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兰坪县通甸镇特产 兰坪县特产哪里可以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兰坪县通甸镇特产 兰坪县特产哪里可以买更新时间:2023-12-23 13:40:28

一.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拉马登石榴

兰坪县兔峨乡拉马登村坐落在澜沧江东岸,海拔在1500-1600米,这里气候干燥,土壤富含有机质。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培育出一个优良的水果品种--拉马登石榴。

拉马登石榴具有果实硕大、色泽艳丽、籽粒色彩晶莹,味甜汁多等特点。当地人民把它当作水果中的上品。撕去皮,剥下一把粒送入嘴中,那股清甜又稍带微酸的汁液一个劲地往喉咙里钻。如果是一粒粒剥下,细细品尝,就更觉得肉质脆脆的,味道绵绵的,颇有留香三日之感。

除生食之外,拉马登石榴还是制造果酒和果汁饮品的原料。同时,石榴皮富含单宁物质,可作工业原料,根、皮、花瓣和叶片都可入药,可谓全身是宝。

拉马登石榴不仅果实好吃,而且是一种很好看的观赏树种,其树形婀娜,树干苍苍,是做盆景的好材料。其树叶茂密,碧绿发亮,给人以生机勃发的美感,特别是到了5月,石榴花盛开,如火如荼,而且经月不谢,美不胜收。结果之后,初如绿珠点点,后似彩球串串。在拉马登,满山满坡的石榴林一望无边,春、夏、秋、冬景色各异,既是大果园,又是大花园。

二.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广昌白莲香四海

箐花村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西北面,全村334户,1595人,由5 个自然村组成。人均收入748元,人均有粮389公斤(2003年)。

村寨地处“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腹地的高寒山区,依山傍水,附近有罗古箐、大羊场等著名自然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民居建筑中井干式木楞房占82%,保持了普米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村寨格局保持传统风貌。箐花村历史悠久,传统农牧业、服装服饰、饮食、民间歌舞、麻毛纺织工艺等保存情况良好,文化传承人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该区域传统村规民约与新的村规民约相结合,对村寨日常生产、生活,共同起着管理约束作用。

箐花普米族妇女服饰庄重艳丽,美观大方。穿麻布大襟衣,着毛线长裙,背披羊皮,胸前佩戴银链。各个年龄段的穿着有所不同,喜用宽大的红、绿、蓝、黄等各色彩带束腰,手戴镯圈和戒指,耳戴银环或玉坠,用五光十色的串珠作头饰和项链。包大头帕,喜用牦牛尾及丝线编入发辫中,盘于头顶,以发辫粗大为美。男子一般穿对襟麻布衣,着宽大长裤,披羊皮领褂,左衽像藏族穿戴。富有人家的男子穿氆氇和毛质大衣,膝下用布或毛毡裹腿,有的穿自制的半筒猪皮、牛皮鞋。

特色工艺主要有皮制品及毛制品。皮制品主要指羊皮披风,多用于探亲访友、婚丧年节时穿用,有装饰、御寒和作为姑娘嫁妆等功用。毛制品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后即形成毛料,根据不同需要分别制作氆氇、毡、帽、鞋等。

普米族信奉自然神灵,祭祀活动较频繁,主要有祭天地、祭龙潭、祭山神、祭铁三脚、祭祖先、祭中柱等。主要传统节日为吾时节,要举行打枪、射弩比赛。每逢节日、婚庆和重大祭祀活动,本村人及周边亲友聚集在一起,唱古歌、跳舞蹈“搓蹉”。

普米族民歌多为前人传下的传统曲目,即兴创作较少。在形式上比较自由,不受格律限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婚俗类主要有求亲歌、迎客调、接亲歌、拦门歌、果碟调、聚谈调、顶梁柱调等;情歌主要有“铁打链环扣一生”、“除非秤砣水面漂”等;祭祀类民歌主要有祭三脚调、拜龙调、祭中柱等;丧礼中主要演唱指路歌;传统古歌类主要有吉典、马鹿调、黎明调、巴扎贤赞等。曲调多用五声音阶,旋律与语调密切相关,朗诵性与歌唱性紧密结合,旋律质朴清新,优美流畅。部分民歌音域较宽,可达到或接近两个八度。节奏平稳匀称,长短交错,明快活跃。歌词一般为奇数,三、五、七、九个音节不等。

四弦是普米族民间乐器,也是四弦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曲目较多,除舞步的12调外,还有部分古老的曲目,如四弦母调、雀上树等。四弦弹奏不受性别和年龄限制,在普米族地区传承和保护情况良好。“搓蹉”舞流传广泛,群众基础好,是节庆场合的主要民间舞,用羊皮、木碗、木筷、夹板为伴奏,领舞者右手拍击羊皮,伴舞者左手持碗,右手用数双筷子敲击,夹板系在舞者腰间,左右撞胯时发出声响。

