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烟台特产休闲苹果干 烟台特产苹果的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烟台特产休闲苹果干 烟台特产苹果的介绍更新时间:2024-04-14 07:59:18

一. 山东省 烟台 全虾三做

【全虾三做】烟台创新菜。是将大对虾的头、腰、尾分为三段,用不同技法分别烹制,即(火+靠)虾头、炸虾腰、白汁虾尾扇,经调味烹制,使其成为三种口味,然后同摆于一盘之中。造型优美,风味迥异,可于一肴之中品尝到三种味道的对虾。

二. 山东省 烟台 莱州 莱州面塑

莱州面塑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莱州面塑俗称面花、捏面人,是利用莱州独特的原料资源优质小麦粉,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的集观赏和实用于一体的传统工艺品,在莱州具有悠久历史。经历代面塑艺人对传统的手工面塑工艺的积淀、探索和创新,莱州面塑的品种不断增加,质量、外观显著提高,到目前已发展为新婚喜庆、婴儿满月、长寿百岁、上梁大吉、逢年过节等5大类1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收入达2000多万元。

为保护“莱州面塑”品牌,维护“莱州面塑”声誉,促进“莱州面塑”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发展“莱州面塑”民间文化底蕴,莱州市工商局大力实施“商标强市”战略,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争创“莱州面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指导和帮助莱州面塑艺术协会完善申报材料,策划商标图案,经过积极努力,莱州市于2011年8月25日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递交了“莱州面塑”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申请,2011年11月13日,“莱州面塑”地理标志商标获初审公告,2012年2月14日,“莱州面塑”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三. 山东省 烟台 招远 招远苹果

招远苹果是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的。招远红富士苹果色艳形正、口感清爽、汁多脆甜、久贮不绵、营养丰富。1995年4月,招远市被中国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

招远1967年引入富士苹果接穗进行嫁接,1981年采用高倍繁殖新技术快速育苗,到1988年全市发展红富士苹果10万亩,成为当时全国红富士苹果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县市。主要品种有烟富1-3号、滕牧一号、新嘎啦、千秋、新乔纳金等。90年代后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广果园覆膜、盖草套袋、壁蜂授粉、铺反光膜等新技术,努力提高果品品质。得益于招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所产的红富士苹果色艳形正、口感清爽、汁多脆甜、久贮不绵、营养丰富。1994年后,在全国第一、二、三届农业博览会上,招远产鲁冠、招元、富冠牌红富士苹果先后荣获金奖。1995年该镇被首批百家中国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1999年又在全国第三届名优果品展示评审会上名列榜首,并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

四. 山东省 烟台 芝罘区 烟台鲍鱼

烟台鲍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芝罘鲍鱼

    鲍鱼,为软体动物,号称“八珍”之一,是极为名贵的海珍品。有盘大鲍、黑鲍、紫鲍、邹纹鲍之分。芝罘沿海的皱纹鲍,是鲍中上品。鲍鱼生长在浅海石礁上,由一面坚厚的盘状硬壳长在背上,以保护肉体,发达的足部牢牢附着于岩礁之上。壳外深绿色,一侧边凸起一楞,有一串小孔,里面灰白色,具有珠光,晶莹润滑,此壳为中药材,称“石决明”,也可作镶嵌钿及贝雕艺术品。鲍鱼肉质柔软细嫩,味道鲜美,可烹调各种佳肴。干制品须经涨发后,再行烹调。此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灰分等营养物质,是筵席上的珍品。1982年7月,在地留星、豆卵岛海底采捕大鲍5个,最大的壳高12厘米。

烟台鲍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莱州市、龙口市、招远市、蓬莱市、海阳市、莱阳市、长岛县等11个县、市、区现辖行政区域。

五. 山东省 烟台 莱州 莱州文蛤

文蛤又称花蛤、黄蛤,分布我国沿海,以莱州的最为出名,以其鲜、美、嫩而深受国内外宾客的欢迎,日本书法家钟谷扇舟食后,挥笔写下:莱州文蛤甲天下。文蛤有很多种吃法,如烧文蛤(曾给视察青岛的1同志专门做过)、蛋泊文蛤、扒原壳文蛤等。

莱州,地处渤海湾畔,有一百八十华里的海岸线,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风平浪静,海流水缓,十五米等深线以上的沙质浅海区域有数十万亩,特别是黄河及其数十条大小河流汇入渤海,带来了丰富的饵料,为众多海珍品的生活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大螃蟹、大对虾、大文蛤和大竹蛏是莱州海产中闻名全国的四大海鲜。大文蛤,当地百姓也叫它“花蛤拉”,每只的个头有半个手掌那么大,身上布满了曲折的褐色花纹,它生活在潮间带到潮下带浅海的细沙中,潜埋深度一般为壳高的一倍左右,夏季海水温度较高时,潜藏的较深一些。少时,在海水中嬉戏,经常在无意间挖出大个的文蛤来。这种文蛤生切开来后,用来烧汤菜,口味很鲜美。还有一种做法,那就是“烧文蛤”,将鸡蛋清搅得可以立住筷子后,包住文蛤肉,放到油锅里炸一下,外酥内嫩,风味独特,是在外地无法品尝到的一种美食。

莱州文蛤富含钙、铁、磷、硒、维生素A和蛋白质等,具有补虚壮体作用。

2013年,莱州蓝色海洋水产技术研究所申报的“莱州文蛤”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3192921。

莱州文蛤

莱州蓝色海洋水产技术研究所

13192921

文蛤(活的)

