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正宁路特产店推荐 正宁小吃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正宁路特产店推荐 正宁小吃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12-23 09:24:33

一.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陇蜜苹果

正宁陇蜜苹果远销东南沿海城市及周边县区,出口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2006年末,全县果园面积达到15.8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2.4万吨。形成了南塬30公里优质果品基地带;四郎河川65公里优质富酸苹果基地带;三嘉优质丰产基地片;北塬50公里优质示范带的果业发展格局。正宁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气候干湿冷暖分明,雨热同期,是北方落叶果树最佳适宜栽培区之一,被国家列入西北黄土高原优势苹果产区县。本县背靠巍巍子午岭,小环境气候湿润,境内自然植被良好,塬面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无工矿企业污染,生产的果品以个大色艳、香味浓郁、含糖量高、硬度大、耐贮藏而享誉四方。1997年秦冠苹果在全国果乡果品综艺品评会上荣获“葫芦岛杯”金奖;红富士苹果1996、1997年分别获得甘肃省第二届名优特林果产品鉴评会、首届林果产品展交会金奖。2004年、2005年分别获得了“陇蜜牌”商标注册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二.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庆阳黄花菜

庆阳黄花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庆阳黄花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受黄土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影响,庆阳所产的黄花菜色泽浅黄或金黄,质地新鲜无杂物,条身紧长均匀粗壮。抓一把捏成团,手感柔软且有弹性,松手后每根黄花菜又能很快伸展开。有爽快的清香气,黄花菜俗称"金针菜",学名萱草,古名忘忧,属百合科,是一种多年的生草本植物的花蕾。黄花菜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品质居全国之首,被国家外经贸部命名为“西北特级金针菜”,远销香港、东南亚、日本和欧美。

黄花菜,古称“忘忧草”、“萱草”,又因其花蕾形似金针状,又名“金针菜”。人们喜爱黄花菜的秀丽,但更重视黄花菜丰富的营养价值。据测定,每500克干花蕾中,含糖3克,蛋白质70.5毫克,脂肪2克,钙23.5毫克,磷86.5毫克,铁82.5毫克,还含有有益于人体的多种维生素,所以,黄花菜和香菇、木耳、发菜一起被甘肃人民列为名菜佳肴。甘肃人常把黄花菜与肉丝、鸡蛋、菠菜炒成人们喜爱的“木樨肉”;用黄花菜烧肉、煨鸡、炖鸭、炒豆腐,其味鲜美,独具风味。

“没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皆真金。”这是前人对黄花菜的真切赞美。

黄花菜,学名萱草,为百合科植物,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其叶、根、茎、花均可入药。味甘性平,有养血、平肝、镇静、安脑的功效。《本草纲目》云:烹食可以适口,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故以萱名。”李时珍也提出了“鹿食九种解毒之草,萱草乃其中之一”的说法。《本草纲目》载,萱草“性味甘凉,无毒、解烦热、利胸膈,安五脏,煮食治小便赤涩。”有止血,通乳,利尿之功效。民间常以黄花加白糖,煎水饮,治小便赤涩;黄花加藕节煎汤饮,治衄血、咯血也有明显疗效。

据现代科学分析,黄花菜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而其中蛋白质、糖类、钙、铁和硫胺素的含量名列蔬菜前茅,其中,维生素A的含量比胡萝卜还多2倍。黄花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动脉硬化、慢性肾炎、水肿患者均有治疗作用。

经常适量食用黄花菜,对防病保健、延年益寿大有益处。如有习惯性便秘的老人,经常吃些黄花菜,既能健胃补脾,又能润肠通便,还可养血安神,且无副作用。据载,孙中山先生曾用“四物汤”作为自己健身的食疗食谱。“四物汤”即以黄花菜、黑木耳、豆腐、豆芽共同烹调,为营养成分完备的补血、养血良方,又是日常素食中价廉物美的珍肴。

但值得注意的是,鲜黄花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参与人体代谢过程中生成氧化二秋水仙碱,氧化二秋水仙碱对人体呼吸道,胃肠有强烈的刺激,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恶心、胃痛、腹泻,严重的还可能产生血尿症。

