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黑龙江特产店取名 黑龙江特产在广州万达广场展销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黑龙江特产店取名 黑龙江特产在广州万达广场展销更新时间:2024-04-19 15:40:52

一.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道里 罐虾

罐虾,属俄罗斯菜系,以焖为主,口味酸甜。

主料:大虾仁;配料:芹菜、主料:大虾仁;配料:芹菜、胡萝卜、大蒜、洋葱、姜;调料:料酒、番茄酱、淀粉、白胡椒粉、牛肉粉(没有用十三香代替)、盐。

制法:将大虾去头、壳、虾线,用盐、胡椒粉腌制后,放入鸡蛋、面粉抓匀,用油炸熟备用。锅中倒入橄榄油、奶油,下圆葱碎、西芹碎炒香,再加入番茄沙司、炸好的大虾、鸡高汤、月桂叶、百里香、髓、胡椒粉、调味焖至大虾熟透,放入大蒜碎出香味装罐即可。关键要掌握好汁的浓度,突出番茄汁的口味。

二. 黑龙江省 绥化 海伦 甜菇茑

甜菇茑

菇茑又叫菠萝果、姑娘,学名酸浆,多野生分布于东北地区。外有灯笼状外皮包裹,果实分红黄二色,多籽。黄菇茑为茄科植物多年草本在我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生长较多。株枝上的果实呈多角灯笼形,内有圆形果球,如樱桃大小,秋天成熟后可食用,味甘甜。它还是一种中药材,有清热解毒,镇咳利尿的功效。又据现代科学分析,菇娘果中含有十八种氨基酸,有二十一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还有八种维生素。又是无污染、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分为红菇娘和黄菇娘两种。黄菇娘又称:甜菇娘、金菇娘。甜菇娘属草本植物,抗病力强,是天然绿色食品,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E含量是其它果品的5倍。长期食用可润喉止咳,通便利尿,生津开胃降血压,美容养颜。富硒甜菇娘的硒含量比普通水果高10倍,重金属含量为零。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之功效。

三.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人参

镜泊湖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森林植被,植被,给中草药植物的滋生,提供了优异的的条件。黄芪、贝母、党参、刺五加等名贵药材比比皆是;最有名气的是人参。它可谓中草药之冠,居"东北三宝"之首。

人参主根的上部,圆得好象人头,支根叉开成"八"字形,犹如人的胳膊和腿,类似人体,故称人参,土名叫"棒槌"。属于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手,主要生长在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体里。株高可达六厘米,叶为掌状复叶,轮生在茎的项端。第一年生一个叶柄,三个复叶,叫"三花";两年后生五个复叶,如伸开的手掌,叫"巴掌";第四年开花,为伞状花序,开在茎的顶部,呈淡绿色;果实是红色球状,犹如一团红玛瑙,直到第七年,长出六个"巴掌",也叫"六品叶"。人参每年夏季开花,秋季果实成熟,山参的种子落地,需要二十至二十二个月才能发芽,经过四十到五十年的时间,才能长到一两重。一两山参的价格比一两黄金还贵。所以,人们常说:"七两为参,八两为宝"(按旧制十六两为一斤算)。

上山挖参,叫"放山",也叫"采宝"。从前,镜泊山区的"放山"人,一般都结成伙,采参时,每人间隔三米左右,列成横队,用"索拨棍"拨拉草丛,仔细寻找。当有人发现人参时,立即高喊:"棒槌!"伙伴们马上应一声:"快当!"便函迅速地跑过来,先用一条两头拴铜线的红线把人参茎拴上,然后,铲去周围的杂草,用木器掘出土,再用竹签慢慢剔除根须音的余土,一直挖到三尺多深,才能托出一个完整的人参。

关于人参,镜泊湖一带民间淬着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有的说:人参是一个带着红兜肚的胖娃娃;有的说,人参是一个头簪红花身穿绿袄的小姑娘;还有的说,人参化成了一位银须飘洒的老翁......他们都是善良和正义的化身,为穷人解脱苦难。对人参的药物作用,人们也给它披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说吃了人参能长生不老,返老还童,起死回生等等。人参的确是一种极为名贵的药材。

我国最早发现人参的药物作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名医扁鹊对人参的药性、疗效就有所了解;明代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人参能补五脏,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可轻身延寿。到了近代,据一些科学工作者研究,发现人参中含有:人参甙,有刺激中脑、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可促进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还含有糖6甙类、人参单宁等,对刺激内分泌系统,降低血糖都有良好的疗效,特别是近几年来,它已经成为治疗各种癌症的良药,也是宇宙飞行保健的佳品之一。

人参应用的范围广,价值高,生长的却极为缓慢,再加上不断的采挖,山参就越来越少了(现在每年全国只产几千两)。我国早在三百年前,便开始了人工栽培,人们把这种人参叫园参。镜泊山区的参园很多,给湖光山色增添了不少光彩。

四.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龙江 北大仓酒

北大仓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北大仓酒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大仓酒厂采用贵州省茅台酒厂生产工艺,于1958年制成的优质大曲酒。

