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屏南国宝路土特产 屏南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屏南国宝路土特产 屏南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4-04-08 15:31:43

一. 福建省 宁德 屏南 屏南老酒

屏南老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屏南老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屏南老酒”是指福建省屏南县的黄酒,该酒取该地特有的山泉水加优质糯米、红粬用传统技术结合现代工艺精制而成,具 .有醇香浓郁、鲜甜爽口、清亮透明、口不干等特点。屏南老酒属黄酒系列,符合国际饮酒潮流。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酒能“和血行气,暖胃辟寒”屏南老酒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实乃宴宾馈友保健之佳品。
屏南老酒在闽东是颇有名气的,但因为没有品牌,其它地方的黄酒照样也可以充当屏南老酒在市场上销售,因此,也就失去了产品的特色性,无法进一步开拓市场,不能给当地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20世纪末,屏南创办龙潭庶民酒厂,后来又注册了“惠泽龙”商标,经过企业的酿酒工艺的改进与品牌的带动,当地的酿酒业迅速壮大起来。这家酿酒企业不仅成为县级龙头企业,而且“惠泽龙”品牌的屏南黄酒价格攀升,品质好的老酒每公斤可卖到60多元,是原来的15倍,经过企业化运作,销售网络很快扩大到我国东南部城市及东南亚,产品一直是供不应求。. 2010年12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屏南老酒”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范围

屏南老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福建省屏南县所辖行政区域。.

二. 四川省 南充市 西充 充国香桃

充国香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充国香桃,四川省西充县,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西充县位于四川盆地偏北部,属川北浅丘地带,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无霜期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对水果的生长十分有利。所产香桃以其香、甜、脆的独特口感,远销成都、重庆等地,在川东北水果市场有较高的美誉度。

充国香桃是四川省西充市古楼镇在农业产业发展中逐步培育出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水果,远销成都、重庆等地,在川东北水果市场有较高的美誉度,桃业经济成为兴镇富民的支柱产业。截止2008年底,已成片规模栽植充国香桃6000多亩,其中:母本园200亩,挂果壮树3000亩,幼树2400亩,新栽1000多亩,涉及15个村、2080户果农,同时引进业主高元斗、刘先强等实行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充国香桃。2008年,年产量愈100万公斤,收入上万元的果农达100多户,仅此一项果农人均增收2000元。

品质荣誉

南充市西充县“充国香桃”是1981年由南充市科协和南充市农科所联合为西充县引进的日本大九保,经过市、县农科人员二十多年的潜心研制和精心培育而成。“充国香桃”汁多味甜,香脆浓郁,果实圆形,果皮色彩白里透红,外观艳丽,肉质脆嫩、离核,平均单果重量230-280克,2008年2月28日正式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2009年,以古楼镇“充国香桃”母本园为核心的“充国香正式桃”2000亩基地获得有机转换认证、并获得“中华名果”殊荣。

地理标志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四川省西充县果技站申请对“充国香桃”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农业部决定于2012年8月3日准予登记。

地域范围

充国香桃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西充县古楼镇、太平镇、金泉乡、晋城镇、多扶镇、永清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6′4″~106°4′7″,北纬30°52′4″~ 31°15′4″,海拔高度290 ~ 617米,保护面积2000 公顷,产量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充国香桃果形大,近圆形,缝合线明显,近梗洼处深,两半部较对称。果顶微突,梗洼深。果面底色乳白色,阳面着片状红色。果肉乳白色,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果肉呈浅红至深红色,近核处浅红色。肉质细脆,纤维少,汁液中等,味甜,有香气。离核,核红色。 (2)内在品质特点:充国香桃可溶性固形物≥10%,可食率≥80%,水分≥80%。 (3)质量安全规定:符合《无公害食品 落叶核果类果品》NY5112-2005标准质量安全规定。

三. 福建省 宁德 屏南 鹫红工夫红茶

鹫红工夫红茶是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的。屏南红茶是小种红茶,统称之“鹫红工夫”红茶。外形紧结重实,色泽乌黑油润,汤色艳红,香味醇厚,或带桂香,或带柏香,入口清爽回甘,是小种红茶中的上品。