普米族无文字,民间文学为口头传承,村民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互相交流,或在晚上围坐火塘,听老人讲述或演唱,更多的则是在新房落成、求亲结婚、节日庆典、丧葬、祭祀等场合进行讲述演唱。近年,普米族流传较广的民间文学被翻译成汉文,收录于《兰坪民间文学选集》、《普米族故事集成》、《普米族歌谣集成》、《兰坪民间故事集成》、《兰坪歌谣集成》等出版物中。

花村是普米族聚居大村,历史悠久,传统农业、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传承较好,有一批传承人,并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是贡山县独龙族、怒族的古老食品。古就古在石板当锅,摊入面浆烙制而成。成品香甜适口,风味独具,营养丰富,这种石板是在贡山县丙中洛乡青拉筒附近出的一种石板,火烧不坏,水浇不裂。把它当作锅,放在火塘三脚架上烙粑粑吃,不用放油,粑粑也不会粘在石锅上,烙出来的粑粑特别泡,味道也特别香。

四.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腊渣酒

勤劳聪慧的水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那口感纯正,清凉解渴,独具特色的“腊渣酒”就是其中之一。

腊渣酒是用糯米酿造的,它的前身是甜酒(糯米酒),它的基本做法是:将糯米蒸熟,冷却、打散,用酒药子和冷开水调好,置于坛中发酵,制成甜酒,将甜酒兑水,长时间贮藏,去渣,便成了“腊渣酒”,上等的好酒是颜色青绿,味道辣而甘烈,带有蜂蜜的香甜味。

“腊渣酒”是水田人家待客的上等佳品,喝上一碗,爽快大方,清热解暑,慢慢饮来,细细品味必定会为之陶醉。这一传统醇造技术在水田人家流传至今,因此腊渣酒也成为水田人的土品。

五.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兰坪绒毛鸡

兰坪绒毛鸡饲养历史悠久,当地群众素有用绒毛鸡招待贵客、馈赠亲友的习惯。长期以来习惯用兰坪绒毛鸡和本地的白木瓜一起炖煮,有祛风湿的功效。由于产区交通不便,无外来鸡种引入,经长期选择形成兰坪绒毛鸡遗传资源

【皮肤颜色】 白色,少数黑色

【鸡冠颜色】 单冠居多,少数复冠。冠、肉髯多呈红色,少数呈黑色

【其它特征】 坪绒毛鸡全身羽毛呈丝状,似松针或山羊毛,较柔软。主翼羽、副翼羽和主尾羽有部分不完整片羽。喙短粗、微弯,呈黑色或浅灰色。耳叶多呈红色,少数呈绿色。虹彩呈橘黄色。胫多呈黑色,少数为黄色带黑斑

【主产区及分布】 中心产区为兰坪县河西乡,主要分布于兰坪县啦井镇、兔峨乡、营盘镇等地

六. 陕西省 汉中 佛坪县 观音凉粉

观音凉粉是选用山上的一种天然树叶,俗称“神仙叶”制作而成的,又叫神仙凉粉。传统作法是将鲜嫩的叶子用清水浸泡捞水,放到锅里加少许食用碱熬煮、过滤之后,形成粘稠的糊糊儿,然后凉冷凝固,再用清水漂一天左右,切成块或条放在碗里,浇上备好的调料汤即可食用。吃起来清凉爽口,别有一番风味。正宗的神仙凉粉是不掺其它佐料的。它的色泽呈棕褐色,剔剥透亮,略带苦味却苦得可口。吃神仙凉粉,不但能清热、消暑,还具有治便秘、降血压之食疗功效。之所以称之为“神仙凉粉”,是因为过去到了青黄不接的季节,穷苦人没粮吃,用它来保命度饥荒,意为神仙相助。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提倡绿色食品,神仙凉粉又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七. 新疆 阿克苏 柯坪县 柯坪红枣

◣红枣:致富的“金果子”◥

在新疆红枣的成熟季,柯坪县盖孜力克乡托万喀什艾日克村的农民承包的枣田里,忙碌的农民采摘着红灿灿的大枣。如今,红枣已成为群众们致富的“金果子”。

“在收红枣的最佳时期,我会来柯坪县给栆农打工,我一个人每天至少可以采摘30筐红枣,一天可以赚150元,最多的时候可以赚190元呢。”摘枣工亚里坤·亚合甫说。

这里的红枣树上,红枣们都穿上了一层白色的网状“外衣”,这层外衣,可以有效防止冰雹的破坏和鸟类的啃食。

郭建中是2014年3月份来柯坪县托万喀什艾日克村的承包红枣的大户,他承包了180亩红枣。

聊起红枣种植,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今年我家红枣的收成比预想的还要好,我估计,明年会有更多人抢着种红枣。”

