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祥和村特产 双店祥和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祥和村特产 双店祥和特产更新时间:2024-01-26 10:08:25

一. 福建省 宁德 寿宁 承天村乌龙茶

武曲镇承天村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村民主要从事茶叶种植、生产和经营。但长期以来,承天村与闽东其他地方一样,由于品种单一与加工滞后,茶农增产不增收。到2007年,茶青市场价格已跌至每斤1元左右。为摆脱困境,2007年5月,该村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山地、气候等资源优势,引种“金观音”等乌龙茶新品种,对全村老茶园进行品种改良。该村抓住机会发展种植了金观音等乌龙茶新品种,经过精心管理,2009年就开始增加收入了。茶青从老品种1斤1元左右的价格,涨至1斤几十元,让茶农的收入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 山西省 临汾 洪洞 堤村红枣

堤村乡:红枣

三. 北京市 大兴区 梨花村梨

梨花村位于北京西南郊永定河东岸,现有农户330户,960口人。梨花村总耕地面积5000亩,其中百年以上老果树3500亩,现有新老果树10余万株。 该村以种植果树为生,年果品产量300万斤以上,是北京市唯一的果树专业村。

梨花村万亩梨园是北京种植面积最大、开花最早、品种最多的古梨树群落,共有梨树40余个品种,其中树龄已有417岁的贡梨树被皇帝御封为“金把黄”。依托这一资源,该村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万亩梨园赏花节和采摘节。

梨花村被北京市评为“京郊发展乡村旅游先进村”。

四. 河南省 三门峡市 义马市 湾子村凯特杏

湾子村凯特杏,是从美国引进的优良杏品种,属甜杏,属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该杏果实近圆形。特大,平均单果重120克,最大单果重152克,肉质细微。汁液丰富,风味酸甜爽口,含有大量丰富的营养物质。凯特杏可鲜食,亦可加工为果脯,并耐压耐贮运。杏仁中所含营养物质对防治心血管病有明显疗效。

近年来,湾子村狠抓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凯特杏、油桃等优质小杂果,仅凯特杏年产就达100万公斤,此举适应了市场需求,促进了群众增收。

五.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丙村沙田柚

丙村沙田柚

六. 河北省 邯郸 魏县 郭家堂村大葱

郭家堂村大葱

郭家堂村大葱,也叫“鸡腿葱”,脖子粗,嫩肥长,生吃辣味大,熟食香味浓,是农民的普通调味品,不论炒菜、拌凉菜、包水饺、蒸大包都离不开大葱

七. 福建省 南平 延平区 延平区茂地镇宝珠村宝珠百合花

延平区茂地镇宝珠村:“宝珠百合花”。

八.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海堤村芹菜

青岛市即墨市金口镇海堤村共有169户,556人,耕地面积600亩。该村以发展特色芹菜产业为主,2010年芹菜种植面积420余亩,占耕地面积的70%,从事芹菜种植户数达到10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2%。全村农业总收入260万元,芹菜产业收入195万元,占农业总收入75%,芹菜亩纯收入达到1万余元,村庄人均纯收入10800元,高于全镇人均纯收入25%。

海堤村自古就有种植芹菜的传统,海堤村芹菜卓越的品质得益于村周边独特的海洋性地理位置和土壤、气候条件,这里生产的芹菜外观翠绿,植株傲岸挺立,实心脆梗,幼似翡翠,成如玉树,其味清爽四溢,沁人心脾,2010年被评为“青岛市名特优品牌”。随后海堤村以“金口玉芽”品牌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标准化基地建设为主线拓展基地规模,推动全村芹菜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该村成立了芹菜产业专业合作社,加入海堤芹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户数达12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1%。芹菜的生产由过去的一家一户经营发展到合作社及公司经营,由单一捆绑芹菜发展到分级加工包装成盒产品,辐射带动了周边14个村庄发展芹菜种植。在该村的带动下,目前金口镇已发展芹菜种植基地5000余亩。

同时市镇各级对海堤村发展“一村一品”芹菜产业给予了大力扶持,对芹菜基地建设实行了奖励政策。完善了基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将水电送到种植户地头,对冬暖棚成方连片达到10个,每个大棚补助1万元,同时为大棚种植户提供贴息贷款,每个冬暖大棚提供2万元贷款。

九. 陕西省 咸阳 礼泉县 白村苹果

白村隶属陕西省礼泉县西张堡镇,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村1890人,耕地面积3400亩。种植、养殖两大主导产业已具规模,共有果园2600亩,其中苹果占1820亩。