该酒于1958年试制,1960年以其独特的风格上市,这种白酒既具有酱香型大曲白酒的典型风格,又具有北方白酒的特点,颇受欢迎。

此酒在1962年东北地区酿酒协作会议上,名列东北12种酒的第一名,1978年在全省优质酒评酒会上被评为地方名酒,1980年在全省优质酒评比会上再次评为地方名酒,1984年获轻工业部系统铜杯奖。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在古代名卜奎城,每到春天,风很大,有时风卷黄沙,尘土飞扬,遮天蔽日,树木顷折,故素有“风刮卜奎”之说。过去地处肥沃的嫩江平原的齐齐哈尔,“天苍苍,野茫茫,人烟稀少,一片荒凉”,被称为“北大荒”。而今的北大荒,已成为有名的“北大仓”。故该酒取名为北大仓酒。

北大仓酒以当地的“大蛇眼”高粱为原料,用大麦、小麦、大豆、玉米等制成的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在借鉴茅台酒酿造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情况,工艺上采取一次投料,池上堆积,连续加曲,分批取酒,长期贮存,精心勾兑酿成。

北大仓酒的酒质特点;清亮透明,呈微黄色,酱香突出,幽香纯正,入口醇正,柔和绵甜,余香不息,属酱香型白酒。评酒者认为:闻之香扑鼻,近似茅台香味;饮之入口柔软,回味绵长。该酒除内销外,还出口国外。

北大仓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建华区、铁锋区、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龙江县现辖行政区域。

五. 黑龙江省 绥化 肇东市 榛鸡

榛鸡

榛鸡俗称“飞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鸡形目,松鸡科鸟类,在全世界共有3种,即花尾榛鸡、斑尾榛鸡和披肩鸡。披肩鸡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等地,花尾榛鸡的分布范围较大,自欧亚大陆西端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班牙的比利牛斯山一直向东,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鄂霍次克海岸、我国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和日本北海道等地。与上述两种相比,斑尾榛鸡的分布范围要小得多,它是我国的种,分布于四川北部和西部、甘肃、青海东部和南部、西藏东部和云南西北部等地。

我国可见的为前两种,其中较多见的是花尾榛鸡。春、夏季喜栖于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深处,秋冬季常在河谷、道旁等林缘活动。

花尾榛鸡比家鸡小,重400克左右,体毛棕灰并带暗褐色横斑。雄鸡喉部黑色,两侧白色。雌鸡羽毛稍暗,喉部灰白色并带黑褐色斑纹。

白天常5-10只一群在林中觅食,食性很杂,以绿叶、种子、桨果为食物,在繁殖期还吃些昆虫。雄鸡用尖细清脆的叫声与伙伴联系,当遇到危险时,先伸长脖子观察动静,确认有危险再起飞,一次只能飞20-30米远。

在大雪覆盖的严冬,花尾榛鸡经常在树上活动,钻进雪窝里过夜,是一种留鸟。花尾榛鸡的巢筑在倒木或树根旁,很隐蔽,4月到5月初产卵,每年产一窝,11-12个卵,孵化期约21天,雌鸡在孵卵期恋巢,从不轻易离开。雏鸡6月初脱壳,到8月中旬即可长成成鸟。

花尾榛鸡是黑龙江省林区的主要狩猎鸟类之一,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并富营养,古代作为给皇帝的贡品。

六.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龙江米沙肉

龙江米沙肉

龙江米沙肉为龙江镇的一款传统名菜。特点是软滑可口,美味香浓,肥而不腻。

用料:花肉500克,粘米150克,汾酒25克,二汤150克,南乳25克,陈皮、胡椒粉、味料各适量,芫荽叶2件。

制法:

1、慢火烧镬将粘米炒至金黄色后,取起磨碎成米沙。

2、把花肉用水滚至七成熟,涂上老抽,用针在皮上刺孔。

3、烧镬下油,把花肉炸至呈红色,取起放在冷水里泡凉后,切日字形件(每件约重20克),再以冷水泡去油腻,沥干水放在大碗里,用汾酒腌过后,下南乳调好味,下米沙拌匀,放在扣碗内排好,入笼扣,临食用前翻转在碟。

4、再烧镬下油,注入二汤,用者抽调色,撒上胡椒粉,调味,用湿生粉勾薄芡,淋上米沙肉面,放上芫荽叶设色。

七. 黑龙江省 伊春 翠峦区 皮裤

皮裤是用冬季狍皮制作,两三张狍皮做一条裤。过去无论男女均有穿套裤的习惯,做一件套裤需一大张或两小张狍皮,套裤无裤裆,只有两条马蹄形裤腿,用皮绳拴在裤带上,穿上套裤干活不易把裤子磨坏。

八. 黑龙江省 哈尔滨 五常 黑龙江牛蒡子

黑龙江牛蒡子:又名关力子、大力子,古称恶实。以粒大、饱满、色灰褐者为佳。味苦、辛,性寒。具疏风散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之功效。主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痈肿疮毒等症。以五常、尚志、阿城为集中栽培区。