屏南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鹫峰山麓。屏南县资源丰富,物产众多,境内山峦起伏,地势高峻,树木苍青,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昼夜温差大,春夏之际,雾凝深谷,云锁高岗,具有明显的高山气候特点,造成屏南茶叶优良的自然品质。

早在唐、宋屏南区域就有茶事活动,“鹫红工夫”红茶的制造始于清初,至清末民初“鹫红工夫”红茶的生产、制造、销售达到鼎盛,成为屏南县最大宗的经济产品。

清初屏南出产的红茶就被称为“外山小种”;在所发现的清末民初双溪周氏“六合春”的众多茶行印章里有“新山小种”等小种红茶的文物;屏南红茶主要采用当地的小叶种菜茶为原料。因此,屏南红茶是小种红茶,统称之“鹫红工夫”红茶。

鹫红工夫红茶采自屏南高山云雾茶树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初制茶后,再经过三个流程六道工序制作分级而成,以外形条索紧细均直,色泽乌润,具有独特的高山韵为主要特征的工夫红茶,成为鹫红工夫红茶基本依据。鹫红工夫红茶等级根据其采摘季节进行分级为:御茗、尊茗、礼茗、一级、二级、三级。下面分别从“季节”“外形”,“香气与滋味”,“水色”,“叶底”等特征上进行区分。

“鹫红工夫”红茶外形紧结重实,色泽乌黑油润,汤色艳红,香味醇厚,或带桂香,或带柏香,入口清爽回甘,是小种红茶中的上品,也是具高山茶品质特征的一种条形红茶。

四. 福建省 宁德 屏南 屏南泥鳅包

屏南有一道菜叫泥鳅包,香酥可口的泥鳅包,味道真的不一般。

泥鳅是屏南水田里常见的一种无鳞小鱼,最大的不过成人大拇指那般粗,体长不过十几厘米。起初,稻田里野生泥鳅多,农民们在翻地犁田时,能顺手捡到不少,便想到将其做成美食。农家的泥鳅包是煎出来的,其做法是先在锅里放些冷水,将活的泥鳅倒入锅中加热煮沸,煮熟后捞上来,用竹签划开肚皮,把内脏挖干净,然后放在番薯粉里翻动,让泥鳅包裹上一层番薯粉后,再放在热锅里煎。等到不粘锅的时候,将它翻一边再煎,煎至颜色发黄,加入一些紫苏叶或者酸菜,炒一炒,再加入少量的汤。等汤开了,放入调味品,便可以起锅。

泥鳅包本是农家的一道家常菜,但是最先将这道菜做到极致,使它出名、走红的是前高溪村人。

屏南县长桥镇前高溪村的林信餐馆,在实践中尝试用油炸泥鳅包。炸好后,加一些胡椒粉等香料,便可以装盘,用蒜头醋蘸着吃。经过油炸的泥鳅包,连骨头和刺都酥了,可以连肉带骨吃下。这样做出来的泥鳅包深受顾客欢迎,林信餐馆的泥鳅包于是名气越来越大,但凡路过此村的行商客旅,大都不会忘记尝一尝。(江良热)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五. 福建省 宁德 屏南 惠泽龙酒

惠泽龙酒

惠泽龙酒是远近闻名的屏南老酒,有几百年的家庭作坊历史,工艺、技术相当有名,现引进了上海客商投资1000万元成立了福建惠泽龙酒业有限公司,形成了公司化、规模化生产。

六. 福建省 宁德 屏南 屏南无核柿

屏南县浙洋、圪头、四坪等村是该县著名的“无核柿之乡”,每到金秋时节,柿贩子纷拥而至竞相收购柿子。做为一个重要的庭院经济项目,多年以来,无核柿种植一直给这些村农民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柿子是屏南县传统栽培果树之一,也是地方特色良种果树,屏南县现有柿子栽培面积约1333hm2,其中无核柿约1133hm2,次郎(甜柿)、浙江长柿、八月黄、恭城水柿等品种约200hm2。

