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徽特产臭鳜鱼直播 安徽特产臭鳜鱼味道怎么样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徽特产臭鳜鱼直播 安徽特产臭鳜鱼味道怎么样更新时间:2023-08-07 03:05:46

一. 贵州省 黔南州 独山县 独山臭酸

独山臭酸是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的。臭酸,与盐酸、虾酸并称为“独山三酸”,因煮时会散发出无比奇“臭”的味道而得名,一家煮一条街都能闻到,正所谓是“臭名”远扬。

臭酸菜微酸奇香,十分开胃。臭酸的做法是先制“酵母”,即将荤腥鱼肉煮熟后冷却,然后盛入坛内密封数月后制成。煮臭酸菜时,舀一小碗臭酸“酵母”,配一小锅荤菜同煮便成。臭酸煮肥肠是特色菜,吃后让人终生难忘。

还有喔,吃臭酸一定要到独山去吃,因为除了独山其他地方几乎没有,就算有也是不正宗的。

二. 安徽省 安庆 大观 河口韭菜

河口韭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河口韭菜

安庆市大观区农业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河口韭菜种植历史悠久,产于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的长江河流冲积地带,韭菜内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含量较高。

韭菜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韭菜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每100克韭菜含1.5克纤维素,比大葱和芹菜都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同时又能减少对胆固醇的吸收,起到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

三. 安徽省 滁州 凤阳 凤阳树莓

凤阳树莓是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的。第九届国际树莓大会在中国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举行,凤阳县在会上被国际树莓联盟授予“中国树莓之都”称号。

树莓又称覆盆子,含有丰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防治衰老、炎症、肿瘤、辐射等方面显示出独特功能,素有“黄金水果”之称。

据了解,凤阳县将重点扶持金小岗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2000亩树莓研究与种苗基地,同时积极引进树莓深加工企业群,形成农业深加工示范区。

小岗村已经形成3000亩基础粮食产区、万亩“黑土地”特色产区和以树莓、蓝莓、大樱桃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区齐头并进的局面。

四. 湖北省 武汉 新洲区 臭桂鱼

真得很臭,向臭豆腐一样,能够忍受它的臭味的话就可以品尝到一道美味佳肴。

五. 安徽省 六安 雁鹅

雁鹅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中型肉用型品种。原产于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市,分布于安徽省各地和江苏省的镇江、南京丘陵山区。在江苏通常称雁鹅为“灰色四季鹅”。

外貌特征:体型中等,体质结实。头部圆形略方。喙黑色、扁阔。头上有黑色肉瘤,质地柔软,呈桃形或半球形,向上方突出。眼睑黑色或灰黑色,眼球黑色,虹彩灰蓝色。颈细长,胸深广,背宽平,腹下有皱褶。皮肤多为黄白色。全身羽毛紧贴,呈灰色,背羽、翼羽、肩羽及胫羽为灰底白边的镶边羽,腹部灰白羽。成年鹅羽毛灰褐色和深褐色,颈的背侧有一条明显的灰褐色羽带,体躯的羽毛从上往下由深渐淡,至腹部为灰白色或白色。除腹部白色羽外,背、翼、肩及胫羽皆为银边羽,排列整齐。肉瘤的边缘和喙的基部大部分有半圈白羽。胫、蹼橘黄色,趾黑色。雏鹅全身绒羽墨绿色或棕褐色,喙、胫、蹼灰黑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公鹅109克,母鹅106克;30日龄公鹅791克,母鹅810克;60日龄公鹅2437克,母鹅2170克;90日龄公鹅3947克,母鹅3462克;120日龄公鹅4513克,母鹅3955克;成年公鹅6020克,母鹅4775克。成年公鹅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6.10%,母鹅83.80%;成年公鹅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2.60%,母鹅65.30%。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鹅平均开产日龄250天,早者210天。平均年产蛋65枚,平均蛋重159克。平均蛋壳厚度0.60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51。蛋壳白色。公鹅性成熟期120-150天,公母鹅配种比例1:(5-7)。平均种蛋受精率9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0%。母鹅就巢性强,就巢率83%,一般年就巢2-3次。公鹅平均利用年限2年,母鹅3年。

六. 安徽省 池州 贵池 黄精

黄精在九华山普遍生长,是多年生的百合科草本植物,又名“鸡头参”、“老虎姜”,多生长在阴湿山坡或沟谷两侧,一枝多叶,叶短似竹,花绿白色,三至五朵集成伞状,花梗下垂,根茎横生,肥大肉质。加工考究,一般经九蒸九晒工序,通称“九制黄精”。黄精加工成品,油润、气香、味甜,既可药用,也可食用。具有补中益气,除风温、安五脏、强筋骨、止寒热、填精髓之功效,能补诸虚,久服神清气爽,延年益寿之功效。相传明代高僧海玉大师在九华山百岁宫山洞内苦修,不进米饭,食黄精为生,终年110岁。( 贵池)

七. 安徽省 安庆 桐城 桐城茶叶

桐城茶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桐城市农业委员会

桐城茶叶桐城市小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桐城市杨头有机茶专业合作社

八. 安徽省 安庆 大观 河口丝瓜

河口丝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河口丝瓜

安庆市大观区农业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河口丝瓜种植历史悠久,产于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的长江河流冲积地带,丝瓜中维生素c、b含量较高。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河口村种植丝瓜已有20多年,所用品种是当地品种河口丝瓜,其品质好、产量高,在8~9月"伏缺"期间大量上市,生产效益好,最近几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33hm2以上。

