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州市增城稳锐土特产经营部 广州市增城荣广土特产经营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州市增城稳锐土特产经营部 广州市增城荣广土特产经营部更新时间:2023-09-08 20:34:48

一.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州蛇宴

广州蛇宴是广州的一种风味,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人就懂得了以蛇制药治病的道理。唐代(618—907)已用毒蛇治疯病,用蛇制药还可去风湿、化痰止咳、健胃止呕等。明代李时珍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中也赞美了蛇肉的鲜美,可见毒蛇的肉并不毒。

广州有好几家蛇餐馆,其中以“蛇王满”最著名。这家蛇餐馆最早的主人是吴满。八十多年前,吴满原是个捕蛇者,后来他在广州开设了一家小竹棚,传说他每天必吃一蛇,被称为“蛇王满”。到餐馆来就餐的顾客最喜欢吃的是三蛇——眼镜蛇、金环蛇、灰鼠蛇。这三种蛇都是毒蛇。宰蛇人用锐利的小刀先在蛇腹部取出紫黑色的蛇胆。放进盛酒的小杯里,直接交顾客生吞(蛇胆可以明目去风湿,医疗价值较高。一个蛇胆的价格相当于全蛇的六分之五)。然后用小刀轻轻在蛇身上划过,剩下蛇皮,再把雪白光滑的蛇肉切成小片或细丝,前后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据介绍,“蛇王满”每天宰蛇上百条,每年需蛇量达30多吨。“龙虎会”(又名“龙虎斗”)是蛇餐中的名菜。“龙”指的就是蛇,“虎”指的是猫。还有一种叫“龙凤会”,就是蛇肉与鸡肉同烹。如果把蛇、猫、鸡合烹,又称“龙虎凤会”。蛇馔在配料上还可增加名贵鱼翅、鲍鱼等,花色品种大约有30多种。各种蛇馔色、香、味、形俱全。既是美味佳肴,又可治病健身。广州蛇餐馆每天接待上千名食客,其中有很多来自港澳和东南亚。也有不少欧美友人来到广州品尝蛇餐,有些人虽然还没有吃蛇的勇气,但乐意到蛇餐馆观看宰蛇的情景。

二.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增城丝苗鸡饭

凡去过增城的朋友,对增城鸡饭都不会陌生了,就算没吃过,光是看到朱村公路两旁密布的吃鸡饭的大排档,已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增城丝苗米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朱村丹邱大岗村丝苗米更是“增城四宝”之一。用增城最好的米和增城最好的鸡煮出来的鸡饭,增城人会自豪地说,这是天底下最好的饭。

增城鸡饭的关键是要选靓米。米粒要细长,无腹白、白心和背白;米色要晶亮透明呈玻璃状;颗粒要均匀,整齐美观;油质要鲜明,这才称得上靓米。而烹调的鸡饭的秘诀则在于,将饭煮至六七成熟后,将已经用调料腌好的鸡放到饭上面一起蒸,注意了,是放到饭上,而不是饭里面。这样一来,在蒸的过程中,鸡特有的鸡香味就会渗到饭里,而丝苗米特有的香味又会渗到鸡肉里,两者香味交融,相得益彰。起锅时再加入调料,饭里加入酱油和葱花,这样煮出来的鸡饭,吃起来齿颊留香,让人回味无穷。

虽然贵为“天底最好的饭”,但是增城鸡饭的价钱却是平民级的。米饭是按人数来下的,鸡则是五六个人吃一只左右,分摊开来,人均也就十几元。将饭煮至六七成熟后,将已经用调料腌好的鸡放到米饭上面一起蒸,这样,鸡的香味就渗到饭里,丝苗米特有的香味又渗透到鸡里,香味交融,相得益彰。

三. 广东省 广州 荔湾区 广州点心宴

广州点心当推泮溪酒家最负盛名。“点心宴”就是将点心以筵席的格局和形式上桌,设计十分讲究,一般应是煎蒸炕炸汤露冻诸般品种俱全,上菜时一般按小点、汤点、正点、甜点、单尾等类型先后上席,遵循主次,咸甜有序,徐疾有度,其清新高雅格调着实让人入迷。

四. 河北省 廊坊 霸州市 霸州市“三件宝”

“三件宝”(小枣、小米、鸡蛋)著称

五.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增城小楼冬瓜

增城小楼冬瓜个头大,“增城十宝”之一皮黑肉厚,产量高,具有清热解暑、利尿的功效。鲜食菜式丰富多样,亦可制成瓜干、瓜条、瓜蓉等产品。主销于江浙一带,远销台湾、东南亚、俄罗斯等地。

品质特性:小楼冬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上有卷须,能爬蔓,叶子大,开黄花。果实球形或长圆柱形,表面有毛和白粉,皮深绿色或浅绿色,是比较常见的蔬菜。中医学认为,冬瓜味甘而性寒,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清胃降火及消炎之功效,对于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水肿腹胀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皮和种子可入药。

产品区域独特性:增城是丘陵地带,北回归线由境内通过,增城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1.6℃,非常合适冬瓜的生长条件。

