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敦煌市可以外带的特产 敦煌特产有哪些可以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敦煌市可以外带的特产 敦煌特产有哪些可以吃更新时间:2023-08-09 10:30:14

一.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前旗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据传,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掌管伙食的-,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以便让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成吉思汗经常吃的烤整羊,改为切块烧烤了。当时,成吉思汗战事繁忙,并没有留意这些事。而侍从却天天向给他端一盘烤羊腿让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焦脆、不膻不腻,他非常爱吃。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从此,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厨师,吸取民间烤羊腿的精华,实行科学烹调,它就逐步成为当今宾馆、饭店的名肴,受到人们的注目和青睐。到鄂尔多斯草原观光游览,畅饮马奶酒,饱饱吃上几顿烤羊腿,对初来乍到的人来说,这是多么美的一种享受啊!

二.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雪山驼掌

骆驼有沙漠之舟美称,驼掌古与熊掌并称菜中珍品,驼掌成菜源远流长,敦煌创新菜肴雪山驼掌,原料为敦煌所有,菜名典雅有致,配以“雪山”造型,点缀西北景观,简洁而有韵味,高下相济,观之怡目,食则适口,既是一道地方名菜,又是一件工艺作品,深受食客喜爱。

烹调方法:扒

味型:咸鲜味

主料:发制好的驼掌一只,蛋清六个(驼掌发制方法附后)

辅料:葱、姜、蒜各20g

调料:盐5g、酱油10g、料酒15g、胡椒粉3g、味精5g、香油10g、鸡汤50g、水淀粉16g

制作工艺:

1、将驼掌发至去异味,切片,整齐码入碗中,放入葱段、姜片、蒜、鸡汤加入各调味品,调好味,灌入碗中上笼蒸约四十分钟取出,去除作料,去汤汁,扣入盘中。

2、将蛋清抽打成泡沫状,能立住筷子,拨入盘中入笼蒸几分钟,即可放入驼掌盘边成雪山状用绿菜做点缀。

3、将原汤汁入锅中,尝好味,用水淀粉勾成流芡,浇在驼掌上即可成。

菜品特点:造型美观,构思巧妙,口味鲜香,色泽透红,营养丰富。

保健作用:补中益气,强筋健骨。

驼掌发制:取驼掌一只入开水锅焯水洗涤,反复洗涤三次,去除异味。锅中加水,放葱段、姜块、洋葱块、胡萝卜、驼掌,大火烧开,加料酒、少许白酒小火煮制成熟捞出,去除掌骨。

操作关键:驼掌初加工一定要反复焯水,去除异味。

三.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的特色菜

婺源的主要特色菜有:糊豆腐----------- 特点:色香味齐全,常作为宴席上第一道下酒菜。粉蒸菜 ---------- 特点:味道不同于锅炒,香醇可口,为传统地方菜。粉蒸菜 ---------- 特点:肉嫩味美,滋阴补肾,营养丰富。粉蒸肉 ---------- 特点:肉香味醇,常吃不腻。粉蒸鱼----------- 特点:鱼肉起丝状,鲜嫩味美。清炖荷包鲤鱼----- 特点:红艳之色不变,鱼肉嫩而汤味鲜,壮阳补肾,营养丰富清炖甲鱼--------- 特点:香味诱人,肉汤鲜美,蛋白质丰富,滋阴养血
( 上饶)

