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赤壁海哥土特产 赤壁能带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赤壁海哥土特产 赤壁能带走的特产更新时间:2023-08-11 01:02:52

一. 湖北省 咸宁市 赤壁 “陆野”牌红尾鱼干

本品产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陆水湖,属无污染的天然野生名菜,经传统工艺和其空包装而成的系列绿色食品。保持其自然形态和营养成份,是人们回归自然而然,变换口味,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佳品。( 赤壁)

二. 湖北省 咸宁市 赤壁 莼浦苎麻

莼浦苎麻,为中国系种。当地农民通俗称为“麻”、“线麻”或“蒲麻”,属荨麻科植物,是多年生的宿根草本作物。目前全县有十九个乡、镇和一百多个村种麻,其中又以车埠为最多,车埠麻地面积约占县种麻面种的一半。蒲圻素有“苎麻之乡”誉称。如今是全省苎麻生产的重点县之一。“南乡产茶,西北乡产麻”,这正是反映了莼浦苎麻的分布情况。昔日苎麻生产以城厢、车埠、新店、神山四处为主要产地,而麻的品质又以城厢东南乡为最佳,车埠、新店、神山次之。每年栽完早稻收头麻,栽完晚稻打二麻,割完晚稻收三麻,因此有“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的谚语。正由于稻与麻在生产季节上是交错的。在调节劳力上也有所方便,所以苎麻成了蒲圻农村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据资料记载:“1935年,全县苎麻产量达十万余担,仅在城厢经常苎麻的商行就多达三十余家”。另车埠、新店、神山也亦成为仅次于城厢的苎麻收购中心。还有余家桥、汤家咀、小柏山等均有麻商频繁活动,并且一些所谓“麻枪”、“半杆枰”的麻商走贩,也深入到农村各地抢购苎麻。当时苎麻销路也十分畅旺,主要销售广州帮、上海帮、东洋(日本)和西洋(英、美、法)等客商。而广州帮则以收头麻为主;上海帮与西洋客商以收纤维麻为主;东洋客商例外,好坏皆收。但是,由于各帮奸商、把头与洋商相互勾结,使广大农民好麻卖不出好价,且十六斤好麻只能换回一斤食盐,以致后来农民们干脆挖掉麻兜,改种红苕、芝麻、豆类,使苎麻生产一落千丈。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鼓励发展,并采取提高麻价、发给麻贷、免税等措施,使一度衰落的苎麻生产又恢复起来。特别近几年来,为了发挥本地资源的优势,以加强对苎麻生产的综合利用,县、乡、镇有麻球、麻纤厂四处,均已投产。如今莼浦苎麻行销全国各地,引起了国内外麻商和麻类市场的关注和重视。“苎麻热”又开始在蒲圻重新出现了。( 赤壁)

三. 湖北省 咸宁市 赤壁 赤壁竹

[竹]:赤壁市有楠竹20余万亩,水竹、箭竹等东南漫山都是,据统计有63种之多,被称为亚洲博竹苑,竹用于军事和文化有数千年历史。晋时陶侃任征西大将军,曾率部队来蒲圻采竹;唐代李白、杜甫、杜牧、崔涂、戴叔伦都曾来蒲圻竹林采风,杜甫还写下了《咏竹诗》;宋时蒲圻才子廖正一曾邀苏轼、黄庭坚来蒲圻丁母山,随阳山观竹,留下诗赋和墨保。赤壁现在大量竹工艺品行销海内外。

四. 湖北省 咸宁市 赤壁 赵李桥砖茶

赵李桥砖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是国家重点生产边销茶(砖茶)的专业厂家。主产品青砖茶、米砖茶和茯砖茶,是内蒙、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兄弟民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该厂是国家商检局颁发的出品产品合格生产厂家,产品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出口前苏联、蒙古、中东、英、美等国和地区。

砖茶厂的砖茶生产始于公元1861年,因其历史悠久,知名度高,被国家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又因其规模、产量居中国同行业之首,荣登“中华之最”。砖茶年生产能力12000吨,产品质量优良稳定。“川”字牌青砖茶、“牌坊”牌米砖茶、“火车头”牌米砖茶为部、省、优质产品,并分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银、铜牌奖。