生产加工特点:1、冬瓜宴:小楼冬瓜肉质清甜爽口,而且可保存的时间很长。用冬瓜可以做成很多,本地人吃得多了,也吃出研究来了。比如说冬瓜干蒸鱼头,鱼肉中有冬瓜的清香,十分鲜甜;冬瓜盅则是常见的做法,把冬瓜挖去里面的瓜瓢,盛进各种浓汤,丰俭由人,便宜的可以放进猪骨头汤,想吃高级的,就放些鱼翅进去也未尝不可;有一道冬瓜煮腐皮,比较清淡,特别适合现在的天气。小楼镇到处可吃到的佳肴。2、冬瓜条:采用新鲜冬瓜制作而成。色泽洁白,晶莹透明、质地细嫩润脆,具有冬瓜的独特清香,滋味清甜,口感绵柔。

六.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黄塘头菜

正果镇黄塘头菜已有百年的历史,黄塘头菜属“江南头菜”的名贵品种,黄塘村位于东江支流增江河畔,土质疏松肥沃,水源丰富,光照充足,环境洁净清新,头菜种植均施农家基肥,因而个体适中、饱满结实、肉质鲜嫩,采用传统方式制作后,色泽金黄、香气浓郁、爽甜可口、风味独特,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食,深受珠三角和港澳台胞的赞誉、喜爱。

七.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皮脆肉爽焖烧鸡

皮脆肉爽焖烧鸡

小楼镇向北走,约15分钟即到派潭。初到派潭,万不可忘记下车在大排档里尝上一碗山水豆腐花。派潭山好水好,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这里的豆腐特别嫩滑,做成客家风味的煎酿豆腐,效果一流。但派潭最出名的还数皮脆肉爽的烧鸡。

随着味蕾的直觉,走进山边一家高坡头烧鸡店,闻得烧鸡香满庭院。老板透露烧鸡秘制法原始地道,用柴烧红煤炉,放入原只增城本地生鸡离火高温焖烧15分钟,由于基本不用炭火,鸡身不容易烤焦,而且没有烧炭味,鸡香自然浓郁。但是要鸡吃起来惹味,关键还是生鸡在焖烧前用特制的酱汁浸泡全身,加上若干调味,还有焖烤时要使炉内的热度高达120摄氏度,可使鸡味更佳,这可是老板研制了三年才摸出的门道。

选鸡只也考功夫。老板介绍,果场养的鸡由于食物丰富,肉质特别好,自然是烧鸡用材首选。精心烧制的果场鸡,造型奇特,两个鸡翅膀扬起,活脱脱一只腾空火鸡。轻咬鸡皮,香脆可口,一些关节骨头直可咬碎下肚;再尝鸡肉,果然滑嫩鲜美。戴上一次性手套,将鸡只“大卸八块”亦可,扭鸡头拔鸡腿亦可,任君选择,总之就边玩边吃,大享野趣。

坐在由不远的瀑布延成的小溪旁,坐拥三面环山,静听泉水叮咚,近看黄牛衔草,远观鸟雀翻飞,只是“谁解其中意,欲辨已忘言”。难得吃烧鸡也有这份雅兴。

八.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派潭凉粉草

派潭凉粉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增城历来盛产凉粉草,与荔枝、丝苗米、乌榄并称为“增城四宝”。其中北部山区派潭镇产量最多,品质最佳。派潭凉粉草具有叶浓、枝幼,色黑而有光泽的特点,含粘胶质丰富。用它制作的“凉粉糕”,呈透明墨茶色,有特殊香味,拌上糖浆爽滑可口,是盛夏理想的清热解暑食品。凉粉草还可作药用,其性凉,味甘淡,能防治中暑、感冒、高血压,对骨节疼痛亦有一定的疗效。

派潭凉粉草早负盛名,种植广阔,每逢收获季节,各地商贾前往收购囤积,然后远销港澳地区及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

派潭凉粉草历史悠久。据传是在 100多年前从广西引进的。据林纯煦、何庆功民国十八年(1929年)的《增城县农业调查报告》记载,该县每年出口凉粉草5000担,主产于牛、贤、梅都,每担售价5~10元,可见当时凉粉草生产已有相当的规模。1949年后凉粉草生产发展较快,1979年全社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超历史水平。平均亩产800斤左右,高产的达1600斤。2006年派潭镇凉粉草栽培面积达6000亩,产量一般在400公斤左右,产品主要销往广州、东莞、香港、澳门等周边城市及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派潭凉粉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广东省增城市派潭镇、小楼镇、正果镇、中新镇、朱村街道办事处、荔城街道办事处、增江街道办事处7个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九.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畲族菜干

正果镇畲族村是广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由于该地山高林密,气候温润,土地肥沃,生长一种甘甜可口,风味独特的白菜。畲族同胞采用传统工艺将其特制作成菜干,以备喜庆节日,招待贵宾时炖汤之用。该菜具有清凉解热、清心润肺、消暑解渴的功效,配以各种肉类炖汤,滋润可口、香气浓郁、美味溥甜,是宴客送礼之佳品。

十.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鳎沙

身体扁平,状如草鞋底,细鳞,米黄或紫黑色,口近腹下。鳎沙鱼骨细肉滑,鱼味鲜美,珠江三角洲的人们多以鳎沙鱼肉喂养刚断奶的婴孩。( 番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