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州尤溪特产 尤溪家乡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州尤溪特产 尤溪家乡的特产更新时间:2023-08-11 08:43:25

一. 福建省 三明 尤溪 尤溪绿茶

尤溪绿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尤溪县茶叶协会收到国家商标局颁发的“尤溪绿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注册证。这是尤溪县继“尤溪绿笋”之后获得的又1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

尤溪县是“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福建省十大产茶县之一。全县250个村中,适宜种茶的有156个村,山地面积20万亩以上。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8.53万亩,其中绿茶6.7万亩,茶叶从业人员涉及13个乡镇、150个村、1.5万户5万多人;是三明市县级茶叶面积、产量和产值的第一县,均占三明市的三分之一;2009年茶叶总产量达到8283吨,总产值1.87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5928吨,产值1.55亿元。

二. 福建省 福州 永泰 盐水梅

盐水梅富维生素之果。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果酸和氨基酸、以及磷、铁异有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是休闲、出游最佳伴侣,常喝青梅汁身体更健康。主要功能:健胃、开脾、消化、抗暑、生津、解渴、解酒、止泻、止痢、特有疗效。使用方法:取青梅1-2粒加点梅水、与90%开水或矿泉水相冲即喝。

三. 福建省 福州 永泰 永泰绿茶

永泰绿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藏在深闺人未识,撩开面纱惊八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曾这样评价永泰。永泰县位居闽中,福州市首个国家级生态县,素有“后花园”的雅称。县域地势高峻,云雾缭绕,森林覆盖率达76.8%,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足,山间缓坡、崖隙土壤深厚肥沃,极宜发展茶叶生产。永泰县茶叶种质资源丰富,永泰县梧桐镇坵演村芹菜湖自然村,东经118°40'38″,北纬25°44′14″、东经118°41'15″,北纬25°44′46″、东经118°41'29″,北纬25°44′24″的范围内发现茶树树桩直径80厘米以上2株,60厘米茶树2株;茶树叶型有大叶型、中叶型、小叶型;芽叶色泽除绿色外,还有紫芽等几种类型。永泰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早在唐代就有生产佳茗记载。其中尤以距今有800年以上的历史的“姬岩茶”和300年历史的“藤山茶”为著。永泰茶叶生产历经几度兴衰,并逐步孕育出颇具口碑的“永泰绿茶”。为推动永泰茶产业发展,于1999年9月成立永泰县茶叶协会,现有会员86个,其中企业30家,年再加工茶叶0.2万吨,产值达1.2亿元,其中规模企业有12家。获得“有机茶叶”认证基地1个,基地面积350亩,按有机茶标准建设基地2个,基地面积1330;卢峰茶业有限公司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目前,茶叶是永泰县的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永泰县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永泰绿茶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绿润毫显;香气栗香显、带花香,滋味鲜醇甘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绿亮匀齐。

永泰县产茶有着悠久历史,特别是70年代至80年代末期间,茶叶面积、产量分别占整个福州地区的25.1%与31.5%。九十年代以来我县茶园面积、茶叶产量、茶树良种推广、名优茶开发等取得较大进展,到达2002年以来,我县的红茶、乌龙茶生产、无公害茶园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茶业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2012年全县茶园面积3.5万亩。总投产面积2.85万亩。茶叶总产量3500吨(其中绿茶3350吨、乌龙茶100吨、红茶50吨),总产值1亿元。

地域范围

永泰绿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地域辖9个镇、12个乡,即:樟城镇、城峰镇、葛岭镇、清凉镇、梧桐镇、嵩口镇、大洋镇、同安镇与长庆镇9个镇;塘前乡、丹云乡、白云乡、红星乡、盘谷乡、霞拔乡、东洋乡、盖洋乡、洑口乡、富泉乡、赤锡乡与岭路乡12个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3′-119°12′,北纬25°39′-26°05′, 东邻福清、闽侯、西界德化、尤溪,南连莆田、仙游,北接闽清,东西长84公里,南北宽46公里,总面积2243.4平方千米。目前,永泰县茶叶种植面积达3.28万亩,年产绿茶4023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特征:永泰县范围内种植茶树的鲜叶,在永泰县境内特定的地理环境栽培种植和以独特的加工方式,经杀青、揉捻、做形、烘干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绿润毫显;香气栗香显、带花香,滋味鲜醇甘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绿亮匀齐的品质特征。 2、内在品质指标:经检测永泰绿茶含有茶多酚10-30%,咖啡碱2-4%,采用水解法测出氨基酸总量为100-220g/kg。 3、安全要求:永泰绿茶产品质量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

四. 福建省 三明 尤溪 尤溪锅边糊

锅边糊

“五弟公”锅边糊,是尤溪县历史已久的地方著名传统风味小吃。“五弟公”正名毛聿全,尤溪县城关人,其祖上以经营锅边糊店为生。毛聿全自幼跟父亲学得一手加工锅边糊的好手艺,并对传统加工方法加以改进。“五弟公”锅边糊以选料精、烹调讲究而出名。

