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歙县河西店卖特产 歙县土特产专卖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歙县河西店卖特产 歙县土特产专卖店更新时间:2023-09-02 07:24:38

一.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歙县金丝琥珀蜜枣

“金丝琥珀蜜枣”是我国蜜枣中的珍品,产在歙县杞梓里、三阳、 英坑一带。 从1957年起,畅销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尼、菲律宾、泰国、印度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金丝琥珀蜜枣”是鲜枣经加工而成的一种蜜枣饯。这种蜜枣色泽金黄如琥珀,切割的缕纹如金丝,光艳透明,肉厚核小,保留天然枣香。

这种蜜枣含糖分充足,含糖量达70%左右,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尤以维生素c含量为最高,每枚枣内含400-600毫克,比同等重量的梨子高出140多倍,维生素D含量也是果中之冠,是一种理想的营养滋补品。

歙县生产“金丝琥珀蜜枣”的青枣,都选色白、无虫蛀、无红头的优质枣,加工要经精选、发切、收切、锅煮、生焙、挤捏、老焙、分拣等八道工序。其中尤以刀切技术为最难,所有的枣子要切上40刀至100刀,而且刀刀均匀,不浅不深,使枣子即容易煮熟,饱吸糖分,又久藏不坏。

二.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顶谷大方

顶谷大方:顶谷大方又名竹铺大方、拷方、竹叶大方。它对消肥减胖有特效,故被誉为茶叶中的“减肥之王”。大方茶产于歙县的竹铺、金川、三阳等乡村,尤以竹铺乡的老竹岭、大方山和金川乡的福泉山所产的品质最优,被誉称顶谷大方。相传,早在宋、元年间,老竹岭山上有座古庙,住着一个叫大方的和尚。他为了招待烧香拜佛的客人,自种自制茶叶供来人饮用,大方茶就以此而得名。清代被列为“贡茶”。由于大方茶的茶园,一般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山势险峻,峰峦攒簇,竹木遍植,云雾萦绕,雨量充沛,形成了一个小气候。同时,土质优良,表层乌沙,中层红黄壤,呈酸性,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大方茶不同于一般茶叶,形似龙井,长扁成片,似竹叶,有锋尖,色铁黑,有油润,含有熟粟之香气。其内质,味浓香烈,酷似炒青,汤色绿黄明亮,叶底黄绿匀称。大方茶不仅色香味形俱佳,是茶中珍贵饮料,而且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超过一般名茶。据说日饮五杯大方茶,可与每日所吃蔬菜营养价值相等。它对帮助消化、消除疲劳、兴奋神经、强心、和胃、收敛、利尿、解毒等都有显著作用。

三. 天津市 河西区 官烧目鱼

官烧目鱼用天津俗称的塌目鱼和笋等经油炸、略烧而成。

据传,在清代原名“烧目鱼条”,是当地名厨取用塌目鱼条加蛋淮糊,经油炸后烧制而成。朝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在天津品尝过“烧目鱼条”,大加赞赏,并赏赐厨师黄马褂和五品顶戴花翎,还钦赐“烧目鱼条”名为“官烧目鱼”。当时曾名扬京津。如今,仍为天津著名的特佳肴。

四.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山座落在安徽歙县、太平、休宁、黔县之间,巍峨奇特的山峰,苍劲多姿的劲松,清澈不湍的山泉,波涛起伏的云海,号称黄山“四绝”,引人入胜。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把黄山推为我国名山之冠,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名言。

黄山地区,由于山高,土质好,温暖湿润,“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云雾缥缈,很适合茶树生长,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黄山茶在400余年前就相当著名。《黄山志》称: “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徽州府志》记载: “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真正的黄山毛峰茶何时创制,据《徽州0资料》记载,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字静和)开办了“谢裕泰”茶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清明前后,亲自率人到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选采肥嫩芽叶,经过精细炒焙,创制了风味俱佳的优质茶,由于该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茶产于黄山风景区和毗邻的汤口、充川、岗村、芳村、扬村、长潭一带,其中桃花峰、云谷寺、慈光阁、岗村、充川等的品质最好。黄山毛峰分特级和一、二、三级,特级黄山毛峰在清明前后采制,采摘1芽1叶初展芽叶,其他级别采1芽1、2叶或1芽2、3叶芽叶。选用芽头壮实茸毛多的制高档茶。经过轻度摊放后进行高温杀青、理条炒制、烘焙而制成。

特级黄山毛峰形似雀舌,白毫显露,色似象牙,鱼叶黄金。冲泡后,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其中“鱼叶金黄”和“色似象牙”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黄山毛峰的品饮,冲泡时水温也以80℃左右为宜,玻璃杯或白瓷茶杯均可,一般可续水冲泡2—3次。.

