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重庆特产烧鸡公佐料 重庆烧鸡公香料粉配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重庆特产烧鸡公佐料 重庆烧鸡公香料粉配方更新时间:2024-04-08 15:34:57

一. 广东省 佛山 高明 高明吊烧鸡

高明吊烧鸡

吊烧鸡这个名字不知是谁起的,也不知其他地方是否有这种做法。至于它的起源,很可能是从台湾带过来的,台湾的电视节目中看到吊烧鸡(台湾形象叫法是“立正鸡”,据说最适合老板请伙记,因为鸡头向上。)

吊烧鸡不是用明火烧的,而是隔着煲烧的。老板把杀好的鸡拿到一个小木屋,关上门,出来时鸡已上好料,相信是有独门秘方。烧鸡要四十多分钟。烧好的鸡肉质结实,绝对是走地鸡,鸡皮很脆,盆底的汁里放着内脏,汁内除了配料,还有鸡在烧的过程中滴下的鸡油等。千万另把这些汁浪费了,用来捞饭,一个字“绝”,一点也不油腻,有鸡油的香,这种香绝不是香料的香,多吃几碗饭没问题。

二. 山东省 聊城 冠县 锅烧鸡

锅烧鸡是一道风味独特的鲁菜。本菜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尼克酸及多种矿物质、有益肾、养胃、强筋、滋阴、养血等功效。有软香鲜嫩、色味俱佳的特点。

软香鲜嫩,色味俱佳,如以葱丝、萝卜条、甜面,酱佐食,风味尤佳。

做法

做法一

制作食材
鸡1000克、淀粉25克、面粉25克、鸡蛋25克、绍酒20克、精盐4克、酱油10克、葱10克、姜片10克、桂皮5克、八角5克,花椒5克、花生油1000克(实耗油100克)。 锅烧鸡

制作流程
1.将肥母鸡宰杀后,煺毛,从脊开口,挖去五脏,剁去鸡爪,
洗净; 2.治净的鸡放汤锅内煮熟捞出,肚朝下放砧墩上,将鸡骨取净,瘦肉取去一半;
3.然后,鸡皮朝下平放在海碗内;
4.肥膘肉煮熟,片成大薄片,放鸡上边;
5.鸡瘦肉放在肉膘上;
6.再加入酱油、精盐和以上调料,葱、姜、花椒、八角放上边,加鲜汤一勺,上笼蒸熟;
7.鸡蛋清、湿淀粉放碗内,用筷子打开,放面粉少许、植物油搅匀;
8.取大盘一个,抹上油,将搅好的糊倒上一半,摊匀;
9.将蒸烂的鸡取出,去掉葱、姜、花椒,余汁滗出,用净布搌一下,呈圆形摆在糊的上边;
10.余下的糊倒在鸡肉上面,包住鸡肉;
11.将锅放在旺火上,添入植物油,油热四成,左手端盘,用右手连糊带肉慢慢推入锅内炸制,下面炸黄,翻过面再炸,两面皆炸成黄色捞出;
12.沥油后切成三条,再剁成骨牌块;
13.装盘时,两边(切块后)装两条,当中的一条摆在两条上边,呈马鞍桥形,上撒花椒盐;
14.上菜时,外带葱段、面酱、荷叶夹食用。

做法二

制作食材
鸡脯肉4个 鸡蛋2个 面粉适量
料酒 葱 姜 鸡汤
制作流程
1、将鸡脯肉用刀背砸成细泥;葱姜分别切末;鸡蛋1个取蛋清,剩下的蛋黄与另一个鸡蛋打散一起搅匀;取出适量面粉备用。
2、将做好的鸡肉泥放入碗中,分几次加入蛋清搅匀,再加入姜末,葱末,料酒,盐调匀。
3、炒锅倒油烧至温热,取一小份鸡肉泥在锅中摊平成小饼状,依次做好所有的鸡肉饼,取出。
4、将它两面蘸上面粉,再裹上鸡蛋液,再放回锅中煎成金黄色,就可以了。最后也可以再放入适量的鸡汤,至汤汁将尽时即可装盘。