“五弟公”锅边糊以优质麻洋米为主料,精瘦肉、蛏干、珠虾、猪骨头、绿笋、干贝、紫菜等为辅料。制作方法,先将米洗净用水泡2小时,磨成浓度适中的米浆;锅中盛清水,把猪骨头、干贝、珠虾、蛏干一起用纱布包好投入锅中,熬成高汤后捞起,沥干备用;熟猪油烧热,将葱头投入炸至金黄色时,舀起备用;锅底放适量清水,瘦肉丝、绿笋丝放入同煮至熟。锅置旺火上,用地瓜半截蘸食油在锅中部刷上一圈,均匀地沿锅边上一碗米浆,盖上,待米浆熟成片时,自然卷起滑入锅底,掀盖后再加一碗清水,如上方法再上一层米浆,反复4~5次,约至锅中已有10几碗锅边糊时,停止浆;将煮好的高汤掺进锅中,投入干贝、珠虾、蛏干、紫菜、白酱油煮沸后,盛在瓷钵内,撒上葱花、胡椒粉,淋上一瓢熬制后的香油即成。吃起来软滑润口,清香鲜美。

五.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蛎煎

蛎煎

蛎煎又称蛎粕,以新鲜牡蛎调油、味精、香葱、芹菜、拌入薯粉成糊状,入锅铺平,两面油煎,状如薄饼。香酥清甜,可与闽南、台湾之“蠔煎”媲美。

六.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福州漆筷

福州漆筷:福州漆筷厂生产,系以上等毛竹或优质楠木、榉木制坯,以国内的生漆打底、附面,并采用福州脱胎漆器制作技艺制成。本品早在清代末年即由福州台江六柱桥一带私人作坊生产。

七. 福建省 福州 仓山区 福州线面

线面,福州,以精面粉为原料, 辅以精盐、茹粉、食油等手工拉制晾干后而成。福州线面主要有两大品种:一种称为特线面,面条稍租 , 直径在0.7毫米以内;一种称为“面尾”,面条较细, 直径在0.6毫米以内。

因福州民间传说线面是九天玄女指点创制的,所以福州的线面工人拜九天玄女为“制面始祖”,家里供奉九天玄女神像。

线面的煮食方便简单,将线面投入沸水锅中,待线面上浮后捞起,盛放在碗内,即倒入炖好的羊肉或鸡肉、上排等高汤,芬香味美。福州风俗,过生日时要吃线面煮成的寿面,一般用鸡汤,再加上两个鸭蛋,称为“太平面”,象征平安长寿;外出远行或迎送宾客,也要吃上一碗太平面,希望一路顺风和居家平安。

八. 福建省 三明 尤溪 尤溪绿笋

尤溪绿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尤溪绿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尤溪是林业大县,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也蕴含很多富有特色的森林食品,竹笋及笋干就是之一。鲜竹笋的生长和供应在我县一年四季不断,春季有春笋,夏秋有绿笋,冬季有冬笋。笋的品种很多,其中的珍品要数尤溪特有的绿笋。

尤溪绿笋个短头大,由于形似马蹄,也被称为马蹄绿笋。绿笋是一种上乘的保健食品,根据测定,绿笋中含有糖、蛋白质、淀粉和维生素A、B、C以及铁、锌、钙等元素。因此,绿笋营养丰富,具有清凉解毒、降压、降脂之功效。绿笋也是一种上乘的烹饪原料,绿笋与其他鲜笋对比(比如冬笋)肉质细嫩,肉色乳白,笋肉含有甜味。(尤溪绿笋也曾移植外地,可能因水土不同,长出的竹笋其品质与尤溪本地绿笋对比也大有不同。)尤溪绿笋味道鲜美特别适合烹制汤菜,也可以用以烧、卤等其他的烹调方法。

尤溪绿竹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福建省尤溪县现辖行政区域。

九.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十香果

福州十香果:又名大福果,俗称“烤扁撖”,以加工过程中需拷扁以利浸糖而得名。产品颗粒膨大,肉质丰满,色泽鲜艳,果纹细致,造型优雅,质地脆嫩,气味芳香,甘甜可口。

十.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时来运转

平潭本地的“时来运转”.时来运转的性质类似汤团,皮是用地瓜和着地瓜粉做的,薄而柔韧。里面的馅一般是:包菜、紫菜、猪精肉、鲜虾、鱿鱼、蟹肉等等。有煮的,也有蒸的。时来运转原名“咸米时”(米时合在一起为一个字),后来菜馆为了便于推广,给起了这个名称。时来运转在平潭已有很久的历史了,家家户户都会做,每逢过节日都会做这个来吃,是平潭人最喜欢的一道小吃。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