黄山毛峰,清朝名茶,属绿茶烘青类。长期以来人们用“名山产名茶”的观点,推断黄山毛峰系明朝黄山云雾之后称。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歙县黄山。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徽州0资料》)。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历史渊源

歙州是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置的,经唐朝,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改名为徽州,元为徽州路,明初原名兴安府,后改徽州府至清末。黄山,录属歙州,后属徽州。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又载:“明朝名茶:......黄山云雾:产于徽州黄山。”日本荣西禅师著《吃茶养生记》云:“黄山茶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术也。”又《中国茶经》茶的传说:“正志和尚与茶”。说明黄山茶在明代就很有名了。而黄山源和号称500里黄山第一峰--紫霞峰。在《中国茶经》“休之松萝”一文中,据《歙县志》写道:“旧志载明降庆间(1567-1572),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炒,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歙县茶有的虽“本轶松萝上”,因系仿松萝制法,也概名松萝茶。例如当时歙县的紫霞山茶,也称为“最上品”,也称为松萝茶。与松萝山毗邻的歙县北源茶,又称为北源松萝,以享其名也。《徽州府志贡品》记载:“歙之物产,无定额,亦无常品。大要惟砚与墨为最,其他则以北源茶、紫霞茶。”说明当时黄山源产北源茶和潜品紫霞山产紫霞茶,亦很有名。1949年夏,黄山丞相源僧师对来访的政府-,曾采用当年生的大小相似的茶叶生片,每两片面合成一对,以4-5对为一扎(即棕榈叶丝或苎麻梢捆扎),作为礼品相赠。

黄山毛峰起源,据《安徽茶经》“蜚声全国的黄山毛峰”文曰:“据传说是在光绪年间,距今已有70-80年。当时黄山一带原产外销绿茶,而该地谢裕大茶庄则附带收购一小部分毛峰,远销东关,因为品质优异,很得消费者欢迎。”又据《安徽名》书中,由歙县叶祖荫撰稿“黄山毛峰”:“《徽州0资料》载:清光绪年间,歙县汤口谢裕泰茶庄试帛少量黄山特级毛峰茶(注:当时黄山毛峰并未分级),远销东北,深受销区顾客喜爱,遂蜚声全国。”在陈椽教授编著《茶业通史》中,特意指出:“黄山毛峰是何时开始制造的?也值得研究。”随着1982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将徵州地区的太平县改为县级黄山市,并将歙县的黄山公社划归黄山市,设为汤口镇。歙县茶叶公司通过史料记载和实地考查,从1984年春开始,在富溪乡选点于新田、田里两村13个村民组生产特级黄山毛峰。其中新田村充川(原名充头源)组生产的特级黄山毛峰,品质最优。作为歙县礼茶,“五一”国际劳动节以前送往北京。1985年歙县茶叶公司在收购特级黄山毛峰时,提出以富溪乡充头源生产的特级黄山毛峰质量为标准。产品连年荣获好评。故此,李亚北撰文:“全国名茶珍品--黄山毛峰”。则指出:“黄山毛峰是清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该茶庄创始人谢静和,歙县漕溪人,以茶为业,种采制都很精通。......标名‘黄山毛峰’,运往关东,博得饮者的酷爱”。其中,叶祖荫引《徽州0资料》所提“谢裕泰茶庄”,仅除去“汤口”两字。李亚北所写“该茶庄创始人谢静和......”。均被此后我国多部茶叶名著“合而为一”引用。其实,徽州行署商业局长郑恩普(河北深县人,已离休,现住黄山市)于乙卯年(1975)春题词:“凝铸黄山云雾质,飘溢漕溪雨露香。为谢裕大茶号首创黄山毛峰一百周年题。”又时逾十年后,歙县茶厂高级茶叶技师余怡生著《歙茶工艺》书中载:“清朝光绪年间(1875年)谢裕大茶号在黄山富溪(注:原称漕溪)创制‘黄山毛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说明黄山毛峰是清朝光绪纪元(1875年)开始制造的。

