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瓯海特产都有啥 温州瓯海区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瓯海特产都有啥 温州瓯海区有什么特产更新时间:2023-08-15 22:43:09

一.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马铃黄鱼

猪网油切成长方形,抹上鸡蛋黄淀粉糊,放上馅料(黄鱼肉丁、荸荠肉碎,加蛋清和其他调料搅拌成),卷成圆柱形,用细麻绳间隔扎成马铃串状,沾上干淀粉,投入油锅用小火炸5分钟捞起,拆去麻绳,改用中火,再炸至外脆、色金黄起锅装盘。以葱菜松围边,配起葱白、甜面酱

( 温州)

二.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瓯海竹笋

产品名称:竹笋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鲜、嫩、脆,味美可口

产品简介:竹笋是瓯海的。瓯海气候温暖湿润,十分适宜于竹子生长。无论平原、河畔、山区、丘陵都可看到竹林。瓯海竹子种类繁多,前几年又成功引种了不少亚热带丛生竹类。各地竹笋基地逐步形成,并具一定规模,特别是三溪大川、周岙,西岸小石洋、泽上村,北林洋胡坦等地有较大的发展。春有毛竹笋,夏有金竹笋、石竹笋、红壳笋,秋有绿竹马蹄笋、吊丝骨笋、大头笋,冬有冬笋。不论是哪种笋,均鲜、嫩、脆,味美可口,是人们喜食的一道佳肴。既可鲜食,又可晒笋干、制罐头,经济价值很高。

产品历史:瓯海区一年四季出鲜笋。

三.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蟹粉双珠圆

将净鱼肉用刀背捶碎,加鸡蛋清和菱粉等搅匀,制成鱼茸。将茸料用手挤出35颗小如圆眼核的丸子,又取35粒冬瓜丸子,煮熟,捞出放在高汤中,加蟹粉、胡椒粉和其他调料,略烧开,用湿淀粉勾成薄芡,淋一汤匙明油,起锅装汤盆,上撒蟹膏和葱花
( 温州)

四.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丁岙杨梅

丁岙杨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众多同类果品种中脱颖而出的丁岙杨梅,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四大杨梅良种之一,而它原产地就是温州市瓯海区,浙江温州瓯海区也在04年的6月份被经国家农业部批准而正式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

温州市瓯海区丁岙杨梅是浙江省四大杨梅优良品种中最优良的鲜食品种,具有投产早、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瓯海区万亩丁岙杨梅生产基地位于茶山镇,气候湿润温暖,土壤肥沃,适合丁岙梅的生长。丁岙杨梅鲜果为早熟性的最佳鲜食品种,具有果形大、甜酸可口的特点。

丁岙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镇。相传早在明朝嘉庆年间,丁岙板障崖下有一棵杨梅树。因崖下阴润适度,土质松厚,生长得特别茂盛,结出的杨梅尝起来甘醇可口。一直以来,本地杨梅基本以荸荠种杨梅、东魁梅、晚稻梅这些梅子为主。一个偶然的机会,丁岙村农民把崖下杨梅挑进城里卖,人们品尝后,大为惊艳,认为其色味居温州杨梅之冠。

产地

随后,村人纷纷以它为父本,进行嫁接繁殖。经过几百年的精心引种栽培,经过长期改良,培育出全国最好的中国名果——丁岙杨梅。

特色

丁岙杨梅,果大肉多核小,每颗重达13一15克,直径在3.20厘米左右,最大的有3.37厘米。丁岙杨梅一般于每年6月中下旬成熟。采收时,果农习惯连绿柄采摘,使其集红、绿、紫三色为一体。圆润饱满的果形、紫黑发亮的色泽、翠绿细长的果柄和红色的果蒂成为丁岙杨梅区别于其他杨梅品种的特色,而独享“红盘绿蒂”之美誉。意思是盛在白色瓷盘中,黑白相衬,清心悦目,令人口涎欲滴。丁岙杨梅原产于茶山街道丁岙村,因酸甜可口、色紫黑、果柄特长而有“红盘绿蒂”之美誉。据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温州府志》载:“杨梅,泰顺尤盛”,清光绪8年(1882年)《永嘉县志》载:“旧志士产杨梅,今出茶山者,味尤胜”。至今已有500年多年的栽培历史,罗胜村目前仍保留着一棵树龄达150年的古杨梅树。

1992年,这种具有“红盘绿蒂”特点的杨梅,被浙江省农业厅品种命名委员会命名为“瓯海丁岙杨梅”。

可是,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社会转型期,常山胡柚长期低迷;黄岩蜜橘由盛而衰,面积锐减;甚至连闻名于世的杭嘉湖“丝绸之府”也-“蚕桑西进”;那么,地处温州城郊的丁岙杨梅,发展空间又在哪里?为此,在区委、区0的精心组织和扶持下,瓯海人开始了发展精品农业的新尝试。

1998年,丁岙杨梅大棚覆盖早熟技术实验获得成功。

2003年,授予“中国杨梅之乡”称号,成立杨梅协会,注册“大罗山”商标。

2004年,瓯海杨梅标准化生产推广实验示范项目通过省级验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无公害农产品通过国家认证;同年,与浙江省农科院联合创办温州市杨梅技术开发中心。

随着科技的介入与杨梅栽培技术的不断细化、深化,因时因地施肥、因时因地疏果、测土配方技术、土壤管理技术等手段被广泛采用,经济效益年年刷新。

至2006年,茶山街道1.1万亩杨梅,年产值已高达3500万元,平均亩产值3万多元,2.5万人口,人均占有杨梅收入1000多元。

舜岙村村民诸声尖,2005年曾与人一起在瑞安花3000元,包了40棵杨梅树(约一亩),精心管理一年后,2006年一个季节,卖杨梅总收入达14.5万元,扣除费用,净赚13.8万元。

