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写毕节特产的作文200字左右 罗甸特产作文300字左右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写毕节特产的作文200字左右 罗甸特产作文300字左右更新时间:2023-10-23 08:17:59

一.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鸡场豆腐

鸡场豆腐之所以质称上乘,一好在水。据说,因此地属煤山地带,水中含硫,而豆中含碱,则碱硫化合,腐脑皮多。二好在做工精细。主要是取浆、点脑、包榨、薰烤。滤帕过滤取浆去渣,用传统酸汤点法,包榨、压力适度,结实不流为准。用柴火薰烤,以灌木为主,尤以青桐最佳,蔸又甚于枝干。烤时,以不猛明火,红炭火为好,勤翻动;次以文火,微以烟薰;后以稍弱明火,使外皮黑红色浑为一体而呈褐红,块干润适宜。能鼻嗅薰香。
鸡场豆腐的美誉,渊源于何时,现难考证。仅就现存资料断定,亦有一百三四十年的历史,至今已沿传五代。
清咸丰五年 ( 公元 1855 年 ) 或同治四年 ( 公元 1865 年 ) 左右,织金人杨永臣来鸡场街上落户,操豆腐业。生意最讲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而只他一家,豆腐质量好,一时声誉大起。因此,有十多户竞相争做,如高亮芝、颜玉清、艾大爷、王大爷等。其间,还兴起了臭豆腐干热。继而发展至二十来家,其中数肖南清、岳兴顺“鬼精灵”等,其工艺炉火纯青,更倍受青睐。传至第四代,增至约三十家,做得好者有李德春、李光前、李正能、颜国亮等,佼佼者则是肖南清之子肖登华。其豆腐销售之快有“落地红”之喻。在县城和居仁一带,众口称道肖家豆腐,“肖家豆腐”几乎成了“鸡场豆腐”的代名词。第五代时发展到三四十户,如毗邻村赵家寨和老王大田,因质量好,人们也视其为鸡场豆腐。邻村的王瑞海和李德军弟兄的也很有名。五代操豆腐业者,前三代人是专业从事,后两代人是副业为之。
鸡场豆腐享誉悠久,闻名遐迩。晚清至民国年间,鸡场街是居仁第一大集,繁荣兴旺与兔场不相上下。赶集者有远至织金属大、小六塘;大方牛场坡。最远者一百五六十里,其原因,就是鸡场豆腐的声誉所致。

二.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纳雍竹荪

纳雍竹荪是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的。纳雍盛产各种品种的竹荪,年产数百吨,体大、洁白、风味独特,尤以竹荪开发的系列产品前景更可观。

竹荪又叫竹花,也称仙人伞。其形态婀娜多姿,十分美丽,我国称蘑菇皇后,国外称真菌之花。

竹荪嗅之似有甜酒香味,令人神往;食之脆嫩可口。用以作汤,风味独特,高温季节置竹荪于肉汤中,经数日而汤仍鲜味犹存。历史上早就作为美味佳肴,深受历代帝王偏爱,博得“京果之王”的美称。其中尤以“竹荪芙蓉汤”名气最大。从古至今,在对外活动中,曾以竹荪作为高级“馈赠礼品”,外国朋友称为“软黄金”。 1972 年基辛格首次访华,1总理用这一名肴款待,令其难以忘怀,基氏就把此事写进了他的回忆录中,从此“竹荪芙蓉汤”就随《基辛格回忆录》一起名扬四海了。

竹荪外观上由菌盖、菌柄、菌裙、菌托四部分组成,在其生长过程中,放眼望去好似一位头戴黄棕色菠萝帽,身披白纱巾,耸立于荷花绽开的托盘 ( 菌托 ) 之中,如亭亭玉立的阿拉伯少女,洁白无瑕。在一簇簇竹荪的脚下,还会见到一团团孕育竹花的大竹蛋。在纳雍县人们家中种的一盆盆竹荪如盆景一般,玲珑剔透,赏心悦目。

纳雍盛产各种品种的竹荪,年产数百吨,体大、洁白、风味独特,尤以竹荪开发的系列产品前景更可观。

三. 贵州省 毕节 金沙县 冬包肉

冬包肉是彝家红、白喜丧筵席上必备的一道特色菜肴。但喜事筵席必须做红色的冬包肉,丧事筵席必须做白色的冬包肉。

冬包肉的具体做法:杀猪时,要把猪裉干净,把猪皮刮白洗干净,然后从猪身上取下最好的三线肉,直接放进锅里用清水煮熟,再捞出切成坨放在盆里,倒2两酒稀湿一调羹的红曲米,沟兑好就可以拌染25公斤的肉,把肉梁成红色后,放进铁锅中煎炒,再放入草果面、姜、盐等,煎炒一会后,又加入适量的水炖一会即可食用。白事上的冬包肉,不放红曲米,即是白色的冬包肉。

四. 贵州省 毕节 金沙县 梦樵毛峰

梦樵毛峰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五. 贵州省 毕节 赫章县 赫章半夏

赫章半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又名麻芋子、三叶半夏,是一种常用重要中药。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肿散结等功效。近年来在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均有大规模栽植,其中毕节地区赫章县是贵州省半夏药材的主产区,有着二十多年的人工栽培半夏历史,其中赫章县河镇乡80%的农户都在种植半夏,栽植规模已达到135公顷以上。

贵州省赫章县城关镇、白果镇、妈姑镇、财神镇、刘曲河镇、野马川镇、达依乡、水塘堡乡、兴发乡、松林坡乡、雉街乡、珠市乡、罗州乡、双坪乡、铁匠乡、辅处乡、可乐乡、河镇乡、德卓乡、安乐溪乡、朱明乡、结构乡、古基乡、哲庄乡、平山乡、古达乡、威奢乡2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贵州省赫章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划定“赫章半夏”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请示》,赫府呈〔2012〕67号赫章县地方标准:DB522428/T011-2011《赫章半夏栽培技术规范》

