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隆阳区土特产及广告语 阳原特产宣传语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隆阳区土特产及广告语 阳原特产宣传语更新时间:2023-08-05 23:32:02

一. 北京市 朝阳区 糖卷果

糖卷果是北京风味小吃中的名品,深受中外食者青睐,尤得女性食客的喜爱。

糖卷果主料用山药和大枣,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辅料。山药鲜品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精纤维及 维 生素等成分,是中医传统的用药。中医认为山药性温味甘,无毒,入脾肺、肾经,有补中益气、补脾胃、长肌肉、止泻和健脾。固精、益肺的功用。大枣更是中医和民间常用的滋补品,每100克干品含糖量63-76.3克,并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居各种鲜果之首,每100克鲜枣肉中含量达300-600毫克,人体利用率平均为86.3%。中医认为枣肉味甘性温,有补脾和胃、养气生津之功,可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营卫不和、贫血心悸、烦躁多梦等症。卷果主料为山药、大枣,是一道名副其实的药膳。

制作方法:将山药1500克去皮剁碎,大枣500克去核,果料切碎,两料拌匀后稍加水和面粉,搅拌均匀,用油皮将拌匀的料裹包好,上笼蒸5分钟;准备消毒过的干净豆包布一块,将蒸得的原料趁热置于布上,捏成三角状长条,凉后切成小手指厚般的块,入七成热的油锅,炸成焦黄色时捞出;另用锅加油、水、桂花、白糖,小火熬成糖稀,将炸得的卷果倒人,裹上糖汁,撒上白芝麻和白糖,软绵香甜,十分可口。因其有滋补作用,去南来顺饭庄用餐的食客每每点要,成为饭店的名牌小吃之一。

二. 陕西省 榆林 榆阳区 陕北凉粉

凉粉是陕北特色风味小吃之一,用绿豆粉面制作的叫“绿豆凉粉”,用扁豆粉面制作的叫“扁豆凉粉”,由洋芋淀粉制作的叫“洋芋凉粉”,由荞麦糁子制作的叫“荞面凉粉”。其中尤以子长县的绿豆凉粉为上乘,色泽嫩绿鲜亮,而且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凉粉有冷热两种吃法,盛夏时节冷食最佳。用多种调料调制后清爽可口,酸辣香味具全。

三. 江西省 九江 浔阳区 江州水浒肉

将猪脊肉切成小块,撒上细盐,沾上生粉,拖过蛋清,入油锅稍炸后扣碗上笼蒸片刻,浇上料汁即可。相传北宋时,宋江被囚江州(九江古名),常呼二三兄弟赴浔阳楼聚饮,每每以此菜下酒,故得是名。

信息来源:九江政府网

四. 北京市 朝阳区 元宝馄饨

老北京的元宝馄饨因形似元宝而得名。

1950年以前,北京东华门"馄饨侯"包小馄饨最讲究,名气也大。它最早是满人所喜食小吃。《都门杂咏》载:"包得馄饨味胜常,馅融春韭嘴来香"。馅料有高低之分,高者烤鸭、冬笋、鸡脯肉、碗豆为馅;一般者猪肉、韭菜为馅。 馄饨是中国的传统食品,源于中国北方。西汉扬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饼谓之饨”,馄饨是饼的一种,差别为其中夹内馅,经蒸煮后食用;若以汤水煮熟,则称“汤饼”。古代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浑沌”,依据中国造字的规则,后来才称为“馄饨”。在这时候,馄饨与水饺并无区别。

五. 北京市 朝阳区 雪花酪

雪花酪又被戏称“土法冰激凌”,是旧社会穷人孩子能买的起吃上的零嘴。冬天凿出永定河上的大块浮冰,用草席包裹放入地窖。夏天时取出,用特制的冰刨刨下一碗冰渣,兑上鸡蛋清、山楂汁,再撒上果脯制成。当时冰激凌已经在国内出现,但只有少数富人的公子千金才能享用。这种“土法冰激凌”比较受穷人家孩子喜欢。往往是孩子苦哭哀求,大人挣不过,买一碗雪花酪,全家7、8个孩子分着吃。

六. 江西省 九江 浔阳区 清汤、混饨

清汤、混饨,全国各地都有,只是口味不同而各有千秋。从前,九江的清汤和混饨皮都是手工擀的。三斤面粉可擀出数百张皮,有“薄如纸,轻如草”之说,拿起来放在书上可以看见下同的字,放在口边轻轻一吹,就可飞得老远。但两种皮稍有所区别,清汤皮薄些,混饨皮稍厚。九江清汤混饨都用鲜肉制成,内调以味精、八角茴粉、小香葱、虾仁等。味道可按各人喜好,吃的时候加适量香料。