因此,采摘的鲜黄花不宜直接食用,应先将黄花蒸熟、晾干,以备烹调莱肴。

甘肃庆阳,是久负盛名的黄花菜之乡。每年夏令花朵盛开,塬上塬,杏黄色、桔黄色、米黄色、金黄色、绿黄色、金橙色的花朵流光溢彩,亭亭孤秀,高雅洁美,使路人都叹为观止。宋代诗人苏东坡赞叹之余写下了:“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的动人诗句。

黄花菜在我国栽种区域极广,但其中尤以庆阳黄花菜质量列诸产区之首。有“西北特级金针菜”之誉。庆阳黄花菜之所以如此著名,这与当地的水土和栽培技术有关。庆阳地处甘肃东部、境内丘陵起伏,塬坝纵横,土质肥沃,雨量适中,气温较高,光照充足,自然条件十分适宜黄花菜生长。

黄花菜有单瓣和重瓣之分,庆阳黄花大多属重瓣,叶片宽厚,花大瓣肥,采摘一般掌握在开花前1至2小时为宜,标准是花蕾充分发育,花嘴不裂,颜色呈淡黄。采摘时动作要轻巧,避免碰伤花苔和小花,做到轻摘不带梗,轻放不损花,浅装不裂花,快运保质量;采摘来的花蕾要及时蒸制,以免花蕾放得过久而自行开裂,影响质量。

蒸后的黄花菜不能马上曝晒。晴天经过两天晾晒后,用手紧握干莱少许,松手后仍能自然撒开为适度。如果蒸后遇到雨天,则必须烘干,否则极易腐烂;黄花菜干制后,可按一、二、三级分装。以色泽金黄,条干均匀,无蛀虫,无霉变,无青条,无带柄杂质,无黑条,开花少的为最好。

庆阳黄花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关于“庆阳黄花菜”地理范围界定的函》(平政函[2004]2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甘肃省庆阳市现辖行政区域。

地域范围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北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总面积2711900公顷,海拔860-1760米。庆阳黄花菜主产区界于东经106°24′-108°42′,北纬36°14′-37°09′之间,包括庆城县15个乡镇122个村,西峰区7个乡镇94个村,镇原县的19个乡镇227个村,宁县的18个乡镇64个村,合水县的12个乡镇79个村。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区域内土壤类型主要为黑垆土和黄绵土,pH值7-8,黄花菜栽植区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川塬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水文情况:区域内农业用水主要靠自然降水,为雨养农业区。一部分川台地可实行灌溉,山、塬区多采用全膜覆盖、松土等农业措施和集雨节灌等措施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3)气候情况:庆阳市属温带大陆季风型气候,介于半干旱半湿润之间,年平均气温7.8-9.6℃,年平均降水量535毫米,无霜期169天,年平均日照数2442.9小时。

(4)人文历史情况:黄花菜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科、萱草属的多年生草本宿根性食用花卉蔬菜。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该属约有14个品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温带地区,少数散见于欧洲。中国有11个种,地方品种较多,唯独中国生产黄花菜,欧美多栽培观赏性萱草。

据原庆阳地区行署科技处田均《金针史话》考证:我国黄花菜栽培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者距今约2700年,最早见于西周时期《诗经•卫风•伯兮》篇。黄花菜群众叫金针菜,因其味美醇香似菇肉,色黄亮丽形似针而得名。古时文人雅士多称忘忧草、宜男草,而《本草纲目》始名黄花菜。它集名花、美食、良药、稀特佳蔬于一身而号称中国最古老的“园菜”,也是中国的母亲节日之花。如明朝李梦阳诗:“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蟠桃结子三千岁,萱草花开八百春。”古代典籍如《诗经》、《说文》、《本草纲目》、《救荒本草》、《农政全书》等多有记述。汉代李陵诗:“愿得萱草枝,以解饥渴情。”唐孟郊诗:“萱草儿女花、不解壮士忧。”唐朝白居易诗:“杜康能解酒,萱草亦忘忧。”就是典型名诗句。

