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客家人小柒土特产 客家特产必备零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客家人小柒土特产 客家特产必备零食更新时间:2024-05-10 04:30:23

一. 江西省 吉安 万安县 客家红米酒

每到九月重阳日,万安客家人和本地人必会选用本地纯糯米、酒曲酿制酒娘以备春节招待贵客,而择居于山中的客家人,往往会在重阳日将酿造好的酒娘,置于地窖封存2年以上,待春节来临而挖出,就成了陈年红米酒,此酒越陈越香,醇厚爽口,回味悠长,是客家人待客的上品。

二. 广东省 梅州 梅江区 客家盆菜

客家盆菜

制作单位:

梅江区围龙屋星园酒家

成品特点:

香气浓郁,汤水浓香

三.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客家米酒

本品选用深山特优糯米以及优质山泉水精酿而成,口味纯正、柔和、不伤头、不打脑,是本地和周边地区传统饮用佳酿,从而深受广大消费喜爱。

四.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客家油馃子

油馃子,就是油炸的馃子,分甜咸两种,甜的叫麻馃子,咸的叫味馃子。在客家地区,每年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做油馃子,以备待客和馈赠亲友。节后,妇女回娘家总要带上几包自己做的油馃子孝敬娘家。平时,在茶摊酒店也有油馃子摆卖,供顾客喝茶饮酒作佐料。

制作麻馃子的原料:1、纯净糯米;2、红糖或白糖(糯米与糖为10∶3);3、茶籽油或花生油;4、白芝麻。制作方法:把适量的糯米洗净、浸透、滤干后打成糯米粉(以前用石碓踏,现在用粉碎机打)。将糯米粉总量的1/3加入清水搅拌,搓成若干块2厘米厚、直径15厘米左右的圆形粄块,称为“粄钱”。把“粄钱”放入开水中煮熟,捞起凉凉后,放在剩下2/3的糯米粉中,加入红糖或白糖搅拌均匀,反复搓揉成柔韧嫩滑的粄团,接着把粄团碾压成1厘米厚的粄块,再用刀切成横直1厘米的小粄丁。然后将小粄丁投进烧滚的油锅内炸,至色泽金黄、中间鼓起成小圆珠状即可起锅。盛进金属或陶瓷大盆中,趁热淋上适量的糖浆、撒上炒香的白芝麻并慢慢翻动馃子,让芝麻牢牢粘满馃子表面。

炸味馃子则在打糯米粉时加入适量的大蒜苗。方法是:把洗净晾干的蒜苗撕成条切碎,与糯米混匀一起打成粉绿色糯米粉。然后,与做麻馃子差不多。

麻馃子、味馃子脆酥香甜或咸酥香脆,各具独特风味,越嚼越香,令人回味无穷

五. 广东省 梅州市 梅江区 客家盐焗鸡

盐焗鸡是久负盛名的客家菜,自古至今广受公众喜爱。选取本地嫩鸡,宰杀后不切块,除去内脏洗净晾干,然后用竹制草纸将整只鸣严实包好,埋入炒过的热盐堆中通过文火焗熟。取出后将其拆骨撕成丝肉片,放进盘内上席,再配以姜油或麻油食用,皮软肉嫩,香气四溢,并有良好的温补功能。

“盐焗鸡”是广东的一款名菜。它首创于广东东江一带。300多年前的东江地区沿海的一些盐场,有人把熟鸡用纱纸包好放入盐堆腌储,这种鸡肉鲜香可口,别有风味。后来东江首府盐业发达,当地的菜馆争用最好的菜肴款待客人,于是创制了鲜鸡烫盐焗制的方法现焗现食,因此菜始于东江一带,而东江是客家所在地,故称这种鸡为“客家盐焗鸡”。

盐焗鸡的制法是:选用1.25公斤左右的嫩雌鸡,除去内脏,吊干,肚内放入一至二条大葱和少许姜片,然后用抹上少许油的纱纸喷湿,放进炒热的生盐内,用慢火焗30-40分钟即熟。熟后取出拆骨、撕肉,放进盘内造型,配上熟花生油或芝麻油拌的姜油上席。盐焗鸡有特殊的骨香味,进口嫩滑,并有温补功能。

