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信阳特产食材 信阳零食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信阳特产食材 信阳零食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3-10-15 12:27:45

一. 河南省 信阳 商城县 “德”字粉

“德”字粉又称汤粉、板粉,是一种特制的食用粉丝。商城生产粉条的历史悠久,明朝就有人生产。清朝末年,汤泉池、余集一带就有数百家产户。首创“德”字粉的是吴河乡汤泉池村的黄广顺家粉坊,他家于1908年以豌豆、绿豆为原粉,使用本地的泉水洗粉,生产的粉丝不仅产品质量好,且出粉率高,销路、效益都很好。在他的带动下,相近的曹广兴、陈宏昌、刘福志等户粉坊也都相继仿制,生产经营起这种食用粉丝。

这种粉丝质量高、口感好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当地水质纯净,无污染;二是加工工艺质量要求高,从磨粉、晒粉、下粉、洗粉、凉粉、轧粉到包装等各道工序,环环相扣,一丝不苟;三是粉丝原料豌豆、绿豆等为当地土产,虽产量不高,但绝对无污染,品质好。为了恪守信用,产户以“德”字为商标,经粉商张德兴转销到武汉。日常月久,“德”字粉就成为这种粉丝的品牌。1914年,“德”字粉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竞赛会上展出,成为商城县最早在国外展出的土品。

“德”字粉丝洁白似玉,粉丝细亮,韧性好,食用时用温水浸泡,晶莹剔透,可凉拌、热炒、煨汤炖肉、包饺子、炸丸子,味道醇美,爽滑可口,久煮不烂,堪称席中佳品。同时,“德”字粉包装精细,五斤散乱的粉丝,经过工匠梳理榨制,做成长34厘米、宽30厘米、厚5厘米的精制粉块,四面光滑如板,层次有致,配以桃红色的“德”字商标和黑色的丝,不仅美观大方,而且便于运输,远销两广、港澳及东南亚各国,市场供不应求,享有很高的信誉。

旺盛的市场需求给“德”字粉生产带来蓬勃生机,在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德”字粉年产量已超过10吨,产销两旺,成为叫得响、拿得出的地方传统品牌。

二. 河南省 信阳市 新县 新县茶叶

新县茶叶是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的。新县种茶历史悠久,为茶叶生产基地县,现有茶园面积12万亩,全县年产干茶200万公斤,有毛尖、炒青、龙井、花茶、红茶、蒸青茶等数十个品种。

新县,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新县,位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地处鄂豫皖三省结合部,全县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人口36.5万人。别看县小,这里也是河南省茶叶主产区之一,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这里成为集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特色产茶县于一身的特色茶乡。

新县是全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主产区之一,所产毛尖其形紧圆细直、香气馥郁、汤色清澈、滋味醇厚,主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三. 河南省 信阳市 罗山 罗山板栗

罗山县位于河南南部,是河南省林业重点县之一。近年来,板栗作为罗山县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豫罗红栗、罗山大板栗为主的板栗基地40.2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6万亩,年产板栗2080万公斤,产品品质好,色泽鲜艳,耐贮藏,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产品远销新加坡、日本、香港及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国内外大中城市,年产值1.04亿元,税收1040万元。

全县建成千亩以上的板栗基地160处,形成以板栗生产为主导产业的乡镇10个,板栗生产专业户3600多户,全县有50万人依靠发展板栗受益,20万人依靠板栗生产脱贫致富。目前,全县建成10个板栗销售市场,年吞吐板栗1500万公斤;7个板栗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300万公斤。罗山县在板栗基地建设过程中,立足资源优势,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积极实施板栗产业化建设,成效显著。1994年,被河南省林业厅授予“板栗基地建设先进县”,被原林业部授予“全国经济建设先进县”称号。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

四. 河南省 信阳 淮滨县 淮滨黄沙

淮滨境内有四大河流,淮河66公里、洪河71公里、閭河25公里、白露河72公里,河道总里程为234公里,主产黄沙,品种有粗砂、中粗砂、细沙等多种,储藏总量5000—10000万立方米,年可开采200万立方米。

多年来,由于我县黄沙质优价廉,通过淮河到长江,长期销往江、浙、上海、武汉等地建材市场,供不应求;在墙面装饰、地板砖、免烧砖等新型的建筑材料中,黄沙也是必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原材料。

五. 河南省 信阳市 固始 固始茶菱

固始茶菱,为清代贡品。水生果类植物,象菱角,茎叶浮于水面,夏季开散碎小白花,小叶,果实长形、杆状,后秋成熟。生长在固始东部,野生。秋熟时,连秧捞起,晒干,将果实磕落,再揉搓去果壳。茶菱果仁白色、黑头,一厘米多长(约两个糯米长),形如小虫。整制干净的茶菱果仁,用小火细炒,直至发出清香,上糖熬制,再加适量黑芝麻,搅拌即为成品。密封包装以免跑气软化、失味。茶菱是细果,高级点心。食用时不可用手拿。而是在旁边放一蜜盏、一杯茶水,用小棒粘茶菱就香茶,慢慢品尝,味道酥脆、清香、甜润。其性能:清心、明目、怡神。