六.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大方豆干

大方豆干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方水土不仅养育着一方的百姓,也培育出独具特色的地方。美味飘香的大方豆制品,便是依托于大方这块宝地的山和水所生产出来的特色食品。大豆,这种寻常之物,经过勤勉的大方人精心的调弄,做成了豆干、豆棒、豆豉等花样繁多、滋味悠长的豆制品。

1957年,大方豆棒被列为“贵州省传统名特食品”。2011年9月,中国食品流通协会授予大方县“中国豆制品之乡”的荣誉称号。2013年,大方豆制品制作工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威宁马铃薯

威宁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日光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与马铃薯原产地秘鲁相似,自然气候特点和土壤都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威宁马铃薯以个头大、质优等特点闻名遐迩。威宁马铃薯同一品种比其他地方高出1至3个百分点。而且保存时间长,每年加工周期可达8个月。由于威宁化工、冶金企业少,给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标准的绿色食品。威宁是贵州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县,是贵州著名的“马铃薯之乡”。2008年6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命名威宁为“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

八. 贵州省 毕节 赫章县 赫章黑马羊

赫章黑马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赫章黑马羊,是从贵州黑山羊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类群,因头上无角、头型似马,俗称黑马羊。赫章黑马羊在喀斯特岩溶山区天然灌木林放牧,因其被毛全黑、肉质细嫩、风味好、胆固醇低、蛋白含量高和无污染环境下饲养等特点,已成为人们追求的营养保健食品。

赫章黑马羊,产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是从贵州黑山羊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类群,因头上无角、头型似马,俗称黑马羊。赫章黑马羊在喀斯特岩溶山区天然灌木林放牧,因其被毛全黑、肉质细嫩、风味好、胆固醇低、蛋白含量高和无污染环境下饲养等特点,已成为人们追求的营养保健食品。赫章黑马羊肌肉丰满,有光泽,红色均匀,肌纤维细嫩而紧密,外表略干,不粘手,羊肉口感好,不腻,具有独特的鲜味和香味,膻味轻。

地域范围

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东邻毕节、纳雍,西连威宁,南接六盘水,北界云南省镇雄、彝良。地理位置:东经104°10′28"~105°01′23",北纬26°46′12″~27°28′18″之间。全县总面积3242.74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456个村,总人口82.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3.56%,居住着汉、彝、苗、白、回、布依等18个民族。赫章黑马羊分布于赫章县境内的城关、白果、妈姑、财神、六曲河、野马川、达依、水塘堡、兴发、松林坡、雉街、珠市、罗州、双坪、可乐、辅处、铁匠、河镇、安乐溪、朱明、结构、德卓、古基、哲庄、平山、古达、威奢等27个乡镇。规模:赫章黑马羊年饲养量3.31万只;年出栏肉羊1.12万只,产量168吨。

九. 贵州省 毕节 赫章县 赫章核桃

赫章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赫章核桃个头不大,外表不美,它却具有壳薄、仁饱满、仁饱白、易取仁、味香纯等特点,是中国贵州省出口的农品之一。赫章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有这么一种核桃,个头不大,外表不美,但平均售价达到22元一斤,这就是赫章核桃。赫章核桃因产自贵州省赫章县而得名,只所以用地名来命名,是因为赫章县海拔高,光照长,温差大。最高海拔2900.6米(为贵州最高点),独特的小气候特别适宜核桃生长,所以,尽管赫章核桃个头不大,但其貌不扬的它却具有壳薄、仁饱满、仁饱白、易取仁、味香纯等特点,是出口的农品之一。2007年在1推荐果品综合评选中成功入选。现在在赫章,核桃种植遍布全县27个乡镇,总面积达16万亩。2006年获评为“全国核桃林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区”,并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出核桃糖、核桃露、核桃菜肴等,提升了核桃的附加值。为当地种植户带来了丰厚的效益。

赫章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南方铁核桃的分布中心。其境内分布着许多原生核桃种质资源,经过多年的筛选和培育,形成了富有野生特色的山野珍品。目前,该县有优质核桃种植面积14万亩,核桃乳、核桃糖等加工产品产量达1000吨,核桃产业年产值超亿元,核桃已成为赫章农村农民致富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

2006年,赫章县被国家林业局选定为“全国核桃林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区”,示范区内生产的无公害、绿色核桃坚果,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氨基酸含量均超过一般核桃含量。2007年,赫章县林业局选送的核桃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等8家单位评选为“奥运推荐果品”,今年,赫章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等单位评定为“中国核桃之乡”。

十.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织金荞凉粉

织金荞凉粉是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的特色小吃。织金县荞凉粉辣香爽口,生津解暑,清凉降火,是当地居民必不可少的驱暑小食。

荞凉粉是贵州省的一道名小吃,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一道小食。全省各地均有荞凉粉,但以织金荞凉粉最具特色。荞凉粉是用荞麦打去壳,干磨成粉按1:4的比例加水和适量的明矾水调匀,下锅用微火慢慢边煮边搅,煮熟冷却而成。食用时翻倒出来放在案板上,用特制的刮子把荞凉粉刮成细长条装在盘子里,用另一小碗放入酥黄豆、酸萝卜丁、黑大头菜丁、芜荽、葱花、红油、麻油、花椒油、自制腐乳、酱油、醋、姜汁、蒜水、味精等调料兑成蘸水,用荞凉扮蘸着食用。

风味特色:辣香爽口,生津解暑,清凉降火。

技术要领:黄豆要不放油干炒,荞粉与水的比例必须准确,明矾水不能过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