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西临汾特产汾酒价格 山西汾酒本地多少钱一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西临汾特产汾酒价格 山西汾酒本地多少钱一瓶更新时间:2023-08-17 02:49:48

一. 山西省 临汾 古县 古县花椒

旧县镇:核桃、花椒、蘑菇。

二. 山西省 临汾 曲沃县 羊杂

羊杂

羊杂割,为山西的一种地方小吃。据传,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杂割一名还是忽必烈之母所赐。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中原,路经曲沃县时,其母庄圣太后染疾,曲沃名医许国桢为其诊治痊愈,成为忽必烈之母的宠信御医。许母韩氏善主厨,随其子侍奉庄圣太后。韩氏见蒙古人吃羊肉,弃下水甚感可惜,即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葱、辣椒吃,其味甚美。太后品尝后,赞誉不止,即赐名“羊杂酪”。从此逐渐流传,成为民间风味小吃。

羊杂割在山西不同地区叫法不同,吃法也有不同。有曲沃、太原、大同为代表的南、中、北三路做法,南路杂割(曲沃)讲求水熬煮,原汁原汤,汤色乳白,其味醇香。制法大致是清洗、熬煮、切配、对汤四步程序,工艺精细;中路(太原)杂割料全,熬煮、对汤时均加了葱、姜、香菜澄,还有的加粉条、豆腐,另有一番风味;北路(大同,怀仁)杂割的吃法和制法均显得粗犷,大锅置火上,连汤带料一锅烩煮,随食随留,不拘形式。

三. 山西省 临汾 侯马 侯马黄姜

侯马黄姜

侯马中药材。其中“甘草”、“地黄”、“黄姜”有名,“茵陈”曾载入李时珍《本草纲目》。

侯马黄姜,根茎类圆柱形,常具不规则分枝,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5-3cm。表面褐色,粗糙,有明显纵皱纹和白色圆点状根痕。质较硬,粉质,断面桔黄色。味苦。

四. 山西省 临汾 汾西县 汾西土豆

汾西土豆

汾西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气侯、地理和土壤条件,坚持把马铃薯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通过“选品种、建基地、推科技、促流通、助销售”等有力措施,使该产业成为集科研、推广、生产、加工、储藏、销售为一体的强势产业。

目前,全县共种植马铃薯5万亩,平均亩产1500公斤,亩均纯收入1100元。其中推广脱毒马铃薯3万亩,品种以克新1号和费乌瑞它为主,涉及9个乡镇的44个村委,平均亩产2000公斤,亩均纯收入1800余元。

五. 山西省 临汾 汾西县 汾西梨

汾西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汾西梨

梨的果实通常用来食用,不仅味美汁多,甜中带酸,而且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不同种类的梨味道和质感都完全不同。梨既可生食,也可蒸煮后食用。在医疗功效上,梨可以通便秘,利消化,对心血管也有好处。在民间,梨还有一种疗效,把梨去核,放入冰糖,蒸煮过后食用还可以止咳;除了作为水果食用以外,梨还可以作观赏之用。

山西

汾西县梨果产业协会

汾西县所辖团柏乡、永安镇、对竹镇、佃坪乡、和平镇、邢家要乡、僧念镇共7个乡镇37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3′22″~111°40′43″,北纬36°27′06″~36°48′13″

AGI2017-02-2066

六. 山西省 临汾 蒲县 蒲县土豆

蒲县土豆

蒲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气侯、地理和土壤条件,坚持把马铃薯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通过“选品种、建基地、推科技、促流通、助销售”等有力措施,使该产业成为集科研、推广、生产、加工、储藏、销售为一体的强势产业。目前,全县共种植马铃薯5万亩,平均亩产1500公斤,亩均纯收入1100元。其中推广脱毒马铃薯3万亩,品种以克新1号和费乌瑞它为主,涉及9个乡镇的44个村委,平均亩产2000公斤,亩均纯收入1800余元。

七. 山西省 临汾 尧都区 临汾尧枣

相传临汾是尧的故都,所以人们把这里产的枣称为“尧枣”。尧枣以个大肉厚为特色。鲜枣表皮稍带裂纹,裂纹有糖液渗出,人口酥脆甜香。尧枣于制后色泽紫红光亮,枣肉似油渍过一般,可拉出金黄色的蜜丝。尧枣不论鲜吃或子吃同样甜蜜。鲜吃,汁多酥脆,轻轻一咬,枣汁满嘴,甜香可口;干吃,软而柔韧,富有弹性,越嚼越香,令人贪吃惜咽。 责编:208( 临汾)

八. 山西省 临汾 蒲县 蒲县蘑菇

蒲县蘑菇

九. 山西省 临汾 隰县 陡坡鹿茸

陡坡鹿茸

十. 山西省 临汾 襄汾 擦圪斗

擦圪斗

擦圪斗也是用专用的擦子擦下来的,有的地方叫抿圪斗。做擦圪斗的面一般是杂面(白面和玉米面、豆面等搅和在一起),擦圪斗的擦子与擦把把儿的擦子外形相似,只是中间铁皮上挖出来的是小圆孔。擦圪斗的做法和擦把把一样,也是把擦子架在锅上,直接把面一条一条擦进锅里。因为擦子孔是圆的,所以擦下来的面条也是圆咕噜的,因为杂面没精丝,所以煮出来也是一小段一小段的。那时候,吃杂面擦圪斗是对生活的一种调剂,吃腻了玉米面做的擦把把儿,吃碗擦圪斗,无论从形状和口味都有了很大的改观,虽然生活也还是那种生活,但就有了不同的味道。

估计现在的孩子没几个见过擦圪斗,更别说吃过了。自从生活条件好转、白面丰足之后,豆面已经很少见到,连我都没再吃过擦圪斗,也没见别人吃过。甚至连那个擦圪斗用的擦子也再也没有见过。

我知道,它和那些过去的岁月一道,还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