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谢正安(1838-1910)字静和,毕生经营茶业,先后开设了“谢裕大”茶号等厂栈励精图治,以德兴商,长达半个世纪。1875年首创黄山毛峰,畅销欧亚可谓一代儒商,时系黄山大小两源唯一的红顶商人。

产地沿革

黄山一带在清朝光绪前原产外销绿茶。自光绪元年漕溪谢正安创制黄山毛峰,其芽茶原料选自充头源茶园。则黄山小源之充头源系黄山毛峰的发源地。因其属黄山干脉南行而转东之南向第一个深山窄谷村庄,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实属“高山产好茶”。

五. 云南省 玉溪 通海县 河西油炸豌豆粉

河西油炸豌豆粉,据说是一户姓苏的人家独创出来的风味小吃,已有四代人的历史。具体做法是先将质量上乘的豌豆用水泡涨去壳,然后磨成浆,用筛子过滤,再把浆水放入锅里用文火慢慢煮成浆糊状冷却后即成豌豆粉。用刀将豌豆粉切成小片,放入锅内用清香油和熟猪油混合油炸,半熟后捞起来晾一晾,再重入锅内油炸待熟透后捞起。吃时洒上椒盐,吃起来香脆、鲜嫩,口味佳,令人回味无穷。


六. 甘肃省 武威 河西猪

河西猪以产在甘肃河西而得名。河西猪主要分布于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三个地区和20个县市的农业区与浅山区。

生长环境:河西走廊自古是“丝绸之路”的通道和重要的农业基地。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多风沙、日照强,蒸发强烈,种植业靠积雪储水灌溉,所有这些自然生态特征,是造成河西猪明显区别于甘肃其他地方品种猪的重要因素。本产区除农作物外,还种植甜菜、胡萝卜、苜蓿、草木樨和箭舌豌豆等饲料作物。

外貌特征:河西猪种有大型、小型之分。大型猪60年代已绝种。小型猪以体型小、结构紧凑、皮薄、骨细、外形清秀为特点。颈长而单薄,鬐甲明显突起,背窄胸浅,背凹,肋骨弓圆,腹大下垂,臀部倾斜,后肢较前肢高,体型略呈前小后大的梯形。皮薄而有弹性,全身无皱褶。毛色沿祁连山地的猪多为黑色,川地灌区多饲养黑白花猪,亦有棕色猪,各种毛色多具有不完整的六白。除六白特征外,额部着生一丛白毛,称“玉顶”。唇端多为粉白色,称“粉嘴”。颈部和背部粗毛间有卷曲绒毛,夏秋脱落,初冬复生。头轻,嘴直呈楔形,额部仅有两条不清晰的纵形皱纹,鼻梁横纹不明显,耳小下垂,两耳距宽,耳根硬,耳短于嘴5~6厘米,长者与嘴端齐。背腰凹陷,腹大小垂,腹部皮肤紧凑,06对,亦有7~8对者。0细长,排列整齐,较纤弱。前肢端正,后肢软弱呈刀状,多卧系,是一个血统来源复杂的小型地方品种。

品种性能:河西猪属我国地方猪品种,中体格、体重较小,成年公猪最大体重104公斤,成年母猪平均体重82公斤。性成熟早,公猪3~4月龄开始配种,母猪4~5月龄开始配种,母猪可利用10年以上,一般正常繁殖年龄1~5岁,产8胎,产仔数一般10~14头,最少5头,最多27头。平均产仔数11.71头,育成率89.63%。河西猪在农村肥育,主要用糠麸饲料。10月龄活重50~60公斤;两年活重可达120~180公斤,用较好的饲料肥育,增重速度较快。8月龄为适宜的屠宰期(12月龄屠宰较为经济),屠宰率较低,活重70公斤时屠宰率为62.87%。肉红色,肉质细嫩,呈大理石结构,口味佳美,皮薄骨轻。母猪护仔强,耐粗性差,挑剔饲料,喜食精细的各种熟食,不喜食青绿饲料。河西一带引进的苏白、长白、巴克夏和内-四个品种与河西猪杂交效果好。

