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中草药特产介绍 湖北十大药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中草药特产介绍 湖北十大药材更新时间:2024-01-02 12:51:50

一. 湖北省 天门 捆蹄

捆蹄系卤制凉菜,制作精细美观,质地柔嫩香甜,富有胶质弹性,细嚼甚佳,佐酒最宜。其做法是将猪脚刮净,洗净,去掉蹄甲、蹄膀带肉的部分,用刀片刮净。剔除上膝骨肉,只剩下膝连着一张猪皮。接着一手紧抓已剥下的猪脚皮往下方拉,一手持尖口刀朝下膝骨四周徐徐剥割至蹄跟,剔去下膝的骨肉,刮净油脂,留下蹄尖四块小骨和一张完整的猪脚皮,成为筒状待用。然后将猪腹尾皮刮洗干净,把猪腱子肉、猪皮冻、猪瘦肉均切块成4厘米长、1厘米宽、0.3厘米厚的片,把水发香菇切成粗丝,干虾米用清水泡软,沥干水。干鳊鱼下油锅炸酥,取出研成末。将以上各种材料一并盛入盆内,加高梁酒、白糖、精盐、味精,搅拌成馅料,腌渍一小时。再将腌渍过的馅料装入筒状的猪脚,边装边向蹄跟填实,并用钢针由皮外向里略戳小孔,使已填馅部分的空气流出,确保装灌进的馅料紧而实,当把馅料填满猪脚皮时,再用针线将口部位缝密。用净纱布将装填好馅料的猪脚按原形裹密,再取同样长短的四条竹板夹住四周,然后用麻绳上下捆牢扎紧,即成捆蹄生坯。

往瓦钵内倒入卤水,加上清水1500克,用中火烧沸后,放入捆蹄,改用微火煮一小时后取出,再用钢针在猪脚皮上下戳进小孔,放进瓦钵里,再用微火煮一小时,取出凉冷后,解去绳子、竹板和纱布,用芝麻油涂抹猪脚皮面。食用时将缝线抽出,然后放于砧板上,先切成两半,再分别切成半月形薄片,叠放于盘中。上菜时根据宾客品味可适量饰配番茄片、酸萝卜、芥末酱、辣椒酱,分盛小碟盏即成。

二. 湖北省 荆州 沙市 荆江鸭

荆江鸭头稍小,额微隆起,似“鳝鱼”头型。眼大有神,眼上方有一长条眉状白毛。颈细长而灵活,体躯稍长,肩部较窄,背平直向后倾斜并逐渐变宽,腹部深落,个体小而结实,属蛋用鸭体型。上喙呈石青色,下喙及胫蹼为橙黄色。全身羽毛紧凑,公鸭头颈部为翠绿色,颈以下至背腰部为深褐色,尾部为淡灰色;母鸭头颈多为灰黄色,背腰部为黄底黑碎斑或褐底黑碎斑,以前者居多。成年鸭体型外貌与1982年比较,变化基本不大。

荆江鸭

荆州市沙市区荆江鸭产销协会

11537999

三. 湖北省 仙桃 红庙萝卜

亲爱的朋友,当你或是探亲访友,或是旅游观光,风尘仆仆地到红庙村,吃上一个鲜红的萝卜,定会感到饥渴顿解,疲劳立消,精神马上抖擞起来。那皮薄汁甜,肉质如梨的红萝卜,准会让你拍手叫好,如果再听听菜农讲一段红萝卜的美丽传说,则更加感到“不虚此行”了。若不信,请看前人是怎样赞美红庙萝卜的:

肉白质甜如雪梨,穿红戴绿展丰姿。

七根羽辫向天倚,两寸银簪插沃泥。

红庙萝卜有圆形(柿饼形)和壶桶形两种,根型端直如银簪,须根细小而不多,七片羽状叶,叶缘有波状起伏及浅缺刻和毛茸,叶柄带紫色,叶色绿较浓;株形矮小,叶丛半直立,稀疏处叶倾斜较大;花白色,略带紫,春秋均可播种,播种后45天左右即可采收,个大,产量高,每亩产3000至4000斤。

红庙萝卜表皮薄而光滑,色泽鲜红醒目,肉白色,肉质嫩而清脆,用刀削根便会裂口,如削皮后肉质略带淡绿色,其味则更加清甜可口。它含糖量高,品质上乘,不易空心,不易抽薹,营养丰富,被称为“土人参”,既可作蔬菜,又可作水果,还可加工腌制品等。食用部分每100克含蛋白质0.6—1.0克,碳水化合物5.7—6.6克,钙44—61毫克,磷28—40毫克,铁0.5—0.7毫克,维生素C19—34毫克等,无论是素烧或荤汤,其味都是很鲜美的。

