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会昌特产米果 会昌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会昌特产米果 会昌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3-08-10 15:36:21

一. 江西省 赣州 会昌县 会昌大果金桔

会昌大果金桔大果金桔,俗称伴仔,产于长岭乡楠木、学形两村。以其果大、品优而著名,平均单果重20克,最大单果重75克。多次在省、地果评会上,受到专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大果金桔为浆果、椭园状、皮色泽金黄、较厚、、革质具有油腺,内果皮呈薄 囊状、果汁多、果香味浓郁、甜脆爽口。年总产量100吨,主要销往福建及省内各地。( 赣州)

二.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稻叶米果

做法:禾子米洗净浸胀,把稻叶切碎拌入米中,加少量盐,将米机成粉,待水烧开后,用开水把机成的粉和成米团,做成汤圆状,放入木甑蒸半小时为宜,取出即可,可以蒸吃,孕妇不能食用.

三. 江西省 赣州 赣县 黄元米果炒腊肉

黄元米果炒腊肉。春节前加工制作,是赣县客家传统风味小食品,相传明代曾被列为地方土贡。原用大禾米加工而成,黄气香质软,“黄元米果”,为特色食品。60年代后多用粳米精制,工序繁琐。现各地均改 为机器制作,每年腊月均有黄元米果上市。制作黄元米果要先用黄元柴灰加开水过滤成灰 水,冷却后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饭,再将饭拌灰水,摊开晾干后又蒸熟置于大石臼内,用硬杂木棍捣烂成团,起碓后,用手揉搓均匀,切块做成各种形状的米果。由于做工繁琐,往往要亲邻朋友相助才会动工兴做。机制黄元米果盛行后,民间仍有少数家庭在冬季手制黄元米果。做好的黄元米果色黄味鲜,通常用灰水浸没,藏于缸中,可留至第三年夏天。有的切碎晒干,再用沙炒或袖炸,做成各种类型的果品。具有柔软细嫩、熏香味鲜、爽口久藏的特点

四. 福建省 厦门 同安 油葱米果

油葱米果乃福建著名小吃。以米浆、猪油加多种调配料蒸制而成。色泽美观,嫩糯芳香,清鲜淡爽,富有弹性,是厦门地区名点之一。

原料:(制50块)

早稻米2500克、葱白1500克、猪腿肉(去皮)2500克、干葱头7克、碱25克、干虾米125克、硼砂7克、白糖175克、鲜虾175克、鸭蛋1个、蚝干125克、五香粉35克、干扁鱼50克、精盐90克、栗子375克、香菇50克、干淀粉500克、熟猪油500克、净荸荠375克

制作:

一、早稻米洗净,浸泡1个小时,捞出,加清水3500克,磨成米浆。

二、锅置旺火上,加清水(1500克),放入硼砂、碱、精盐(30克)搅匀,煮沸,舀入米浆375克调匀,再次煮沸,倒入其余的米浆中,搅拌均匀。

三、将猪腿肉切成2。7厘米长,0。5厘米宽的粗丝;葱白切丁;荸荠去皮剥成碎末;鲜虾洗净,去壳取肉留尾;香菇水发,去蒂洗净切片;干虾米、蚝干清水浸泡15分钟;栗子煮熟,去壳切片;干扁鱼炸酥碾末;干葱头切片,炸成金黄色成油葱。

四、将猪腿肉丝与白糖、精盐(60克)、干扁鱼末、五香粉搅拌匀,稍腌,再加入葱白丁、荸荠末、干淀粉调匀,搅拌成馅料,均分成50份,分别放入50个直径13厘米的浅底碗里。

五、把香菇、栗子、虾米、蚝干、油葱均分成50份,分别放在馅料的周围,虾肉分成50份点缀在馅料上,再将水浆舀入碗里,直至香菇片、油葱浮上面接近碗面,鸭蛋打散调成金黄色蛋液,喷在各个浆碗面上。上笼屉,用旺火蒸25分钟,取出晾凉,逐碗用薄竹片沿碗边绕割一圈,使熟浆不粘碗,再割成8块即成。