九. 黑龙江省 绥化 绥棱 绥棱黑陶

清末民初,原籍山东省莱州府、绥棱黑陶创始人寇化林,承继祖传瓦盆、瓦罐等土陶制作技艺,来到绥棱上集镇,建立了绥棱第一家民间土陶作坊。

1960年代初期,黑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刘家第先生,在一次民间艺术考察中,偶然发现了绥棱黑陶,对古朴的黑陶制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向黑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和省外贸公司做了汇报,同时开始了绥棱黑陶的整理和挖掘工作。1961年春,黑龙江省手工业管理局在哈尔滨市举办首届“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展览”,绥棱县瓦盆厂首次送展4个双层镂空花盆。是年,黑龙江省手工业管理局刘家第、王建国同志到绥棱县瓦盆厂考察调研。

1963年,我国著名泥塑艺人“泥人张”两次来绥棱土陶厂交流,用黄粘土捏了一尊毛主席坐像,还捏了几尊佛像和几件花木兰从军的人物造型。1967年,绥棱黑陶在首届中国出口产品交易会上展出,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寇化林,并对陪同的外贸人员赞誉说:“黄土换黄金,何乐而不为”。万里副总理在交易会总结时再次引用了周总理的话,从此绥棱黑陶声名远播。

1965年秋,刘家第先生与原哈尔滨市工艺美术公司总工艺师秦奉春,把绥棱送的双层镂雕黑陶笔洗送给郭沫若副委员长,请他鉴赏指教,郭老说“这种现代黑陶以前没见过,乡土味很浓,很古朴,拙而不俗,有点像古陶,这是民间的东西,要很好的扶植……”。郭老对绥棱黑陶给予了充分肯定。

1965年始,绥棱陶器花盆以其淡雅、俊秀的风姿博得了中外顾客的青睐,行销北京、上海和香港、伦敦等地。在广交会上,日本客商一次性订货1700件。自此,绥棱黑陶每年以1万件到10万件的产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产品不断出口香港、英国、日本、波兰、 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约旦、阿根廷、新加坡、乌拉圭、韩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销国内大中城市。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绥棱土陶厂被迫停产,成为“四旧”被砸乱,人员全部改行,厂长夏连芳调绥棱县化肥厂任书记,寇维军调发电厂烧锅炉。在国内外工艺美术市场上有了一定影响的绥棱黑陶,一夜之间便消失殆尽。1972年,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公司恢复建制。始终关心绥棱黑陶命运的刘家第先生,向县手工业局、县长和县委书记等领导提出恢复土陶生产的意见,得到他们的支持,夏连芳和寇维军调回,绥棱县土陶厂很快恢复了生产。

1970年代,绥棱黑陶主要由第二代传人寇维军负责设计创作。1977年国家为了扶持民间传统工艺,把绥棱工艺美术陶器厂由大集体企业转制成为一家国营企业,并扩建了原厂。扩建以后的工人由原来的几十人发展到最多时的四百多人,绥棱黑陶进入了鼎盛时期。1977年10月,毛主席纪念堂落成。纪念堂筹备小组指定黑龙江绥棱黑陶做饰品,绥棱县烧制高80公分、口径60公分的双层通雕镂空大型黑陶花盆,送至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8个黑陶花盆被摆放在毛主席纪念堂瞻仰厅,两个黑陶花瓶被摆放在人民大会堂入口大厅,绥棱黑陶“进京”。

1983年,绥棱县被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确定为工艺品出口生产基地。同年,尹伊君设计的黑陶通雕花缸荣获国家轻工业部颁发的“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奖。双层通雕花盆被评为“黑龙江省工艺美术百花奖”。

2007年2月8日,“绥棱黑陶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4月绥棱县政府用政策招回老艺人寇维军,5月组建政府性的绥棱黑陶研究所。寇维军任常务所长。2007年10月在俄罗斯创业的刘兴印回乡创办绥棱现代黑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2008年8月20日,绥棱现代黑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研制出金色陶,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并申报了国家专利。在《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库》工艺杂谈篇中,把绥棱黑陶同景德镇瓷器、宜兴陶器、铜官陶器等23个著名瓷器并列,通雕镂空花盆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被誉为祖国陶器中的瑰宝。

十.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胡店鸭蛋干

主产地为金寨县桃岭乡、槐树湾乡的库区一线(梅山水库淹没的胡家店集镇移民聚居区)。制作工艺为:用棉纱方巾包豆腐,压榨成方块白豆干,阔约5公分,厚约1公分,经日晒或炭火烘烤后,投入缸中卤制。卤料以鲜鸭蛋、蓼叶灰、腊鹅汤、腊肉汤等配制。浸泡一夜后,取出晾晒,直至表皮渗油。成品呈淡绿或淡黄色,乍闻有点臭,吃起来醇香细嫩,表皮柔韧。可凉拌、油炸、炒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