红庙萝卜为何外形美,品质好?据说与下面的故事有关。

很早以前,红庙村西头有一男孩,聪明英俊,经常放牛,割牛草,爱吹笛,鸟儿听到他的笛声,都飞到他的牛背上和牛角上,蹦蹦跳跳,不肯离去;村东头有一女孩,常年到郊外挖野菜,打猪草。她爱唱歌,歌声似凤鸣,鸟儿听到歌声,都在她头上盘旋,唧唧喳喳,随声附和。他们都只有十三岁,一见如故,日子久了,相处更加亲密。虽两小无猜,但心里都很纯朴善良,同病相怜,你帮我挖野菜,我帮你割牛草;女孩篮子里野菜装满了提不起时,男孩主动帮她提;回家时,常让女孩骑在牛背上,自己牵着牛绳走。他俩互相照顾,互相帮助,情同手足。

一晃三年过去了,男孩已长成英姿勃勃的美少年。他脸庞清秀,眉如春山,珠黑睛亮,齿白唇红,高高的鼻梁,中等身材,穿一身白布衫,矫健的体魄,器宇轩昂,煞是可爱。 女孩则更是美丽多娇。她脸似芙蓉,眉如新月,眼闪秋波,嘴似樱桃,齿若列贝。头上青丝如墨染,嫣然一笑百媚生。身着大红衣裙,头发上的绿绸带呈七瓣形向外斜立,像一朵绿色的七瓣羽状花,向着空中绽开。闲静时似娇花照水,行动时如弱柳拂风;身上异香四溢,让人一见便心往神驰,爱不忍舍。有诗为证:

二八佳人体似酥,招来百鸟放歌喉。

回头一笑倾人国,月闭花羞鱼不游。

这时,他俩情窦已开,言谈举止,都免不了带点青春年少的羞涩态。每次相见,男孩总是关心与爱护,目不交睫,一往情深;女孩更是含情脉脉,粉面含羞,好像有话要说,但欲言又止。

一个晴朗的秋日,他俩照例到郊外去重复往日的劳作。当跨过一条小沟时,女孩不慎将衣裙弄脏,男孩关心地说:“你把裙子脱下来洗一洗,一会儿就可晒干”。女孩说:“好,但你要把身子转过去,不准扭头看我,等我叫你转过身来时,你才可转过来”。

男孩满口答应,立即将身体转了个180度,站在田边静静地等候。等了好一会见没有动静,心里着急,担心她出事,就慢慢地扭过头一看,见少女将红裙铺在地上晒,身穿一套紧身白内衣,蹲在那里两眼深情地望着自己,四目相对,少女害臊,惊叫一声,红光一闪,化作一个圆萝卜,色鲜红,七片绿叶向上倾斜,菜篮和小铲仍在旁边。

少男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清醒过来。他高声呼喊少女,可再也没有人回答了。他喊呀喊,从中午喊到傍晚,从傍晚喊到子夜,嗓子喊哑了。他哭了。哭呀哭,眼泪哭干了,鲜血从眼睛中流出,染红了那身白衣。一阵清风拂过,他也变成了一个状如壶桶形的大红萝卜。

有人说,这两个少年原是西天王母身边的金童玉女,因偶尔一次相视一笑,被王母视为“有思凡之念,犯了天规”,遭贬下凡,罚其经受世间苦难,了却凡心,并规定16年后再返天廷。

人们知道了这件事,无不为之流泪叹息,时有诗叹曰:

玉女金童天上来,青梅竹马两无猜。

柔情似水难成对,化作“人参”究可哀。

人们将这两个萝卜好生看护,让它们抽薹、开花,结籽,来年再种。如此循环往复,几年之内,红庙村家家都种上了这种萝卜,却不忍吃它。

后来,有人听说这红萝卜是神仙变的,是童男童女的化身,吃了它可以长生不老,就偷吃了一个,觉得味道特佳,很快就传开了,人们把它当成水果和“小人参”来种植,传至今日。

消息传开,外地人将种子引去种植,结果大相径庭,无论是外形和品质,都不如红庙的萝卜好。什么原因?据说是这一对深情的少男少女眷恋故土,思念亲人,不愿离开红庙迁徙他乡之故也。

