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九公桥中合村特产 邻水双龙村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九公桥中合村特产 邻水双龙村特产更新时间:2024-04-05 12:20:58

一. 甘肃省 定西 安定区 洮河绿石砚中瑰宝

洮砚,又称洮河绿石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齐名,并称中国三大名砚。洮河绿石产于甘肃南部岷县和卓尼交界的洮河中游喇嘛崖一带的峡谷中,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莹润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誉海内外,历来为宫庭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奇葩。历代文人、学者、书画家对洮砚赋铭咏诗,赞叹不已,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论砚》记道:“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张州次之,后始端,歙,临洮”。北宋著名鉴赏家赵希鹄《油天清集》云:“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鹭,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宋代大文毫苏轼,黄庭坚赞叹洮砚:“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当代书法大师赵朴初题诗:“风漪分得洮州绿,坚似青铜润如玉”。洮砚的品种很多,主要有龙凤砚、龙砚、飞天、五福砚、牡丹砚、花草砚、喜上 梢砚、岁寒本友砚花虫鱼、龟砚以及各类人物和历史典故砚等等。系列产品有酒具、壁挂、摆设等,具有极高的藏和艺术、使用价值。( 定西)

二. 四川省 宜宾市 兴文县 苗家九大碗

苗家九大碗是宜宾市兴文县苗族最常见的传统宴席,通常由九道菜组成,隆重而不奢华,丰盛而不浪费。每逢新春佳节或红白喜事,在兴文苗乡农村常常可以看到数十上百人聚在一处,一边帮忙准备酒宴,一边聊家常。宴席一旦开始大家按辈分的高低,分散坐于桌旁,伸箸畅食,举杯畅饮,享受丰盛的苗家九大碗。由四样菜组成的头碗象征“四季发财”;丸子象征“岁岁平安”;心肺汤象征“心心相印”……九大碗中每一样菜都有它美好吉祥的寓意。

三. 安徽省 宿州 埇桥区 四里中大蒜

紧靠302省道的宿州市埇桥区顺河乡四里中村,依托优质的土壤和丰厚的双庆河水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从山东苍山引种大蒜,结合本地实际,摸索出了一套适宜本地的大蒜栽培生产方法。

大肥大水,地膜覆盖,苗前除草这一先进的栽培模式,四里中及周边村庄每年种植面积2000亩左右,亩可产商品蒜2500斤以上,所产的大蒜不仅个大、色白,而且匀整度均好于其它地区的大蒜,直径在5cm以上占90%左右,最大的直径达9cm,有皖北第一蒜之美誉。不仅在国内市场成为抢手货,而且每年都有部分出口到俄罗斯、新加坡、荷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外商的青睐。1999年,荷兰客商杰伯特先生就亲临该村收购大蒜,并对该村大蒜赞不绝口。

为提高大蒜品质,增加市场竞争力,该村大蒜除按无公害农产品要求生产之外,每年都从山东苍山、全乡、莱芜等地引进优质大蒜种,用于品种更新和改良。每年4月28日左右,2000亩大蒜即可出苔,5月10日新蒜即可上市,5月28日,干蒜即可供应市场。

四. 安徽省 滁州 琅琊区 滁州九斤黄鸡

滁州九斤黄鸡

五. 江苏省 南通市 港闸区 新中乳腐

新中乳腐产自古镇石港,其独特的工艺与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精制使产品 “香味浓郁、色泽黄亮,滋味鲜美,醇香爽口,外层皮面严实,肉质酥松细嫩,质地细腻、口感酥糯、卤汁清醇”弛名中外,一向是传统家常风味佐餐食品。新中酿造有限责任公司为江苏最大的乳腐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达 1000 多万瓶,为我国大型乳腐生产企业之一。游者浏览生产过程之余,捎带几盒产品馈赠亲友。既实惠又有纪念意义。

六. 安徽省 黄山市 祁门 九制黄精

黄精在祁门民间又叫作老虎姜、鸡头参等,古称黄芝,意为象灵芝一样的灵丹妙药。黄精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具横生根状茎,肉质肥大。地上茎长而较柔弱,一枝多叶轮生,叶短似竹,线状披针形,先端卷曲而缠绕它物,无柄。夏季开花,花梗下垂,花白色钟状,浆果球形,熟时黑色。

中医学上以黄精根状茎入药,性平而味甘,有补脾润肺、益气养阴、安五脏、强筋骨、止寒热、填精髓的功能,主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消渴等症,是一味疗效很好的中药。杜甫诗云:“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久服黄精令人神清气爽,延年益寿,相传明代高僧海玉大师在九华山百岁宫山洞内苦修,不进米饭,只食黄精,活了110岁。

黄精喜阴湿,性耐寒,野生山坡林下。每年晚秋至早春萌发前,为最佳采收期,根茎挖取后洗净,放在蒸笼内蒸至透心,取出边晒边揉,干后即为成品。祁门黄精资源丰富,蕴藏量在20吨以上。且利用很早,据史载,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有九华山僧人特地来祁,在四乡收购黄精,经九蒸九晒,精心制作,名曰“九制黄精”,油润气香味甜,品质上佳,深受上九华山朝圣和旅游的人青睐,供不应求。从此,祁门黄精名声远扬,至今仍深受欢迎。(摘自《祁门风物》)

