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糯米油条白糖南京特产 南京特产年糕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糯米油条白糖南京特产 南京特产年糕带走更新时间:2024-05-11 06:23:20

一. 江苏省 南京市 玄武 南京五香豆

南京五香豆又称之为“状元豆”,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居住在城南金沙井旁小巷内的寒士秦大士,因家境贫寒,每天读书到深夜,其母就用黄豆加上红曲米、红枣煮好,用小碗把豆子装好,上面加一颗红枣给他吃,并勉励他好好读书,将来好中状元。后来,秦大士中了状元,此事传开,状元豆便出了名。。一些小贩就利用学子的这种心理,在父子庙贡院附近卖起了状元豆,衬口彩说“吃了状元豆,好中状元郎”。状元豆实际上就是五香豆,和五香蛋一样,五香豆入口喷香,咸甜软嫩,细细品尝,趣味横生,由于烹制入味,一般色泽呈紫檀色,入口富有弹性,香气浓郁,让人吃起来就停不住嘴喽。至今南京还流传着这样的儿歌:“五香豆,真正香,城里头吃了城外头香……”

目前,南京五香豆保持正宗口味的是夫子庙的魁光阁。说到魁光阁五香豆就离不开该店的另一招牌小吃五香蛋,五香蛋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但真正做出特色、口味还算是魁光阁。魁光阁的五香豆与五香蛋,有小吃中的“绝代双娇”的美誉。是最地道的南京小吃

二. 江苏省 南京市 玄武 南京樱桃

南京是我国樱桃著名产地。多产于玄武湖一带。玄武湖的樱洲,因盛产樱桃而得名。品种有东塘、垂丝、青叶等。东塘樱桃为上呈,粒大味美,汁多色艳,品质极佳。

三. 江苏省 南京 秦淮区 南京百合

南京传统,又名摱劳钒俸蠑产于南京东郊植物茂盛的钟山等地。外皮白净、肉质丰满、香甜细腻,还可以长期储存。

四. 北京市 朝阳区 油条

一、原料1、主料:面粉5000克(标准粉)。 2、辅米:盐65克,明矾50克,小苏打60克,水3000克,花生油7500克。 二、制法1、将盐、明矾倒入面盆内,放入3000克的水,用手搅拌待,明矾、盐全部溶化没有颗粒时,再放入小苏打拌两下,再将面粉倒入水里搅匀,然后单手揉搓,待整块面团揉至表面光滑有弹性时止。分成两块,揉成团,上面用潮布盖好。 2、放入盆中,饧面1小时后再团好,盖上潮布,放约1小时,中间两次用手将面团从边沿往中间接叠(手沾水,冷天时间要长一些,要随着气温的变化改变饧面时间)。 3、饧好的面用手拉成长条,用小刀切成每条约厚0.7厘米、宽2.5厘米、长12厘米的小长条,厚薄要均匀。 4、锅置旺火上,下油烧至八成热。 5、把两个小长条叠在一起,两头要叠齐,中间用小木棍压一下,然后拉至25厘米长,沿着锅边旋转2~3圈,轻轻晃动下油锅内,拨油条时要轻、稳(以油不晃为好)。用筷子轻轻钳住油条,每根油条翻身四五次,待油条胀发,呈金黄色时捞起,沥干油即成。 特点:香脆可口。

五. 江苏省 南京 高淳 板栗

( 高淳县)

六. 江苏省 南京市 秦淮区 南京——鸭血粉丝汤

用鸭血做粉丝汤似乎只有南京有。我所知的有两家最好,一家在正洪街(南京著名的购物街,人人皆知),另一家在鼓楼电信局后面的小巷。店面都很小,店门口支一口大锅,里面鸭杂汤不停地滚。把准备好的粉丝放进汤里略烫,盛进碗里,浇汤,放料:鸭血、鸭肠、鸭肝、榨菜、香菜、辣油。操作的师傅动作极为麻利,整个过程大概不到一分钟。即便如此,还是常常要排队,且要自己站在锅旁等候,保证第一手。站在锅边,鸭血鸭肠那种特殊而又香浓的气息热乎乎扑面而来,很能勾起食欲。鸭血汤是民间的低档小吃,目前的售价也不过三四块钱。汤的味道是重中之重,大概是有秘方的,非常浓烈。有的店鸭肠做得格外好--你能想象咬起来脆生生的肠子吗?( 南京)

七. 江苏省 南京市 玄武 南京素猪肠

产地:中国江苏南京。 工艺:制作素猪肠要选用新鲜、色黄、拉力大、绵软的薄百页(千张)为原料。在5%浓度摄氏40度左右的碱溶液中浸泡3分钟,当手摸百页有滑腻感时,把百页捞出,平放在案板上,拿一根竹筷,用两张百页缠筷推滚成卷,再用方白布对角包裹,卷坚实,再把两头布角顺筷缠绕,用力向中间对挤成皱,两头布角向内塞紧。这样包布皱型固定,煮时不会散花;否则,布卷不紧,百页粘连不好,素猪肠泡囊言易散,肠不起皱,肠两头分开。百页卷好后定型水煮,约半小时后捞出浸泡冷却后抽筷拆布即成。如将煮好的大肠斜切半寸长,配料可制成五香大肠、酱大肠、卤汁大肠等小菜。还可烧烩成荤、素的“全家福”。吃起来咸甜适中,柔韧可口。特点:质地细嫩,柔韧,色白爽口,形象逼真,滋味香美。( 南京)

八. 四川省 凉山州 宁南县 宁南白糖

白糖

宁南是“国家优质甘蔗基地”,这里出产的“金沙江”、“雪柏”牌白砂糖是四川省名优产品,远销海内外。宁南的制糖人以他们精湛的工艺制造出了“白如雪、甜如蜜”的优质白砂糖,为人们酿造了一个甜蜜的世界。

九. 河南省 信阳市 潢川县 三股油条

三股油条

三股油条,始于宋代。系以面粉为主料掺合多种作料油炸而成。其状长形三股,色泽嫩黄,食之酥脆香甜,一直为人们喜爱的早点。据传,清乾隆皇帝三下江南,每日早餐均食三股油条。

十.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白糖烧饼·锭子锅盔

白糖烧饼·锭子锅盔

保宁白糖烧饼,是阆中回民依照古波斯胡饼制作方法烙烤而成的一种小吃。早在三、四百年前就已名扬四方。1927年在四川成都花会获金质奖章,在省内外都有较高的声誉。

保宁烧饼,又名回族烧饼。它用本地小麦“油条麦”面粉,加白糖、菜油、桂花,用清水拌匀,反复揉搓,经发汗、造型,将面团搓成圆柱形,从上而下用刀在表面划成螺旋花纹,上端放以芝麻,压成直径约为九厘米的圆饼,再放进干底锅内烙硬,然后放在烤炉内烘烤即成。出炉的烧饼呈酱红色,表面有螺旋纹,质地硬实,敲拌有声,但入口则酥如饼干,甜美可口,既可冷食,也可烤热。长期贮存,其质不变,远行携带,不易脆散。

阆中回民还生产一种“锭子锅魁”。不加碱,不发酵,不加糖,全凭手工搓揉,做成凹形的圆烧饼,再经定型烘烤而成。这种锅魁表面白如银,硬如石,敲打可闻“当当”之声。热食,壳香脆;冷食,内酥软。可存放五天,旅客以开水或面汤伴食,清香回甜,余味满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