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特产远安 湖北宜昌远安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特产远安 湖北宜昌远安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5-11 09:26:40

一. 湖北省 仙桃 范关酒

“沙湖盐蛋沔城藕,红庙酥饼范关酒。”这是人们对这几种地方名产的赞誉。

范关酒早在元末明初就已驰名全国。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时,曾用范关酒宴请群臣,饮者皆称佳酿。

范关位于洛江河畔,靠近排湖,元代来年就成为沔阳十九个出名的集镇之一。街道长达三华里,商贾云集,十分繁荣。特别是酿酒业,更是兴旺,全街有九家槽坊酿酒,仍供不应求。当时有一首民谣::“一里三槽坊,日夜酿酒忙,来来往往者,无不夸酒香。”

人们说:“这里酿的酒特别好,只要你喝上两盅,定让你醉卧三天不醒。”

范关酒为什么这样好?曾有这样一个传说:

元代末年,有一外地老者来一家丁姓槽坊买酒,老板替他灌了一壶小曲,他说酒不好,老板替他换了一壶汾酒,他还是说酒不好,老板从酒窖中替他又灌了一壶上等陈酒,他仍说酒不好。老板不解地问:“像哪样的酒才算好呢?”老者从腰间取下一个酒葫芦递给老板说:“你把这酒尝一口再说。”老板一尝,这酒口感正,气味芬芳,一滴进口,余味深长,比自己酿的酒不知要强多少倍,忙问:“这酒是在哪里买来的?”老者微微一笑:“这是我自己酿的。”老板看出老者是一位酿酒高手,便恳请老者传授技术。老者点头应允。

有一天,老者对老板说:“我看你酿酒的原料和技术都不错,只是水质欠差。你这槽坊后面有一个大潭,每天酉时三刻,水质甚好,你可按时派人将水取来酿酒,定成佳酿。”老板照此办理,所酿之酒,果然如老者所言。其他槽坊争相仿效,酒质与丁家槽坊一样。因此,每天酉时三刻到潭内取水酿酒的人络绎不绝。后来,当地人就把这个潭取名“酒潭”。

老者传授技术后就走了。不少人问丁家槽坊老板:“这老者是谁?”老板说:“老者从不肯告知姓名,但从他腰间的那个酒葫芦看,上面刻有‘酒仙’二字,这定是天宫的杜康下凡无疑。”

人们知道杜康是酿酒业的祖师爷,在天宫替玉皇酿制琼浆玉液,此次下凡来此传授技术,真乃人间大幸。消息传开,很多人都纷纷来范关品尝佳酿,一饱口福。

元代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用范关酒宴请群臣,随之又把范关酒作为御酒供宫廷饮用。从此,范关酒就名震遐迩。

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9年)春天,大学士宋濂来范关晶酒,当时正是酉时三刻,只见酒潭内碧波清澈,晚霞映辉,微风轻拂,酒香扑鼻,即兴赋诗一首,诗云:

晚霞映守苍,碧潭酒飘香。

三杯不觉醉,朦胧拜杜康。

后来人们将“酒潭”改名为“碧潭”,将范关酒也改名为“碧潭酒”,名称更加优雅了。

二. 湖北省 天门 天门甜瓜

一年生蔓性植物。果实香甜,富含醣、淀粉,还有少量蛋白质、矿物质及其他维生素。以鲜食为主,也可制作果干、果脯、果汁、果酱及腌渍品等。

甜瓜根系发达,主根深达1米以上,侧根分布直径2米--3米,但根的再生力弱,不宜移植。茎圆形,有棱,被短刺毛,分枝性强。单叶互生,叶片近圆形或肾形,被毛。花腋生,单性或两性,虫媒花,花卉为黄色。果实有圆球、椭圆球、纺锤、长筒等形状,成熟的果皮有白、绿、黄、褐色或附有各色条纹和斑点。果表光滑或具网纹、裂纹、棱沟。果肉有白、桔红、绿黄等色,具香气。种子披针形或扁圆形,大小各异。大的有网纹甜瓜千粒重达25克左右,小的有芝麻酥各粒重仅14克左右。甜瓜种在16℃--18℃时开始发芽,30℃时发芽最快,生长适宜温度为25℃-32℃,在40℃时同化作用仍炙良了。甜瓜要求低的空气湿度。甜瓜中网纹甜瓜不耐湿润,普通甜瓜次之,越瓜、菜瓜较耐湿。甜瓜要求日照良好,在阳光充足时病害少,植株生长强健,结果多而品质好。

