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东北特产王老师小店 东北老王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东北特产王老师小店 东北老王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1-21 08:35:37

一. 黑龙江省 鹤岗 萝北 东北猴头蘑珍品压缩块

东北猴头蘑营养丰富,有“助消化,利五脏”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以及胃、食道等部位的恶性肿瘤等疾患。本品将东北优质猴头,通过高科技技术压缩成型,可提高猴头原有营养价值数倍,是国宴和家宴的高级山珍食品。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保质期长、泡松复原快,使用方便等特点。( 萝北县)

二. 辽宁省 沈阳 苏家屯区 东北山参

东北山参是没经过人工栽培管理,在深山老林里自生自长是几十年.上百年,才能百里存一的极珍品.是大自然中保持原质原貌,吸收了天地之精华,没有化学农药和脏气污水污染的上等绿色补品。山参的有效成分:人参是被子植物,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寿命最长可达4000余年。现代医学证明,人参的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并富含脂肪、糖类、各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不仅是滋补强身的良药,而且对治疗心血管疾病、胃和肝脏疾病、糖尿病、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等均有疗效。我国和其它国家医学界人士在人参防癌、抗衰老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也收到较好的效果。 尤其防癌治碍延年益寿的有机贮含量,居全世界药用植物之首.滋阴补阳.壮身健体.强心固本.安神益智,调神养容,大补元气,抗衰老,延年益寿。

白清寨乡盛产人参。

三.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松岭区 东北粘豆包

东北粘豆包

现在到黑龙江很少能吃到正宗的豆包了,现在都用粘大米包豆包,已经味道不如从前了。其实豆包就是用黄米磨成粉末做皮,里面包上豆类的馅用大锅蒸熟而成的冬令食品。

黄米分两种:大黄米和小黄米。大黄米的颗粒稍稍大一些,颜色更黄一些。小黄米的颗粒象小米大小,颜色稍稍淡一些。其实味道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豆包的馅分大豆馅和小豆馅两种,大豆馅里面不是大豆,而是大芸豆,红红的,上面有白色的条纹。小豆就是个头比较小,全身发红的一种豆类。

每年进入腊月,就是农民们忙碌着淘米的时候。淘米在这里有特殊含义,先用热水把黄米浸泡,然后用爬犁拉到生产队的磨米房粉碎为粉末。由于是集中行动,这就要求各户行动严格按规定的时间走,所以显得紧张和有序。磨成粉之后马上用很大的两个陶盆和面,放在炕头最热的地方等着面的发酵。现在饭店里的豆包面没有经过发酵,味道大打折扣。

等到豆类都用大锅煮熟后,就用手攥成球形的疙瘩,放到室外零下三十几度的温度下冻结实。这些工作都是母亲一个人整天忙碌,父亲从不伸手帮一点忙。如果急着包豆包下锅,就要我们几个孩子“帮助”干活,当然边干活边听父亲讲各种鬼怪的故事。如果那时有电视或宽带,恐怕谁也不会再为了听故事包豆包了。

豆包要集中不停的蒸上几天,蒸好的在笼屉上由母亲用木头板分开放到盖帘上,再拿到储藏室冻硬后装入大缸里。每次母亲分热烫的豆包时,大黄狗会蹲在下面流着口水的望着香喷喷的食品。在老家所养的各种动物中,地位最高的是猫,其次是猪,家禽,最后才轮到狗。狗几乎是吃猪的剩下的一点槽子边上的米糠。但这次,母亲的六个豆包没有拿住,落在空中就被黄狗接住吞下去了,唉!太热了,黄狗烫得大叫,最后悲惨的死于一辈子没有吃过的豆包手里。冬天饿的时候,就啃冻得硬硬的豆包,这大概南方人没有这个体会。

四. 黑龙江省 黑河 嫩江县 东北野生蘑菇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大豆”之乡嫩江县境内,辖区地势辽阔,土质肥沃、粮源丰富、品质优良,交通便利,是理想的粮食仓储、购销基地。元蘑、榛蘑、猴头蘑被人们称做东北“三大蘑菇”。东北野生蘑菇均在林区野生成长,为纯绿色食物。做为野生食用菌,野生蘑菇的营养价值非常高。蘑菇中具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蘑菇不仅具有补充营养、增强体制的功能外,对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癌症等都具有治疗作用。采用东北—野生蘑菇为原料做成的小鸡炖蘑菇更是东北菜肴的代表,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也非常丰富。

五. 山西省 太原 小店区 六味斋酱肉

产于山西太原。六味斋最负盛名的产品是酱肘子,在清乾隆年间即为贡品,慈禧太后为经常吃到酱肘子,特赐给送酱肘人一块进宫腰牌,拿着这个“特别通行证”可以直入深宫无须禀报。

特点:从外观色泽看为酱红色或红褐色,用刀切开后,内部组织为粉红色,口感绵烂利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尤其是皮软嫩。在六味斋的传统工艺中,酱汁纯属卤制酱肉的老汤经滤渣熬制而成,不添加任何东西。酱肘花于1982年被原中商部评为优质产品,享受了地方熟肉产品的最高荣誉,1984年、1988年连续复评合格。1988年,酱肉又被评为部优产品。自1981年起酱肉、酱肘花一直被评为省优产品,此外省优产品还有排叉、酱猪头肉,市优产品有排叉、酱猪肝、叉烧、酱大肚、酱头肉。