九. 湖北省 荆州 松滋 洈水鳜鱼

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之一

也称鲧花鱼,桂鱼,俗称“花鲫鱼”。

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鳍科鱼类。体侧扁形,背部隆起,最长可达60cm,呈青黄色,外表着生黑色斑纹。嘴大,下颌突出,鱼鳞细小,圆形、生性凶猛,喜食鱼虾。洈水湖盛产此鱼,肉质鲜嫩,是我国的一种名贵味美的淡水食用鱼,也是洈水风景区最受旅客欢迎的鱼种。鳜鱼制作的传统佳肴甚多,白汁鳜鱼为其一种,用鲜活鳜鱼清蒸后,再加茄汁烹制而成的美味佳肴,洁白鲜美的鱼体,间以红椒丝、玉兰片丝、甘豆等配料点缀外形清雅,味道鲜美,香气浓郁。

前人张志和《渔父》词赞曰: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菜品特点:洈水湖鳜鱼是我国的一种名贵味美的淡水食用鱼,也是洈水最受游客欢迎的鱼种。肉质鲜嫩,味道纯正,食之回味无穷。

制作方法:鳜鱼制作的传统传肴甚多,白汁鳜鱼为其一种。用鲜活鳜鱼清蒸后,再加茄汁,烹制而成洁白鲜美的鱼体,间以红椒丝、玉兰片丝、青豆等配料点缀,外形清雅,味道鲜美,香气浓郁。

十. 湖北省 十堰市 张湾区 黄龙鳜鱼

黄龙鳜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黄龙鳜鱼是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黄龙水库的。鳜鱼经过库区特定水域自然生长,形成现今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黄龙鳜鱼。黄龙鳜鱼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黄龙鳜鱼生长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腹地的黄龙水库。鱼身呈不规则黑褐斑,底纹金黄色,自吻端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过眼斜纹;鱼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背鳍12条,分两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头部具细小鳞片、呈尖三角形,头长为眼径的5倍以下,眼大偏暗黄;口大唇薄,下颚明显长于上颚;上下颚、梨骨、口盖骨上有大小不等的小齿;鳃耙6枚,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幽门垂68~95个。二龄个体平均长30~35cm、重500~600g。肉质柔嫩,味鲜美,少腥味,无肌间刺,为名贵鱼类。

1969年黄龙大坝建成以后,堵河鳜鱼经过库区特定水域自然生长,形成现今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黄龙鳜鱼。因其南水北调水源地特定的水资源和地域环境,加之厚重的人文底蕴,为其本为名贵的鱼类产品加上了市场发展的皇冠,使得黄龙鳜鱼在市场销售之初就显得光芒四射、供不应求。

近年来,张湾区在“技术单位+专业合作社(公司)+养殖渔户”模式运作下,开展黄龙鳜鱼养殖技术标准的研发与示范工作,坚持“技术支撑+标准带动+政策扶持+环保养殖+打造品牌”的思路,逐步集群养殖手段,保持地方特色,壮大养殖规模,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2011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全镇养殖黄龙鳜鱼的协会1个,养殖大户43家156人,技术服务人员达18人,养殖水域面积500公顷,养殖规模85万尾,产量达220吨,实现产值4000万元。多年来,黄龙鳜鱼养殖业的发展走过了集体网箱转包给农户试养→渔户养殖经营→标准化运营模式(技术单位+专业合作社+养殖渔户),已壮大完善走向产业化发展格局。

2013年,张湾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申报的“黄龙鳜鱼”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鳜鱼是一种美味佳肴。库区野生鳜鱼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是人们餐桌上的佳味美肴,食用珍品,“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其味清香扑鼻,鲜脆可口,可谓“席上有鳜鱼,熊掌也可舍”。富含蛋白质、氨基酸、钙、铁等微量元素。可清蒸、红烧、水煮、油炸等,根据个人喜好而食,不管怎样烹饪,都不会改变其美味可口的特性。

同时鳜鱼药用价值极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鳜”类[食疗]:“味甘、性平、无毒,归脾、胃经”春夏季捕捞的鳜类,可全鱼入药。鲜用,有补气血、益脾胃的滋补功效。吃鳜鱼有“痨虫”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鳜鱼肉的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贪恋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

随着丹江口水库的网箱养殖的逐步取缔,我市“黄龙鳜鱼”的主产区汉江-堵河流域将成为我市渔业发展的又一个支点,而“黄龙鳜鱼”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投入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我市“黄龙鳜鱼”的产量也将跨越式增长,其经济效益潜力无限。

地域范围

黄龙鳜鱼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所辖的黄龙镇黄龙水库,总水域面积4000公顷。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9゜31ˊ至110゜41ˊ,北纬31゜21ˊ至32゜50ˊ之间。养殖水域面积500公顷,养殖规模85万尾,产量220吨,产值0.4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鱼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鱼身呈不规则黑褐斑,底纹金黄色;口大唇薄,下颚明显长于上颚。上下颚、梨骨、口盖骨上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头呈尖三角形,眼大偏暗黄;头部具细小鳞片;侧线沿被弧向上弯曲。背鳍12条,分两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自吻断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斜型褐色条斑;幽门垂68~95。二龄个体平均长30~35cm、重500~600g。雌性个体二冬龄性成熟,雄性一冬龄性成熟,属多次产卵类型;漂泊性卵,比水重,稍具粘性,有油球。肉味鲜美,少细刺,为名贵鱼类。 2、内在品质指标:黄龙鳜鱼品质优,营养价值高。水分≤90(g/100g),蛋白质≥9.0(g/100g);总脂肪≤0.8(g/100g);灰分≤1.0(g/100g);富含多种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氨基酸总量≥7.0 (g/100g)。 3、安全要求:安全指标执行NY/T842-2004《绿色食品鱼》(活鱼-淡水)标准规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