七. 福建省 宁德 屏南 鸳鸯面

鸳鸯之乡的屏南县(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有许多极富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鸳鸯面”即是其中之一。“鸳鸯面”俗名“苦椎面”,其色泽如琥珀,质地滑腻而富有弹性;食用时须将干鸳鸯果在沸水中滚熟,放清水里浸漂使之发秀,沥水干,加鸡汗、虾仁燔炒,不糊不碎,条条伶俐。若以一把鱼腥草,加猪骨汤清焖鸳鸯果,食之不仅清爽可口,而且还能解除痔疮发作之苦,食之清滑鲜嫩。以“苦椎面”与鱼腥草等焖,炖猪排骨,不仅鲜嫩可口,还是治疗痔疮、蛀牙和高血压的优良药膳。

八. 福建省 宁德 屏南 屏南红曲

在屏南,随便到哪一户人 家做客,热心的主人都少不了 为客人备上一壶黄酒。若客人 是外乡人,主人会颇为得意地 向客人介绍:“这是我们自家陈 酿的老酒,外来的客人可一定 要尝一尝呀,这才不枉来屏南 一趟。”

据当地人介绍,黄酒是屏 南“三宝”之一,唐宋时期,红曲 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就已开始 在屏南民间流传。至明万历年 间,《古田县志》(屏南当时隶属 古田,清雍正十二年屏南始与 古田分县)记载:“田家多制曲, 畲客少租山”。说明在明代,屏 南红曲已很兴盛。此后数百年 来,此项技艺一直流传于屏南 民间,以农家自制或小作坊生 产形式存在。

屏南县文体局副局长陆则 起告诉记者,在屏南的农家,很 多人家还珍藏着几十年前制成 的“曲母”,每年酿酒的时候, 主人家就从这陈年“曲母”罐 里,取出一小勺,然后又小心翼 翼地把曲罐封存起来,等到来 年再用。据说,这陈年“曲母”罐 打开的时候,曲醋的香气就已 令人垂涎!由此可以想像,用这 陈年“曲母”酿造的黄酒,更是 别有一番风味!

在屏南当地,黄酒已融入 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 是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人生 大事,还是走亲访友、节日庆典 等民俗活动都离不开它,民众 的一日三餐也能见其身影。对 于屏南民众而言,黄酒已不仅 仅是一种饮品。

当地文化工作者认为,屏 南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 在历史传承过程中,不断创新 和发展,并形成独特的闽派黄 酒特色,承载着闽东北独特的 黄酒文化特质。

九. 福建省 宁德 屏南 芋蛋面

以煮熟的古田小芋与薯粉相混搅团,用“蕃薯切”成圆状条,放入滚汤的锅中,边切边煮,拌以牡蛎、芹菜等佐料,即成色味独特的美食。为古田呼朋聚友的“喜乐面”。

十. 福建省 宁德 屏南 屏南油柰

屏南油柰是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的。被誉为“八闽珍果”的屏南油柰以其独特的口味,硕大的颗粒而深受欢迎,1996年在福州举办的全省水果评比上荣获第一名,这年屏南被评为“中国油柰之乡”。

屏南油柰是福建省名、特、优水果 。屏南县自然生态和地理环境优越,栽培历史悠久,群众栽培技术力量雄厚,是油柰的原产地和主产区。2003年全县油柰栽培面积已达3万亩。油柰生产成为屏南县农村经济的一大产业和农民脱贫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之一。

屏南油柰系蔷薇科、李属中的一个变种。屏南油柰桃形李实,果形大,单果重80~120克,最大单果300克,果皮黄绿色,果肉黄色、肥厚、细嫩、清脆、汁多,味清甜 ,品质极佳 。果核小,半离核,核顶部常与果肉分离,而形成果腔,此为柰 的主要特征之一。 油柰营养丰富,具有清热、利尿、润肺、消积食、开胃健脾等保健功能,成为八闽佳果的佼佼者,倍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