中国现在传统栽植黄花菜的主产区首推甘肃省庆阳市,历史之久、规模之大、品质之优、加工之良、科研促进产业优势等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现种植黄花菜42096公顷,2005年庆阳市推出“六个百万”强农富民工程,“十一五”规划发展66670公顷,庆阳黄花菜,这在全国各主产区也属罕见。据原《庆阳县志》记载,在周祖农耕暨医祖岐伯文化发祥地,庆阳黄花菜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利用史,可上溯到秦汉之先。自古有:“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周祖故里金针黄,岐伯桑梓黄花香”之说。

庆阳黄花菜的主栽生态优势品种为马兰黄花,陇东学院1994年曾在全国各地征集黄花菜品种33个,经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甄别去除同种异名外,共有25个不同品种。经品比试验和营养成分测定得出结论,在各项综合指标上,都没有赶上本地自然传承了2500多年的马兰黄花菜品种。2000年,庆城县黄花菜研究所又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湖南祁东引进白花和冲里花,从山西大同引进大同黄花,并与马兰黄花参比开展引种品比试验研究,再一次确定了马兰黄花具有不可替代的主栽生态优势种地位。

庆阳黄花菜为中外驰名的名优历史,以高糖量较高和营养丰富、条长肉厚和久煮不烂,独特的黄土高原无污染原产地“无公害化生产”与“洁净化加工包装”技术三大特点走俏国内及东南亚和欧美市场。20世纪70-80年代庆阳黄花菜产业开发潮涌陇东,原庆阳地区行署发文设立了庆阳地区黄花菜研究所。庆阳黄花菜以其高含糖量和条长肉厚等指标均超过国标GB7949-87,在全国商业供销外贸系统开展的土展评中,庆阳“蓓蕾”黄花菜荣获“西北特级金针菜”称号。1992年庆阳县黄花菜荣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银质奖(全国最高奖项)。2000年西部大开发,庆城县(原庆阳县)成立了黄花菜研究所,又推动了新一轮特色产业开发热潮。近年来,先后研究推广了采用棚膜晒蒸法,生产的糖分表渗而会软性好的“蒸馏脱水传统菜”;采用远红外干制、太阳能利用控制并匹配热风炉联动烘烤干制的内干型“蒸发脱水保香菜”等。实现了黄花菜干制加工的无污染,与传统技术相比成本更低,品质更优,售价更高,更走俏市场。

三.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正宁香菇

正宁香菇

食用菌生产是我县2001年从河南西峡考察引进、试种成功,2002年在全县推广种植的一个绿色无公害新兴产业,近年来,在省市财政、农发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创办了西龙食用菌开发公司,高薪聘请河南西峡食用菌工程师和杨陵农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技术员各1名,培训技术骨干26名,购置了粉碎、灭菌、烘干、接种等设备,采取“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合同种植、订单生产、包收包销、抓点带面、稳步发展,使食用菌产业初具规模。

四.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宫河大葱

大葱是正宁县的特色优势产业,栽培历史悠久,葱白长、鲜嫩可口、香而不辣、做汤漂而不沉,含有较多蛋白质、维生素、硫、磷、铁等多种无机盐。2004年,“宫河”牌大葱已获得国家绿色认证商标注册,在秦陇大地享有盛誉,深受消费者欢迎。

近年来,县上着眼于农民持续增收和山地高效开发,采取0扶持引导、群众自主经营的办法,促进大葱生产由群众自发零星种植向行政推促规模开发转变,产品由群众自给自足向争创市场品牌转变,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了种植区域、种植规模、技术创新“三大突破”。2006年,建成了宫河万亩乡镇和永正、湫漱头两个5000亩乡镇,新建千亩以上示范点9个,栽植大葱5万亩,签约销售订单5000亩,产值50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2007年,发展万亩乡镇2个、千亩村10个,大葱面积3. 5万亩,产值35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160元以上。

诚实守信,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正宁人民欢迎域内外客商莅临正宁实地考察,投资兴业。

