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鱼小妹忆洪湖家乡土特产 洪湖土特产订购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鱼小妹忆洪湖家乡土特产 洪湖土特产订购更新时间:2023-08-10 05:06:39

一.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红枣莲子玉米羹

洪湖有着“鱼米之乡”的美称,其水资富饶,环境纯净,一直以来,“人间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的赞歌在人们心中传颂。鱼米乡牌红枣莲子玉米羹就是来自于美丽的洪湖,它为湖区莲藕的健康生长环境提供了保证。它的配料来自于洪湖的野生莲子、红枣、玉米,为老少宜可食品。

二.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乡村鱼

乡村鱼

山区的水质清甜,养出的鱼肉质不错。来南雄是一定要尝尝客家乡村鱼的。南雄的水是北江的水源之一,直接从岭南山脉上留下来的山泉水,十分清甜,农村家家户户都围山塘养鱼,养出来的鱼肉质嫩滑,口感微甜,客家人喜欢用豆腐、辣椒做成一煲鲜嫩香辣的鱼汤。而豆腐也是山水做成的,配上一样嫩滑的鱼肉,口感配合得天衣无缝。为了让鱼肉更香,在下锅之前会先用姜葱煎香鱼肉,再加入豆腐、辣椒一起煮,鱼肉入味而不烂,无论是鱼肉还是鱼汤,都是送饭的佳品。

三. 香港 咖喱鱼蛋

材料



炸鱼蛋640克、生抽1汤匙、咖喱粉2汤匙、鸡粉1茶匙、蒜茸适量、数瓣适量、盐适量、干葱茸3粒、糖1茶匙、蚝油2汤匙



做法



1、先把鱼蛋出水沥干



2、用少许油把蒜茸、干葱茸爆香后,加入咖喱粉兜匀



3、用2杯水把调味料煮滚后,加入鱼蛋,慢火煮至入味,埋芡即成。


注:咖喱鱼蛋想要做得好就一定要把咖喱粉炒过才会带出咖哩香味。

四. 河北省 保定 易县 南湖野生鱼

南湖野生鱼是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的。南湖野生鱼肉质鲜嫩,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

南湖野生鱼采用易县南湖自然生长的鲤鱼、草鱼或白鲢,采用烧、炖、涮、羹等不同的烹调方法,烹制出的鱼肉质鲜美,以鱼头和鱼籽最有特色,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由于没有使用人工饲料,南湖野生鱼属绿色食品。

五. 福建省 福州 连江 福州鱼面

鱼肉制作,耐煮,鲜 ,味美,,,,福州。产自宝岛台湾只有一水之隔的福州黄岐岛。

福州鱼面,是用纯鱼肉打制而成的鱼肉面条。

材料:鲜鳗鱼,太白粉

制作:先是刮取黄鱼、鳗鱼等色白质细的鱼肉。然后剔刺去皮,稍蘸番薯粉(太白粉)或散粉用棒敲打成薄片,接着烤熟后或切成菱形、方片,或切成挂面、细丝面等形式,晒干收存,用时入汤煮。

特色:松软香脆,则柔滑如面,味鲜爽口。烹食鱼面一般多以上汤再配以适当的调味料。泡熟之时 , 热气腾腾 , 鲜香扑鼻 , 食之爽滑无比 , 鲜味无穷 ,令人百食不厌 , 实属上乘佳品。

六.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新堤鸡蛋糕

细数起来,洪湖新堤的名优可真不少。除了盐蛋、羽扇之外,蛋糕也是其中的一种。

新堤蛋糕清代开始名扬天下,但它的历史却是从元末明初就开始了。据传说,新堤蛋糕是陈友谅的夫人在1355年用洪湖水和鸡蛋为原料特制出来的,时称黄罗糕。明末,更名为新堤蛋糕。其实,新堤蛋糕是在玉沙县城蛋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明初洪武年间,玉沙县城始作蛋糕。玉沙蛋糕讲究花色,成品的形状呈扇面形、梅花形,蛋糕出笼时,香气缭绕,很逗人食欲。但玉沙蛋糕有缺陷,入口有蛋腥气,感觉不爽,且时不时地有小石子咯牙。所以,没有什么名气。后来,新堤作坊对玉沙蛋糕进行改制,选用优质面粉,改用小磨麻油,去除了蛋腥气,使蛋糕质量大大提高,变成了色香味俱美的糕点了。

