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扬州特产高邮邮缘龙凤活珠子 江苏高邮龙凤活珠多少钱一箱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扬州特产高邮邮缘龙凤活珠子 江苏高邮龙凤活珠多少钱一箱更新时间:2023-08-08 15:44:30

一. 江苏省 扬州 广陵区 扬州盐水鹅

盐水鹅,是扬州的名菜,有着悠久的历史。盐水鹅的原料多为品种优质的白鹅,经过拔毛和层层卤制,便可食用。盐水鹅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必点菜,一碟雪白整洁的盘子,独具匠心地摆上一块块盐水鹅,色泽黄澄明亮,烂而不散,肥而不腻,鹅肉质感松嫩,吃起来很有嚼劲,舌尖起舞,唇齿留香,用一句扬州方言来形容,就是“呱呱叫”。盐水鹅不但肉质鲜嫩,口感鲜美,而且具有许多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鹅肉中蛋白质含量很高,其中维生素亦可保持身体健康。正因如此,鹅肉也成了绿色健康食品中的冠军。

扬州盐水鹅的历史:

到扬州品尝美食,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扬州“三头宴”、“富春包子”之类的名菜名宴,其实要论食鹅的文化,扬州也当之无愧。扬州大量养鹅、吃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前。唐代诗人姚合在《扬州春词》中描述当时的扬州是“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早在明代,鹅肉是最为家常的一道菜,在一些笔记小说中可以察见端倪。《红楼梦》中的胭脂鹅更是一道人们喜爱的扬州菜。

扬州是名副其实的鹅消费城市。全国最优良的鹅品种为“扬州鹅”。据统计,扬州人一年消费盐水鹅2000万只,扬州风鹅产业用鹅在6000万只,所以北方各地饲养的鹅都到扬州来销售。再说在扬州正式的酒席上,缺不了扬州盐水鹅。扬州盐水鹅的名气大得很,几乎与瘦西湖齐名,到扬州没逛过瘦西湖,没吃过扬州盐水鹅,那你不能算是到过扬州。

扬州盐水鹅,扬州人俗称其为“老鹅”,是在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淮扬菜里不可或缺的一道名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充分体现了“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的中国烹饪的本质特征。到清代,地方官员用盐水鹅招待下江南到扬州的康熙和乾隆皇帝受到赞誉,因此而名扬天下,作为地方特色菜闻名遐迩。

在扬州,卖老鹅的摊点,大街小巷,遍地开花。上午十点,下午五点准时出摊。扬州人吃老鹅,跟家常便饭一样。只要高兴,只要想吃,家里来客,走上街头,随处可见老鹅摊,鹅前胛、鹅后腿、鹅头颈、鹅爪翅、鹅血肠、鹅肫肝等,货随主便,任意挑选,称好、剁好、装好、浇卤等,一手交钱,一手拎袋老鹅,与三五知己,推杯换盏,佐酒或是搭饭,既方便又惬意。

二. 江苏省 扬州市 广陵区 扬州漆器

扬州漆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扬州漆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扬州漆器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饮誉海内。隋唐时期,扬州漆器工艺格外精致,金属镶嵌产品日益增多。明清两代为扬州漆器的兴盛时期,除了彩绘和雕漆外,平磨螺钿、骨石镶嵌、百宝镶嵌等新工艺亦有所展。传统的扬州漆器,是在精致髹漆的基础上,选用翡翠、玛瑙、珊瑚、碧玉、白玉、象牙、紫檀、云母、夜光螺及金银等八百种名贵材料制作而成。漆器装饰纹样大量摹刻"扬州八怪"等名人书画,更提高了扬州漆器的艺术欣赏价值。

漆器是扬州两淮盐政的重要贡品。以清宫档案乾隆十五年(1750年),三十六年(1771年)、五十四年(1789年)两淮盐政"进单"所记为例,扬州向清皇朝所贡漆器,就有紫檀周制、螺钿镶嵌、雕漆、彩漆、填漆、洋漆、彩勾金等各种工艺漆器。品种器物大至御案、宝座、床榻、柜桌、香几、屏风,小至各种箱、扇、盒、碗、碟、器皿,应有尽有。其内胎材料有紫檀、梨木、红木、黄杨等名贵木材。

鸦片战争以后,扬州漆器业渐趋萧条,点螺、漆砂砚、檀梨螺钿硬嵌等名贵漆器相继失传。同治至光绪年间,漆器生产稍有回升。主要漆器产品有雕漆、螺钿、周制、刻漆、勾刀等。小件有柬盒、花盆、插牌、文房用具等。浅刻盛行一时,品种有帽筒、笔筒、砚盒等。深刻挂屏常以"扬州八怪"书画为题材,洒螺钿屑铺地或用水色晕染,薰烟做旧,产品基本内销。