六. 河南省 信阳 商城县 商城炖菜

商城炖菜是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的。商城炖菜,半汤半菜、原汁原味、酥烂鲜香、肥而不腻、鲜而不腥、口味醇厚、易于消化、营养丰富,适合养生保健。商城县赢得“商城吃家”之美誉,获得“河南省炖菜之乡”之殊荣。

商城地处大别山北麓,位于淮河流域上游,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质的食物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朴实的风土人情,地方传统菜精华与满清宫廷名菜的完美融合,造就了商城独特的饮食文化,形成以炖为主,炖、炒、焖、炸、蒸等多种烹饪技法并存,融南北风味于一体的饮食风格,成为“信阳炖菜”之发源地,赢得“商城吃家”之美誉,获得“河南省炖菜之乡”之殊荣。

商城炖菜历史源远流长。始于唐宋,兴于明清,盛于抗日,发展于当代。千百年来,商城民众秉承原汁原味理念,精心制作商城炖菜,最终形成以清炖为代表的菜点风味流派,与东北炖菜、华南炖菜具有本质区别,在华厦5000年厚重的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

商城炖菜口味广泛接纳。原汁原味和清香鲜嫩的口味特点,符合商城及周边地区民众饮食习惯和时尚潮流,被区域外更大范围民众认同和接纳。

商城炖菜产品种类丰富。现流行的炖菜有原汤、奶汤、清汤、红汤四大类一百余品种,以原汤类炖菜为主,占炖菜产品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

商城炖菜原料选取严格。以选择鲜活品为主,主要选用本地产原生态的畜禽类、水产类、植物类和真菌类原料。

商城炖菜讲究火候运用。制作以鸡、鸭、鱼、肉为主料的原汤类炖菜,对火候要求十分严格。一般情况下,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中火撇去浮沫,后改用小火慢炖。

商城炖菜调料使用慎重。一般只使用葱、姜、盐、食用油等基础调料,不使用辣椒、胡椒、大蒜、酱油、生抽等调料。少数以鱼、肉为原料的炖菜制作,除使用基础调料外,加用少量料酒、糟米酒、香醋等调料。

商城炖菜适合养生保健。现流行的多数品种为多汤汁炖菜,半汤半菜、原汁原味、酥烂鲜香、肥而不腻、鲜而不腥、口味醇厚、易于消化、营养丰富,适合养生保健。

七. 河南省 信阳 商城县 腊肉鳝鱼火锅

商城县河渠纵横,库、塘、堰、坝密布,有利于黄鳝自然生长繁殖。以商城黑猪腊肉和野生鳝鱼为原料,烹制的腊肉鳝鱼火锅,腊肉浓香,鳝鱼嫩鲜,风味独特,回味无穷,具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

信息来源:县商务局

八. 河南省 信阳市 息县 息县红麻

红麻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草本韧皮纤维作物。又称洋麻、槿麻、钟麻。起源有原产印度或热带非洲两种看法。以中国、泰国、印度、前苏联种植较多。红麻茎直立,高3—5米,粗1.5—2.0厘米,呈绿、紫、红或浅红色。叶分掌状裂叶型和阔卵叶型。花淡黄或乳白色,花柱5裂,柱头紫或红色。蒴果,种子呈肾形。

息县从四月至九月的平均气温为23.05℃以上。平均无霜期为220天,这对红麻种子的发芽出苗和营养生长都十分有利。60年代初,息县农场引进广西南方型红麻试种成功,平均单产麻皮达150公斤左右,典型地块单产达到250公斤以上。其突出优点,一是抗力强,纤维束拉力40—50千克。二是纤维白,有光泽,极少斑疵。三是纤维柔软,分离均匀,纤维束长度2米以上。常年种植30万亩左右,80年代中期曾达到79.5万亩左右。随后在潢川、固始、淮滨等县也得到很快发展,产量占全国红麻总产量的1/5,成为我国最大的红麻生产基地之一。其中,息县1983年红麻总产占河南省第一位,产值达3000多万元,产品远销日本、前苏联和西欧各国。

九. 河南省 信阳市 固始 固始皮丝

“皮丝”是河南省固始县著名的土。系用洁净的猪肉皮经过浸泡,去脂、片皮,切丝、晾晒等工艺流程,加工而成的干制品。猪肉皮,古称“肤”,俗名“肤皮”。做为菜肴原料的皮丝于明朝末年开始生产。相传系古蓼城(今河南省固始县寥城岗)满堂春菜馆的掌柜创制。清代咸丰年间,祖籍固始的巡抚吴元炳曾以乡土进奉朝廷,颇受帝王后妃青睐。自此,“固始皮丝”被列为贡品。1914 年被选为中国名品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而名扬世界。

皮丝的吃法很多,可扒可烧,可拌可炒,以其为主料可制作20 多种菜肴。“桂花皮丝”即用皮丝和固始黄鸡的蛋黄同炒而成,色似桂花,橙黄悦目,别具风韵,令人陶醉。

十. 河南省 信阳 商城县 商城板栗

商城县栽培板栗的历史极为悠久,县内所产板栗具有个大、肉嫩、皮薄、味甜、色泽鲜艳、颗粒饱满、种皮易剥离等特点,果肉含糖量高、品质优良、香甜可口而深受喜爱,适于作糖炒栗子。除炒食外,可生食、烘食或可磨成栗粉,做各种糕点,也可做烹调材料。

信息来源:商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