三.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镇原烧鸡

镇原烧鸡是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的。镇原烧鸡是将脱毛去脏的鸡肉,炖入久存的卤汤中,加入多种调料后,炖卤烂熟的鸡肉,其味甚佳、其色甚鲜,在镇原风味小吃中颇负盛名。

烧鸡,是将脱毛去脏的鸡肉,炖入久存的卤汤中,加入多种调料后,炖卤烂熟而成,其味甚佳、其色甚鲜,在镇原风味小吃中颇负盛名。

民国时期,镇原县城郭家绪儿的鸡肉做得最好。迟于郭家绪儿的张生杰,后来居上,取而代之,成为县城最有影响的烧鸡大户。传说在这之前,张生杰刚开始1肉时,因为生意不好,白天买不了几只,只好叫卖到半夜方能卖完。于是,就得了个“张半夜”的绰号。后来,郭家绪儿去世了,他就成了镇原卖烧鸡的领头雁,仍要叫卖到半夜。不过,这时候的“张半夜”不是白天卖不完,而是供不应求,至深更半夜,还是打发不完络绎不绝的顾客,“张半夜”由贬而褒,一直沿用到他业止。如今,张半夜虽然已不在世,其侄子却继承叔叔的手艺,成为目前镇原传统烧鸡的佼佼者。

四. 河南省 新乡市 卫辉市 下街杨记烧鸡

下街杨记烧鸡是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的。下街烧鸡老式煮制方式,保留了传1特风味,具有肉质细腻松软,鸡骨易碎多汁,鸡皮色泽黄润,鸡周身透咸味,风味正宗!

卫辉下街烧鸡,当属杨记属以特色,是卫辉市叫卖时间最长,品质最佳的鸡肉产品。

五. 山东省 菏泽 郓城县 陈集房来柱祖传烧鸡

陈集房来柱祖传烧鸡鲁西南名吃之一,源自定陶陈集镇。家传五代传人房来柱大师烧制的烧鸡,其配料做法与众不同,味道醇香浓郁,骨酥可口,色泽鲜艳。2002年被菏泽市工商局誉为“菏泽名小吃”,成为名副其实的菏泽名牌。

六. 内蒙古 包头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小文公大蒜

小文公大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小文公大蒜种植历史悠久,历来是人们家常种植蔬菜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小文公乡拉兑九村数户农户率先在自己的承包田种起了大蒜,亩产收益是其它作物的2-3倍,激发了人们种植大蒜的热情。大蒜在拉兑九遍地开花并迅速波及小文公全乡,农户们依靠种植大蒜脱贫致富。

小文公大蒜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导致小文公大蒜蒜头大、营养物质含量高(营养物质高出普通大蒜若干倍)、品质好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2013年小文公大蒜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并依托“文公乡情”商标品牌,采用基地集中种植和农户家庭分户种植相结合的模式,扩大种植面积。种植区全部施用农家肥,精耕细作,严格按照有机生产标准进行田间管理,确保大蒜产品质量。

随着大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小文公乡已涌现出各种形式的个体经营货栈、购销站点,农-营的专业合作组织10多个,引导农民适时调整种植结构;组织培训产品销售经纪人队伍,积极与大型市场、超市进行对接,同时实行会员销售制,不断拓宽销售渠道。现小文公大蒜已入驻包头四家达茂农畜产品直营店,形成完整的销售体系。小文公大蒜产品已销往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内蒙古多个城市。

小文公大蒜蒜瓣皮薄饱满,平均单头重色泽纯正,味辛辣,蒜头发绿,其蛋白质均含量每9.97mg/100g,脂肪均含量1.2mg/100g,维生素C均含量100mg/100g,大蒜素(二烯丙基二硫醚与二烯丙基三硫醚总含量)均含量达71.1mg/100g。

内蒙古自治区达茂联合旗小文公乡现辖行政区域

《达茂联合旗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小文公大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达政字〔2014〕146号

达茂旗农业标准:DN/T015-2014《小文公大蒜种植规程》

七. 山东省 济宁 嘉祥县 马集烧鸡

马集烧鸡是山东省嘉祥县妇孺皆知的饮食文化品牌,因其香酥可口、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而深得大家喜爱。

