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天津专项巡视土特产 中央巡视组天津回头看视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天津专项巡视土特产 中央巡视组天津回头看视频更新时间:2024-04-13 12:56:27

一. 天津市 津南区 天津木雕

天津木雕始于清代,是名扬海内外的民间工艺品。当时,云、肩、赵是三家较大的木雕作坊。云家善雕凤,房家善雕狮,故有“房狮云凤”之说。木雕业以刘杏林(1879一1972)最为著名,人称“木雕刘”。木雕业以刘杏林(1879一1972)最为著名,人称’木雕刘’。天津的木雕经过诸家名师的努力探索和实践,集南北特色于一身,又将中国画的构图与木雕相结合,逐步形成木雕精美秀丽、淳朴粗犷的独有风韵。天津广东会馆的戏台木雕,堪为天津木雕技艺的代表作。1960年,“木雕刘”普为人民大会堂精制了巨幅木雕,使天津木雕荣登大雅之堂。

二. 天津市 滨海新区 蜜麻花

蜜麻花又称糖耳朵,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而得名。前人有诗曰:“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蜜麻花宜在秋、冬、春季食。因为夏季炎热,糖稀容易脱落,不易吃。

蜜麻花色泽棕黄油亮,质地绵润松软,甜蜜可口。与蜜麻花相似的还有蜜篦子,原料配制与蜜麻花完全一样,只是形状不同,它是三层平,中间竖划几刀,油炸后过蜜而成。此外还有干糖麻花、芙蓉干糖。干糖麻花不过蜜,芙蓉干糖也不过蜜,而是滚上一层用熟面和白糖混合的糖粉,也都有甜、酥、脆的特点。

三. 天津市 滨海新区 榜书

榜书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一支艺术奇葩,是对大字书法的统称,古称署书,始用于摩崖石刻或标题于宫门额之上。由我区书法家张百成倡议并筹备成立的“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于 1997 年成立,张百成先生当选为研究会会长。在创作中,他的作品注重纵横抒情,意形相溶,有大云出漠然九州、一泻千里的气度。他把书法与气功紧密结合在一起,泼洒出龙、飞、凤、舞、家、福、神、寿八个大字,给人以纵、拙、厚之感,其气势和力度堪称书界一绝。他的作品遍及全国各地,远流美、英、意等国。

四. 天津市 河西区 天津韭黄

天津黄韭, 也称韭黄。天津本不产韭黄,清同治年间,一位姓朱的花匠于冬日偶在花窖中发现了一丛,不仅色泽淡黄清新,而且口味极佳,与青韭相比,别具一格,于是大量引种。至光绪年间已普遍栽种,成为人们冬季菜蔬中之佳品,一直延续至今。

五. 天津市 静海 果仁张

天津果仁张制作的各种美味果仁,自然性显色和放香,香而不俗,甜而不腻,色泽鲜美,酥脆可口,久储不绵。果仁张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第一代张明纯和第二代张维顺曾在清宫御膳房当厨,专门炸制各种小食品,受到皇上嘉许和西太后赏识,遂被誉为宫廷小吃。解放后,第三代张惠山炸制的净香花生仁、玻璃核桃仁、虎皮花生仁等品种,在1956年天津市饮食商业优质品种展览会上被评为优良食品,参加过博茨瓦纳国际博览会。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多次在宴会上请外宾品尝果仁张制品。
如今的果仁张制品凝结了四代人的艰辛智慧,制作技艺和配料十分严格。要求果仁籽粒饱满并合乎规格,根据季节变化掌握油质和油温,针对果仁制品不同色泽和味道调制配料,工艺手法有推、翻、摁、抄、拨、托、提、压、转、挤、拢、点、撩等。

六. 天津市 津南区 天津十八街麻花

主料有面粉、花生油和白糖,再加桂花、青梅等十几种小料。需要10道工序发肥、熬糖、配料、制馅、和面、压条、劈条、对条、成型和炸制。好吃,又美观。颜色棕黄,不生不焦,由十根细条组成,内夹各种馅,拧成三个花,犹如妙龄少女的一条长辫子。它酥脆香甜,胜似酥糖,进嘴就酥,越吃越好吃,连牙口不好的老年人也非常喜欢。