四.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哈萨克的烤饼

哈萨克的烤饼是用干牛粪作燃料烤制的一种厚饼,味道特香。这种饼也是哈萨克人喝奶茶时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面粉、牛奶或羊奶、羊尾油。做法:把酵面用水泡开和入面粉、羊尾油、牛奶或羊奶揉好面,放入羊皮口袋中发酵(也可用厚的棉织物包起来发酵)。面稍发后即开始做饼,不放碱。一般他们发面不多,一次只做2—3个,随烤随吃,使饼始终保持新鲜。饼的大小根据哈萨克人的“卡盘”(类似汉族人用生铁铸成的平底锅)大小来定。“卡盘”呈圆形,直径在25—30厘米,厚在5—6厘米。面揉好后,放人“卡盘”内,用手压平。上面再扣一个和下面大小一样的“卡盘”。把“卡盘”放在己燃红的牛粪火堆上,上面也放—堆燃着干牛粪。由于受热力均匀,上下不用翻饼,约20分钟即熟。饼厚一般在6—7厘米。特点,饼呈金黄色,味香松软而可口;食时,一般用刀切成小块给客人食用。客人一般不要自己动手去掰,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伊犁哈萨克)

五.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武陵源 葛根茶土家(族)人的甘露

    采用湖南省西部--张家界高山区的野生葛根加工。    葛根茶是一种纯天然、无任何污染、未加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饮品,富含钙、铁、铜、锌、硒、磷元素及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十八种氨基酸。    葛根是一种野生植物,生长在无污染的高寒群山之中,可生食,也可入药。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对其功效有详细记载。中医认为葛根味甘辛,性平无毒,食之可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同时因它含有大量的黄酮素化合物,故能降压退火、抗病解毒、防癌抗癌。    长期饮用,有补元气、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显著疗效,还有养血安神、滋阴壮阳、健脾益胃、活血通脉、降压减肥、养颜美容之功效。    饮用方法:取葛根茶0.8克左右放入杯中,然后用95度左右的开水加上盖浸泡1--2分钟,即可食用,也可直接食用。( 张家界)

六.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月泉浆水面

据说取敦煌月牙泉之水,与一种野生草本植物羊奶蔓蔓发酵生成的浆汁。味美爽口、清凉解暑,与面条同食别具味道,因而得名“月泉浆水面”。“敦煌文书P.3231卷平康乡官斋藉中即有“浆水粥”、“浆水面”的记载。古代敦煌人有粥水熬粥的饮食习俗。浆水在敦煌至少有1200多年以上的历史。近现代浆水面是敦煌民间大众喜食的民间小吃。

七.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香酥羊腿

香酥羊腿是由新疆风味菜演变而来,选用腥味轻、肉质嫩的敦煌地区绵羊肉,经过腌、蒸、炸较为繁杂的操作过程烹制而成。菜品色泽焦黄,外酥里嫩,鲜香味美,油而不腻。羊肉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是食疗温补的美味之一,是本地的一道名菜。

烹调方法:

味型:椒盐味

主料:羊前腿一只(1200g)

辅料:鸡蛋5只,水淀粉100g

调料:料酒20g、精盐70g、味精5g、葱段20g、甘草15g、姜片20g、花椒15g、香叶1g、小茴香3g、鲜汤100g、胡椒粉10g、椒盐20g

制作工艺:

1、将羊腿洗净,在肉厚处划几刀,放入沸水锅中氽一下捞出。

2、将羊腿放入深盘中,加入料酒、盐等调料上蒸笼至熟烂后取出。

3、将蒸烂的羊腿挂匀全蛋糊下入烧至六成热的油锅中炸至外部金黄酥脆捞出,装盘点缀,带椒盐上桌即成。

菜品特点: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鲜香味美,油而不腻,敦煌风味。

操作关键:

1、羊腿蒸制一定要熟烂。

2、挂糊要均匀,油温要控制在八成热。

八.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晏桐根的金钢脚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九.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十.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彩塑

以莫高窟彩塑为标本设计仿制的敦煌彩塑,有佛像、菩萨、反弹琵琶、大力士等,工艺精巧,造型美观,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深受中外游客青昧。敦煌彩塑最突出的特点是塑像和壁画浑然一体,相应成辉,即体现了绘画艺术的外在美,又体现出雕塑工艺得娴熟。雕塑家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将同一神像塑造出形神风貌、性格特征各异的千姿百态的彩像,雕塑惟妙惟肖,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欣赏价值。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