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济阳特产信息介绍 济阳区特产大全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济阳特产信息介绍 济阳区特产大全介绍更新时间:2023-08-04 17:01:01

一. 山东省 济南 济阳县 鸡汤饸饹

面团用特制压床压漏下沸水锅中煮熟,捞出浇汤汁或其他卤汁(三鲜、海味)。滑爽筋道,鲜香。

二. 山东省 济南 济阳县 仁风西瓜

仁风西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仁风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仁风镇的西瓜生产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富硒西瓜国内首创,全国无双。“仁风”牌西瓜是仁风镇精心打造的品牌。仁风镇自古就有种植西瓜的传统,而且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仁风镇加快西瓜产业化发展,在传统种植西瓜的基础上,与科研单位长期合作,在国内首先推出富硒西瓜。该瓜一问世立即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极佳的口感在各大城市和超市成为抢购产品。硒元素有“抗癌之王”的美称,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明显防止肿瘤的扩展,对男性不育症、哮喘病也有明显的疗效。

仁风西瓜生产基地位于山东省济阳县仁风镇,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中国西瓜之乡”,全国最大的精品西瓜生产基地。仁风西瓜外观光洁,花色均匀,无阴阳面,瓜形圆正,皮薄而脆,瓜皮厚度不超过3毫米,瓜个头较小,单瓜重1~1.5公斤。仁风西瓜瓤色杏黄,皮薄翠绿、瓤脆汁多、甘甜消暑,其细胞排列整齐,肉质脆而多汁,无纤维,无空洞,不倒瓤,入口即化,故有“冰淇淋西瓜”的美称。

地域范围

仁风西瓜产区位于济阳县境内的仁风镇,辖82行政村,全镇总面积125.44平方公里,6.1万人口。全镇耕地总面积7800公顷,其中西瓜面积2000公顷。地理坐标为北纬36025、-36009东经117010、-117035,区域边界为东至仁风镇东升村;西至仁风镇江家村;南至仁风镇韩纸村;北至仁风镇流和村、。地域保护种植面积为200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观特征:仁风西瓜外观光洁,花色均匀,无阴阳面,瓜形圆正,在浅绿的底色上有16~17条明显的深绿色蛇纹,皮薄而脆,瓜皮厚度不超过3毫米,单瓜重1~1.5公斤。 2、内在特征:仁风西瓜瓤色杏黄,细胞排列整齐,肉质脆而多汁,无纤维,无空洞,不倒瓤,入口即化,故有“冰淇淋西瓜”的美称。仁风西瓜总糖量≥6.1%,维生素C含量≥5.56mg/100g,可溶性固形物≥11.5%,钙含量≥5.5mg/100g,锌含量≥0.85mg/kg,铁含量≥1.10mg/kg,硒含量≥0.10mg/kg,品质好,属高档水果。仁风西瓜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瓜类蔬菜(NY/T747-2003)标准执行。

三. 山东省 济南 济阳县 垛石番茄

垛石番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垛石番茄皮薄、肉厚、味美、色佳

垛石番茄特色品牌基地有冬暖大棚16000个,热销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2006年以来,“垛石牌樱桃西红柿”先后被农业部评定为“绿色食品-产品”、列为“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化基地”。2008年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济北瓜菜批发市场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产品定点市场”。 2011年,“垛石”牌被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评为有机食品。

济阳番茄特色品牌基地的建设,推动了全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业收入,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四. 山东省 济南 济阳县 杜家驴肉

俗话说“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驴肉被称为肉中的珍品,据说慈禧太后喜食驴肉,宫里有专门烹煮驴肉的大厨,还经常让全国各地制作驴肉有名的艺人进贡驴肉,以满足自己的嗜好。据说,垛石的“杜家驴肉”当时就是贡品。

“杜家驴肉”的传人杜善平今年四十多岁,他从十七八岁就开始在垛石街煮驴肉做生意。杜善平的曾祖父叫杜瑞武,杜瑞武的父亲是清朝的一个七品官,后来辞官不做,回到家乡故里垛石,没有了俸禄,没有手艺,生活一塌糊涂,吃了上顿没下顿,整日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马瘦毛长耷拉鬃,人至穷时失颜容”,没办法,就在垛石西桥西大坝处搭了三间凉棚,卖茶水,仍然难以维持生计。杜瑞武的父亲为官之时,曾结识一好友,也是七品县官,一日,他来看望老朋友,见其生活如此糟糕,禁不住连连摇头叹息,怪老朋友不该辞官,同情之余,猛然想起自己曾保留着一张煮驴肉的秘方,又见垛石养驴者甚多,于是便拿来秘方,资助老朋友干起了驴肉生意,并为之起名“杜家驴肉”。