五.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正宁大葱

正宁大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正宁大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人文初祖黄帝的部落,最初的活动地就是正宁东部的子午岭,《史记五帝东纪》载“黄帝崩,葬桥山”。《汉书地理志》云“桥山地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因此,黄帝活动于正宁子午岭,葬于子午岭桥山,这足以证明初帝的教人农耕贡献之地在正宁,所以正宁人农耕生涯应为最早。 葱在正宁栽培历史悠久,虽无详载,但按菜肴推断,远可至周秦时,近可在秦汉。在义渠戎时期,正宁就有黍、菽等作物栽植,炒面堪称一绝。据《甘肃赋志》载,秦汉时馒头和各种面条食品就已盛行,按照正宁和子午岭人习俗,有面条、就有调配品,如盐、辣、小炒(葱或韭)调配品。 在周秦时就腌菜,它是正宁人偏喜食菜,是古时先民储存冬菜习惯的遗留。腌制菜有韭菜、白菜、包菜(甘蓝)、萝卜、蒜、辣子,但无葱记载,据这些植物栽植推断,定有葱的栽培,因葱不是腌制菜,只是干藏或调味菜。按正宁人各处宴席看,虽有丰盛的各种菜肴,但每有几碟咸菜。凡有面条,总有几碟盐、辣、葱或小炒。不用说猪、鸡、鱼肉菜肴总需葱做副料搭配烹饪。生菜:原于民族社会的采集生活,它不用烹煮,生用。在明代夏季生切凉拌萝卜、辣椒、葱号称“三大王”,菜肴中葱蘸浆、小葱拌豆腐已为宴席。宋时范仲俺在华池阵守西夏时,在《苏幕遮范仲俺》词里面称赞大葱:“灵武台,箫关道,寒风瑟瑟,伤别庆州揖。巴陵渡口错交臂,岳楼关,更是无缘遇。江州城,白道逢,古邑把酒,玉博醉子京。藉宫河葱氽鲈鱼,调南北鱼味,籍慰老泪倾。” 葱不仅在生活中有不可缺少调味菜和单独菜,而且古人早已将它引用在人们的婚丧嫁娶中,也引用在中药中。婚俗中,女方父母要给女儿几根葱和一盘大枣。葱象征一世聪明,枣象征早熟早生贵子的暗示。葬礼中,逝人一手拿葱,一手拿馒头,象征儿女对亡者的嘱咐,步入黄泉之道,不受饥,随身带干粮之意。在医学中,人们用葱和生姜制汤,医治感冒,用葱根配其它草药医疗小儿积食,葱在中医上用途甚广,主要是通脾、通肺、通窍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以葱赞美人物较多,如窈窕淑女指细如葱根等等。

“正宁大葱”是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其特点是:其葱白嫩长、营养丰富、含有较多蛋白质、维生素,硫、磷、铁等多种无机盐。炒汤漂而不沉、香味浓烈、耐贮藏耐运输等特点享誉省内外,是绝佳的调料食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品种以三叶齐、掖辐1号、中华巨葱为主。2004年获得“国家绿色认证”,“宫河”牌大葱获得国家绿色认证商标注册,并获西部交易会金奖。

正宁大葱的葱白(假茎)质地细密,柔嫩洁白,营养丰富,辛辣芳香,不易抽苔和分蘖,耐贮藏运输,延长供应,可鲜食、生食。

大葱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矿物质及丙种维生素、胡萝卜素,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大葱的组织中含有白色油脂性的液体一硫化丙烯((CH2CHCH2)2S)和大蒜素。具有增进食欲,开胃消食的功效,也是解腥味的佳品。中医医药上很早就利用葱韭蒜提取制剂,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大葱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并有通乳、利尿、治疗便秘等功效。

