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沙溪坝特产 沙溪特产本地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沙溪坝特产 沙溪特产本地美食更新时间:2024-05-11 14:28:33

一.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核桃坝茶叶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镇核桃坝村位于凤冈县西北部,是遵义市人口、面积最大的村之一。全村总面积12平方千米,辖8个村民组,3347人,人均纯收入8800元。茶叶是村主导产业,全村现有茶园面积7800亩、户均9亩,人均2亩以上,有“中国西部生态茶叶专业村”、“西南茶叶第一村”美誉。

目前,桃坝村着力在“强基础、兴茶业、美村寨、展新貌”下功夫,全村总规划面积85218平方米,房屋占地27840平方米,可容纳100余户农户居住的集村办公楼、茶叶加工、居民一体化的“千壶园”新村街道建设正全面推进,解决了茶叶加工和市场问题,并成为一条绿色的旅游观光线。以茶青交易、茶叶加工、茶产业文化和民居建设为一体的农村绿色旅游观光线逐渐培育成熟,“农村集镇化”初具雏形。

二. 湖南省 株洲市 芦淞区 姚家坝西瓜

姚家坝西瓜是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姚家坝乡的。姚家坝乡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以西瓜为主的瓜果生产日趋增大。

姚家坝乡地处株洲市芦淞区东部,与浏阳、醴陵、株洲县接壤,姚家坝乡是株洲市有名的“瓜果之乡”,因交通便利,信息快捷,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适宜甜瓜的种植和销售。尽管一直以来,该乡农民都有种植甜瓜的传统该乡有水田1.8万亩。

2008年该乡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共发展香玉甜瓜、西瓜1.1万亩,全部采收上市。通过乡促销公司、甜瓜协会等组织开拓市场,搞活流通,该乡果用瓜在各地市场上十分畅销。

三. 安徽省 滁州 全椒 管坝牛肉

管坝牛肉

管坝牛肉,全椒传统清真菜肴。名闻江淮。管坝是全椒县西部的一山乡,回民聚居地。这里的回民宰杀、加工牛肉历史悠久、风味独特。

在管坝街道上从事专业牛肉经营主要为三位王姓回民。据介绍管坝牛肉选用六个牙以上的老口子健康牛;由阿訇宰杀出血;牛肉放入锅中,以丁香、桂皮、八角、冰糖等十几味香料药材合理配伍;在卤制过程中不停翻捣,整个过程不能离人。卤制好的牛肉,刀切开,香气扑鼻,咸鲜可口,回味醇厚,一尝难忘。有和脾益胃,滋养精血之妙。制作者一般均家藏秘制老卤,王家龙家已经是十一代祖传。为其专门选购六牙牛的个体牛贩就有十多个。目前管坝牛肉已成为当地一项支柱产业,形成皖东第一大牛市,牛肉飘香到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供不应求。

四. 广东省 中山 沙溪扣肉

隆都人办筵席时,一定要有扣肉,被视为菜王。此菜于清道光传世至今。其风味特点是浓郁甘香,酥化不腻,是沙溪镇所有酒楼食店甚至一般家庭均懂得制作的地方名菜。沙溪扣肉肥而不腻,含在嘴里只感觉到一点点的不断在融化,以其独到的做法,享誉海内外。

据悉,很久以前,沙溪每家每户都养猪,而当时又没有冰箱,一头猪宰了后,一段时间内难以吃完。于是,当地居民开始尝试着做扣肉,这样一来,即使在夏天,做好的扣肉也能保存两天左右,而冬天一般可保持3-5天,要是赶上严寒天气,则能保存10天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沙溪扣肉也由当初只是为了保存而变为如今的食客必点的一道美味佳肴。

沙溪扣肉的做法很讲究。

首先精心准备好配料。配料主要有南乳、糖、大枣、生姜、紫苏、柠檬液、香菜等。将生姜、蒜头、香菜切碎后,放油炒香,再加水、糖和五香粉一块煮。精心调制的沙溪扣肉配料清香、略甜。

其次精选细煮。精选上等的五花肉,要求不要太肥也不要太瘦,以上等的“五花腩”为佳。将五花肉切成两个手掌大的块,放在开水中煮,要求有皮的一面煮得能用筷子轻轻插进去。

然后打孔煮皱。将煮好的五花肉捞出后,用特制的不锈钢板将有猪皮的一面打孔,涂上酱油,五花肉就有了颜色。接着,将五花肉放在油里炸,五花肉的油就从打好的孔上冒了出来,炸到肉面变黄而皮色和瘦肉部分变红后再加水煮,煮到皮皱起来为好。煮皱有两个好处:一来好看,二来吃起来不容易夹破,味道更好,有嚼劲。

将煮好的五花扣肉捞起,切成双飞。所谓双飞,就是两块为一组,中间不切断,这样,就可以在两块五花肉之间放芋头等,芋头吸油后味道更鲜美,五花肉去油后则肥而不腻。

最后将煮好的酱料搅拌均匀,放在钵底,将切好并加了芋头的扣肉一块块排好,铺在酱料上面,隔水开蒸。刚开始蒸时,用明火,水开后,用小火慢慢蒸,3个多小时即可。这时,夹起一片扣肉放在嘴里,只感觉到扣肉在嘴里一点点的融化,享受非常。

五. 云南省 昭通 水富县 楼坝桂圆

向家坝镇楼坝村种植桂圆已过百年历史,种植的桂圆肉厚汁多,清甜可口,价格并不贵,根据桂圆果实的品质、大小,每市斤几元左右的价格,物美价廉。在楼坝村的游河村民小组有个称谓已久的桂圆林,上百年历史的老桂圆树还有20多株。这里的桂圆有早中晚熟不同的品种。颗粒大的桂圆,也是早熟的品种,果肉厚实,果核小,味道清甜;而颗粒小的龙眼,要晚熟一些,但味道浓蜜。