白村以果业发展为重点,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优质精品果品村,组建科技指导中心,聘请十多各专家,定期来衬上手把手指导。为了提高果子品质,村上邀请县园艺站建主了示范园,引导农民实施四大关键技术。坚持以苹果为主,引进皇家嘎拉、优系富士、美国8号等市场适销的优良品种,丰富晚熟品种,实现早、中、晚熟合理搭配,比例达到10∶30∶60。

白村从2006年开始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积极开展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到2010年,全村的水果面积基本稳定在2600亩左右,产量6500吨左右,100%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延长果业产业链。建设果品清洗、分选、打蜡、分装生产线车间,购置制冷设备,新建库容5000吨左右的气调库,日处理鲜果能力达200吨。年处理果品4.3万

十.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河西乡箐花村普米族传统文化

箐花村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西北面,全村334户,1595人,由5 个自然村组成。人均收入748元,人均有粮389公斤(2003年)。

村寨地处“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腹地的高寒山区,依山傍水,附近有罗古箐、大羊场等著名自然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民居建筑中井干式木楞房占82%,保持了普米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村寨格局保持传统风貌。箐花村历史悠久,传统农牧业、服装服饰、饮食、民间歌舞、麻毛纺织工艺等保存情况良好,文化传承人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该区域传统村规民约与新的村规民约相结合,对村寨日常生产、生活,共同起着管理约束作用。

箐花普米族妇女服饰庄重艳丽,美观大方。穿麻布大襟衣,着毛线长裙,背披羊皮,胸前佩戴银链。各个年龄段的穿着有所不同,喜用宽大的红、绿、蓝、黄等各色彩带束腰,手戴镯圈和戒指,耳戴银环或玉坠,用五光十色的串珠作头饰和项链。包大头帕,喜用牦牛尾及丝线编入发辫中,盘于头顶,以发辫粗大为美。男子一般穿对襟麻布衣,着宽大长裤,披羊皮领褂,左衽像藏族穿戴。富有人家的男子穿氆氇和毛质大衣,膝下用布或毛毡裹腿,有的穿自制的半筒猪皮、牛皮鞋。

特色工艺主要有皮制品及毛制品。皮制品主要指羊皮披风,多用于探亲访友、婚丧年节时穿用,有装饰、御寒和作为姑娘嫁妆等功用。毛制品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后即形成毛料,根据不同需要分别制作氆氇、毡、帽、鞋等。

普米族信奉自然神灵,祭祀活动较频繁,主要有祭天地、祭龙潭、祭山神、祭铁三脚、祭祖先、祭中柱等。主要传统节日为吾时节,要举行打枪、射弩比赛。每逢节日、婚庆和重大祭祀活动,本村人及周边亲友聚集在一起,唱古歌、跳舞蹈“搓蹉”。

普米族民歌多为前人传下的传统曲目,即兴创作较少。在形式上比较自由,不受格律限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婚俗类主要有求亲歌、迎客调、接亲歌、拦门歌、果碟调、聚谈调、顶梁柱调等;情歌主要有“铁打链环扣一生”、“除非秤砣水面漂”等;祭祀类民歌主要有祭三脚调、拜龙调、祭中柱等;丧礼中主要演唱指路歌;传统古歌类主要有吉典、马鹿调、黎明调、巴扎贤赞等。曲调多用五声音阶,旋律与语调密切相关,朗诵性与歌唱性紧密结合,旋律质朴清新,优美流畅。部分民歌音域较宽,可达到或接近两个八度。节奏平稳匀称,长短交错,明快活跃。歌词一般为奇数,三、五、七、九个音节不等。

四弦是普米族民间乐器,也是四弦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曲目较多,除舞步的12调外,还有部分古老的曲目,如四弦母调、雀上树等。四弦弹奏不受性别和年龄限制,在普米族地区传承和保护情况良好。“搓蹉”舞流传广泛,群众基础好,是节庆场合的主要民间舞,用羊皮、木碗、木筷、夹板为伴奏,领舞者右手拍击羊皮,伴舞者左手持碗,右手用数双筷子敲击,夹板系在舞者腰间,左右撞胯时发出声响。

普米族无文字,民间文学为口头传承,村民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互相交流,或在晚上围坐火塘,听老人讲述或演唱,更多的则是在新房落成、求亲结婚、节日庆典、丧葬、祭祀等场合进行讲述演唱。近年,普米族流传较广的民间文学被翻译成汉文,收录于《兰坪民间文学选集》、《普米族故事集成》、《普米族歌谣集成》、《兰坪民间故事集成》、《兰坪歌谣集成》等出版物中。

花村是普米族聚居大村,历史悠久,传统农业、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传承较好,有一批传承人,并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