地域范围

正宁县位于庆阳市东南部,子午岭西麓。东与陕西黄陵县以子午岭为界,南与旬邑县、西南与彬县相邻,西邻长武县以泾河为界,北与本省宁县接壤。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7°56′20″~108°38′08″、北纬35°14′40″~35°36′18″之间。地形东高西低、东宽西窄,略呈三角形,总面积为1319.5平方公里。正宁大葱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是正宁县内包括宫河镇、周家乡、榆林子镇、永正乡、山河镇、西坡乡、永和镇、湫头乡、五顷塬乡、三嘉乡10个乡镇所辖58个行政村,地域保护范围以山地为主,面积4000公顷,目前生产面积2000公顷,年总产量4.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正宁大葱葱白直长、辛辣脆香、久煮不烂、久藏不干、炒汤飘浮不沉。 一般株高150cm,葱白长50cm,径粗2-3cm。单株重0.5千克上下;丰产单株重的可达1.5千克,株高200cm,葱白长60cm,葱叶色鲜绿,质地脆嫩,落地即断,,嚼之无丝,品质极佳。 (2)内在品质指标:正宁大葱古代又名菜白、鹿胎和事草,栽培历史1000多年。大葱中含有丰富的糖浆、蛋白质、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较高。大葱组织中含有白色油脂性液体——硫化丙烯和大葱素,具有增进食欲、开胃消食的功效。另外医药上利用大葱提取制剂,可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有通乳、利尿、治疗便秘等功效。 (3)安全要求:正宁大葱的生产和经营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大葱生产严格执行甘肃地方标准《正宁大葱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正宁大葱检验执行甘肃地方标准《农产品检验规程》;大葱质量必须达到甘肃地方标准《甘肃省农产品质量标准》的指标要求。

六. 河南省 南阳市 南召县 皇路店花生

皇路店花生是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皇路店镇的。皇路店花生籽粒饱满,果型大小均匀,果壳黄白有光泽,种皮粉红色且较薄,吃起来松脆带有甜味,口感好。

南召县的花生种植主要集中在鸭河口水库周围的皇路店、石门、南河店、白土岗、太山庙等乡镇,以皇路店镇种植规模最大,且皇路店是花生的主要集散地,因此,各地都称作“皇路店花生”。目前,全县种植总面积在25万亩左右,平均亩产190公斤,年花生总产量4750万公斤左右,是南召种植业中的主要经济作物。

皇路店花生主要产区是鸭河口库区,这里是浅山丘陵地带,土质以沙壤土为主,质地疏松,透气性强,且气候温润,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非常适合花生生长。皇路店花生与其它地方的花生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皇路店花生主要是白沙系列品种,果型紧凑,籽粒中等略大,蛋白质含量高,榨油食用俱佳。二是由于产区土质和气候特性,皇路店花生籽粒饱满,果型大小均匀,果壳黄白有光泽,种皮粉红色且较薄,吃起来松脆带有甜味,口感好。三是产区花生在生产过程中,肥料以土粪为主,化肥施用量较少,且很少施用农药,产区土壤、大气、水源清洁无污染,花生产品中各种有害物质残留都有在国家规定的安全食品的指标范围以内,是无公害仪食品。

皇路店花生以美观的果型、纯正的口味和优良的品质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南召花生在河南、山东、广州等国内市场上占有很高的比重,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

当前皇路店花生销售主要是向外出售花生米,进行深加工的较少,因此,皇路店花生深加工开发的空间还非常的大,在南召进行花生制油、花生食品系列化加工、花生饼饲料开发和维生素提取,花生壳制作生物菌肥、饲料、活性碳等,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七.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正宁宫河大葱

每到瓜果飘香、丰收在望的秋季,正宁县宫河镇乡间的道路上奔驰着满载大葱的大小车辆,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一阵风儿吹过,葱香沁脾,令人陶醉。看到乡间大葱丰收的景象,使人不由地想到葱的种种好处来。

《中华字典》对“葱”的解释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茎有辣味,是普通的蔬菜和调味品。”这也符合俗语“葱辣鼻子,蒜辣嘴,只有辣椒辣得美”的说法,正好说明葱是蔬菜,葱是辣的。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对“葱”的解释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筒形,中间空,鳞茎圆柱形,开小白花,种子黑色,是普通蔬菜或调味品。”也就是说葱叶圆而长,中间是空的。葱颈(本地叫葱腹,也就是埋在地下的部分)是圆柱形,为白色。当地人认为栽葱时,葱行的渠掏得越深,上土(也叫夹土)次数越多,葱颈就越粗越长。

《辞海》1977年版本对“葱”的解释为:“植物名,葱类的总称。有大葱、分葱、细香葱等。一般也专指大葱。葱类植物富含糖分、矿物质、维生素及蒜素,可作蔬菜及药用。”在这项词义中增加了葱富有营养的成分。葱嫩时连叶带颈均可吃;葱长成时,叶黄了不能吃,只能吃颈部。本地人觉得葱生吃过瘾,每临饿了,剥一根又长又粗的葱,拿一个馍,吃一口馍,咬一口葱,吃得津津有味,使观者涎水欲滴,饥不能忍,吃者言说口至美了。如果每顿饭有一道蒜、葱、辣椒合成的“三大王”菜,更能增加餐者的食欲。