“杜家驴肉”配方独特,口味极佳,很快成为名噪当地的特色小吃,并入选成为贡品。

“杜家驴肉”生意兴隆,等到杜瑞武接掌了生意,家境已经相当殷实,成为当地有名的富户,但杜瑞武牢记父亲“过日子要节俭,不细不财主”的教导,生活过得很简单,衣着不讲究,甚至打着补丁,饭食不讲好孬,吃饱就行。

一日,有一帮做牛笼嘴的河南客商拉了七大车牛笼嘴到东北去卖,途径垛石吃饭休息,看见一衣着破烂的老头捡拾他们吃烧饼时掉下的芝麻粒儿吃。这个老头就是杜瑞武,他见客商笑话他,就说:“我不是稀罕你的芝麻,而是怕你们浪费了,须知一粒粮食一粒汗珠来之不易。”随后,他又问:“你们的牛笼嘴卖吗?”

河南客商不屑地说:“你都穷成这样了,你买得起吗?”杜瑞武说:“我有不少牛,我觉得我的牛的数量肯定比你的牛笼嘴多。”河南客商自然极不相信:“要真是这样,那我们就把这些牛笼嘴全部送给你。”杜瑞武叫人从院子里牵着牛一头一头往外出,一个一个戴牛笼嘴,最后七大车牛笼嘴全部戴完了,牛还不停地往外出,据传,可能有一万头牛之多。于是后来有了“万牛杜家”之说。杜善平说,他的曾祖父杜瑞武靠经营驴肉生意,挣了很大家业,也养了很多牛,当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多。

驴肉营养丰富,有补气血、易脏脉等功能,据说,常吃驴肉可以舒筋活血、有打通血脉、补充元气的功效,因此,驴肉往往成为练武卖艺之人的常用食物。据传,垛石桥有练武的习俗,过去有武馆、拳房,常有习武之人来往献艺切磋,“杜家驴肉”也曾随着这些江湖艺人传到外地、美名远扬。

杜善平的父亲没有传接“杜家驴肉”这一祖传手艺,杜善平的手艺是爷爷、奶奶直接传给他的。他曾听奶奶说,从1956年以后,国家就不允许宰大牲口了,宰个驴三年监狱,也就没人敢宰了;1958年,国家提出了“三面红旗(人民公社、平均主义、大锅饭)”,老百姓过的是大集体的生活,马、牛、骡、驴是集体的主要劳动力,是生产力,一个大队里有多少牲口都有数,都有户口,病牛、病驴必须得报到公社里,经批准后才能宰杀。再加上这段时期国家净“搞运动”,社会乱糟糟的,老百姓日子过的人心惶惶,杜善平的父亲根本没有心思学手艺做生意。

杜善平从1986年开始干起了祖传下来的这门手艺,并把“杜家驴肉”更名为“平安驴肉”(杜善平的小名叫平安,另取平安健康的含义)。“平安驴肉”有两种煮制方法,一种是按比例调好中药,和现宰杀的驴肉一块放进肉锅里浸煮;另一种方法是把活驴赶进一个专门砌成的巷道里,用火不断把巷道烤热,驴大汗淋漓后,口渴了就去喝配好的中药水,如此循环多次后,活着的驴肉里就渗进了药水,成了“药驴”,然后把驴宰杀,放在锅里煮。

“过去买驴简单卖肉难,现在是卖肉简单买驴难。”刚开始干的时候,本地或周围的乡镇养驴户很多,驴很好买,但肉不好卖,每集卖很少的肉,原因很简单,老百姓生活水平低,吃不起。现在则不同了,从来不赶集,每天杀好几头驴,肉还不够卖的,许多饭店、超市等客户得提前四五天预定才行,否则就买不到。“现在主要从哪里进活驴?”“井里无水四处里淘,”杜善平开了句玩笑,他接着介绍说,“由于驴的生育周期长,农村近年来养驴户越来越少,更没有成规模养殖的,因此当地的活驴资源正逐渐匮乏,无法满足需要,而从新疆、内蒙、辽宁等产驴区进活驴,要加上高额运费,成本将大幅提高。因此现在主要是靠经纪人给牵线儿,在周围的县区买本地驴,经纪人联系好了卖主,给我打电话,然后我过去看货。”“让他们给送货不更方便省劲吗?”“不行,驴有肥有瘦,买一头驴付多少钱得根据出肉量来定,买驴必须亲自现场看好了到底能值多少钱,如果看走了眼就会赔本。”二十多年,让杜善平练成了一双比称还准确犀利的慧眼,摸摸驴的脖头,扣扣肋膘,便知能出多少肉,宰杀后上称,跟估计出来的上下不差一二斤。

每年五一农副产品博览会期间,杜善平都会去济南搞展览,已经参加了五六年,受到市民消费者的好评。博览会期间,每天的销售量都在几百斤。2007年,垛石“平安驴肉”被评为“济南市名优风味小吃”,并在济南大观园设了代销点。

