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吉林白河特产有什么吃的 二道白河买特产攻略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吉林白河特产有什么吃的 二道白河买特产攻略更新时间:2023-08-08 16:01:36

一. 吉林省 吉林市 丰满区 烧灯碗

烧灯碗,又称宫廷烧灯碗,是以新鲜猪血和猪肠为原料制作的。血肠制作相对较麻烦,所以一般家庭通常购买加工好的血肠,回家后再烹调,主要用来制作白肉血肠。

但由于烧灯碗对血肠的要求较高,所以大多由饭店自己灌制。将猪肠清洗干净,一头扎紧,把新鲜的猪血稍加工后,灌入猪肠中,灌好后,将口扎结实。开水下锅,煮至血肠浮起,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这当中,要加入盐、调味料,具体的配方就由主厨决定了。

二. 吉林省 吉林市 昌邑区 砂锅老豆腐

豆腐素以吃嫩为好,“砂锅老豆腐”却一反常俗,偏偏以“老”见卓,成为久盛不衰的吉林风味菜肴。

烹制此菜,别具匠心。先将豆腐经旺火沸气蒸出蜂窝状,然后凉透挤出水份,改刀成块与熟鸡肉丝、海参、火腿、蘑菇、冬笋丁等放入砂锅鸡汤中烧开后改用慢火炖。用精盐、味精调口,待豆腐入味后,放入熟豌豆,淋香油出勺,此菜汤鲜适口,豆腐名“老”实“嫩”。

三. 吉林省 延边 延吉 鹿筋

鹿筋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筋,药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始见于《唐本草》。 干燥的鹿筋为细长条状,金黄或棕黄色,有光泽且透明,长45-65厘米左右,直径1.5-2厘米。上端带肉质,下部有半圆形黑色蹄甲二个,亦有带4个小块蹄骨者;蹄甲处略带皮,有棕色或淡棕色短毛。质坚韧,气微腥。以身干、条长、粗大、金黄色为佳。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及中部斗山区,为我国梅花鹿和马鹿的主要产地。全年均可采收。取鹿的四肢,抽出足筋,保留蹄甲,阴干。炮制时斩去蹄甲,用温水略洗,置炭火烘软,切成小段即可。 ( 延吉)

四. 吉林省 白山 抚松 园参

园参指的是人工栽培的品种,由种到收需要五、六年以上时间,产量较大,但药用价值不如野生人参。 主产于我国东北各省,以吉林抚松县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因而称吉林参。

五. 吉林省 吉林市 昌邑区 富春园火锅

富春园火锅久负盛名。火锅特点,除有生熟猪、牛、羊肉和各种山珍野味、海鲜品外,还有经过选料、烧烤、刷洗、煮锅、冷冻、切片等七道工序精制而成的“片糊肉”。

“片糊肉”切出要打卷,下锅后成锯齿状,加入海鲜、野味、调料,食之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具有肉嫩、汤鲜、味美爽口等特点。

六. 吉林省 延边 图们 打糕

打糕是把糯米蒸熟后捶打而成的,食用时切成块,沾上豆面或蜂蜜等,吃起来筋道、味香。因此,朝鲜族历来把打糕当作上等美味,每逢年过节或婚姻佳日及迎待贵宾时,都要做上打糕摆上餐桌

七. 吉林省 吉林市 昌邑区 松花湖浪木根雕

松花湖浪木经过大自然的雕琢,千姿百态,天然成趣,形成巧妙,古朴自然,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

八. 吉林省 吉林市 蛟河市 吉林蕨菜

蕨,是多年生草本蕨类植物,列于凤尾蕨科。产于吉林东部山区、半山区。株高一米左右,根状茎蔓生土中, 叶大,多回羽状复叶,孢子囊群生叶背边缘。其幼叶可食,是上等山菜,称“蕨菜”。蕨菜既可鲜炒或做汤,又可盐渍或晒成干品。腌渍制品很受人们欢迎。腌制时,选择长势好、鲜嫩、粗壮、无病虫害的新鲜蕨菜,切去不能食用的较硬部分,进行腌渍。经两次盐渍,就成为柔软、鲜嫩.。 色泽近似新鲜蕨菜的腌制品。它一般不易霉烂,便于贮存。

据科学分析,每百克鲜蕨菜中含胡萝卜素1.68毫克,维生素C35毫克。蕨菜干 品中含粗蛋白24.13%,粗脂肪1.47%,粗纤维10.41%,无氮浸出物43.37%,灰 分7.98%,钙0.27%,磷0.58%。

药用价值很高。《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里记载,蕨有驱风湿、利尿解毒、 安神降压之功效。据化验分析,蕨含有多种蕨素、多种甾酮及甙类,对于关节炎,高血压、白带、脱肛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九. 吉林省 吉林市 蛟河市 黄松甸黑木耳