六.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客家点心

靖安客家人约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于山上片.客家人用家种与野生售票自制风味点心和食品待客.有茄子干、苦瓜干、姜片等;用果子晒的有杨桃干、木瓜干、杨梅干等;用糖食加工的有油果子、炒米糖、灰水米果等。客家点心制作要求选料精、工艺巧、造型美、色香味俱佳。

七. 广东省 惠州 惠城区 客家风味面线

  主料:面线2扎约重约320克,半肥瘦猪肉约150克

    辅料:虾仁,韭菜,绿豆芽菜各约80克,虾米约30克,冬菇4只


    调料:腌肉料:生抽,生粉,油,砂糖,盐各半茶匙约20克,冬菇4只,上汤半杯。调料:鱼露2汤匙,三参油适量,上汤1汤匙。

制作:


    1、面线放煮水中焯熟,捞起过冷水,放入冻上汤内浸片刻,然后沥干。


    2、虾仁洗净,去肠,起油镬炒熟,虾米洗净,浸软,起油镬炒熟,虾米洗净,浸软,起油镬炒香,半肥瘦猪肉切丝,用腌肉料拌匀,然后泡油,冬菇浸软,切丝,用少许油、生抽拌腌,芽菜洗净,韭菜洗净,切段。


    3、烧热油三汤匙,爆炒冬菇、猪肉、虾仁和虾米,下调味料和面线大火兜炒,跟着下韭菜和芽菜,炒至汁液浓稠时便成。

八. 广东省 韶关 浈江区 客家卤肉

客家人喜爱将猪肉卤腌储藏,慢慢享用,卤的时间越长,肉味越香。将卤肉切片,慢火煎干,香味浑醇而不肥腻,是地地道道的客家菜肴。

九. 福建省 三明 明溪 客家芋饺

客家芋饺(明溪县本地俗称客秋包)它是福建省20个著名地方特色传统美食之一。

客秋包十分耐煮,也耐存放。煮熟的客秋包吃不完,放到第二天,吃起来乃是柔韧有余,有滋有味,而水饺、馄饨之类的东东,别说放到次日,就是稍稍搁置一回儿,面皮也涨得浮泡气肿的。

明溪人的勤劳,对吃的讲究,对生活的热爱,使客秋包这项伟大的发明诞生了。

明溪人厚爱芋子,日常生活离不开芋子,据说明溪人能用芋子烹制多达数十种菜点。其中客秋包皮滑馅香,无论蒸、煮、包、煎都比通常用面粉制作的饺子更可口,可称得上独具风味。

说起客秋包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明溪隶属汀州府。清朝时汀州人官逊锋在兰州做官。山芋在兰州一带稀少,被当地人看作食物中珍味,胃口大开。事后有人背后对官逊锋评头论足,说他宴席间粗鲁贪吃。这话被官逊锋手下的人听见了并转告官逊锋。官逊锋听后,笑着说,芋子在我们家乡是粗粮,多得很,因为多年在外未吃,故而席间多吃些。后来官逊锋返故乡省亲,特意邀请两位兰州乡绅来汀州归化(现明溪县)做客。两位来客看到归化家家户户都储藏许多芋子,才恍然大悟。官逊锋吩咐友人多烧制芋子款待客人,友人不断更新花样,烧制各式可口的菜肴,其中客秋包皮色似玉,形如半月,内包以猪肉、香菇、大葱调制的馅心,别具一格,让来客大饱口福。此后,客秋包便在明溪客家山乡逐渐传开,现在是人们逢年过节和宴客的必备佳肴。

十.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客家米橙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客家农村,每逢过年的时节,就会看见一些师傅挑着黑黑的崩锅,走街串巷,为山村里的人们制作美味的过年美食米橙。

米橙是客家人家家户户必备的过年美食。米橙的香脆味让人难以忘怀,米的香味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再加上一层糖附在上面,使米香和糖完美粘合在一起,一口咬下去,糖立即融化溢满口中,爆开的米香松脆,使人吃了口齿留香。

特点:香甜脆口,入口即溶,回味无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