九江清汤,混饨味感很好,既鲜且香,如果配以馒头、包子再边喝清汤混饨,可说是一种享受。遗憾的是如今手擀皮不见了,大多是机器擀皮,一般皮子都很厚,吃起来味道相差甚远。那种原汁原味的清汤混饨,如今已很少能见到。

七. 云南省 保山 隆阳区 潞江芒果

潞江芒果,又名麻檬,在潞江坝已有400余年的栽培史。潞江“三年芒果”色黄光滑、果大肉厚、核小味香、甜嫩可口,并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是加工芒果原汁、果酱、果脯的上乘原科。


1987年在全省芒果鉴评会议上,潞江坝的“三年芒”以久观优美、色泽油润、香气芬芳、风味独特,又具有丰产、抗逆性强等特性,被评为良种之冠。芒果不仅是食用佳品,而且能提炼药材和工业原料。果核可制药,叶片可提炼染料和香料,树皮可制成树胶、单宁等。芒果用途广泛,经济价值极高,称得上全身都是宝。

八. 北京市 朝阳区 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酸甜适口,老少皆宜,它不仅好吃,而且还十分 好看,红彤彤的山楂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签子上,外面裹着晶 莹透明的糖稀,出售它的人往往把一只只糖葫芦串插在特制的木棍上,像一颗结满硕果的小树,煞是诱人。

早些年在北京 春节的庙会上,厂甸里,还时常看到串得长长的糖葫芦,最顶上贴着一面小彩旗,一串上足有百十来个山植果,被红红的果实压弯了的竹签子,拿在手中一颤一颤的,更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提起冰糖葫芦的来历,还得说说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

宋光宗,名赵停(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赵慎的第三个儿子。公元11对年,孝宗立他为皇太子,任临安府尹。 公元1187年10月受孝宗内禅而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绍熙”。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谁淬,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 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

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原来,山植的药用功效很多,它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特别是助消化,自古为消食积之要药,尤长于消肉 积。也许是黄贵妃所食山珍海味积住了食,做下的病,小小山楂解除了病痛。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曾经说过:“煮老鸡硬肉,入山植数颗即易烂,则其消向积之功,盖可推矣。”

今人研究证明,山植还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因此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山植食品也花样翻新,品种繁多。 但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直至今日仍是受人们喜爱的吃食。

九. 云南省 昭通 昭阳区 昭通苹果

昭通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昭通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云南引种最早、分布集中的西洋苹果品种树。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温带果树。金帅又名金冠,原产美国。1910年首次由日本引入中国大连栽培。1940年,昭通人吴敬漪从四川成都购150株,栽于昭通洒渔乡。今昭通地区果技站仍保存当年栽的正常结果树70余株。 该品种适宜较冷凉少雨的地区栽培,以年均气温9℃-11℃、降水量700毫米以下最适。果实9月上旬成熟。具有丰产稳产特性。金帅果实平均重180克,长圆形。低海拔地区栽培的果实扁圆形。果皮底色黄绿,成熟后金黄色。肉质细,味偏甜,有芳香,宜鲜食,易生果锈,贮藏后会发绵。