原产于印度、非洲热带沙漠地区,大约在北魏时期随着西瓜一同传到中国,明朝开始广泛种植。现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

三. 湖北省 黄石 阳新 红苕

红苕全身都是宝。苕藤、苕蒂、苕渣、苕皮都是喂猪的好饲料。红苕叶、秆是一道好菜肴,鄂东南的红苕叶、秆销往港澳等地。红苕可当主食,同时可做出各种各样的时尚菜肴。日本科学家排出20种对肿瘤病有抑制效用的蔬菜食品中,生熟红苕排名一二位,当今红苕竟成了风靡西方国家的保健食品。



红苕含蛋白质、钙、磷、核黄素、葡萄糖等成份,营养丰富,味道甜美。阳新的土质好,矿物质丰富,所以红苕尤为独特,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家吃一餐红苕,感叹不已。



红苕的吃法诸多,鲜红苕可煮、焖、烤、炸,做苕圆子,打苕角,还可以切片,刨丝晒成红苕干,并可加工成苕粉。红苕粉可作佐料。夹红苕粉砣,做红苕粉粑,苕粉糊等食用。苕粉与藕拌合可做成藕圆子,与鱼肉拌合可做成鱼圆子或鱼面,与芋头合拌可做成芋头圆子。阳新地区新春佳节,用红苕粉做芋头圆子过早,大年初一,吃上一碗芋头圆,预兆团团圆圆,事事圆满。以上各种用红苕粉拌制成的食品,味道鲜嫩,甜美,别有一番风味。

四. 湖北省 仙桃 沙湖咸蛋

(又称沙湖盐蛋,清皇室贡品)

沙湖红心咸鸭蛋

咸鸭蛋中的上品是仙桃产的,仙桃有个地方叫沙湖,沙湖的红心咸蛋更是名品

五. 湖北省 荆门 钟祥 钟祥花生

钟祥花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钟祥花生生长在钟祥市汉江两岸的胡集、双河、丰乐、旧口等18个乡镇、街办、管理区。钟祥花生属珍珠豆型小花生, 荚果为茧形,壳薄整齐, 双仁果,籽仁桃形,粉红色,生食鲜脆,香味浓郁。富含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亚油酸,营养价值比鸡蛋、牛奶还高,经常食用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钟祥有顺口溜云:“常吃钟祥花生能养生,吃了钟祥花生不想荤。”钟祥花生的种植有上千年的历史,1949年,全县的种植面积就达到2.54万亩,规模种植始于20世纪50年代,2002年全市花生种植达到历史最高的21.3万亩。目前,常年种植面积12万亩,每年可生产优质花生4.2万吨,产值过4亿元。产品远销北京、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湖南、上海、武汉等省、市, 供不应求。

地域范围

钟祥市钟祥花生产于钟祥市洋梓镇、长寿镇、丰乐镇、胡集镇、双河镇、磷矿镇、文集镇、冷水镇、石牌镇、柴湖镇、旧口镇、长滩镇、东桥镇、客店镇、张集镇、九里回族乡、郢中街办、官庄湖管理区等18个乡镇、街办、管理区。钟祥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江汉平原北端,江汉平原与鄂北岗地的过渡带。版图面积4488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7′-113°00′,北纬30°42′-31°36′之间。全市地貌分为丘陵、平原、山区,三者所占比例为5:3:2,海拔高度32.5-1051米。东与京山县相连、南与天门市、沙洋县接壤,西与荆门市毗邻,北与宜城市和随洲市交界。钟祥花生常年种植面积12万亩,每年可生产优质花生4.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钟祥花生属珍珠豆型小花生, 荚果为茧形, 果嘴钝,网纹细深;饱果率高,壳薄整齐, 双仁果,百果重160-185g;籽仁桃形,粉红色,百仁重65-85g;生食鲜脆,炒熟香味浓郁。 2、内在品质指标:钟祥花生营养丰富,品质独特,口感酥脆,香味浓郁持久,亚油酸(占总脂肪)含量≥30.0%,粗蛋白质含量≥25.0%,粗脂肪≥45.0%。出油率高。经常吃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深受消费者喜爱。 3、安全要求:钟祥花生执行《绿色食品花生及制品》(NY/T420-2009)标准。