黄松甸黑木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松甸黑木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松甸黑木耳,吉林省,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主产于该省蛟河市黄松甸镇及周边地区。由于特殊的种植环境和种植方法,黄松甸黑木耳成分独特,品质优良,被评为中国“全国名牌产品”。

蛟河市黄松甸镇是“中国黑木耳第一镇”、“食用菌之乡”、食用菌“全国优秀基地镇”、“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镇”。.黄松甸黑木耳,于2001年注册为“黄松甸”品牌,2001年“黄松甸”牌黑木耳被吉林市人民政府评为“吉林市名牌农产品”;2003年“黄松甸”牌黑木耳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吉林名牌产品”;2004年中国全国第七届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暨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推荐“黄松甸”牌黑木耳为“全国名牌产品”。.

品质特点

黄松甸镇位于蛟河市区东50公里,地处长白山脉延续山区,海拔474米,地势高寒,无霜期较短,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昼夜温差较大。独特的气候条件、生长环境和生产管理技术,生产出独特、优质的黑木耳,在食用口感、理化指标、外观形状上与其他产区的黑木耳都有所区别。
一、“黄松甸”牌黑木耳生长于气候地势高寒、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生长相对缓慢,干物质积累较多,所以耳片较厚,耳肉弹性好,食用口感特别好。
二、“黄松甸”牌黑木耳采用威虎河水浇灌,水源纯净*全镇森林覆盖率91%,空气清洁*域内没有工厂。“黄松甸”牌黑木耳生长于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天然环境中,符合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品质极佳。
三、“黄松甸”牌黑木耳采用地栽法生产,栽培料以硬杂木木屑为主,耳肉有弹性,食用口感好,与其他产地木耳不同。
四、“黄松甸”牌黑木耳选用单片品种,生产管理精心,采摘晾晒时单片摆放,适时翻晒,外观形状自然卷曲,颜色与光泽自然、较深。生产过程采取覆膜等措施,耳片上不附着的沙土等杂质,商品性好。.

生产情况

蛟河市黄松甸镇依托资源优势,把食用菌产业不断做大升级,发展成为 图2 黄松甸镇木耳栽植基地

.富民第一大产业。全镇85%以上的村发展食用菌种植业、85%以上的农户从事食用菌种植业、农民收入的85%来源于食用菌产业。全镇年种植黑木耳1.5亿袋、木灵芝及其它菇类900万袋,产值2.3亿元;年交易量1.2万吨、交易额4.8亿元。5个令人关注数字,表述了黄松甸镇食用菌产业的绝对量。
黄松甸的食用菌生产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地处长白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1%,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交通便捷,适合种植食用菌,黄松甸把食用菌作为一项富民产业进行谋划和设计。一是依托基地,全镇成立了食用菌协会,每个村都有一个分会;各村相继组建了食用菌销售中心;有的村还建立了专业协会或具备协会性质的特色研究所。协会集技术培训、生产示范、信息传递于一体,统一菌种购买、统一生产管理、统一产品销售。二是让典型现身说法,引领带动。三是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技术培训成了富民路上的重要一环。黄松甸镇中学,就是这个镇食用菌技术培训基地。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培训班聘请技术专家和种植能手,为参加培训的农民讲解食用菌系列产品开发、优良品种选育、市场前景分析和营销信息技术,参加培训达400人次。镇里还协调蛟河市供销社和就业局,举办经纪人和园艺技能培训班,在2100名参加培训的农民中,有136人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
2008年,伟光食用菌产业集中区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建管理房10个、灵芝大棚50栋、食用菌发酵室10栋、硬覆盖1500延长米、U型边沟3000延长米,新增黑木耳种植户58家,年种植黑木耳270万袋,灵芝15万椴;以此为样板,他们在北场子、金丰、长青、沙河掌等村打造一批产业集中区。还建成了黄松甸食用菌大市场适时而生。市场位于蛟河市302国道306公里处,建设项目总投资2960万元,规划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年交易量1.2万吨、交易额4.8亿元。.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黄松甸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10年4月6日起对黄松甸黑木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总局公告2010年第28号)。

保护范围

黄松甸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白石山镇、漂河镇、前进乡、新站镇、乌林朝鲜族乡、拉法街道、天岗镇、庆岭镇、松江镇、天北镇、新农街道、河南街道等13个乡镇街道所辖行政区域。.

十. 吉林省 吉林市 昌邑区 荷花田鸡油

荷花田鸡油,色、香、味、形俱佳,一道菜两种口味,食之清香爽口,是宴席上的佳品,中医上用以养阴,可治虚劳、咳嗽等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