七.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翁江九仙桃

九仙桃,俗称“勾咀桃”,因产于“中国九仙桃之乡”翁源县江尾镇九仙村而得名。从明朝嘉靖年间开始种植,至今有近五百年栽培历史。九仙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产地范围为广东省翁源县龙仙镇、江尾镇、坝仔镇、官渡镇现辖行政区域。

翁江九仙桃属中国南方硬肉桃品系,具有果大、饱满、肉厚、核小、脱核、迟熟、含糖量高等特点。果实外观粉红色,平均单果重200克以上,果长圆形,果实顶点尖小弯曲凸起,皮外层有红色小星点,皮红肉白,肉质爽脆,蜜味浓香,入口清甜,风味独特。采果期在每年的7月份。

翁江九仙桃被评定为广东省优稀水果品种,2007年通过无公害食品认证,享有“仙桃”、“岭南佳果”之美誉。2010年被批准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目前,生产翁源九仙桃的企业主要有三家,分别是翁源县绿丰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翁源县九仙桃专业合作社和翁源县兴农水果专业合作社。其中,翁源县绿丰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翁源县兴农水果专业合作社均被评选为2014年韶关市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翁源县兴农水果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成功注册了“翁南”牌注册商标。翁源县九仙桃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注册有“翁江九仙”1仙桃,种植九仙桃面积达到2500多亩。

八. 四川省 绵阳 北川县 九大碗

“九大碗”,也叫做“九斗碗”,流于四川各地。

成都平原农村的地区风俗,凡遇婚娶、新居落成、小儿诞生、老人寿辰等喜事,都要办一顿丰盛的酒席。旧时,除猪肉外,或鸡或羊必上满九碗主菜,其特色注重的是蒸菜,原意是以蒸菜的“九大菜”而得名。即: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鱼、蒸浑鸡、蒸浑鸭、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后来发展演变为上九道菜,依次顺序为:一、干盘菜;二、凉菜;三、炒菜;四、镶碗; 五、墩子;六、膀;七、烧白;八、鸡;九、汤菜。

“九斗碗”是客家人传统敬归客佳肴,因其多摆席于农家院坝头,又称“坝坝宴”。 坝坝宴最能体现出成都人的吃相。但要吃出味道,吃出氛围,在形式和内容上肯定都是大有考究的。在形式上,食客要多多益善,吃饭如同打一场歼灭战,声势要大大的,兵员要旺旺的,动作要猛猛的。在内容上,“九大碗”是起码的。之所以叫“九大碗”,是因“九”字含吉祥之意,民间有“九九长寿”、“九子登科”、“天长地久(九)”等说法。

民间有首《九碗歌》:主人请我吃晌午,九碗摆得胜姑苏。头碗鱼肝炒鱼肚,二碗仔鸡炖贝母。三碗鲤鱼燕窝焯,四碗猪肉焖豆腐。五碗金钩勾点醋。六碗金钱吊葫芦。七碗墩墩有块数。八碗肥肉火巴漉漉。九碗清汤把口漱,酒足饭饱一身酥。

九. 江西省 赣州 兴国县 兴国九山生姜

兴国九山生姜

驰名古今,据《新唐书》中《元和郡县志》记载:九山生姜被唐朝列为虔州(今赣州市)贡品。而今,九山生姜仍享有盛名,远销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地区,它具有表皮金黄、色泽鲜艳、肉质肥嫩、粗壮无筋、甜辣适口、入菜不锼、易于存窖等特点,故有“甜香辛辣九山姜,赛过远近十八乡,嫩如冬笋甜似藕,一家炒菜满村香”之美传。它可以治疗胃腹冷痛、虚寒吐泻、饮食不振、消化不良、风寒感冒、咳嗽头痛等症状,不仅是上好的调味品,而且还可加工成酱姜、甘姜、姜片、姜粉、姜油、糖姜片、五味姜等。用姜制作的食品,食用方便、开胃提神、强心健脑、驻颜美容,实为居家旅游、老少皆宜之佳品。九山生姜已成为兴国县的一项主导产业,平均年产量达2万吨。

十. 云南省 丽江 玉龙县 多利九补

多利九补是用产于丽江一带的海棠果晒制而成的一种风味果品。海棠果在丽江被称之为“多利”,果实近球形,稍大于葡萄。3月开花,8月成熟。果皮呈红色,果肉呈黄色。加工时需将果实一剖为二。多利九补吃起来酸甜可口,味道独特。它还具有利尿、消喝、健胃等功能。在纳西民间药方中,多利九补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药之一。到了海棠果成熟的季节里,丽江古城的居民几乎家家都要晒制一些多利九补。在古城四方街的店铺里或小摊点上,常年都能买到这种不含任何有害物质的“绿色果品”。( 丽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