新堤的人气不断上扬。小小的新堤,竟勾着湖广总督官文的眼球。1858年,湖广总督官文(满州旗人)品尝了新堤蛋糕后大惊:此等好糕点,就是连吃遍天下美食的皇帝也会流淌口水呢!官文迫不及待地把蛋糕敬献给了清文宗(咸丰)皇帝。饱享口福的咸丰帝,拍案曰:此乃天下美食。当即下诏,将新堤蛋糕列为贡品。新堤蛋糕名扬京都,一下子火了起来,河北、河南及安徽的客商慕名而来,在一年的时间内,就从新堤运走了5000多大箱蛋糕。

1932年,新堤蛋糕在汉口新市场(今民众乐园)登场亮相。色泽棕黄,富有弹性、松软可口,且营养丰富的美味佳品让自以为见过大世面的汉口人垂涎三尺。赫赫有名的新市场内,新堤蛋糕的柜台前异常红火,上柜的蛋糕常被抢购一空。武昌、汉阳人闻风而至,纷纷过江,加入到抢购的大军中,新堤蛋糕迅速享誉三镇。

1954年,新堤蛋糕更名“洪湖鸡蛋糕”。更名后的洪湖鸡蛋糕保持着自己的特点和品质。制作工艺严格,用料考究,新鲜的鸡蛋、榴花糖、香麻油等原料加上八道传统工艺便蛋糕顾了精美的艺术品。1959年,糕点师傅中的大牌名师周振华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在北京举行的技术大比武中,周振华制作的鸡蛋糕被评为甲类优质产品。洪湖蛋糕再次香飘京城、享誉全国,且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湖光牌”。

今天的洪湖鸡蛋糕已大不如以前,但形状仍似梅花,借着百年老品牌的影响,仍是人们馈赠亲友的礼品。

现如今,时兴把什么都比作蛋糕。比如,“外省企业来汉争食汽车蛋糕”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但愿洪湖鸡蛋糕能重振雄风,成为食客们争抢的独品。

七.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桂花糯米藕

“桂花糯米藕”,在肥嫩洁净的大藕孔道里填塞糯米,在水中蒸煮,加冰糖桂花,吃起来芳香四溢,糯劲适口,藕甜桂花香,其味悠长。如果再配上一碗香甜稠腻的糯米粥,更是风味独特。

八. 重庆市 璧山区 来凤鱼

来凤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璧山县来凤镇(现青杠街道来凤片区)地处重庆西部近郊,缙云山脚下,距主城区(内环的西环)27公里,是古代四大名驿之一。成渝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渝隆路、璧津路在此交汇,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小重庆之美称。

来凤镇以名菜“来凤鱼”闻名于世。“来凤鱼”历史悠久,数百年来历代烹制大师在继承川菜传统手法的基础上烧制出了以“麻、辣、鲜、香、嫩”为主要特征的“来凤鱼”,受到过往食客的喜爱。著名书法家杨宣庭欣然题书“鲜鱼美”,盛赞味在璧山来凤。

来凤原是成渝古驿道上的一个驿站,与龙泉驿、双凤驿、白市驿齐名,是成渝古道上的“四大名驿”之一;自古为鱼米之乡,《华阳国志·巴志》云:“土植山兮,牲具六畜,桑蚕、麻、鱼、盐皆纳贡之。”嘉庆《璧山志》载:“鳞之属有江鲤、崖鲤、白鲢、鳟鲫、七星鱼、红梢鱼、子巾鱼等”,其有盛产在璧山来凤璧南河中的“七星鱼”、“红梢鱼”、“青剥鱼”为历代贡品。

80年代初,以唐德兴、唐治荣为首的一帮厨师,在继承川菜传统烹制手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烧取出以“麻、辣、烫、嫩”为主要特征的“来凤鱼”,受到了过往食客的喜爱。著名书法家杨萱庭欣然题书“鲜鱼美”,盛赞味在来凤。引来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芬、游本昌,歌星李丹阳、蔡国庆,书法家范朴,政界要人中央委员、人民日报社社长高狄,原重庆市委-肖秧等专程到来凤吃鱼。一时间,食客不分远近,身份不论贵贱,云集来凤,共品佳肴。

“来凤鱼”是近年来重庆“江湖菜”流行之鼻祖,之后才有辣子鸡、芋儿鸡、邮亭鲫鱼、太安鱼等。而后来这些流行的“江湖菜”,在烹制手法上,都没有摆脱“来凤鱼”的影响。

从古至今,“来凤鱼”的形成大致有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大批来自江南鱼米之乡的移民来到来凤,他们除继续种田养鱼外,还把江南烹鱼的技术带到了巴渝,与巴渝川味结合,形成容闽、鄂、粤、湘菜风味与川菜风味的“来凤鱼”。传说康熙年间来凤驿有位名厨师唐聋子,善于烹鱼,能制出鱼品十余款,这大约就是“来凤鱼”的雏形。