解放后扬州漆器逐步发展。1953年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负责筹组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向梁福盛、梁德福、钱仲纯、孙铸臣等各原作坊买得浅刻、平磨螺钿盘盒和平磨螺钿、骨石镶嵌、雕漆、雕漆嵌玉漆器屏风、漆柜及其它工艺美术品,送江苏省首界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华东民间美术工艺品观摩会,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展出。从此扬州漆器工艺又重放异彩。

扬州漆器品种丰富、技艺精湛、色彩绚丽典雅、造型古朴庄重,同时将欣赏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扬州漆器按照造型和用途划分为屏风、家具、杂件三大类,以屏风、家具为主,屏风和家具产量占扬州漆器生产总量的80%以上。按装饰工艺分十大类,尤以雕漆嵌玉、平磨螺钿和点螺三大类质量居全国榜首,名扬海内外。扬州漆器精品迭出,曾多次在国内外荣获大奖,并被选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时的礼品。

三. 上海市 徐汇区 龙凤酸辣汤

【原料】

熟鳝丝100克,熟鸡脯丝100克,香菇丝100克。

【制作过程】

1、葱姜呛锅下熟鳝丝、熟鸡脯丝、香菇丝吵至入味;

2、加鸡清汤烧开,撇去浮油,加米醋、味精、盐、白胡椒粉即成。

四.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乔家白酒

宝应早在唐宋时期,酿酒业就十分兴旺,民间酒坊、酒肆星罗棋布。明末清初,“乔家白酒”脱颖而出,冠领里下河酿酒业数十年,成为皇室贡品。1934年,以其传统工艺,选用陈瓜为辅料的“陈瓜酒”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蜚声中外。二十世纪中叶,宝应人又沿袭光大“乔家白”之工艺,生产出第三代产品“五琼浆”、“龄酒”,连续十多年荣获江苏省名酒称号,是省著名商标。

“乔家白酒”为浓香型大曲酒,经固态发酵酿制,其酿制技艺源自千年酒乡,经历代酿酒师传承、改进,日臻成熟、完美。它选料考究,工艺要求精细,操作要求严格,关健控制点更要把握精准。现代宝应人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汲取浓香型大曲酒之精华,选用5种优质粮食为原料,精心酿造。生产出来的白酒浓香突出,酒度适中,色清透明,窖香浓郁,醇厚丰满,味纯尾正,口感别具一格,被评酒专家誉为“上乘佳品,精品中之珍品”。其工艺填补了江苏白酒在全国五大香型、十大类别上存在的空白,成为江苏名酒、江苏省著名商标。采用传统工艺,选用上乘中药材为原辅料酿制的龄酒,开创了中国保健酒生产的新路,荣获中国优质保健食品称号。

中国酒业泰斗、白酒权威秦含章老先生有诗赞曰:乔家传名梨花香,古园酿得五琼浆,秋风送到维扬曲,爱把书巢作醉乡。

五. 江苏省 扬州 广陵区 江都花木

江都花木

江都,种植花木,历史悠久,相传始于唐代,盛于清代,素有:“花木之乡”之称。扬州八怪郑板桥有“十里栽花算种田”的诗句,江都市现有花卉生产面积2万余亩。产品包括苗木、盆景和盆栽花卉。主导产品有桃花、梅花、琼花、樱花、桂花、紫薇、蜡梅、五宝杜鹃、芍药、月季、龙柏、蜀桧、雪松、广玉兰、银杏、水杉及各种花卉,拥有国内外花卉品种近2000个,年生产盆花、盆景500万盆,各种观赏树木、绿化苗木8000万株。江都花木规格齐全,质量优良,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喜爱。江都丁伙、曹王、双沟等镇的花木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 江苏省 扬州 仪征 朴席

朴席是草席之乡,有一千多年的草席编织史,与“苏席”、“宁席”并列为中国三大名席。清朝曾作为贡品供皇室使用。八十年代以来草席年产销量达千万条,九十年代来其产销量一度有所下滑,但随着人们崇尚返朴归真,草席及其它席草制品销售呈上升势头,席草制品的品种越来越多,主要有睡席、枕席、沙发席、榻榻米、桌席、密筋席、座垫席及旅游制品等一百多个品种
( 仪征)

七. 江苏省 无锡市 锡山区 龙凤腿

龙凤腿主料鸡丝、虾仁。将拌匀的鸡丝、虾仁均分在网油上,包成鸡腿状,放入七成热油,炸熟即可。此菜色泽黄,外松内,内鲜嫩。

【特点】:

造形美观,色泽褐黄,外松脆、里鲜嫩,口味香咸。

【原料】

鸡丝450克、虾仁100克。 猪肉油150克、鸡腿骨10克。鸡蛋50克、白糖10克、辣酱油7.5克、盐7.5克、绍酒20克、味精2克、葱20克、胡椒粉3克、淀粉20克、花生油1250克(实耗油150克)。