七. 天津市 河西区 锅巴菜

锅巴菜,天津话叫“嘎巴菜”,是风味独特的民间小吃,已有百年多的历史。锅巴以小米和绿豆作主料,加茴香籽、大料调味,浸泡后用石磨碾成面糊。摊在加热的铁锅上堡干成粘粥嘎巴,晾去水分。锅巴讲究薄厚均匀,不粘不糊,松软可口,嚼有韧劲,切成柳叶状。用十余种小料制卤浇拌,加外香菜、麻酱汁、红辣椒油调色入味,一碗色泽分明招人食俗的锅巴菜便制成了。吃在口里,柔软滑润,清素芳香,余味无穷。锅巴菜,又当菜又当汤,经济实惠,深爱广大劳动者的欢迎

( 天津)

八. 河北省 衡水 阜城县 漫河西瓜

漫河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阜城县物产丰富。农业资源丰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被被国家林业总局命名为“中国杏梅之乡”,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西瓜之乡”。“漫河牌”西瓜、“阜兴牌”杏梅被评为河北省名优产品。

漫河西瓜种植历史悠久,据雍正年间《阜城县志》载,“西瓜,味甲于他县,石井所产尤佳于他乡。”石井就是指现在的漫河乡一带。到人民公社时期西瓜得到进一步发展,涌现出西瓜生产的典型村与生产队,每年西瓜产品上市后都有附近各县和衡水地区行政公署的汽车慕名来买。农村改革后西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到九十年代开始大棚种植同时推广了育苗种植,为稳定西瓜面积壮大西瓜产业提供了保障。阜城漫河西瓜以其优良的品质,连续十年评为“河北省名优农产品”,2002年3月阜城县河北省农业厅命名为“河北西瓜之乡”。1999年3月国务院总理-来到漫河乡许家铺视察大棚西瓜生产情况,鼓励大家抓住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大力发展西瓜产业。漫河西瓜已经成为了带动阜城经济发展的一大农业支柱产业。

地域范围

漫河西瓜生产区域在阜城县漫河乡、古城镇沿古屯氏河道。保护区域为环千顷洼附近的漫河乡和古城镇的23个自然村,地理坐标位置位于东径116°07′26″~116°47′55″,北纬37°48′11″~37°50′23″之间。保护面积3.8万亩,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量6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漫河西瓜果实球形,单瓜重6~7kg,大者可达15kg以上。果实皮色浅绿,上有16~17条明显的深绿色条纹,果皮薄,一般果皮厚度在0.5~1.0cm之间,果皮韧性较强,具有很好的抗裂性。瓤色鲜红,肉质脆沙无空洞、纤维少、不倒瓤,口感清脆爽口。 2、内在品质指标:该产品于2011年7月25日经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谱尼测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品质检测,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1.20g/100g,比普通西瓜高0.2 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5 g/100g,比普通西瓜高0.5g/100g钾含量237g/100g,比普通西瓜高19g/100g。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按照《NY5109—2005无公害食品西甜瓜类》要求;生产过程按照《阜城无公害漫河西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

九. 天津市 河西区 杜称奇火烧

津门风味小吃。制作时先用大葱、大茴和食油一起烧开,去掉食油中异味,再合酥,味道纯正、清香。豆馅选用优质红小豆,红糖先过筛去掉杂质,将糖熬至能拨丝时方才下馅反复翻炒,直到水分基本蒸发掉,做出的豆馅看上去油亮,吃起来沙甜可口。面粉上屉蒸熟过箩,与香油合成酥面,揉匀,擀成扇形,包上豆馅,放木模内成型。正面刷香油,烙烧。特点是外层焦酥,里层软嫩,馅心细腻,口感醇香。