看来葱的妙处难尽其详。宫河镇的大葱除有以上所言特点而外,还可以总结为:茎粗肉厚,辛辣脆香,炒汤飘浮不沉,久煮不烂,久藏不干,是人们日常生活必备的调味品,固而在各类蔬菜中,倍受人们青睐。

宫河镇的大葱产地主要在彭姚川。彭姚川在四郎河畔,川台地少,山地多,而山地土质好,葱偏偏喜阴湿洼地,所以山地栽葱,两者相宜,占尽天机。世人言凡物都有生存环境,就看怎样结合最完美,宫河大葱就是结合最好的范例。彭姚川人们栽葱时,先是平整小畦子,把畦子四周堵高,内面搞得平平整整,上足农家肥,把葱籽均匀而又稠密地撒在里面,然后拿薄塑料拱上,这叫“漫葱娃子”。按时放风、浇水,等小葱长到三四寸时,即行移栽。移栽要扒葱行子,葱行子因地形而定,行距要规则,这样才利于上土,看起来也美观。特别在夏天,站在葱田张望,只见绿油油的一片,用当地话说“页(xu?)是行子,顺是样子”。这也是人民群众的“艺术”创作,人们忙时挥汗于田,闲时徜徉其中,其乐无穷,其情惬然。到了收获季节,葱农整天整晌小心翼翼地挖葱,惟恐把葱挖断,影响产量和销售。挖下的葱搬到房前屋后晾晒,晾晒好后再进行分级绑把。绑把久了,熟能生巧,随便捏几根葱绑起来,你再秤秤,每把葱重量相差无几。然后整整齐齐地放在荫凉处,待价而卖。有人曾看到彭姚川葱如此青郁茂盛而又耐吃,曾试移他地栽植,抑或技术,抑或水土,滋味总不那么地道。

八.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陇蜜红富士苹果

陇蜜红富士苹果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正宁县所产“陇蜜”牌红富士苹果个大、色艳、形正,品质高,果皮光滑,中厚而韧,蜡质中多。成熟果实果面底色淡黄,着暗红或鲜红色霞或条霞果实储量含糖量高、味酸甜可口,芳香味浓,肉脆汁多,肉质致密,单果重280克,最大单果重可达400克。果实多为扁圆形,果实指数0.9左右,少数果近圆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8%,酸含量0.2%~0.4%,果实硬度大,食之爽口,品质极上。极耐贮运,可贮到翌年四、五月份,贮后肉食不发绵,风味变化小,失重少,病害轻。市场竞争力强,深受消费者喜爱。

九.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正宁苹果

西北黄土高原拥有符合苹果生长的7项气象指标,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的苹果优生区。而位于其中的正宁县,又是这片区域中的最佳优生带。这里平均海拔1460米,平均气温8.3℃,降水量630毫米,无霜期180天,土壤主要为黑垆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县内和周边地区无工业区,全县无金属矿山,不存在大气、土壤和水污染问题,大气环境质量、水质环境质量和土壤质量均符合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标准。

正宁县是“八五”期间国列22个苹果生产县之一;国家“十五”计划又将其列入西北黄土高原优势苹果产区县。县内所产长富、秋富、岩富、短富系列富士苹果和秦冠、玉林苹果,曾被国家、省、市3次评为金奖,8次评为银奖和铜奖。按果型、色泽、品质衡量,正宁县的果品80%达到优质果标准:苹果可溶性糖含量15.8%,可滴定酸含量0.35%,维生素C含量56毫克/百克,去皮硬度8.2公斤/平方厘米,色度红或条红。