【制作过程】

将鸡丝、虾仁同放碗内,加鸡蛋、白糖、辣酱油、精盐、绍酒,味精、葱末和胡椒粉拌和待用。猪网油漂洗干净,切成10厘米见方的块,将鸡丝、虾仁分别放在网油上,鸡腿骨摆放在网油的一端包成鸡腿形。鸡蛋加干淀粉调和。油锅上火,烧至七成热(约175℃)时,将龙凤腿坯逐个沾满干淀粉,再拖蛋糊,滚上面包粉,下入油锅炸至淡黄色,将油锅移至小火上炸1分钟至熟,用漏勺捞出,整齐摆入盘中即成。

八. 江苏省 扬州市 高邮 高邮湖大闸蟹

高邮湖大闸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高邮湖大闸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高邮湖大闸蟹是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的。高邮湖湿地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最为突出的要数高邮湖大闸蟹,纯天然,堪称天下一绝。来高邮游玩,必观湖光,观湖光,必吃大闸蟹。

高邮湖水域面积760平方公里,北接淮河南连长江,为浅水型湖泊,是江苏省第三大湖。高邮湖水域宽阔、水质优良,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水生物产丰富,尤以湖蟹闻名遐迩,早在北宋年间就已成为皇家贡品之一。宋代苏轼极其推崇高邮湖蟹。他赋《扬州以土物寄少游》,其中这个“土物”就指高邮湖蟹。苏轼到高邮看望秦观,在文游台上,两人边观湖景边品蟹,宋代诗人曾几写诗盛赞:“忆昔坡仙此地游,一时人物尽风流,香莼紫蟹供杯酌,彩笔银钩入唱酬。”自宋代起,高邮湖蟹就成为了扬州人的嘉肴美馔。据地方食谱记载,用湖蟹制成的菜肴有清蒸蟹、炒蟹线、雪花蟹斗、蟹子豆腐、蟹黄扒鱼翅、蟹粉狮子头、蟹黄汤包等十余种之多。

高邮湖大闸蟹产地范围为江苏省高邮市高邮湖水域及其流域。

九. 江苏省 扬州市 广陵区 扬州酱菜

距今已有千年以上历史,三和、四美、五福是老牌酱坊,历史早逾百年。扬州酱菜相传源于汉代,唐代时即遐迩闻名。鉴真曾将制作方法传入东国,日本人依法制作,果觉齿颊生香,至今能循旧法制作,并奉鉴真为始祖,诗曰:“豆腐酱菜数奈良,来自贵国盲人乡。民俗风习千年久,此地无人不称唐。”清代时,扬州酱菜被列为宫廷御膳小菜,曾获国际博览会奖章,西湖博览会金奖。解放前,扬州有酱坊70余家,多为前店后作,每家都有高招,尤以四美、三和、五福为大,“四美”是清初一秀才借用《腾王阁序》中“四美具,二难并”之句起名,含义为鲜甜脆嫩,“三和”是酱园主人自起,含义为色香味皆佳。酱菜既保持瓜果蔬菜清香味,又有浓郁的酱香味,其特点是酱香浓郁,甜咸适中,色泽明亮,块型美观,鲜甜脆嫩是其鲜明特点。主要品种有:乳黄瓜,以每斤30条以上的鲜黄瓜为材,皮薄,肉嫩,青脆无仔,无渣如乳;酱牙姜,选取浙江或安徽嫩姜为材,最肥、最嫩、纤维少、入口脆;螺丝菜,取甘露子为材,形如螺丝又像宝塔,脆而清,细而嫩;萝卜头,挑选每年26个以上的萝卜,小、圆、白,腌好后,必须脆、嫩、甜;什景菜,选用红、黄、翠、绿、黛等多种色彩的酱菜,切成丁、条、块、丝、片等形状,组配成什景菜,外形既美,色彩又多,谁人不爱?难怪诗人要赞美:“色如碧一玉形似簪,清香喷艳溢齿间,此味非比寻常物,疑是仙品下寰。”

十. 云南省 大理 云龙县 活水煮活鱼

活水煮活鱼,故名思义,指的是用流动着的活水煮活着的鱼。大理白族吃鱼讲究水活鱼鲜。时兴这种煮鱼方法的地方,以往一般是在渔船上或洱海边的村寨里。活水煮活鱼的方法是:待锅里的油沸后,往锅里汆入活水(即洱海水、河水或井水均可),待油水沸腾后,将已去鳃、鳞并掏去肚肠杂物的一条条鲜鱼放火锅内,然后放上酸木瓜片、辣椒面、食盐、豆腐、葱、姜片,先用猛火煮使其沸腾后,再用文火慢慢煮。煮熟后盛人大碗即可食用。活水煮活鱼由于保持了鱼的原汁原味,鱼肉滋嫩细腻,汤味鲜辣香醇,营养丰富,因而成为白族待客的一道美味佳肴。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原先在渔船上、洱海边村寨才能品尝到的“活水煮活鱼”,引进到了风景名胜景点的餐馆、饭庄。在大理喜洲、周城、蝴蝶泉、洱海公园等名村胜景的食馆中,外地游客都可吃到汤鲜鱼美的“活水煮活鱼”。( 大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