制作人:马士良,男,66岁,马集乡马集村人,个体工商户。马集烧鸡自马士良之父马登榜开始创制。马登榜60岁时开始研制烧鸡的煮制与配料,自成一家,设店经营,地点在马集村西老柏油路一侧,生意渐渐兴隆。马登榜73岁时因病去世,马集烧鸡的烧制、配料技术传其长子马士良。

马士良当家经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马集烧鸡生意越来越红火,后将老店从本村迁至马集西机场路西侧。后又将技术分别传授给三兄弟马前廷、马前文,马前领,马前廷现在县城东机场路与兖兰路交界处设店经营。马前文45岁,现在县林业局附近设店经营,马前领现马集乡镇驻地经营

马集烧鸡选料讲究,采用火鸡或家养鸡为原料,一般每只鸡重量为1斤至2斤,最大的公鸡重量不过3斤,宰杀之后立即烹制,确保了肉质鲜嫩。配以20多种佐料,经过等工序,刚出锅的烧鸡色泽鲜亮,香烂可口,味道鲜美。烧鸡烹制完成后,无深加工,纸箱包装,成品送至商店或放在盆中等人来买。无特定烹制流程、技巧和秘方,无分店,尚未形成正规的饮食品牌。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走品牌战略道路,可望形成规模经营。

八.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原公杂烩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公杂烩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固历代移民颇多。明代成化年间(1465年)朝廷户部1原杰奉旨安置湖北荆州、襄樊一带灾民顺汉江上游到城固李氏村(今原公村)落户,李氏村从此人员增多,村庄扩大,李氏村的人们为纪念原杰这位恩官,便将李氏村改称原公村。

随着村民生活需求和生产贸易发展自然形成集镇,加之湑水河道近在镇边,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众多丰富的地域物产,南来北往的客商不断,促使原公的农业、商贸、手工业、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饮食文化也得到相应发展和创新;在饮食生意的攀比竞争下,原公的两位姓尚、姓赵的厨师创造发明了“原公酸汤杂烩”这道地方名菜,又称“全家福”、“大团圆”,传承至今已有500多年。它历史悠久、久传不衰、久吃不厌、颇享盛名。

原公杂烩制作是以猪肉、鸡肉等材料变换为吃肉不见肉的厨艺技巧为主,以独特的腥味汤水为辅,再以精细复杂的配料为上,又以花色品种的组合为中,最后以开席时的操作工序为风格,堪称原公最精辟的饮食文化之创举。杂烩在食用时荤而不腻,清香淡雅,古朴厚重,色艳味鲜带给人咸中有酸,酸中有腥、腥中有香、香中有辣、五味俱全的独特口感。尤其是杂烩血腥味的汤水味道任何物质调料是无法代替的。原公杂烩在民间已将其作为宴席首菜,当地举办婚嫁、满月、祝寿、等宴请宾客及年节宴会必不可少,是原公·城固乃至汉中盆地,人人爱吃,人人知晓的地方名菜,现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九. 广西 河池 环江县 河池公赳乐酒

公赳乐酒是根据壮乡百年秘方,采用优质地下泉水及原始森林所特有的野生草本植物和数十味名贵中药恒温贮藏一定时期后精制而成。

该酒发明酿制者名叫“公赳”,其祖孙三代常服此酒,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寿命均超百岁,故取名“公赳乐酒”。

该酒口感绵甜爽口,悠香纯正,实属养身健体之首选。

“公赳乐药酒”产品系根据广西长寿人群集中的桂西北大石山区民间“喜来乐”黄国谋老先生(壮乡人称“公赳”即长寿爷爷之意)祖传秘方自酿药酒发掘推广的一种绿色、保健、长寿食品。

该产品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药酒。它由采自长寿山区的20多味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中草药材冬虫夏草、川芎、枇杷、熟地、黄芪、山茱萸、两面针、鸡血藤、当归、茯苓、川贝等共研,与蜂蜜炙炒再配以长寿山区的包壳米酒(山地种植的玉米)经现代工艺加工慢慢提取而成,故称得上二十一世纪稀世珍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