六. 湖北省 仙桃 仙桃锅奎

仙桃锅奎

锅奎是三百六十五个早床勤行铺的师傅用小麦粉,拌发酵的老面,食用碱,苏打等,揉成面状,放在盆里用布盖上,等死面发起来后,做成各种形状,用锅灶炕熟成的一种面食。按使用的锅灶来区分锅奎的种类;用凹锅(平底锅),盖锅,柴灶炕出来的锅奎有砍锅奎,猪油锅奎等。用桶炉子炕出来的锅奎,我们当地叫“草鞋板”“板凳脚”等。沔阳一带最传统的要算砍锅奎了。六七十年代,集镇的国营饮食店天天有砍锅奎卖。

把买回来的砍锅奎放几天后再煮的吃可以补虚?一个砍锅奎像筛子那么大,你去买时,你只要说切多少钱的,卖锅奎的伙计就用刀在案板上为你砍多大的一块。多半砍成三角形,故名砍锅奎。砍锅奎中间有一个空着的圆心。刀子从圆心往外切。“狗子狗子你不咬,切块锅奎你过早”…….

炕砍锅奎用的是烧柴。先把盖锅倒盖在土灶上烧,盖锅就是平常烧火用的大锅,破锅都可以用。用三个铁钩子勾住锅沿,用一根绳子连着一根横着的木棍,木棍生着铁钩子;绳子的一头吊在房梁上,运用杠杆的原理移动盖锅,不烫手省力。用硬柴如棉梗,树枝等去烧,把盖锅烧红都不要紧,烧热盖锅是为了炕锅奎的上面。盖锅烧热后,师傅把揉成圆形的面的上面撒些炒熟的芝麻,然后放在凹锅里,一次只能放一个砍锅奎。用两个凹爪抓起凹锅的边沿,按下木棍翘起盖锅,移出灶台面,把凹锅放在灶上,盖上盖锅。这时,灶里只能加穰柴去烧,如麦草,粟草等。上蒸下烧,几个烧柴把子后,锅奎就炕好了,再炕第二锅。炕砍锅奎是不需要翻面的。砍锅奎肉呈蜂窝孔,吃起来软绵绵的;砍锅奎皮厚且焦,人说锅奎是两块壳(形容女人憔悴)吃起来又香又脆。

桶子锅奎,是用一种圆柱形的烤炉,内胆多为土陶的水缸,烤炉底部加燃烧的柴炭炕成的。把揉好的面拉成长方形,又像草鞋板,又像板凳脚……摊在手里贴在烤热的炉壁上,一贴就粘住了。这炉壁就像行军作战时,队伍把石头烧热烤面食充饥一样的道理(古时有一带兵的只发士兵面粉而没有锅)。贴上去不久,这面就起龙骨包,不一会就炕熟了。用火剪夹出来,就可以拿在手里吃了,芝麻香香的,板凳脚的壳脆脆的。

这猪油锅奎也是用凹锅炕的,跟砍锅奎的做法大致相同,其形状也是一个长方形,但没有板凳脚那么长。猪油锅奎肉坨厚,是起层的,上面用刷子涂有猪油,吃起来味鲜,有芝麻,蒜苗,吃起来也很香,故上瘾才解馋。

锅奎可充当干粮种类也多,其他锅奎皆由它派生而出,仙桃人爱喝包面汤,爱吃锅奎,并看作是最好的过早,走亲戚篮子里都提上几个。

2011.12张才富.于乌鲁木齐

七. 湖北省 仙桃 沔阳腌菜

出门在外,思乡情盛,想起故乡的腌菜来。

故乡的腌菜多为乡亲们自腌自食,闻之令人垂涎,食之爽口开胃。一年四季中的这些腌酱菜:春季有旮菜咸菜、土榨菜、腌藠头、腌大蒜、腌韭菜;夏季酱黄瓜、酱油瓜、腌豆角;秋季晒辣酱、甜酱、豌豆酱、腌豆豉、腌东瓜;冬天腌萝卜、腌洋姜……..实话说,这些腌菜在外边到处都可采购,对于家乡的腌菜,更多的是怀念家乡的味道。