瓯海农林局的杨梅种植专家黄建珍告诉记者:“把杨梅的管理技术做精、做细,确实能一年见效。赚13万元的不多,亩产值10万元的倒是不少。”

五.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葱油黄鱼

将黄鱼放入炒锅沸水中,加姜、葱、酒、煮沸加盖改用微火,鱼嫩熟时捞起装盘。除各味调料外,盖以葱花,再浇上约九成熟花生油。此菜鱼嫩葱香,调味淡雅,本味突出

( 温州)

六.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菱角

产品名称:菱角

产品别名:南西洋黄菱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性凉,味甘;人肠、胃经,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益气健脾

产品简介:菱角可以鲜煮食,又可制淀粉。菱角有青色,红色和紫色,皮脆肉 嫩算是佳果,亦可做为粮食之用。一般都以蒸煮后 食之,或晒干后剁成细粒,熬粥食之亦呵。 菱角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崩萄糖。脂肪 及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C、胡萝卜素及钙 ,磷、铁等元素。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除 百病,已可轻身,所谓轻身,就是有减肥健美作用 ,因为菱角不含使人发胖的脂肪瓯海区三洋乡南西洋菱角最为著名,人称“南西洋黄菱”,年产1200余吨。南西洋河宽、水深、泥肥,是种植菱角的好地方,种植历史悠久。菱角每年惊蛰前后(3月上旬)播于水田,清明前后(4月上旬)移苗于浅河滩,芒种至夏至间(6月)再移植至深水处,白露时(9月上旬)即可采摘菱角,每隔10天左右采摘一次,采摘期可长达2个月。近几年,在泽雅山区稻田试种获得成功。

产品历史: 宋·杨万里。《食老菱有感》;“幸自江湖可避人,怀珠韫 玉冷无尘。何须抵死露头解?荇叶荷花老此身。” 明·李时珍:家菱种于破塘,叶、实俱大,角软而脆,亦有两角弯卷如弓形者,其色有青、有红、有紫,嫩时剥 食,皮脆肉美,盖佳果也。 清·黄媛介。《采菱》:“轻舟放浆喜温暖,碧柳丹枫薄日间。欲采湖菱愁指滑,背人先自脱金环。”

七.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温州鱼丸

以新鲜鮸鱼肉,为主料,切成细条,用酒,味精,盐渍片刻,加白淀粉,用手指摘入沸水中,上浮便熟。食时边原汤舀入小碗中,加米醋、味精、胡椒粉和葱花。温州大街小巷高有许多鱼丸店摊。1998年12月,温州酒家的鱼丸以其风味佳,有特色,同县前汤圆麻心汤圆一起被认定为“中华小吃”。

八.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双味猷蛑

双味猷蛑

温州习称青蟹为蝤蜡蛑。此菜用清蒸和锅贴肉烹制。先将熟猪肥膘切成圆形片,逐片戮几个洞,放人蛋清粉糊内,挂匀后摊在盘内,放上炒好的蝤蛑肉,盖以鱼茸,缀上蟹黄和香菜叶,成饼,排列在锅内,小火煎至肥膘结壳,加入冷油,再煎至底部呈黄色取出,另将活蝤蛑两只用旺火蒸熟,斩去脚尖,每只切八份,蟹足拍裂,按原蟹形装在腰盘两端,覆上蟹盖。蟹饼排列在盘中央,间隙处衬以香菜、姜丝,带醋两小碟上桌,此菜形态活泼,色彩艳丽,肉如膏脂,鲜美异常。爆墨鱼花墨鱼肉锲花刀,入沸水烫至五成熟;然后入油锅至八成熟沥出。锅留少许油、下葱、姜、蒜末炒香,倒进墨鱼,淋入用调料和淀粉兑好的芡,翻炒包汁装盘。

九.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水煮鱼锅底

水煮鱼锅底

“水煮鱼”其实叫做“麻辣油浸鱼”或许更恰当些。一声吆喝,水煮鱼上桌,端到眼前的是一只不锈钢盆,这哪里是鱼,分明是满满的一盆红辣椒!等服务员拎着只大碗利落地将漂浮在表面的满满一层辣椒和花椒粒用不锈钢小漏勺撇去,浸泡在辣油中的鱼肉和豆芽才露出“庐山真面目”。鱼肉被片成片,和卧在锅底的豆芽菜一起,白白嫩嫩煞是诱人。迫不及待地夹上一筷,嗯!鱼肉鲜软香滑,口感丝毫不老;调味麻辣有劲,鲜香爽口,花椒特有的麻劲与川椒的冲劲相配合,满口留香。好吃!待吃得差不多时,最底层的豆芽菜也被油中的麻辣味浸透,无论是鱼片还是豆芽,都保留着原味,还不让人感到油腻,简直堪称完美

我们现在吃到的“水煮鱼”从做法上已完全不同于传统川菜中的“水煮鱼”。传统川菜中的“水煮鱼”是先挂浆、油炒,再配上汤、蔬菜及麻辣味调料,成菜就像通常我们在川菜馆里吃到的“水煮肉”一般。而现时的“水煮鱼”却是将活鱼切成薄片后稍加些盐、蛋清及湿粉,以开水汆至断生后再以调好配料的热油浇之,并马上上桌供客人食用,可以说是一道抢火候的菜。由于加工的时间、温度恰到好处,鱼肉的鲜活口感与平日久炖入味的鱼肉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十.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鸡汁鱼唇

水发鱼唇, 佐以清炖老鸡原汁烹制成,为宴席之大菜
( 温州)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