1999年,在湫头乡、永和镇、三嘉乡等地建立的9万亩绿色苹果生产基地,年产苹果2000多万公斤。正宁县苹果冠以“陇蜜”品牌,70%随产随销。优质果多销往广东、香港;中档果销往河南、内蒙、俄罗斯;三类果由当地加工,以瓶装果浆果汁行销西北地区。苹果产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正宁栽种苹果已有较长的历史。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编修的《正宁县志》记载当时就种植有“苹菠果”,而据深入考证,所谓“苹菠果”也即“频婆果”、“苹婆果”,也就是苹果(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由张友鹤选注的《唐宋传奇选》第200页)。1958年,县上成立果树站,引进国光、红元帅、黄元帅等品种,开始在宫河王录马鞍山、湫头滩、三嘉细嘴子湾试点栽植。1974年以后,除过国光、红元帅外,又引入大山红、青香蕉、鸡冠等品种,一些行政村在集体山场,个别农户在庄前屋后栽植。但规模小,产量低,属于粗放性经营,根本形不成生产力。1984年左右,县上又从山东招远县引进普通红富士着色系列,如长富2号、秋富1号等,实施当年播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1988年,全县苹果栽植已达10万亩,后因管理不到位,生产技术差,病虫害防治能力低,栽植面积一度下降,徘徊在4~5万亩。

1994年至现在,正宁苹果生产基本处于稳定、良性的发展阶段。围绕“兴果、富民、强县”的总体目标,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狠抓栽植上规模,强化管理攻质量,系列开发增效益,使果业生产成为县上的后续财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以山河至周家50公里优质丰产带、五顷原至永和20公里优质基地、三嘉万亩优质基地片、南原万亩高新技术示范区为主的绿色苹果生产带已经形成。苹果生产已通过了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综合监测验收。二是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全县果园施肥、修剪、喷药、涂白、清园等5项周年管理指标均达到95%以上,示范园达到了100%;果实套袋、铺设反光膜、喷施果型剂、覆草缠膜、拉枝扭梢、刻芽环割、节水灌溉等优质丰产新技术也得到大面积推广普及,促进了果品产量和品质的稳步提高。三是产业开发走势强劲。果品生产基本上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全县已发展个体私营果品加工企业15家,年加工各种果品70万公斤,加工产值350万元,实现利税35万元;建成50吨以上果库16座,30吨果库76座,10吨果库218座,简易果窖460孔,年贮鲜果500万公斤,保鲜增值70万元。成立果行21个,组建果品运销队39个,年运销量600万公斤,创利税20多万元。其中以正宁县陇东果品集团总公司最为突出。该公司包括基地建设部、服务保障部、加工部、贮销部4个部门,下设经销门市12家,纸箱厂1家,发泡网厂1家,10吨以上果库33个,总固定资产达150万元,2003年总产值1200万元,已成为正宁县果产业开发的龙头公司。

总之,正宁县发展苹果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更具备生产成本低、投入产出比高的特点。目前,全县苹果生产大户蔚然兴起,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有2户、万元以上的有260户、5000元以上的达6750户。正宁县先后被国家、省政府授予“绿色长城奖”和全省“林果产业开发十强县“等荣誉称号。

十.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罗川晒烟

正宁罗川晒烟俗称“早烟”,又名“龙凤烟”、“唐台烟”。主要集中在罗川,已有1200多年的种植历史,曾被视为宫庭贡品。烟叶叶片肥厚、香味浓郁、吃味醇和,是正宁一大。目前全县种植面积1400亩,产烟70万斤,产品远销陕西、四川、新疆、内蒙、青海等10多个省市,总产值达180多万元。

正宁县县古称罗川县。罗川旱烟有千百年栽培历史。其色泽金黄,易燃,灰白,味香醇,风味极佳。相传唐肃宗李亨驻跸正宁,曾品吸旱烟,烟灰飘落处所产旱烟枝杆高大,叶宽肥厚,色泽深黄,香味浓郁,被视为珍品 ,唐以后历代皆为贡品。

756年9月,唐肃宗行跸宁州彭原郡,即庆阳市西峰区彭原。于757年正月十五离开,经正宁县罗川,南下陕西凤翔,返回长安。途中在罗川城西的土台上休息,一老者吸着旱烟从台下经过,香气扑鼻而来。肃宗接过旱烟锅品吸,顿觉神情气爽,疲乏立消。回长安后,肃宗将罗川旱烟列为贡品,免宁州服役两年。

