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特产跳蚤 广东特产哪里进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特产跳蚤 广东特产哪里进货更新时间:2023-10-11 14:19:32

一. 广东省 东莞 莞草

莞草是禾秆草

禾秆草,便是成熟禾稼收获脱谷后的茎秆,无食用价值。广州方言有:“禾秆冚珍珠”之说,意思是以毫不值钱的稻草掩盖贵重珍珠,寓意有钱人不显富,外表看不出。确实,不要说金银珠宝,就是相对于普通食用品而言,禾秆草都是属于廉物乃至贱物的。但禾秆草却并非废物,相反,以价值最低而用途最广而论,禾秆草甚至超过老姜、陈皮。关于禾秆草,广州方言还有一句是:“识佢就系宝,吴识佢就系草” (“认识它就是宝,不认识它就是草”)明言禾秆草(也泛指药草)所谓“贱”或“宝”的价值判断全赖于观者有否足够的学识和经验。

事实上,禾秆草的用途非常广泛,涵盖衣食住行:如可作燃料,不像北方林丰,珠三角水网纵横,林木很少,非独舍外炙烤狗肉,乡人煲水、煮饭、炒菜等样样都很倚赖燃烧禾秆草;又可作肥料,翻耕时,农人将上次收割所剩禾秆草头翻至泥下,沤罨后就是很好的有机肥,而禾秆草作燃料所剩余灰又成农人常用的富钾无机肥——草木灰;还能作救急饲料,冬季缺少鲜草,用禾秆草配合甘蔗尾作饲料能让耕牛安度寒冬;也能作席垫御寒,寒冬中,缺衣少被的人家会在席下先垫上用禾秆草编织的禾秆毡再睡,便会温暖许多;甚至建屋,乡人将混和泥浆的禾秆草把挂在搭好的竹架上,层层叠高成墙,各墙上亦架有竹架,再以竹篾压实的禾秆草铺设其上作顶便成屋,虽不若砖房耐久,但也能遮风挡雨;铸造时常将禾秆草煅灰覆于炽热的金属熔浆上,可免热溅伤人;糯稻的禾秆草还能入药,主治虚汗、盗汗、多汗症,也治丝虫病、传染性肝炎,《本草纲目》也载有用糯稻秆、根治消渴饮水、喉痹肿痛、下血成痔、汤火伤的药方;更有造纸、织草鞋、搓草绳、作包装防碰填充料等等妙用。即使在塑料充斥的今天,你在广州街市还能见到有些“固执”的菜农依然用禾秆草来捆售蔬菜,或不时髦但绝对经济环保。

二. 广东省 广州 南沙区 广东四式汤圆

广东四式汤圆

先将绿豆、红豆、糖冬瓜、芋头分别煮或蒸熟,去皮,分别加入白糖、芝麻、熟猪油等调味品制成4种甜馅料,将汤圆皮分别包入4种不同的馅心,做上记号。将4种汤圆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装不同馅料的汤圆各一个。特点是软滑细腻,4种味道各异。

三. 广东省 中山 石岐鸡

沙栏鸡原产三角镇沙栏圩而得名,又称“三角鸡”,因大量的沙栏鸡经石岐转口输往广州和港澳各地,故又称“石岐鸡”。该鸡种以其肉嫩滑、味道鲜美、体型适中,特别适合制作“白切鸡”而驰名省港澳。近年来,香港的畜牧工作者,利用沙栏鸡做母本,三黄胡须鸡做父本,适当吸入新汉夏鸡的血缘,育成命为"石岐杂"的新鸡种,占有香港80%的肉鸡市场。

沙栏鸡种来源,据说200多年前从顺德、东莞迁移到中山的农民带来的鸡种,经过长期选育而成。现有母鸡40万只,年产雏鸡1400万只左右。

【品种类型及原产地】

石岐鸡属肉用型品种,原产地及中心产区为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一带。主要分布在中山市,佛山市顺德区。广州市番禺区亦有一定数量的分布。

