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兰州特产介绍简短一句话 兰州特产有哪些值得购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兰州特产介绍简短一句话 兰州特产有哪些值得购买的更新时间:2023-08-08 17:46:40

一. 甘肃省 兰州 红古区 葫芦雕刻

在兰州的小葫芦上雕刻上山水花鸟人物等图案或美术作品。其雕刻工艺经70多年的发展,现已能表现出中国画的勾、点、皱、染等各种技法。产品远销世界各国。

二. 甘肃省 兰州 城关区 兰州酿皮子

   酿皮子是西北地区人民最喜爱的风味小吃之一。虽然它习惯上被称为“陕西小吃”,但甘肃兰州的酿皮却以其独到的制作工艺和风味,在西北酿皮子中独树一帜。 酿皮子是一种独特的面 食,既可作为主食,也可作为零食,清凉可口,开胃解暑。其作法很简单:先将优质面粉加水揉成硬团,在清水中反复搓洗,使面粉中的蛋白质与淀粉分离,分离出来的蛋白质俗称“面筋”,将它蒸熟,切成薄片待用。洗出的淀粉溶于水中,待其沉淀在盆底后,把上面的清水倒掉,加入稍许碱,调成稀糊,舀入平底盆中,上笼蒸几分钟即熟。吃时,只需将作好的一张张酿皮子切成条状,配上面筋,加入适量酱油、香醋、蒜汁、盐、芝麻油、香菜、黄瓜丝、辣椒油调拌即可。一碟香辣可口的酿皮子就作好了。看那色泽晶莹黄亮,半透明如玉,青黄红白色泽鲜亮诱人。入口细腻润滑,酸辣筋斗、柔韧可口,是一种大众化的清凉面食。

三. 甘肃省 兰州 城关区 兰州臊子面

 臊子面是兰州又一著名的传统面食。据说是由唐朝的“长寿面”演化而来,成为老人寿辰、小孩生日及其它节日的待客佳品,含“福寿延年”之意。臊子面做工考究:先用猪肉、黄花、木耳、鸡蛋、豆腐、蒜苗及各种调料做成臊子;再用碱水和面,反复揉搓,然后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用菜刀切细,在锅内煮熟。食用时,先捞面条,再舀臊子,汤多面少,则臊子鲜香,汤味酸辣,面条细长,筋韧爽口,成为营养丰富、老幼皆宜的美味佳肴。

四. 甘肃省 兰州 皋兰县 红樱萝卜

肉质细脆,月分多,味微甜略辣,品质优,生、熟均可食用。( 兰州)

五. 甘肃省 兰州 城关区 朱家熏鸡

   按特殊配方研制的朱家熏鸡深得广大消费者青睐,每逢节假日顾客盈门排长队买鸡,生意十分红火。

    朱家熏鸡采用最上乘的沙仁、桂皮、内扣等20余种调料按比例配制,产品熏香浓郁、色艳味佳、油而不腻、烂而边丝、咸淡适宜,是走亲访友及宴席珍品,经营10年常盛不衰。

    10年来,先后荣获“丝路节示范单位”、“中国质量万里行监督站”、“中华老字号”、“甘肃省百强单位”、“艺术节金奖”、“兰州十佳个体户”等10余个殊荣。

六. 甘肃省 兰州 榆中县 红皮洋葱

球色好,表皮厚,裂皮现象少且球形稳定,商品性优秀,产量高,兰州种植面积1500亩,7月下旬采收,可大批调运。( 兰州)

七. 甘肃省 兰州 西固区 热晶糕

热晶糕

     将糯米用水烫透,捞人软布或棕叶上,铺3层米、两层枣,然后包紧用绳捆扎入锅,加水煮熟,冷却后切块撒白砂糖。

八. 甘肃省 兰州 西固区 热冬果

相传1300多年前,唐朝宰相魏征之母因病咳嗽不止,欲求医,又畏药苦。魏征自幼就孝,深其母爱吃梨,便叫仆人把梨汁与研成粉末的草药熬成膏,味甘而醇,魏母服后不久康复。兰州热冬果源于魏母吃梨膏的传说,冬果梨是兰州所产的佳果,辅之以冰糖煮烂,饮汤食梨,甘中加甜,美上加美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

九. 甘肃省 兰州 永登县 岔口驿马

岔口驿马

水登有民谚云:“镇武三岔的走马胎里带。”这是说镇羌驿(现名金强驿,今属天祝县)、武胜驿、岔口驿(今属天祝县)、坪城乡的三岔村、马场岔,这一带产的走马,一成年就能快步疾行。据《汉书》记载,在汉朝这一带就以“畜为天下饶”著称。岔口驿走观的繁育发展,与坪城、松山一带高山草原上水草肥美,牧养条件优越分不开。

岔口驿马是选择永登当地马和青海马杂交育成。它头型直正,额宽眸明,耳尖而立,鼻孔大,胸廓宽深,背长腰短而有力,蹄趾坚硬,吃苦耐劳,适应性强,以侧步快如飞,乘骑平稳舒适而出名。这种马的繁育还与乌鞘岭南北这段山路上,古时驿站之间飞骑快报,人们从中不断筛选善走的良马,有着重要关系。

一百多年来,这一带的藏汉群众,在每年农历六月,骑上自己驯养的骏马,云集草原,举行赛马大会。会场不仅是良马的竞技场地,而且也是马匹畜产晶交易集市。现在永登县境内有1.5万匹马,绝大多数为岔口驿马。这些良马,为永登发展农业、运输业立下了功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