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闽东特产紫菜 福建特产一大包紫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闽东特产紫菜 福建特产一大包紫菜更新时间:2023-12-23 18:51:16

一. 广东省 珠海 金湾区 金湾紫菜

金湾紫菜

紫菜是一种大形红藻,属低等植物、海藻类蔬菜。以叶状体作蔬菜食用。

民族传统医学认为,紫菜性寒,能化痰软坚,清热利尿,养心降压。现代研究发现,紫菜营养丰富,高蛋白(100克干紫菜中含26.7克)、低脂肪(100克干紫菜中含1.1克)、高膳食纤维(100克干紫菜中含40克以上)。同时,紫菜的蛋白质组成中,谷氨酸、天冬氨酸等呈鲜味成分含量高,100克干紫菜中,含谷氨酸2043毫克,天冬氨酸2050毫克,所以吃起来格外鲜。紫菜还含有丰富的胆碱(一种维生素),它是卵磷脂的关键组成成分,是神经细胞膜的结构和信息传递的物质,故常吃些紫菜对改善记忆力有益。紫菜还含有甘露醇,它是强利尿剂,有消水肿的作用。紫菜的维生素含量较高,其维生素B2的含量(1.02毫克/100克干紫菜)、烟酸的含量(7.3毫克/100克干紫菜)均超过一般蔬菜的十几倍。紫菜还是碘含量较高的食物,对于内地居民来说,经常吃些紫菜、海带等食物,不失为补充碘的最方便的方法。

二. 福建省 漳州 漳浦县 将军湾野生紫菜

将军湾野生紫菜

紫菜(Porphyra),是在海中互生藻类的统称。红藻纲,红毛菜科。藻体呈膜状,称为叶状体。紫色或褐绿色。形状随种类而异。紫菜属海产红藻。叶状体由包埋于薄层胶质中的一层细胞组成,深褐、红色或紫色。紫菜固着器盘状,假根丝状。生长于浅海潮间带的岩石上。种类多,主要有条斑紫菜、坛紫菜、甘紫菜等。中国沿海地区已进行人工栽培。21世纪初中国紫菜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富含蛋白质和碘、磷、钙等。供食用和药用[20]。同时紫菜还可以入药,制成中药,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的功效。紫菜因为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常被人误认为是植物;但生物学家普遍认为它不是真正的植物,因为它没有真正的管道组织(木质部和韧皮部),与水草(seagrass)不同。另外,有几种氰细菌与海苔有关。大型海苔多生长在寒冷地带。人工栽培种类有条斑紫菜和坛紫菜。

三.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 如东条斑紫菜

如东条斑紫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如东条斑紫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东条斑紫菜是江苏南通如东的。

如东县是全国最大的条斑紫菜养殖加工出口基地。目前拥有条斑紫菜育苗室16.4万平方米,育苗企业105家,条斑紫菜栽培面积14.28万亩,养殖企业107家,一次加工生产线176台套,二次加工生产线39条,紫菜加工及配套企业130多家。全县现已形成了育、养、加、销等配套较为完整的产业化体系,从事紫菜栽培、运输、加工、维修、销售人员达2.5万人,成为我县支柱产业和沿海渔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我县条斑紫菜出口达到50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规模、产业化程度、产量、产值在全国条斑紫菜产业体系同级行政区域中均名列前茅。来源江苏农业网

如东条斑紫菜产地范围为江苏省如东县现辖行政区域。

四. 江苏省 连云港市 海州 连云港紫菜

连云港紫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紫菜(laver)俗称索菜,又名子菜、紫英,为 红藻门(Rhodophyta)红毛菜科(Bangiaceae)紫菜属中叶状藻体可食的种群。紫菜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超过海带,并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和核黄素。每100g干紫菜含蛋白质24~28g、脂肪0.9克、碳水化合物31~50g、钙330毫克、磷440毫克、铁32毫克、胡萝卜素1.23毫克、核黄素2.07毫克、尼克酸5.1毫克、丙氨酸3.4g、谷氨酸3.2g、甘氨酸2.4g、白氨酸2.6g、异白氨酸1.4g,其蛋白质、铁、磷、钙、核黄素、胡萝卜素等含量居各种蔬菜之冠,故紫菜又有“营养宝库”的美称。

(1)蛋白质和氨基酸 紫菜的生命活性物质,对于植物生命活动非常重要。食用紫菜一般蛋白质含量24%-28%,远远高于一般的蔬菜,且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多。紫菜蛋白质的组成氨基酸如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中性、酸性氨基酸较多,这是所有陆生蔬菜植物所没有的特征。

(2)脂肪 与陆生植物相比,紫菜的脂肪含量低,多在1%以下,紫菜的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软脂酸占绝大多数,约为20%;肉豆葱酸,硬脂酸含量较少,分别占2%;对人体有很好保健作用的不饱和脂肪—亚油酸、亚麻酸或十八碳四烯酸含量较多,为10%——30%,且C20以上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也有一定的含量。更优的是紫菜中被人们比喻为“脑黄金”的二十碳五烯酸含量高达30%。