五. 湖北省 咸宁市 赤壁 赤壁鱼糕

赤壁鱼糕

俗称肉糕,由鱼茸、肉茸加入蛋清、生姜水、生粉、细盐、味精等做成,做法独特,工艺复杂考究,味道鲜嫩清香,是赤壁人民和各地来宾最喜爱的上等佳肴,色香味俱全。

六. 湖北省 咸宁市 赤壁 银鲫

银鲫(原名白壳鲫鱼)盛产于赤壁城西北约33公里处的松柏湖,因鱼体呈银白色,故称银鲫,系长江优质鱼类,美味传颂湘、鄂两省。原松柏湖与柳山湖连成一片,与长江相通,赤壁之战时是周瑜扎寨练兵之地。1965年围垦,建闸筑坝兴修成松柏湖,后扩建成既能排灌又能养殖的中型水库,养殖水面近3000亩,湖泊水质纯净,属营养型湖泊,是鱼类繁衍的好地方。享有美称的银鲫产于此湖,每年所捕的银鲫有数万公斤。而且一年四季可以捕捞。单个鱼重一般为0.5公斤,最大的可达1.5公斤。肉质鲜嫩、汤汁乳白、味道鲜美,别具风味。因而远近闻名,民间早有赞美银鲫的歌谣:“松柏湖里鱼儿多,唯独银鲫长白壳,肉白鲜嫩称佳肴,四季品尝味不错。”( 赤壁)

七. 湖北省 咸宁市 赤壁 赤壁肉糕

肉糕是中外佳宴的一道名菜,而赤壁人对它则独有情钟,吃肉糕成为赤壁的一种世风。民间办理红白喜事宴席上少不了肉糕这道菜,且上第一道菜以肉糕领先。在民间有“无糕不成席”的说法。

提起肉糕,它的来历不凡,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相传楚王嗜鱼成性,但又时常被刺卡喉咙而恼火,许多厨师因此而成了刀下鬼。后来,有一赤壁厨师在剖鱼时意外发现鱼刺很容易和肉分离开来,于是把分离出来的鱼肉和猪肉参与配上佐料剁成泥蒸成块型。楚王食之,惊喜不已。肉糕从此问世,而且名声大震。从那时起,厨师告老还乡把技艺传流到民间后,人们把肉糕捧为“天子宴席”的佼佼者,所以赤壁人直到现今喜爱吃肉糕只兴不衰。

八. 湖北省 咸宁市 赤壁 赤壁茶

[茶]采茶在赤壁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汉时由道粉、隐士开始种植,三国东吴时期茶叶进入宫廷。‘以茶代酒’的故事因赤壁而发生。唐时帽合茶开始出口西域和南亚,宋代赤壁茶砖参与国家“茶马交易”。明清至民国初赤壁茶砖、绿茶、红茶占据国际市场。近年赤壁大力发展环保饮品,茶园得到更新换代,取消化肥农药,赤壁茶真正成为绿色饮品。

九. 湖北省 咸宁市 赤壁 火烧赤壁

曹操率军攻打东吴,直逼赤壁水域。吴军都督周瑜在敌众我寡的条件下,针对曹军不习水战和曹操骄傲轻敌等弱点,决定实行火攻。周瑜命黄盖率领一队火船,内装引火之物,诈作粮船,皆插青龙牙旗,以投降为名,向曹军水寨进发。因曹操事先得到黄盖投降密报,不仅不防,而且还到水寨大船上观望黄盖来降。吴船贴进曹营,黄盖下令各船一齐点火,乘着东南大风,势如箭发,撞入曹营水寨,烧着曹军战船。这时曹军战船已被铁链锁住,无处逃脱。顿时火光冲天,满江通红。东吴各路船队趁势进攻,这时曹军大乱,死伤不计其数,曹操只得领着残兵仓皇逃跑。

原料:甲鱼1只约1000克,鱼糊250克,蟹黄30克,香菜1棵,葱、姜各10克。

调料:精盐、料酒各5克,味精3克,辣椒油30克,湿淀粉15克,熟白油30克,头汤50克。

制法:

1.把甲鱼宰杀后,放净血,用开水将甲鱼汆一下,刮去薄膜和黑皮,冲洗干净,从肚下开口,取出内脏,用盆盛上,放入葱、姜,加汤上笼蒸烂。

2.将鱼糊抹入青口壳内,点缀蟹黄、香菜叶,上笼蒸几分钟取出。

3.把蒸好的甲鱼放入小扒盘内,浇上辣椒油,周围摆上蒸好的鱼糊。

4.炒锅上火,放入头汤调味,勾流水芡,浇在鱼糊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