信息来源:最后一公里

八.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河西乡箐花村普米族传统文化

箐花村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西北面,全村334户,1595人,由5 个自然村组成。人均收入748元,人均有粮389公斤(2003年)。

村寨地处“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腹地的高寒山区,依山傍水,附近有罗古箐、大羊场等著名自然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民居建筑中井干式木楞房占82%,保持了普米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村寨格局保持传统风貌。箐花村历史悠久,传统农牧业、服装服饰、饮食、民间歌舞、麻毛纺织工艺等保存情况良好,文化传承人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该区域传统村规民约与新的村规民约相结合,对村寨日常生产、生活,共同起着管理约束作用。

箐花普米族妇女服饰庄重艳丽,美观大方。穿麻布大襟衣,着毛线长裙,背披羊皮,胸前佩戴银链。各个年龄段的穿着有所不同,喜用宽大的红、绿、蓝、黄等各色彩带束腰,手戴镯圈和戒指,耳戴银环或玉坠,用五光十色的串珠作头饰和项链。包大头帕,喜用牦牛尾及丝线编入发辫中,盘于头顶,以发辫粗大为美。男子一般穿对襟麻布衣,着宽大长裤,披羊皮领褂,左衽像藏族穿戴。富有人家的男子穿氆氇和毛质大衣,膝下用布或毛毡裹腿,有的穿自制的半筒猪皮、牛皮鞋。

特色工艺主要有皮制品及毛制品。皮制品主要指羊皮披风,多用于探亲访友、婚丧年节时穿用,有装饰、御寒和作为姑娘嫁妆等功用。毛制品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后即形成毛料,根据不同需要分别制作氆氇、毡、帽、鞋等。

普米族信奉自然神灵,祭祀活动较频繁,主要有祭天地、祭龙潭、祭山神、祭铁三脚、祭祖先、祭中柱等。主要传统节日为吾时节,要举行打枪、射弩比赛。每逢节日、婚庆和重大祭祀活动,本村人及周边亲友聚集在一起,唱古歌、跳舞蹈“搓蹉”。

普米族民歌多为前人传下的传统曲目,即兴创作较少。在形式上比较自由,不受格律限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婚俗类主要有求亲歌、迎客调、接亲歌、拦门歌、果碟调、聚谈调、顶梁柱调等;情歌主要有“铁打链环扣一生”、“除非秤砣水面漂”等;祭祀类民歌主要有祭三脚调、拜龙调、祭中柱等;丧礼中主要演唱指路歌;传统古歌类主要有吉典、马鹿调、黎明调、巴扎贤赞等。曲调多用五声音阶,旋律与语调密切相关,朗诵性与歌唱性紧密结合,旋律质朴清新,优美流畅。部分民歌音域较宽,可达到或接近两个八度。节奏平稳匀称,长短交错,明快活跃。歌词一般为奇数,三、五、七、九个音节不等。

四弦是普米族民间乐器,也是四弦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曲目较多,除舞步的12调外,还有部分古老的曲目,如四弦母调、雀上树等。四弦弹奏不受性别和年龄限制,在普米族地区传承和保护情况良好。“搓蹉”舞流传广泛,群众基础好,是节庆场合的主要民间舞,用羊皮、木碗、木筷、夹板为伴奏,领舞者右手拍击羊皮,伴舞者左手持碗,右手用数双筷子敲击,夹板系在舞者腰间,左右撞胯时发出声响。

普米族无文字,民间文学为口头传承,村民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互相交流,或在晚上围坐火塘,听老人讲述或演唱,更多的则是在新房落成、求亲结婚、节日庆典、丧葬、祭祀等场合进行讲述演唱。近年,普米族流传较广的民间文学被翻译成汉文,收录于《兰坪民间文学选集》、《普米族故事集成》、《普米族歌谣集成》、《兰坪民间故事集成》、《兰坪歌谣集成》等出版物中。

花村是普米族聚居大村,历史悠久,传统农业、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传承较好,有一批传承人,并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

九. 陕西省 安康 镇坪县 洪阳乌鸡

洪阳乌鸡

“洪阳乌鸡”以纯绿色、无污染、肉质鲜美、药用效果明显而久负盛名。现已建成洪阳乌鸡种苗基地一个,500只乌鸡养殖大户5户,200只养殖大户100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