正宁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子午岭西麓,全县辖12个乡镇,1319.5平方公里,22万人口。地貌属陇东高原沟壑区,黄土层覆盖较厚,土壤多为黄绵土和黑垆土。境内平均海拔1460米。全年日照2447.7小时,日照率为55%,年平均气温8.3℃,无霜期180天左右,降水量630毫米,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经西北烟草质量监督监测站测定和广大农民多年的种烟实践证明,确实是适宜烤烟生长的最佳生产区。

正宁县种植烟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在唐代以前正宁县即栽种旱烟。相传唐肃宗李亨在宁夏灵武即位,返回长安途中,经过正宁,品吸了罗川旱烟,赞其香气浓烈,消困解乏提神。从此,罗川旱烟声誉大增,被人们称为“唐台烟”,成为宫廷贡品。1200多年过去了,“唐台烟”依然久盛不衰,至今仍是当地群众主要的生产和经济来源项目。同样,正宁县种植烤烟也有着较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目前,烤烟已经成为全县经济的首要支柱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拳头”产品。正宁县已成为甘肃省最大的烤烟生产县。

罗川旱烟为茄科烟草属中的普通烟草。烟草原产中南美洲,它作为栽培作物,在世界上已有四五百年的文字记载。十六世纪传至世界各地。我国开始种植烟草是十六世纪后期,由海外传入福建、广东等省以后逐渐北传。本世纪以前种植的烟草,大部分用日晒的方法进行调剂。烤烟种植传入我国仅有几十年的历史。而罗川种植的旱烟却有二三百年之久。

罗川旱烟具有颜色金黄,气味浓香,绵软顺口和养精提神的特点,久吸此烟者,一般香烟不能解瘾。未吸过罗川旱烟的人,闻到气味就特别引人。罗川旱烟在庆阳地区颇有盛名,吸惯旱烟的人都愿吸罗川旱烟,味浓过瘾。因此,罗川旱烟畅销甘肃、陕西、宁夏、河南、青海等地,烟叶除满足人民嗜好的需要外,还可以从烟叶中提取烟碱(又称尼古丁C10H14N2),用于农业杀虫剂及医药方面;还可以提炼苹果酸和柠檬酸,用于糖果和食品工业。烟草的种子含烟子油30—40%,可作油漆和肥皂的原料。烟茎可制作纤维板、活性炭和木炭油等。

相传唐肃宗驻跸真宁县时,曾携爱妃张良娣前往位于罗水以南的泰山庙拈香求子,并经常在罗川城西门外一个有数亩大的土台上歇息。时值兵荒马乱,肃宗一行数月间鞍马劳顿,饮食不节,久居深宫的张贵妃水土不服,突患肚痛病,而肃宗身边的御医百般施治,竟然不见好转。足智多谋的郭子仪心知是水土不服,便在当地请来了一位农夫诊病。农夫看了一眼张贵妃,便用火点着手提的旱烟锅,猛吸几口,然后让给贵妃。张贵妃一锅烟吸完,只觉得腹痛全消,浑身通泰,心旷神怡。肃宗闻知,龙颜大悦,也点上烟锅品吸一番,良久,脱口而道:“真乃龙凤烟也!”因此烟叶种在唐肃宗歇息过的城西门土台上,所以当地人称其为“唐台龙凤旱烟”。肃宗回朝后,对罗川旱烟念念不忘,叮嘱地方1作为贡品,按时进贡。从此后,罗川唐台龙凤旱烟声名大振,四方远近,竟相购买,经千百年而不衰。

罗川唐台旱烟的传说还有另一个版本。那就是肃宗在城西土台上歇息时,忽然闻到一股浓洌的扑鼻香气。抬头一看,见一老者吸着旱烟锅从台下经过。肃宗便召来老者问香自何来。老者说,是我口吸旱烟飘散而来。肃宗闻言,便接过老者旱烟锅猛吸几口,顿觉口齿生香,神清气爽,便连连予以夸赞。后来,还传说罗川唐台的旱烟之所以香气浓郁,是因为唐肃宗的妃子张良娣将化妆用的胭脂水泼在了唐台上面,脂香味入土渗进了旱烟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