来,苏州弹词听众锐减,书场萎缩,艺人大量流失,生存发展面临危机,亟待抢救和扶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