六. 山东省 烟台 栖霞 烟台绿茶

烟台绿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烟台绿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烟台是我国纬度最北的绿茶适栽区。受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影响,我市茶树生长较慢,茶叶营养成分积累多,品质优良。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我市生产的绿茶水浸出物为48.6%,比南方茶叶高出14%,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叶绿素等体现绿茶品质的重要指标可与南方茶叶相媲美,具有“汤色碧绿明亮,叶片厚、香气浓、耐冲泡”等特点。近年来,我市绿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总面积已达6000亩,并已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绿茶栽培操作规程,绿茶产业经济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烟台绿茶产地范围为山东省烟台市现辖行政区域。

七. 山东省 烟台 牟平区 烟台海肠

烟台海肠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东巡,三次登临芝罘,在这里留下许多珍贵的史料,而鲁菜之中闻名遐迩的“韭菜炒海肠”恰恰就起源于芝罘岛,此菜系由岛上渔民的“长久有余财”经历代厨师逐步改进而成,传承至今。远在六百年前的明朝,生活在烟台芝罘岛上的渔民,每逢大年,家家户户都要用韭黄、海肠、猪肉、鲜鱼为主料熬制成一个菜品,取其谐音“长久有余财”(肠、韭、肉、鱼、菜),以寓来年获得更大的丰收。后来,此菜传至饭店,因原菜系杂烩之类,将四种原料混为一肴,颇不称美,于是厨师们将其改进,单取韭黄与海肠两种食料,烹炒成为韭黄炒海肠。海肠作为一种海洋生物产品,在明清时代的地方志中已有记载。清朝康熙《福山县志卷之五》中将海肠列为“食货”,对其描述较为详细:“海肠,形色似肠,故名。其味可比闽之江瑶柱,独邑之海滨有焉,有之必值冬月夜晴徙,值风狂迷其归穴,随浪漂泊至岸,土人拾之,货于市,非可力致也。”

地域范围

烟台海肠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烟台市辖区海域范围内。自北纬37°8′- 38°23′,东经119°34′- 121°57′之间的环绕烟台北部沿海的莱州湾、太平湾、桑岛、蓬莱新港-刘家旺-初旺、套子湾、芝罘湾、崆峒岛-养马岛-金山港的海域。地域保护面积1万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品质特色:体呈圆筒状,体前端略细,后端钝圆。体表有许多疣状突起,略呈环状排列。吻能伸缩,短小,匙状,与躯干无明显界限。体色鲜亮,体壁光滑、柔韧,富有弹性,通体呈紫红色或棕红色。 2、内在品质指标:烟台海肠肉质细嫩,口感柔滑,食味鲜美,富含多种矿物质,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海鲜佳品。烟台海肠鲜品每百克含蛋白质≥9.5克、脂肪≤0.25克、钙≥160毫克,每千克含硒≥2.0毫克。 3、质量安全规定:严格按照以上“3特定生产方式”中所提到的产地环境、育苗和养殖中的技术要求从事生产经营,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烟台海肠的产地环境必须符合GB/T18407.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产品质量符合GB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标准。按照上述各项标准要求,制订质量管理细则,强化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烟台海肠的质量安全。

八. 山东省 烟台 栖霞 栖霞红富士苹果

栖霞红富士苹果是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的。栖霞红富士苹果以色泽鲜艳、个大形正、果面光洁、皮薄肉脆、风味香甜、汁多爽口等特点而著称于世。

栖霞是中国优质红富士苹果的主要产区,面积达65万亩,年总产量突破12亿公斤。为保证苹果的品种和质量,该市与国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并实施了市、乡、村“三级领导样板园”和“科技示范园”工程,带动全民参与创优质、创名牌,推广普及了配方施肥、树下覆草、铺设反光膜等20多项先进的管理技术,广泛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推行绿色食品证书制度,聘请日本、美国、荷兰等国的专家学者现场指导无公害果品生产,先后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创建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市”、“全国苹果非疫区项目建设第一批启动试点县(市)”,还先后组织实施了“无公害苹果基地创建工程”、“无农药残留放心果基地创建工程”和“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工程”,全市200多个村庄和80个企业拿到绿色食品证书,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这里的苹果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而且远销到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九. 山东省 烟台 龙口 龙口草莓

清朝末年,草莓随当地人的远洋经商被带到龙口,时称"洋莓果"、"高丽果"。建国以后60年代开始大面积栽培,近年来引进了国内外诸多优良品种,在栽培技术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开发,引用了保护地栽培技术,有效提高了草莓的品质和产量。现全市发展草莓2万余亩,总产量在6万吨以上,居全省第一位,涌现出中村镇、文基镇等草莓之乡。 独特的立地条件、适宜的气候环境,加上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造就了龙口草莓个大、味美的个性,产品享誉全国。草莓收获季节,八方客商纷至沓来,产品畅销东北、华北地区。( 龙口)

十. 山东省 烟台 福山区 福山苹果

福山苹果栽培的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素以色泽艳丽,皮薄肉脆,香气馥郁,品质佳良而驰名中外,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六七十年代一度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举办国宴、招待外宾的重要果品。年出口量达6000吨,无论是苹果产量、质量还是出口创汇方面在全国均名列前茅。福山位于胶东半岛东北部,自然条件和土壤条件均适于苹果生长,而且尤以青香蕉、红香蕉风味独特。根据测定,福山苹果每千克含糖120-160克,蛋白质1.8克,钙90毫克,磷7毫克,胡箩卜素0.64毫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苹果将成为必要的副食品之一。在长期的栽培管理实践中,广大果农摸索了一整套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栽培技术。该区现有苹果品种100余个。为了发展“两高一优和出口创汇的苹果生产,近年来福山区紧紧围绕苹果生产上质量、上档次、上水平,大力发展以优质红富士等新品种为主要的苹果生产。目前全区苹果新品种面积10余万亩,占苹果总面积70%以上。苹果总面积14万亩,年产5000公斤以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