故乡的腌菜最常见的是腌咸菜(盐菜)、腌豆豉和鲊(zha)辣子(胡椒)了。

腌咸菜非常简单,选四季成熟的上好青菜,如辣旮菜,榨菜,萝卜菜等,在太阳下晒两三天,将其洗干净切细,撒入食盐,用手把菜中的水份揉出,再装进坛子里,用擀面杖压紧,封好口,切呵风,放置于阴凉处,腌制十多天后即可以食用了。要吃就抓些去炒,不误农时,很是方便。咸菜交肉炒,咸菜塌蛋粑都是可口的佳肴。

腌豆豉的原料当地多选用黄豆制作。先把黄豆煮熟,晾阳干用簸箕摊开,盖上南瓜叶,用野蒿压住使之发酵,长出霉菌后晒干洗净,就可以腌制了。腌制时,加以姜末、红辣椒、大蒜、五香粉、食盐,在盆子里搅拌均匀,然后放入罐中(俗称坛子),淋些芝麻油,压紧密封罐口,放置于阴凉处。月余后取出,豆豉色泽褐黄色,香味浓郁,增加食欲,除此之外还可做其他菜的调料。

鲊辣子用料广泛,有鲊藕、鲊萝卜、鲊冬瓜、鲊红薯…….当然最好吃的是鲊肉了。但不管去鲊什么,都少不了用米粉。原料切好后,拌以食盐、辣椒、佐料揉搓搅合,装坛封口腌制十天半月,就可以炕熟用来下饭了。家乡的鲊辣子配之于卤回肠一起炕,更是堪称精美绝伦

家乡的腌菜除了这些湿腌菜外,还有干腌菜,乡亲们把菜园里扯回的萝卜,挖出的苕洗净,切成片、丁或丝,在太阳下晒两三天后,收好备用。

“萝卜皮子”是把晒干的生萝卜皮用木甑蒸熟再晒干,交豌豆粉烧汤,清凉解暑,健胃消食;“苕片子”炒辣锅炸着吃,香脆可口,沙中带甜;黄花菜、干豆角、干酶渣、干茄子……用时加水泡一下,即可下锅了。

仙桃蒸菜颇具特色。不论荤素,喜用米粉拌和蒸制。蒸鱼、蒸肉、蒸鸡、蒸藕、蒸萝卜、蒸茼蒿等。人们总以吃蒸菜为对乡情的美好回味。干鱼腊肉,为春节家宴上不可或缺的佳肴。仙桃宴筵菜肴也有特点,以“十大芦碗”(用芦花大碗盛菜)为丰盛,其中又以沔阳三蒸为头菜。

啊!故乡的腌菜味最美,时时在我记忆里总是不能忘怀!

2012.08张才富于北京

八. 湖北省 潜江 潜江竹编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潜江竹编

潜江传统竹器制作技艺是潜江民间利用竹材编制生活、生产用具以及工艺品的综合性手工技术,是千百年来当地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创造生活的艺术结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潜江传统竹器制作多以本地盛产的水竹、桂竹为原材料,产品分为编制类和非编制类两大类。编制类产品有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工艺用品三个系列,多达数十个品种,如农作用的箩、筐、连枷、筛子、簸箕,捕鱼用的鱼笼、鱼篓,装饰用的屏风、竹帘、花瓶等等无不以竹为材料制成,编织技法以平面编织和立体编织为主,十分强调作品的立体感,在编织过程中又巧妙的融入极具荆楚风格的纹饰,花式多样,精巧耐用。非编制类产品主要有竹床、竹椅等生活用品和龙灯、彩船、花灯等民俗工艺品,制作过程中巧妙的运用木工的结构工艺打造成形,坚固实用,美观大方。

潜江传统竹器制作,成篾是基础,编制是关键,造型是绝活,这是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也是美学、工艺学、建筑学在竹器制作中的综合应用。

九. 湖北省 天门 天门生姜

生姜,铜陵“八宝”之一。
铜陵所产生姜称为“铜陵白姜”,属铜陵独有的农作物优良品种,品质极佳,具有“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品味纯正、香味浓郁”等特点,享誉海内外

十. 湖北省 天门 黄潭米粉

特色早点——黄潭米粉,汤为糊状、粉细而软,味美,配根油条十分经典。发源地为天门黄潭镇。

黄潭米粉,顾名思义,产自黄潭镇,以汤鲜、味浓、细滑爽口著称。家住孙湾居委会的汪老伯告诉记者:“在天门,吃黄潭米粉自然要去黄潭镇。咱们市区的人,平时也会去四牌楼过早,做得也算地道。一碗米粉配一根油条,美食就是这么简单。”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