六. 山西省 太原 小店区 山西小窝头

窝窝头从16世纪的明代中国开始种植玉米时即有了。李光庭著《乡言解颐》卷五,载刘宽夫《日下七事诗》,末章中说及“爱窝窝”,小注云“窝窝以糯米粉为之,状如元宵粉荔,中有糖馅,蒸熟外掺薄粉,上作一凹,故名窝窝。田间所食则用杂粮面为之,大或至斤许,其下一窝如旧而覆之。茶馆所制甚小,曰爱窝窝,相传明宫中有嗜之者,因名御爱窝窝,今但曰爱而已”。

引文中的“杂粮面”,就是玉米面中加入黄豆面等形成杂合面,其蒸制品,在明清时叫窝窝,清末民初才开始叫窝窝头。相传1900年慈禧逃往西安,刚入境山西,就饥肠辘辘。此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看见有个叫贯世里的逃难者正在啃窝窝,慈禧就拿了吃起来,倍觉香甜。问何物,答:“玉茭子面做的窝窝”。慈禧说,此是进山西吃的第一口,就叫窝窝头吧,意思是个领头的食品(张寿臣《窝头论》)。慈禧到乔家大院时,乔致庸以八碗八碟接驾,最后一道主食,为其上了穷苦百姓吃的菜窝窝。《中国历代御膳大观》记载,慈禧回京后要吃窝头,御厨做了一个,老佛爷食不下咽,怒杀厨子。后来老厨师在玉米面里加入糖和栗粉,做成小窝头,慈禧吃得上口,说:“总算吃到当时的窝头了。”于是小窝头便成了皇宫御点、晋馆名品,北京仿膳饭庄、太原全晋会馆有传承此技。

旧社会,穷苦百姓能吃上一顿窝头也属不易,有这么一幅对联“别家过年二上八下,我家贺岁九外一中”(《清末民国讽喻联集》),其中的二上八下,指包饺子,九外一中则是捏窝头的动作,是说过年人家吃饺子、自己吃窝头。穷人家平日里吃的多是“糠面窝窝”、“草籽窝窝”,还有的要掺杂野菜充饥。解放后经济恢复,窝头逐渐成了山西人的一日三餐主食。文革期间,1三次访问大寨,和社员一起吃的就是玉米面窝头。再好的东西,也经不住天天吃,容易吃伤胃口。老百姓想办法变换花样,晋南就有了柿子窝头,从南到北也有了枣窝窝、菜窝窝。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饮食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发展,窝头在一日三餐中一度消失。现在窝头受到人们的追捧,不仅仅是忆苦思甜,更在其营养价值。玉米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当点心食用,有助于肠胃蠕动,益于健康。它含有一种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具有恢复青春,延缓衰老的功能。玉米中含的硒和镁均有防癌抗癌作用,谷氨酸还有一定健脑功能。

进入新世纪,山西小窝头这一名点在酒店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太原全晋会馆推出的名菜“鹅肝牛肉小窝头”最具代表,据说该店迄今年8月底的32个月内已售出近58万只小窝头,被称为“黄金小窝头”。黄金小窝头好吃,究其因有四美,一是原料要鲜,选用水磨细粉,营养充足,口感细腻;二是品相要美,上尖而下圆,外实而中空,形似将军之帽,色似帝王之袍;三是佐味要好,鹅肝入味,牛肉剁粒,吃之筋道,闻之鲜香;四是趁热取食,借西餐烹技,铁板为器烧鹅肝牛肉,再置新出笼的窝头,趁热端给顾客,即食足美矣。

七. 山西省 太原 小店区 金软黍

产于大盂镇金家岗旱地丘陵区,生育期95--105天,秆硬抗倒伏,千粒重7.2--8.1克,粒色土黄,米色金黄,粘性大,食味好,出米率为75--80%,亩产500斤左右,1983年开始推广,到目前我省许多丘陵山区县有种植,并且已推广到辽宁、陕西、甘肃等地。

八. 黑龙江省 双鸭山 饶河县 东北黑蜂

东北黑蜂以早期繁殖快、蜂王产卵力强、集大群、耐低温(可在零下30多度安全过冬)、形状稳定、抗逆抗病性强、体格健壮、采集能力卓越,集世界四大蜂种之优点,而驰名中外。这是我国近百年来在乌苏里江流域富饶的国土上培育出的最优秀的蜂种。东北黑蜂所采集、酿造的蜂蜜、花粉、王浆、蜂胶等产品,其核心功效突出,多次在国际舞台摘得桂冠,屡建奇功,为国人争得荣誉。

九. 黑龙江省 鸡西 鸡东县 东北冷菜

冷菜是东北大拉皮、酱牛肉和川菠凉菜。东北大拉皮有点像粉皮,比粉皮有弹性,用土豆粉和绿豆粉做的,和黄瓜丝、胡萝卜丝拌在一起,拌以特制的调料,酸中带点微辣,爽口;酱牛肉的肉很松,选用的是三角肉,上面盖着一点蒜泥和辣椒末,如果觉得太淡,可以倒点酱油蘸着吃。

十. 黑龙江省 鹤岗 萝北 东北香菇精品压缩块

东北香菇营养丰富,其中的维生素D含量比大豆高20多倍,而脂肪的含量却很低。可预防和治疗软骨病、感冒、高血压、肝炎、肝硬化,纠正人体酶缺乏症。香菇多糖,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胃癌,食道癌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本品将香菇经过高科技技术压缩成型,可提高香菇原有营养价值的数倍。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保质期长、泡松复原快,使用方便等特点。( 萝北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