“平安驴肉”承佳艺,掇拾群芳供甘旨。目前,垛石镇有驴肉加工户几十家,杜善平希望能与他们一起努力,把“垛石驴肉”打出更响的品牌,让驴肉的清香飘向全国的每一个角落。

五. 山东省 济南 济阳县 清油盘丝饼

清油盘丝饼之所以叫“清油”,是相对荤油而言,用花生油来煎烙的。“盘丝”才是此饼的造型特色。它是以抻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精细面食品。制作时把面抻至极细,细如银丝,达千余根,再盘成圆饼形,放油中半煎半烙使之变熟。然后,提起中间把饼拉散,散放盘中,撒上青红丝、白糖即成。盘丝饼外焦里嫩,金丝均匀,味甜爽口,是宴席上的佳品点心。 特点:外焦里嫩、金丝均匀,味甜爽口。( 济南)

六. 山东省 济南 济阳县 垛石平安酱驴肉

俗话说“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驴肉被称为肉中珍品。驴肉营养丰富,有补气养血,益精壮阳,滋阴补肾的功效。传说慈禧太后喜食驴肉,宫里有专门烹煮驴肉的大厨,还经常让全国各地制作驴肉有名的店铺进贡驴肉,垛石的“杜家驴肉”当时就是贡品。2005年垛石“平安酱驴肉”被评为“济南市名优风味小吃”,2006年被评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名小吃”,2008年被评为“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垛石“平安驴肉”简介俗话说“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 。驴肉被称为肉中的珍品,据说慈禧太后喜食驴肉,宫里有专门烹煮驴肉的大厨,还经常让全国各地制作驴肉有名的艺人进贡驴肉,以满足自己的嗜好。据说,垛石的“平安驴肉”当时就是贡品。垛石“平安驴肉”的传人杜善平今年四十多岁,他从十七八岁就开始在垛石街煮驴肉做生意,他的父亲没有传接“杜家驴肉”这一祖传手艺,手艺是爷爷、奶奶直接传给他的。 “平安驴肉”配方独特,口味极佳,很快成为名噪当地的特色小吃。它有两种煮制方法,一种是按比例调好中药,和现宰杀的驴肉一块放进肉锅里浸煮;另一种方法是把活驴赶进一个专门砌成的巷道里,用火不断把巷道烤热,驴大汗淋漓后,口渴了就去喝配好的中药水,如此循环多次后,活着的驴肉里就渗进了药水,成了“药驴”,然后把驴宰杀,放在锅里煮。2007年,垛石“平安驴肉”被评为“济南市名优风味小吃”,济南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誉称号。“平安驴肉”承佳艺,掇拾群芳供甘旨。目前,垛石镇有驴肉加工户几十家,杜善平希望能与他们一起努力,把“垛石驴肉”打出更响的品牌,让驴肉的清香飘向全国的每一个角落。

七. 山东省 济南 济阳县 小圈豆腐皮

小圈豆腐皮生产历史悠久,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运用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精选无公害大豆和优质地下水精制而成,不加任何添加剂。现有黄豆和黑豆两大系列,咸豆腐皮和干豆腐皮两种产品。该产品营养丰富,色美味香,厚薄均匀,口感细腻筋道,生熟食均可,为招待宾朋及馈赠亲友之佳品。经农业部食品检测中心测定,该产品富含蛋白质41.6%,脂肪18.2%以及钙、铁、维生素B1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并含有生命因子,经常食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高血压,为绿色保健食品。

“小圈”牌豆腐皮远销北京、青岛、济南、德州等地。近日,被市经贸服务局授予第四届“济南名优风味小吃”称号,并编录入“济南导吃图”。

八. 山东省 济南 济阳县 济阳黑陶

产于山东济阳,近150个品种,主要有罐、壶、杯、瓶、尊、爵、锤、鬲、篮、钟、鼎、香熏、画盘、地动仪、笔筒、蜡台、台壁灯以及壁饰、壁画和人物、动物造型等。其形体制成高度最高达到2米,制成难度最大的是龙山典型器皿--蛋壳陶杯。杯体高度与平面大喇叭口的直径均为23X23厘米,最小厚度为1毫米。粘接难度最大的是四足六耳仿青铜陶篮。特别是开发出的新产品--陶制编钟,不仅技术难度大,比例要求严格,外型美观,且音阶排列有序,击之音色集中,声音悦耳.造型与装饰、整体构思与组合协调。或简洁、刚健、粗犷,或繁丽、娟秀、精巧,均不失去朴典雅之风采。陶体色泽黑中透亮,有乌金墨玉之感。装饰纹样,既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也不乏现代艺术格调。构图严谨,刀法豪放细腻,疏密结合,错落有致,韵律感强,赏心悦目,充分体现出其外观质量和美学价值。目前,济阳黑陶产品畅销于港、澳、美国、泰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