1主要特性特征体躯丰满,胸肌发达。多为直立单冠,冠齿6~7个,冠、耳叶、肉髯均呈红色。喙呈黄色。虹彩呈橘黄色。胫有黄色和白色之分,以黄色居多。皮肤多呈白色,少数呈黄色。公鸡羽毛多呈黄色和枣红色,部分个体腹部羽毛有黑色和棕黄色(花胸),尾羽多呈黑色。母鸡羽毛多呈黄色和麻色。雏鸡绒毛多呈黄色,背部两侧各有一条白色绒毛带,从肩部延伸到尾部。

2保种方式,采用保种场和基因库原地保护,由中山潮兴家禽发展公司建立保种场进行原地保护,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于2000年引进保护。

【生产性能】

1成年体重与产肉性能公鸡平均为2280克,母鸡平均为1490克。120日龄半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2.9%,母鸡为82.4%;全净膛屠宰率:公鸡为66.5%,母鸡为67.8%。

2繁殖性能平均开产日龄150~180天;在笼养条件下,平均开产日龄147天,年产蛋数70~90个,平均蛋重45克。平均种蛋受精率92%,平均受精蛋孵化率91%。就巢性弱。

【开发利用情况】

石歧鸡肉质嫩滑、味道鲜美、皮下脂肪少,1985年被选入广东省名优品。为了拯救、保护这个地方品牌,恢复其“纯正血统”,中山市从10年前开始在三角镇开展了沙栏鸡的提纯复壮尝试。经提纯复壮的石歧杂鸡,母鸡年产蛋数从原来70~90个增加至120~130个。以平均每只母鸡年产蛋增加40个计,目前潮兴家禽发展有限公司存栏种鸡14万羽,年多产蛋560万个、苗450万羽,按每羽2.5元计算,年多创收1125万元。

四. 广东省 中山 禾虫饼

禾虫是中山季节性极强的稀有物种,中山神湾一带的农民有句俗语:“禾虫过造恨唔返。”一年之中能收获的机会只有两造。每年在农历的三、四月和八、九月的初一、十五大潮时才捕获。

三月正当黄瓜盛产期,叫“黄瓜虫”,四月正当荔枝扬花结果期,称为“荔枝虫”,这两种禾虫体型小,吃起来带有点腥味。而到农历八、九月产出的禾虫叫分别叫做“秋分虫”、“禾花虫”,这两个月禾虫不但数量多,而且虫体肥美,特别好吃,是禾虫的极品,中山人最为喜欢。食家称秋季的才是“正造禾虫”,这时的顶级禾虫又美名为“金花虫”。

禾虫样子极之丑陋,幼时如红线,身体分节明显,成虫身体细长稍扁,体节两侧有突出的刚毛疣足,长约一两寸,其色金黄带红杂绿,虫身丰腴,含浆饱满,行动缓慢,形似蚯蚓,样子可怕。有人说它像蚯蚓、像蜈蚣,也有人说它像水蛭,但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觉得它更像乡下厕所里的蛆虫。中山也有句俗语叫“合埋眼,吃禾虫”。早期够胆食用禾虫的,只有中山、斗门、新会等河口地带的居民。禾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珠三角河口人家的餐中美食,懂享受之人一定要在短短的几天内尝个新鲜为快,不然的话,要翘首盼望到来年了。