(3)维生素 紫菜含有多种维生素,B族维生素的含量与蔬菜相比毫不逊色。紫菜中B族维生素特别是在陆生植物中几乎不存在的维生素B12的含量很高,以干物计,维生素B12的含量与鱼肉相近,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 维生素B12有活跃脑神经,预防衰老和记忆力衰退,改善忧郁症之功效。

(4)无机质 由于海水蕴含极为丰富的无机成份,而紫菜又具有吸收和积蓄海水中无机质的功能,因些紫菜中的无机质含量极为丰富。

五. 福建省 漳州 诏安县 下傅紫菜

下傅紫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下傅紫菜

诏安县梅岭镇水产养殖协会

紫菜属中叶状藻体可食的种群。紫菜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超过海带,并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和核黄素。每100g干紫菜含蛋白质24~28g、脂肪0.9克、碳水化合物31~50g、钙330毫克、磷440毫克、铁32毫克、胡萝卜素1.23毫克、核黄素2.07毫克、尼克酸5.1毫克、丙氨酸3.4g、谷氨酸3.2g、甘氨酸2.4g、白氨酸2.6g、异白氨酸1.4g,其蛋白质、铁、磷、钙、核黄素、胡萝卜素等含量居各种蔬菜之冠,故紫菜又有“营养宝库”的美称。

六. 浙江省 舟山 嵊泗县 嵊泗紫菜

嵊泗诸岛均有野生紫菜可供采食。紫菜属藻类植物,生长在海边礁岩上,其色泽乌黑光亮,营养丰富,鲜美,是人工繁殖紫菜所无法比拟的。紫菜以冬季采制为佳,叶细,色黑亮即鲜味足,俗呼“冬菜”,以春天采制紫菜次之。烹饪和食法:在嵊泗紫菜主要用于做汤,紫菜不仅味道鲜美,食用方便,而且营养丰富,并含有碘质、胶质、可防治甲状腺,高血压病人每天吃些紫菜,有利于降低胆固醇,是一种医疗佳品。

七. 福建省 漳州 龙文区 六鳌紫菜

紫菜,历来被人们视为海味珍品,它是一种味美而营养丰富的海洋食用藻类,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等功效。宋朝时,六鳌紫菜已列为贡品,清末民初,曾出口东南亚。六鳌紫菜大规模的人工养殖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养殖模式从支柱式——半浮动筏式——全浮动筏式的养殖方式。附苗材料从竹帘——塑料绳——竹片的转换过程。目前,全镇开发紫菜养殖面积1.2万亩,年创产值3000万元,成为该镇水产养殖特色产品,荣获绿色食品的称号。

八. 福建省 泉州 石狮 古浮紫菜

古浮紫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据了解,石狮市祥芝镇古浮村紫菜种植有50多年的历史,该村位于泉州湾入海口,有优良的港湾和广阔的浅海滩涂,种植紫菜条件得天独厚,紫菜品质优异。长期以来,“古浮紫菜”一直以光滑细腻的菜质、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青睐。

在古浮村紫菜养殖专业合作社内,几名养殖户正在忙着精心包装紫菜。据悉,2009年,合作社统一了古浮紫菜的外包装,规范“古浮”商标标识使用。优质的古浮紫菜从此穿上了“新衣”,有了自己的识别标志,这些新包装古浮紫菜一经推出就迅速得到市场认可,“身价”上涨了2—3倍,古浮村养殖户的紫菜销售收入也随之提高了近50%。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商标的又一层提升,今后只有在石狮市祥芝镇古浮村生产的才能称为‘古浮紫菜’。”据石狮市工商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该村已有100多户紫菜养殖户,紫菜养殖总面积达1500多亩,产值350万元,古浮紫菜成为石狮沿海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古浮村紫菜种植有着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该村位于泉州湾入海口,有优良的港湾和广阔的浅海滩涂,种植紫菜条件得天独厚,紫菜品质优异。早在1958年9月,这里就开始了人工养殖紫菜附苗试验。1963年3月,原中央水产部投资23万元在古浮村建立全国第一个紫菜养殖试验基地,同年,紫菜全人工养殖获得成功并向全省推广。“古浮紫菜”具有光滑细腻的菜质、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价值等诸多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截至目前,该村有100多户紫菜养殖户,紫菜养殖总面积达1500多亩,产值350万元,古浮紫菜已是沿海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九.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莱芜紫菜

原野生于莱芜岛周围水中石头之上,尤以东屿居多。菜叶墨绿,薄细,柔韧。晒干后色泽深紫,透亮,无沙。吃用柔脆适中,味道清甜鲜口,营养丰富,富有含蛋白质,碘及多种维生素,无胆固醇,有抗癌功能。一百多年来,莱芜紫菜名闻海内外。1980年开发莱芜海滩,进行人工养殖。产品经营过业精细加工,畅销国内外,在港澳,东南亚各国享有美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