黑陶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遗产,其工艺在世界制陶历史上独具特色,并以其特有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为当今世人所珍爱,被誉为“中华国粹,稀世珍宝”。为继承发掘古老的黑陶工艺,济阳黑陶工艺品厂通过技术引进,开发生产出黑陶产品,该厂在继承了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以开拓精神不断开发新产品。目前已生产出近150个品种,主要有罐、壶、杯、瓶、尊、爵、锤、鬲、篮、钟、鼎、香熏、画盘、地动仪、笔筒、腊台、台壁灯以及壁饰、壁画和人物、动物造型等等。其形体制成高度最高达到2米,制成难度最大的是龙山典型器皿——蛋壳陶杯。杯体高度与平面大喇叭口的直径均为23X23厘米,最小厚度为1毫米。粘接难度最大的是四足六耳仿青铜陶篮。特别是开发出的新产品——陶制编钟,不仅技术难度大,比例要求严格,外型美观,且音阶排列有序,击之音色集中,声音悦耳,能奏出和谐动听的旋律。这些黑陶产品,造型与装饰、整体构思与组合协调。或简洁、刚健、粗犷,或繁丽、娟秀、精巧,均不失去朴典雅之风采。陶体色泽黑中透亮,有乌金墨玉之感。装饰纹样,既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也不乏现代艺术格调。构图严谨,刀法豪放细腻,疏密结合,错落有致,韵律感强,赏心悦目,充分体现出其外观质量和美学价值。目前,济阳黑陶产品畅销于港、澳、美国、泰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

九. 山东省 济南 济阳县 高汤鸡丝馄饨

馄饨是济南传统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吃法多样,并根据配料的不同,叫法不一。有清汤、高汤、鸡丝、麻汁、三鲜馄饨等,南方也有将煮好的伊面放在汤碗内,上面放上馄饨,并点缀几根菜心,称之为“云吞面”的。馄饨全国各地均有制作,但以济南为上。旧时馄饨是济南夜宵的主要品种,近代经营馄饨的店铺较多,其中有名的有兴圣成号馄饨馆、庆云号馄饨馆,按察司街一带还有一家-炸馄饨出名的饭铺,把包好的生馄饨放入大油里炸成金黄色,外酥里嫩,味道甚美。麻汁馄饨和麻汁米粉制法相似,将煮好的馄饨晾凉或用凉开水汆一下,加入麻汁等调料,是济南旧时夏季应时的食品。

现今,专门制作馄饨的饭馆已不多见,早些年很有名气的“益发馄饨馆”已经倒闭,个体馄饨摊较多,但风味不佳。

原料:面粉1000克,瘦猪肉500克,熟鸡肉100克,干淀粉100克,鸡蛋50克,紫菜50克,香菜50克,葱末10克,酱油50克,清酱油50克,花生油30克,精盐10克,麻油20克,味精5克,姜末10克,鸡汤2000克,肘汤3000克。

制作方法:1把面粉倒入盆中,加380克清水合成面团,移至面案上揉光。用擀面杖擀成牛皮纸厚的大面片,要分多次擀薄,每擀一次拍一层干淀粉(绿豆粉最好),约拍粉五六次,擀好后用刀切成梯形,上宽5厘米,下宽8厘米,高8厘米。

2把猪肉剁成泥,加入酱油、精盐、葱姜末、花生油、芝麻油,顺时针搅拌成馅。

3把香菜洗干净,切成末,紫菜泡好后撕成小片,将熟鸡肉和吊制的蛋皮切成细丝代用。

4锅内烧沸水,将馄饨推下,待馄饨浮起后,煮3分钟,捞出后盛入20个碗内,撒上紫菜片,香菜末,鸡蛋皮丝,熟鸡丝,并浇上1/20的清酱油,再把烧沸的鸡、肘汤浇到馄饨碗内即成。

特点:汤清味醇,馅满鲜嫩,皮薄滑润。与油酥烧饼、油漩同食味道更佳。

十. 山东省 济南 济阳县 济阳水晶梨

“济阳水晶梨”已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济阳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达4件,其他3件为“仁风西瓜”、“垛石番茄”和“崔寨香瓜”,这是济阳县工商分局实施商标富农战略的又一成功举措。

“济阳水晶梨”产于济阳县垛石镇唐庙管区。当地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繁多,特有的土质和地理条件非常适合水晶梨的生长。这种梨金黄透亮,味道清甜爽口,具有生津止渴之功效。为有效保护当地特色品牌,产生名牌效应,济阳县工商分局从2010年初开始,认真实施国家商标战略,引导当地政府和农村行业协会积极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优势,申请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济阳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发展,将极大地增加地方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济阳县农业改革的产业步伐,进而提高济阳县农产品在全国的品牌知名度。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