中山的禾虫名菜有“生炒禾虫”、“禾虫煲莲藕”、“禾虫煲眉豆”等,各具特色,各有故事,而最传统最正宗的吃法是“瓦钵炖禾虫”。鲜活的禾虫漂洗干净后,放到瓦钵内,放入生油、鸡蛋、粉丝等配料,再加入适量生盐、味精、陈皮、蒜蓉、芫茜、榄角、糖以及胡椒粉调味,与禾虫搅匀后,隔水炖熟。以往,没有更多的保鲜技术,一夜之间大量收获的禾虫就这样全部炖好,一钵钵保存起来。到食用时,连同瓦钵再放到炉上去烤一会,直至钵内禾虫冒出白烟为止,这时整个空间都会弥漫着诱人的特有禾虫香味,被烤成外表金黄微焦,内里甘香软滑的禾虫糕就是中山地道的特色佳肴。现今亦有些大酒店将其切成一片片用平底锅做成“香煎禾虫糕”。这种烹制方法,既迎合了禾虫的风味特质,又适合于禾虫季节性强,便于长时间保存,慢慢享用。

由于禾虫的独特风味和地方独有性,常使远离家乡的游子魂牵梦绕。曾有那么一个传说,清朝光绪年间,中山黄圃人何文耀中了进士,被派到四川任职,他极好食禾虫,眼看要远离家乡,难再烹用美味,于是他让人将禾虫先焯熟后晒干,制成一个个“禾虫饼”带到四川。到职后,他将从家乡带去的名贵鲍参翅肚用于给上司送礼。不想,一天上司看到他一人在独享禾虫饼,随即认为他不敬,自己留着好东西,并责问他“为何有金龙仔不送我”。从此,黄圃一带的人就将禾虫称为“金龙仔”。之后,禾虫饼就成了中山人可长年享用的美食,其中,冬天禾虫饼煲仔饭是一绝。

五. 广东省 东莞 眉豆糕

眉豆糕的做法非常简单,是用新鲜的眉豆加上糯米粉和其它香料熬成的,上面还撒上用香油炒过的芝麻,十分可口。这道小食还被评为“广东名小吃”。在东莞,会做的眉豆糕的人家不少,现在的农贸市场上,还经常可以看到有眉豆糕卖。做得好的不多,据说其中有独门秘方。

眉豆糕的主料是糯米,但入口之后并没有普通糯米制品那种过于粘濡的感觉,而是十分适口,一咬就断,味道则因为眉豆和芝麻的加入而变得很特别。

六.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姜薯

姜薯的吃法很多,有速食法、混制法、磨制法等。速食法是刨片放在开水中滚两滚后加糖浆,俗叫泡姜薯汤汤中薯片,清香爽口。混制法是把姜薯切成小块作为配料烧肉吃,可甜可咸,薯块香松。磨制法是把姜薯在特制的磨钵磨成薯泥,姜薯松脆,磨后还存有粒状,做成姜薯丸,香脆滑润。

七. 广东省 中山 大魁黄沙蚬

黄圃大魁水道是有名的“黄沙蚬”产地,蚬肉鲜美可口,人们用蚬肉、腊肉粒、韭菜炒作馅料,用生菜包着吃,也是黄圃的一道特色菜。

八. 广东省 东莞 糖不甩

这“糖不甩”的由来 , 据传还跟八仙有关哩。 清朝道光十九年 , 东坑镇一带吸食鸦片之人甚多。初春二月二 , 由于流毒泛滥 , 民不聊生 , 赶往东坑过“卖身节”受财主雇佣的男丁精壮无几,大都是面黄肌瘦 , 劳力退减。上天大八洞神仙吕洞宾闻说后连忙打制治瘾灵丹,普渡众生。但良药苦口,再者私自下凡,乃冒犯天条。于是吕仙人把仙丹藏于熟糯粉丸内 , 配以糖浆煮成甜滑、可口的“糖不甩”( 取之“糖粉粘丹不分离”之意 ), 摇身变成一个挑担叫卖的老翁 , 从街头到墟尾实行半卖半送。众人吃后,果真杀住了鸦片流毒 , 体力、智力恢复。农历廿四节气倒背如流 , 东坑“糖不甩”因此而名扬远近。

东坑“糖不甩”做法简易。直接把糯米粉煮熟 , 挪搓成粉丸 , 在铁锅中用滚热的糖浆煮熟 , 然后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丝的煎鸡蛋伴食 , 口感绝对是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