杜称奇火烧,因其创始人的姓名而得名,迄今已有六十余年历史。1922年,杜称奇夫妇两人在天津南门西鱼市姚家下厂以一张小案子卖蒸食、火烧为主。他烙火烧有个绝招,就是用大葱和大茴香先把油炼制一下,然后再合酥。这一招儿,使他烙的火烧味道分外纯正、清香。因此,很多人想吃火烧都买他的。由于杜称奇刻意经营,使他的业务不断扩大,由支案设摊改为租用店铺,并挂起了“杜称奇“三个大字招牌,由此他的火烧就更有名气了。 解放后,杜称奇的品种进一步翻新花样,烙出红果馅、豆馅、甜咸等火烧。50年代初,京剧大师梅兰芳来津时,也慕名派人买了杜称奇火烧,品尝之后大加赞扬,后来杜称奇去世了,他的儿子继承了家传技艺。南市食品街建成后,特邀请了杜称奇的儿子杜茂,以及杜称奇新传技艺的三个弟子周荣先、段玉起、刘运起进食品街开设了分店,使更多的中外宾客尝到这一传统小吃。其层次多而薄,外型厚,外焦里嫩,内含油份,香、甜、酥、脆。品种分为什锦、豆馅、甜咸、红果、玫瑰五种馅心,颇受群众欢迎,堪称津城烤烙佳品。



下面介绍的是什锦馅火烧。



原料:



(制十个)上白面粉—一斤 桔丁—一钱五分 绵白糖——二两五钱 瓜条—一钱五分 核桃仁—一线五分 青梅—一钱五分 瓜子仁—一钱五分 桂花—一钱五分 熟芝麻—一线五分 芝麻油——二两



制法:



1.将上白面粉(三两)与芝麻油(一两五钱)拌成油酥面。再将上白面粉(五两)放入盘内,加清水二两五钱和成不软不硬的水面团,蒙上湿布,饧十分钟。



2.将核桃仁、瓜子仁、熟芝麻、桔丁、瓜条、青梅用刀剁碎。置于盘内,拌入绵白糖、桂花.再将芝麻油(一钱)淋人,拌匀成陷。



3.将饧好的水面团放在刷有芝麻油的案板上揉匀,摁扁,擀成长一尺二寸、一端宽三寸五分的扇形面片(面片的右半边厚一分,左半边厚三分)。擀好后先在右半边面皮上油酥(一两),从右向左顺长卷至一半(随卷随抻)再将左半边面皮擀至一分薄厚.抹上油酥面(二两),继续卷好(随卷随抻)。卷好后,将卷横过来,抻成直径一寸的长卷,揪十个面剂。



4.将面剂逐一摁扁,包上什锦馅(三钱六分),收好口。然后,接口处前上放进圆形木模内,略摁一下,嗑出,在正面刷上芝麻油。



5.将铛置于温火上,抹上芝麻油,把生生坯正面朝下放在铛上,背面刷上芝麻油。待正面烙呈金黄色时,翻个,在正面刷芝麻油。视背面也烙呈金黄色时、再翻个,在背面再刷一次油。见火烧鼓起时,将其进炉烤两分钟。最后,见火烧周围发白、更加鼓起时,出炉即成。



特点:



厚约匕八分,外层焦酥,里层软嫩,馅心香甜,含有多种果料,老幼皆宜。

十.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歙砚

歙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歙砚别名龙尾砚,用歙州婺源(今江西婺源)龙尾山歙石雕琢而成。在名目繁多的歙砚之中,罗纹砚最易发墨,最 宜笔锋。罗纹砚中,以纹理细密的古犀罗纹、鱼子罗纹和暗细罗纹为最佳。歙砚因其石纹各异而拥有不少雅称,如金星砚,砚石中洒布金黄色点,黑地黄星,宛若夜幕繁星;罗纹砚,蓝黑细线似罗纹,细的如盘发,粗的似卷带,起波的灵动,像卵石见扁见圆;蛾眉砚,卧蚕、柳叶都似眉,长的长,短的短,有的还成双成对,恰似脸上挂双眉。另外还有鱼子纹、瓜子纹、枣心纹、算子纹、松纹、豆斑纹、角浪纹等,雕砚名家们一般都会因材琢砚,让纹彩尽量展现出自然纯朴的姿色,使得天工妙手合一,交相辉映。

尽管罗纹歇砚实用价值很高,但名气并不是最大,歙砚中名气最大的是金星砚。从唐代开采歇石以来,金星砚的名气一直高居首位,被人们认为是歙砚的代表。金星砚硬度高,坚润耐磨,且越磨越亮,冲洗容易,光亮如初,是砚中之上等佳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