第二阶段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府内迁重庆,作为陪都重庆的卫星镇——来凤一时冠盖云集,名厨荟萃。见璧河鱼美,争烹献艺,又极大促进了“来凤鱼”烹调技艺的进步。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云集来凤,喜尝来凤鲜鱼,那时“来凤鱼”就很有名气。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1984年党中央下发了关于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0来凤区委、来凤区公所,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认真制定了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优惠政策。区委、区公所领导亲自帮助进场镇务工经商的农民解决征地、办照贷款等具体问题。一些有经营头脑的农民就开始筹划到来凤镇开办鲜鱼食店。时任县委-的胡朝木同志还亲自到新开食店祝贺。到1988年,以经营“来凤鱼”为主的食店已达到120多家。竞争促使来凤人不断钻研烹鱼技术;品种花样不断出新,因此而形成麻、辣、甜、酸、荔味、桔味、桂花味、菠萝味等十几种风味,珍珠鱼、琥珀鱼块、椒盐鱼柳、酸菜鱼汤、白玉鱼块、玛瑙鱼肠、虎皮鱼、张口鱼、蘸水鱼、粉蒸鱼、烧白鱼、脆皮鱼以及鱼卵、鱼松、鱼膏、鱼羹等上百款鱼菜。

“来凤鱼”现在除了在广州、成都、重庆、深圳等大都市有了字号,连美国旧金山等地的“-街”也打出了“来凤鱼”的招牌。“来凤鱼”真可谓誉满巴渝,香飘四海。

九.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鲤鱼跳龙门

当你在宴席上吃着一盘干烧鲤鱼、红烧鲤鱼、糖醋鲤鱼……最后又来几口鲤鱼汤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啧啧称道。鲤鱼的种类很多,一般按体态特征而命名。如皮肤光滑的称“镜鲤”,皮肤绿黑而无鳞的称“草鲤”,体短、大头、腹部圆突的则巧称“荷包鲤”,背灰黑,腹乳白、体两侧金黄的则美称“镜鲤”。

人们喜鲤、爱鲤,似乎自古而然。比如在我国传统的年画中,有的画鲤鱼跳龙门,有的画着一个胖娃娃欣喜地拥抱着金色的大鲤鱼,而且画题为“年年有鱼”或“喜庆有余”,可见人们把鲤鱼作为丰年的象征,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



鲤鱼,人们都称道它是酒宴上的佳肴,在食疗方剂中也被列为上品。它的药用价值,早已载入中药学的典籍之中。如古代医书《神农草经》、《食疗本草》等都有记载。尤其是明代大医药家李时珍,鲤鱼的药用功能能说得最为详尽。他说:“鲤鱼乃阴中之物其功长利小便,帮能消肿用黄疸、脚气喘嗽、湿热之病;作会则性温,故能去痃结准气之病;烧之则以火化,故能发散风寒,平肺通乳,解肠胃及肿毒之邪。”

具有几十万亩的洪湖,更是鲤鱼繁衍的理想之所。“镜鲤”、“草鲤”、“荷包鲤”嬉戏湖中,观之赏心悦目,食之鲜嫩爽口。洪湖人民对鲤鱼的珍爱,相当突出地表现在执行来宾的情谊上。下湖野餐,尝尝湖水煮湖鱼的美味,那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十.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御膳藕丸

洪湖御膳藕丸,以藕为主要原料,用油炸而成。

说起御膳藕丸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哩。那是乾隆皇帝三下江南途经洪湖的时候,当时的州官老爷为了敬奉当朝天 子,召集了全州的厨师,要他们拿出绝艺,让天子吃鱼不见鱼,吃藕不见藕。厨师们听了,自然搜肠刮肚,寻思各自的拿手好戏。其 中一个厨师,想起自己在饥荒之年,以藕当饭,吃厌了想出法子,把藕做成藕丸吃的事,于是五味调合,精烹细作,做出了藕丸。乾隆皇帝吃了藕丸后,龙颜欣开,据说回京后,把藕丸定为了御膳。

洪湖的藕丸,经过厨师不断改进,已列入了洪湖传统名肴。其制作过程是:取鲜藕去节,刮皮洗净,用泥钵磨成粉末状。将其放入铺有纱布的筲箕中滤干水汁,拌之姜末、葱末、胡椒、食盐、味精、麦酱、少许糖粉等佐料,搓捏成鸡蛋黄大上的丸子,并针桂花包在其中,滚上芝麻,用油炸成金黄色捞出,它外酥内嫩、清馨微甜,是洪湖人民待客的一道“座桩”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