六、食用时,配上适量桔汁、酱油、沙茶酱、蒜泥、番茄酱、酸萝卜、香菜佐食。

五. 江西省 赣州 会昌县 江西会昌米粉

江西会昌米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的米粉在江西,江西的米粉在会昌。会昌的米粉出口量占了全国出口量的60%以上。会昌是中国米粉之乡,会昌米粉有悠久的历史,境内有江西五丰食品有限公司和江西华达昌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生产会昌米粉,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出口量均居国内同行前列,生产的米粉有五丰牌、高富牌、汉仙牌、祥麟牌和吉麟牌。会昌米粉采用专利工艺技术生产,全部为纯大米制作,不含任何添加剂。产品外观晶莹洁白,粉条粗细均匀,垂直性好,酸度低,不伤胃,煮后不糊汤、不断条、不破裂,口感爽滑柔韧,富有弹性,极富嚼劲;在冷水中长时间浸泡能保持完整形状且不影响烹调性;20根米粉就能吊起一个48公斤的成年人,堪称天下一绝。其独特的风味、良好的品质,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受到了有关专家和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并已通过了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产品80%以上出口到美、加、英、法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六. 江西省 赣州 会昌县 会昌藤器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会昌藤器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地:江西会昌

会昌藤器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40多年的生产历史。长期以来,会昌劳动 人民主要从事编织篮、盘、托、箕、箱等一类日常生活用的藤器。到本世纪五十年 代,会昌藤器有了很大发展。会昌藤器厂继承传统工艺,发展传统产品,刻意创新, 不断推出新优质藤器家具。“会昌出”牌套装藤器家具就是这个厂家近年来生产的优秀产品。会昌藤器造型新颖、美观大方、编工精细、扎实牢靠。1979年、1980年分别获江西省和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1984年,在全省家具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七. 江西省 赣州 会昌县 会昌辣椒

辣椒是会昌传统名产之一。晓龙、高排、麻州、文武坝、珠兰等乡盛产辣椒、品种有羊角椒、黄椒三种。其中羊角椒最为著名、具有色泽红亮、肉质厚、甜辣适口、宜加工晒干,便于贮藏运销等特点,是腌制辣椒酱的上好原料、也是荤素菜肴的好佐料
( 赣州)

八. 江西省 宜春 奉新县 奉新黄元米果

黄元米果原用大禾米加工而成,黄气香质软。制作黄年米果要先用黄元柴灰加开水过滤成灰水,冷却后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饭,再将饭拌灰水,摊开晾干后又蒸熟置于大石臼内,用硬杂木棍捣烂成团,起碓后,用手揉搓均匀,切块做成各种形状的米果。做好的黄元米果色黄味鲜,通常用灰水浸没,藏于缸中,可留至第二年夏天。黄年米果具有柔软细嫩、熏香味鲜、爽口久藏的特点。

九. 江西省 赣州 瑞金市 黄鲇米果

黄鲇米果

每年春节来临,瑞金人除了置办其他年货外,最忙最累的就算打黄鲇米果了。瑞金人有栽种一种黑糯谷的习惯,此谷壳长满黑色绒毛,谷粒比其它

短而圆。这种糯谷碾出的米粘性比蒸水酒的糯谷还强。瑞金人把它精制成一种颜色象黄鲇,但比黄鲇粗大的特有果品——黄鲇米果。这种果品口感

油腻柔软,细嫩攀齿,果味清香。要把黑糯谷做成爽口的佳肴,首先要把谷子放在碾米机上碾两次,使米的外观白亮剌眼,在离蒸制米果前的二三天内,盛入箩筐,置于河岸水缓处,任其漂洗,几天后,主人用一只脚在箩内搅动磨擦,洗出的白色粉渍会漂走冲净,糯米由亮白转而透明。做成的米果才不会断裂。接着把糯米倒入大木甑蒸煮。一甑可蒸30斤以上。当甑内升起白气时,把原先煎煮出来的黄色吊茄子水(一种灌木),舀一勺散于糯米上,让糯米浸透,转成黄色。这种汤汁,色泽金黄,带中草药味,有保鲜杀菌着色的效果,除了煎成汁外,还可烧成灰,作米果的贮藏之用,久存不坏。当糯米蒸到一定的程度,颜色变成黄灿灿亮堂堂的了,便可进入打米果的阶段。开打时还有几项工具不可缺少,那就是石臼、米果棍和一帮带有力气的汉子。石臼重达二三百斤,是一个一米见方青石凿成的,长五尺有余。糯米蒸好时,倒入臼内,七八个汉子便抓起木棍,围着石臼舂打,边舂边走,成了一个圆圈,咳哟咳哟喊起了号子。臼内的糯米初时成粒,转眼变糊,木棍用劲插下去,拉出来时,便如发孝粉般起冒,粘着了棍子,打米果除了要有一身蛮力外,还要用娴熟的舂打功夫,插时先快后慢,抽时先慢后快,并要在抽出棍子时轻转90度,可摆去米糊的粘连,直到糜烂,才由一名汉子把冒着热气还烫手的米果糊盘起,盛在早已准备好的木板上,趁热做成一尺长、两斤重的黄鲇米果。黄鲇米果既是风味小吃又耐饱,备受瑞金人及外地游客的欢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