简介

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在全国苹果区划意见中,把昭通定为全国苹果生长最适宜区。与北方苹果产区相比,昭通苹果具有四大优势:一是生态优势。从气候条件上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光、热、水资源丰富,是苹果生产最适宜区。生产条件上看昭、鲁两县区属于农业大县,大气环境清洁,无工业污染,发展无公害苹果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二是品质优势。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所产苹果色泽鲜艳,肉质细脆、甜酸适度,汁液丰富,风味浓郁,多次获省优质水果称号及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昭通苹果在西南三省、两广、东南亚闻名遐迩。三是早熟优势,昭通苹果具有较北方产区早熟一个月的特点,在北方苹果尚未成熟时,昭通苹果即成熟上市,其早熟种在7月上中旬即成熟,晚熟品种9月中旬成熟,销售时间较北方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竞争优势。四是区位优势,市场广阔。昭通市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这些省市由于气候因素,基本不产苹果。昭通与国内苹果产区山东、陕西等产区相比,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以及在多年的销售中已形成了固定的消费市场,所产苹果可北上四川、重庆,东进贵州、湖南、湖北,南下广东、广西。除此之外,南下东南亚也仅三天即可实现由田间到餐桌。近年来,昭通苹果又重新走出国门,销往香港、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东盟目田贸易区的建设,更为昭通苹果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为了发挥昭通自然资源优势,帮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1989年农业部将昭通列为我国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1996年云南省又将昭通列为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基地列项后,苹果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地委行署到市县0都将苹果生产列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范畴加以考虑,纳入了各级0部门领导农业生产的内管和议事来加以研究。首先在昭、鲁两市县分别成立了苹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制定水果发展规划、行政管理法规和政策措施运用行政职能和经济调节手段,加强对苹果生产建设的领导。二是在昭通的永丰、土城、洒渔、乐居、守望、小龙洞、北闸、蒙泉、苏家院及鲁甸的桃源、岩洞、文屏、茨院等乡镇扩大种植面积,发展规模生产。三、进行了大量的品种引试和更新换代,先后引入新品种30余个,通过筛选,选出了红富士、新红星、乔纳金、神沙、2001、红王将、美国八号等一批适应我区更新换代的品种积极组织推广应用。目前,红富士系、新红星、乔纳金已逐渐替代了原有金帅、国光、元帅等老品种,逐渐形成了早中晚熟的合理搭配。基地建设工作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昭通苹果产业的发展。

为了将昭通苹果进一步做大、做强,近年来,昭通市委、0又将苹果生产列为全市六大优势产业,把扶持和培育苹果产业的发展作为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来抓,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各相关部门紧紧围绕“以提高果品竞争力和实现增效、增收为目的,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优化调整品种结构,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环境条件,吸收、消化、利用国内优质果生产先进技术并将其组装配套,主攻果品质量,强化商品质量意识,培育知名品牌以及围绕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加工及市场开发,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昭通苹果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效益”新时期苹果发展指导思想,以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苹果生产。一方面,在苹果产区广泛开展了低产果园改造、无公害苹果生产,精品果园建设、及强拉枝、大改形、疏花疏果、夏季修剪、果实套袋、配方施肥等优质果生产新技术,努力提高果品质量。另一方面,切实加强苹果采后分级、包装商品化处理,“昭锦”、“南国红”、“昭阳红”等一些品牌也应运而生,有效改变了我市苹果的商品形象。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建立年产苹果浓缩汁5万吨的生产线2条,第一条生产线已于2007年投产。昭阳区委、区0两次举办“苹果文化节”推介昭通苹果,扩大了昭通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还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营销大户搞好苹果营销。产业化运作有效促进了昭通苹果产业发展。目前,昭、鲁坝区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0.5万亩,实现产量22.2万吨,产值达2.37亿元。昭通苹果除销往云、贵、川三省及广东、广西、香港等地外,还远销缅甸、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每年外销量达到6000多吨。苹果生产已成为昭鲁坝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昭阳区位于云贵高原北部,乌蒙山系东北端,是云、贵、川三省结合部。东与贵州省威宁县交界,南与鲁甸县毗邻,西隔牛栏江、金沙江与巧家县和四川省金阳县隔江相望,西北至东北与永善、大关、彝良三县接壤。其东西长61㎞,南北宽43㎞,国土面积2165平方公里。 “昭通苹果”产区主要集中在昭阳区的龙泉、永丰、太平、小龙洞、旧圃、北闸、乐居、苏家院、洒渔、守望、布嘎11个乡(镇),划定范围为东径103度08分36秒—103度56分17秒,北纬27度07分03秒—27度39分14秒,面积21.5万亩,产量40万吨。

十. 云南省 保山 隆阳区 鸡棕

鸡棕,在食用野生菌中为珍品。又名鸡脚蘑菇、伞把菇、蚁棕等。在我国以云南省出产最多,最好,西南、东南几省及台湾的一些地区也有出产。鸡棕生长在每年的秋季前后。以味道鲜美似鸡香而倍受人们喜爱。可用鸡棕单独做汤或炒吃,也可炸、腌、拌、烩、烤、焖、清蒸其味都鲜美无比。《本草纲目》中是这样记载鸡棕的“益味、清神、治痔”。传说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非常受鸡棕的美味。在每年鸡棕上市时,都要让驿站飞骑传递进京。现在昆明市各大百货店、副食品店都有鸡棕罐头,或鸡棕的干货卖,一年中无论什么季节里都能买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