七. 天津市 河北区 天津地毯

天津著名的特种工艺品。已有300多年历史,产品远销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它做工精良。图案优美,色泽光润,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天津制毯艺人首创剪片和化学水洗的独特工艺,使地毯“洗如锦缎,剪如浮云”,而且花纹凸出毯面,状若浮雕,倍增艺术效果。品种有裁绒、胶背、提花、化纤、天然色、依束等地毯以及精档艺术挂毯。从本世纪初以来,在国内外评比中。屡次夺魁或受奖。现天津一些地毯厂可供中外旅游者参观、选购。
工艺:地毯选用优质羊毛为原料,经梳纺、染色、绘图、织毯、平毯、洗毯、剪片、整理等工序制成。其中织毯、剪片为影响成品风格与质量的关键工艺。
特点:丰富多彩,达千余种,风格各异。产品线条流畅,纹路清晰,花纹平凸兼有,编织密度合理,厚度适中,毛质挺拔,富有弹性,配色协调,染色牢固。
奖项:产品于1903年在美国路易斯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1965年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获金质奖;栽绒地毯于1979、1981、1983年分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胶背地毯于1981、1985年连续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

八. 天津市 南开区 五加啤酒

五加啤酒是天津名酒。它用天津的上等高粱,配以十多种中药材加工而成。其味微甜,有祛风湿、舒筋活血之功效,加上采用传统的陶瓷瓶装,古色古香,深受东南亚和南洋群岛等地的喜爱,为天津市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

九. 天津市 东丽区 小李烧鸡

天津—小李烧鸡,原名“红鸡”,是天津的著名食品品牌。此菜外观油润发亮,肉质雪白,味道鲜美,香气浓郁,肉烂脱骨,肥而不腻。嚼其骨,有余香。趁热提起鸡腿轻抖,鸡肉可全部零落,为菜中上品,冷食热食均可。

文化:小李烧鸡采用桂皮,白糖,陈皮,八角,辛萋,小茴香,精盐,姜,饴糖,肉蔻,山奈片,砂仁,丁香,白芷,草果,花椒,芝麻油等香料烹制。在开始时,此鸡并无特色,只是煮熟后抹一层"红曲"而已。后来吸收了山东"德州五香扒鸡"的制作技巧,不断改进发展成著名的"符离集烧鸡"。

功效:小李烧鸡可治疗肢寒畏冷等不适。鸡肉肉质细嫩,滋味鲜美,由于其味较淡,因此可使用于各种料理中。蛋白质的含量颇多,在肉之中,可以说是蛋白质最高的肉类之一,是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钾硫酸氨基酸的含量也很丰富,因此可弥补牛及猪肉的不足。同时也由于鸡肉比其他肉类的维生素A含量多,而在量方面虽比蔬菜或肝脏差,但和牛肉和猪肉相比,其维生素A的含量却高出许多。鸡肉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入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鸡食温中益气,补精添髓。

十. 天津市 宁河区 芦白猪

芦白猪产于河北省国营芦台农场。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辽宁、山东等省。近年来主要推广到天津、北京市郊区。

生长环境:该场地处天津市宁河县境内,位于蓟运河西岸,靠近渤海湾。产区冬季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秋季多雨。年平均降雨量638毫米,多集中在七八两个月。年平均气温11.5℃。土壤以粘土为主,地下水位较高。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为高粱、小麦、玉米等。

外貌特征:芦白猪体型较大,被毛全白,皮肤红润。嘴筒稍长而直。耳中等大小,向前上方竖立。肩宽,腰平直,腹不下垂。四肢强壮有力。06对以上。

品种性能:芦白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280公斤,体长179厘米,胸围152厘米,体高90厘米,体躯指数86.03%;成年母猪平均体重205公斤,体长166厘米,胸围140厘米,体高85厘米,体躯指数84.33%。芦白猪具有体质结实,被毛全白,生长较快,繁殖率较高,瘦肉率适中,肉质较好等特点。属肉脂兼用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