相传“糖不甩”还跟男女姻缘相关呢。地处东坑、茶山、横沥各镇的“埔田片”一带 , 旧时男婚女嫁还比较保守 , 更谈不上如今的自由恋爱了。每当媒婆带后生仔到女家“相睇”, 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这门亲事 , 便煮“糖不甩”招呼男方。男方看到端上桌上的是“糖不甩”,知道这门亲事“甩”不了了 , 于是大功告成 , 大碗“糖不甩”越吃越香 ,吃完一碗再添一碗 , 表明愿意好事成双。如果女方不同意这门亲事 , 则煮打散鸡蛋的腐竹糖水 , 男方看到台上摆的是碗打散鸡蛋的腐竹糖水 , 知道这门亲事“散”了 , 那就知趣一点 , 以后别再纠缠了 ,这时“腐竹糖水”虽甜在嘴巴 , 却苦在心上 , 匆匆喝上一口 , 便告辞而去。这样的事 , 对上年纪的东坑人来说 , 都非常清楚。

有关“糖不甩”的趣事尚多。据传公元1883年,即光绪9年,慈禧终止听政,光绪帝亲政皇朝。广开贤路,恢复全国科举大考。东坑丁屋村贫苦才子丁仁长,上京赴考,沿途以吃母亲所做“糖不甩”糕点充饥。试后被光绪帝钦点为癸末科当朝进士 , 御封“翰林院庶吉大学士”,惊动乡梓,现存丁屋村有碑为证。

时过境迁 ,“糖不甩”小食已传遍省港城乡。朋友,当你来到东坑 , 别忘了去吃正宗的“糖不甩”。

九.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东金银锡器

广东金银锡器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明清时期广州有盛名的“朱义盛”,潮州有“打银街”。著名的潮州工匠刘元等人的作品曾在清末宣统二年南京工艺品赛会上获得奖励。金银锡工艺品分欣赏品、装饰品、日用品三大类约1000多个品种,欣赏品有寿星、佛像、花鸟等立体摆件和浮雕金银挂屏及戏剧头饰等;装饰品有手镯、戒指、别针、耳环等;实用品有酒具、茶具、调味具、杯盘、碗碟等。潮州的平錾、镂空技巧,更使潮州金银锡器显得精细别致、独具特色。

十. 广东省 中山 神湾菠萝

神湾菠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菠萝又叫凤梨,原产于美洲热带的巴西,16世纪中期由葡萄牙的传教士带到澳门,然后引进到广东各地,后在广西、福建、台湾等省栽种,经过长期的选育,陆续生产了许多品种。菠萝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

盛产于中山市神湾镇的菠萝,名之为“神湾菠萝”。神湾背山面海,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特别适宜菠萝的生长。经过长期选种培育,现在神湾菠萝,一般每个重一市斤左右,色泽金黄,皮薄肉厚,更难得的是肉细爽脆无渣,甜蜜清香而无酸味,齿颊留香,经久不散。

通常神湾菠萝的吃法有四种:一是去皮鲜吃,可免其他地方所产菠萝要蘸盐水的麻烦,吃起来满口芳香;二是榨汁鲜饮,消暑解渴,香味浓郁;三是烹制成菠萝鸡,成为一道筵席名菜;四是制成罐头,成为旅游佳品。

中山著名的神湾菠萝,原有两个品种,一种果大,食后感觉麻口,称为旧种,现已无存;另一种是新品种,又称“金山种”即现闻名的神湾菠萝,果黄色,果眼浅,果心可食。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神湾镇的人们就开始种植菠萝,在1937至1939年期间,神湾菠萝的种植最盛,在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栽种,少的2000-3000株,多的8000-10000株。

神湾菠萝不仅国内闻名,在国外也享有美誉,它载着中山人民的深情厚意,远涉重洋,闻名于世。这就是中山的名——神湾菠萝。

神湾菠萝产地范围为广东省中山市神湾镇现瞎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