传说毕竟是传说,事实终归是事实。红庙村的土质好,水质优,红庙村的人种萝卜重科学,善管理,是萝卜长得好、品质优良的根本原因。有人作诗这样地概括:

十抄萝卜九抄粟,种大地肥苗壮粗。

防病治虫常管理,遵循科学质方优。

首先,红庙村的地是油沙土,农民常用榨油饼和水草、灰肥、猪牛粪等农家肥作基肥,这就更加优化了土质。

二、适期播种,绞水草覆盖,及时间苗,合理浇水,适当地用水粪提苗,防病治虫经常化。

三、精耕细作,有“十抄萝卜九抄粟”之说。

四、选种严格,选出萝卜状如柿饼和壶桶,每个重约二两,根细,须根少,七片叶。发育成熟的种子,既要颗粒饱满,又要略呈灯窝形,色泽还要深重。同一株种萝卜所结的籽,梢部可能营养不足,要舍去。

正因为如此,红庙萝卜的品质就越种越优,远近闻名了。

四. 湖北省 仙桃 仙桃鳝鱼米粉

鳝鱼米粉是仙桃当地的名小吃,早餐必备,相当于武汉的热干面一样。粉细如丝缕,汤汁浓稠、爽滑可口,滋味鲜香,熬汤的料要选用野鳝鱼骨、猪腿骨和肉皮,熬出来的汤鲜,味长,将新鲜的大米泡制8小时,泡好的米磨成米浆,这样汤汁浓稠。花源酒店的这位老师傅做了35年的鳝鱼米粉,花源酒店开业20年,这个特色早餐一直是花源酒店的招牌,每天要卖出几百碗。

历史典故:

鳝鱼米粉,原名糊汤米粉,是流传在沔阳(现仙桃市)的一款著名的风味小吃。传说在清朝末年,沔阳一位寒门孝子,无钱为卧病在床的母亲抓药治病,听老人说黄鳝(鳝鱼)吃了可以补身体,补血气,于是自己下河堤捉了十几条,买了一点骨头,生姜熬成汤给她母亲喝,来调养身体,他母亲喝后说:儿啊这是什么汤这么鲜美,儿子听后非常高兴说,这是儿子自己捉的黄鳝加骨头熬的汤,于是儿子就天天下河抓鱼熬汤给母亲喝这样半年过后母亲竟然病好了,康复后的母亲将自己田里的米磨成浆,做成米线,将鳝鱼汤加入米浆和儿子开始在街边叫卖糊汤粉,由于味道特别,鲜味十足,一传十、十传百,渐渐成了沔阳家喻户晓的风味早点。

五. 湖南省 郴州市 安仁 安仁草药炖猪脚

说到郴州安仁,不能不提的是一道特色菜:草药炖猪脚,而草药猪脚汤更被称为“天下第一汤”。

据《安仁县志》记载,在1200多年的历史中,安仁本地人就有在春分节后家家户户熬草药汤喝的习俗。当地百姓将增骨风、搜骨风、月风藤、黄花倒水莲、黄皮杜仲、龙骨神筋等10多种草药与猪脚、黑豆等熬成黑黑的浓汤,不但滋补身体,且滋味美不可言。

我们请教安仁当地人介绍这天下第一汤的做法,其实挺简单:先将近10种草药洗后晒干,剁成一寸长短备用,熬药时将草药倒进锅内,添水盖住草药为宜,猛火熬8个小时左右,将药汤滗出后再添水熬药渣4小时,熬好后将两汤倒在一起再熬,放上大块猪脚、猪肉(约5斤)、鸡肉(约3斤),20个煮熟的去壳鸡蛋,一斤半黑豆,加上一些中药熟地、枸杞子、当归等一起文火熬制一天一夜,熬成黑黑的浓汤,肉烂了,豆烂了即可食用,早晚时候喝一大碗,即可当餐,又可当点心,滋味美不可言。

六. 湖北省 潜江 潜江木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潜江木雕

潜江木雕的文化根基可溯自远古。境内发现“楚章华台宫宛群落遗址”以及出土的部分木雕漆器等印证。

潜江木雕分大木雕刻和小木雕刻两类。大木雕刻包括:梁、枋、斗拱、檩等建筑装饰木雕;小木雕刻则指家具装饰木雕、木雕神像、装饰摆件等。积玉口资福寺、熊口吊脚戏楼是古时潜江木构建筑装饰的经典之作。“滴水雕花床”是潜江传统家具装饰木雕的代表作。