六. 四川省 泸州 江阳区 张坝桂圆

张坝桂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张坝桂圆

四川省泸州市张坝景区办事处、茜草街道办事处、黄舣镇、泰安镇、弥陀镇现辖行政区域

《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政府关于请示审批张坝桂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泸江府函〔2014〕148号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0502/T01.01-2012

《张坝桂圆生产技术规范》

七.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利川坝漆

坝漆又称国漆,特指产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的优质天然生漆,现在主要有利川毛坝坝漆和咸丰小村坝漆。

周恩来总理曾经这样赞誉利川毛坝的生漆:“坝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摇动琥珀色,提起钓鱼钩。”的确,用过利川毛坝漆的人都知道它是一种非常优良的涂料。其漆酚含量高,膘度特别厚,亮光好、燥性好、浓度大,这是一般的人工合成漆无法比拟的。产于毛坝的生漆不仅是优良的漆料,其树还是传统的经济林,其漆木合一的特点曾经给漆农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坝漆分家培品种和野生山漆树两大种类,通俗称为中、小木漆和山大木漆。

坝漆历史悠久,最早记载见于清初的1684年。据史料记载,清代改土归流时,现在的利川市毛坝乡隶属于当时的咸丰唐崖土司,因毛坝集镇处于南北湘川的古驿道上,是商贾的必经之地,因此毛坝便成了生漆的集散地,坝漆也因此而名。光绪二年,江西漆商邝二川首到利川经营生漆,并在毛坝设立了收购点,收漆的商号多达几十家,产品远销日本、法国、美国、德国、英国、香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解放前,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吉田彦文来此考察后这样称赞坝漆:“白云转红云,酸香味奇特。世界称美好,品质超全球。”

建国后,我国更加注重坝漆的发展。1952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笔题写奖旗:“坝漆名冠全球”。坝漆从此海内外扬名。据记载,仅利川毛坝,1951年的产量就达5000多担。后受极左路线影响产量一度下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毛坝乡实行恢复性生产,1981年的产量达到了1064多担,成为当时我州出口创汇农副产品中的佼佼者。当地还将坝漆编成民歌进行传唱:“毛坝坝漆清如油,光泽照见美人头。摇动虎斑味酸香,提起弹丝如鱼钩。”渐渐的,坝漆成为了湖北的一块“金”字招牌。

毛坝人民将生漆加工后输送到全国各地,广泛用于高级红木家具、工艺品、药用、啤酒桶等以及化工工业、石油工业、采矿工业、纺织印染工业。随着生漆加工业的发展和生漆产品的畅销,“毛坝坝漆清如油,光泽照见美人头,摇动虎斑味酸香,提起弹丝如鱼钩”的民歌也传遍了五湖四海。渐渐地,坝漆成为湖北的一块金字招牌。

科技兴漆,将坝漆打造成毛坝的支柱产业,成为毛坝乡乃至利川市历届领导的决心与共识。1997年,这里专门建起了坝漆中学,设置了坝漆培植、加工、研制等课程,先后培养出了1000多名适用型人才。与此同时,利川市还先后办起了两家制漆厂,研制了10多个品种,开始了坝漆的工业化生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利川市供销社还利用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中国生漆》科教片,拨出专款请漆农观看,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该市还通过生漆研究会等形式,培养出了150多名坝漆科研人员。

八. 广东省 中山 沙溪走地鸡

沙溪走地鸡肉质鲜美,加上烹饪的手法较为独特,做出的白切鸡响誉中山,被成为沙溪的三道菜之一。选用的鸡均在2至3斤左右,拔毛后,分几次进水,并用冰水过冷河,然后用姜蓉、酱油等调料,吃食时沾着调料吃,这种鸡皮爽脆肉、入口嫩滑,鸡味特浓,深受中山人和港澳地区的食家的欢迎。高佬饭店、圣狮市场饭店等的白切鸡较为受欢迎。

走地鸡多数是农家人自己养的,首先喂饲料和小米喂到大约一斤重,就改用谷子、米糠、叶菜或是放养在田间让它自己吃草的种子或小虫子等等。

走地鸡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吃的也都是天然食物,产出的鸡蛋品质自然会好一些。而一般养鸡场生产的鸡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洋鸡蛋”,因采用了专门的产蛋鸡种和人工饲料,其营养价值可能不如走地鸡的蛋。 因此,即使价钱贵出许多,很多人还是愿意购买走地鸡的蛋,尤其是给老人、孕妇和孩子吃。

九. 云南省 昭通 水富县 铜锣坝野生干蕨菜

【铜锣坝野生干蕨菜】蕨菜别名龙头菜、如意菜、乌糯、拳菜,是野菜的一种。蕨菜鲜嫩细软、余味悠长,且营养价值高,又有多种药用功能,享有“山珍之王”的美称。也是一种最具保健美容功效的绿色健康蔬菜。所烹制的菜肴色泽红润,质地软嫩,清香味浓。

该干蕨菜是以我县铜锣坝野生的鲜嫩蕨菜为原料,经开水漂过晒制而成。

食用方法:用水冲洗干净,放在水中浸泡,浸到柔软即可,炒、炖、煲均可。

保质期:12个月

储存方法:阴凉干燥处。

十. 甘肃省 陇南 文县 范坝黑木耳

范坝乡:黑木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