潜江木雕制作经过木材干燥、设计绘图、打粗坯、修光打磨、染色等工序。潜江木雕的传统技法分为圆雕、浮雕、镂空雕以及镶嵌雕。

潜江木雕不追求木材之名贵而取材于农家房前屋后的杨柳桑槐桃等乡土树;以实用和情趣;守程式,不惟程式,崇尚“三分选材,七分雕”“三分雕刻,七分染”,创造了潜江木雕古拙朴实,生动传神,刀法简练,粗放挺拨的艺术风格。

七. 湖北省 襄阳市 枣阳 甜柿

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含大量铁元素。( 枣阳)

八. 湖北省 仙桃 沔阳麻鸭

沔阳麻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沔阳麻鸭,为蛋肉兼用型育成品种。原产于湖北省仙桃市沙湖、杨林尾、西流河、彭场等地区。 沔阳麻鸭系湖北省仙桃市(原沔阳县)畜禽良种场育成。1974年湖北省科委组织有关单位制订品种标准时,命名为沔阳麻鸭。1982年9月组织省内外专家签定,经湖北省农牧业厅畜牧局审定出为育成品种。养殖范围遍及湖北省内天门、汉川、洪湖、荆门以及武汉市蔡甸区、汉南区等地。

1960年开始,沔阳县畜禽良种场引进体大、身长、蛋重的高邮鸭为父本,与当地体小、善牧、蛋多的荆江鸭进行杂交改良,显尔出较好的0优势,自群繁殖三年后,又于1966年再次引进高邮鸭公鸭与杂交一代母鸭进行杂交。经过近20年的定向选育和自交固定,逐渐育成丁体大、蛋重胜于荆江鸦的沔阳麻鸭新品种。

沔阳麻鸭耐热抗寒,适应性强,成活率高。既善游牧走旱地,又经得起风霜雨雪的袭击,在滴水成冰的严寒季节,仍能潜入深水觅食色虾螺蚌。据1981年统计初生雏鸭1200只,在放牧条件下,30日龄成活串89.67%,60日龄成活牢85.17%。沔阳麻鸭颈细长而灵活,具有较强的觅食能力。 沔阳麻鸭

沔阳麻鸭是湖北省体型较大、生长较快、适应性强、产蛋较多的蛋肉兼用型育成鸭种。其鸭蛋制成的“沙湖盐蛋”,以蛋大、油多、蛋黄呈桔红色而闻名全国,畅销港澳。1982年湖北有15个县饲养,深受群众欢迎。鉴于育成后的时间短,今后应继续以仙桃市畜禽良种场为选育基地,搞好东荆河外滩5000亩种鸭牧场建设,大力发展鱼、虾、蚌、螺和麦黄草等动植物饲料,并采用群体建系的方法,使沔阳麻鸭朝蛋多、强大、快长的方向发展。

特征沔阳鸭体躯呈长方形,具有背宽胸深,肉色发红,胫和蹼为橘黄色等外貌特征。公鸭:头颈上半部和主翼羽为孔雀绿色,有金色光泽,颈下半部和背腰为棕褐色,臀部黑色,胸腹部和副主翼羽为白色,喙壳青黄,喙豆黑色。母鸭:全身均为斑纹细小的条状麻色,有深麻和浅麻两种,以浅麻居多,主翼羽呈青黑色,喙壳铁灰色,喙豆黑色。雏鸭:羽色为乌灰色,头顶至颈背部有一条深色的羽毛带。

沔阳麻鸭生长速度较快,在13周龄体重就可以达到1.5 kg左右,屠宰率为89%~91%,瘦肉率略低,仅有16%~17%。产蛋性能表现为年产蛋160~250枚,平均蛋重74 g,蛋壳颜色分为青色和白色,分别占85%和15%。在繁殖性能上,沔阳麻鸭在公母配种比例为1:20~25时,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93.07%和88.47%。

沔阳麻鸭虽然有很多的优点,如繁殖性能好、屠宰率高等特点。[

沔阳麻鸭

仙桃市鸭业协会

11210913

活鸭

九. 湖北省 武汉 江汉区 湖北鱼馔

湖北盛产淡水鱼虾,富有江南水乡风味的湖北鱼馔,是鄂菜的一大特色。武汉云鹤酒楼鄂菜品种繁多,尤以各种淡水鱼肴为拿手好菜,采用蒸、炒、溜、炸等20多种烹饪方法,制作出色味香名异的楚乡鱼馔。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