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夏津特产直播 夏津直播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夏津特产直播 夏津直播美食更新时间:2023-11-07 07:58:07

一.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益和成糕点

益和成糕点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由夏津双庙村糕点名师李森先创制。为提高质量,其曾辗转于京、津、济等地向糕点名师学艺。因而所制糕点在继承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又兼具京、津、济之特点。为取“和顺增益”、“和气生财”之意,故名“益和成”。

清光绪间,夏津知县王曾俊,对益和成糕点大加推重。卸任时,曾带回故乡祥符(今开封县),并送呈河南巡抚裕宽品尝,颇得誉扬。后来王曾俊曾邀李森先赴祥符传艺达半年之久,因而至今开封糕点中的个别品种仍和益和成糕点风味相类。

1985年以来,益和成糕点第四代嫡派传人李吉厚在对传统工艺进一步发掘提高的基础上,又结合技术开拓创新,使益和成糕点形成了造型美观、色泽鲜艳、香甜不腻、脆嫩可口、贮存耐久(经夏亦可贮存半年)的独特风格,因而成为当地人馈赠亲友、节日、喜庆的必备食品。现年产量可达8000公斤,除在本地销售外,还远销河北、河南、山西、等省及平原、高唐、临清等县市。

益和成糕点以其独特品位赢得了广大顾客青睐,台湾省澎湖县马公市文康街的董仁贵先生来信赞道“品质优美,货真价实”。山东莘县樱桃园工商所退休干部陈百斗同志也来信赞道:“有新味,是名副其实的传统产品”。山西太原市老干部戴成珂曾写诗赞道:“入口咀来似醍醐,味道适口不厌足,日来常佐香茗饮,颐年堪绘耄耋图”。

二.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宋楼火烧

宋楼火烧,又名灯笼火烧、风筝火烧。选料精良,用上等面粉,加适量黄豆面。每个折六层,层层刷香油,经锅烙火烤而膨为灯笼形,层薄如纸,香酥可口,个重仅七钱。

宋楼火烧创制于清朝中叶。清同治四年(1864)曾作贡品晋献京师,颇得宫禁后妃青睐。光绪二十五年(1899)夏,贡献光绪帝及西太后,曾得赏银50两。

宋楼火烧可贮存3年而不变质。开水冲泡滑腻可口,且易于消化。若切成细丝加精肉或鸡蛋焖烩,吃起来柔软松散,别具风味。

宋楼火烧的做法:取上等面粉加少许黄豆面,用盐水和面,每个折压6层,层层刷香油,经锅烙火烧即成。制作宋楼火烧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本来很薄的皮要叠成6层,不是件容易的事,不经过训练是很难做好的。要想达到面的“最佳”状态就更难,天冷天热、湿度不同,和的面也不一样,和面不只是用手揉,还要用杠子压,这样和出的面才有韧性。

宋楼火烧可贮存3年而不变质。开水冲泡滑腻可口,且易于消化。若切成细丝加精肉或鸡蛋焖烩,吃起来柔软松散,别具风味。入选“到山东最想品尝的100种美食”。已收录到夏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正准备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信息来源:夏津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三.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夏津抱头毛白杨

此树是市林业局1973年在夏津县后屯乡小王家村发现的一种优良树种。特点是:树干通直、树冠狭窄、根系深窄,其木质色白细腻、坚实耐磨、湿不变形、曝不开裂。

夏津县特有优良乡土树种,系毛白杨的一个变型树种。树干通直,枝叶紧密,树冠狭窄抱头高耸,侧枝展开呈10至25度角。性喜深厚疏松肥沃的中性土壤,在肥沃的沙质壤土中生长尤快,且无胁地现象。其木质坚实,色白而细腻,具有耐磨、抗压、湿不变形,曝不开裂等特点,适用于建筑及木器制作。1973年夏津抱头毛白杨被省、地区林业考察队定为优良乡土树种。1976年冬送北京优质抱头毛白杨大苗100株,分别植于农展馆、颐和园及林业科学院。1983年11月,由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山东省林业厅、林科所,河南省林业厅、农学院、林科所,河北省林业专科学校等9个单位在郑州联合召开的林业工作会议上,确定为全国六个毛白杨优良树种之一。

四.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古椹宴

古椹宴的主要菜品有椹叶汤、椹果炒玉米、椹叶馒头、椹叶煎蛋、炸椹叶、椹叶丸子等,古椹宴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丰富的药用价值,椹叶除能散风除热、清肝明目外,还有驻颜乌发的功效;椹枝有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的作用;而椹果能清热解渴,有养阴润燥和补血的作用。古椹宴中椹树所有的有益元素都渗入到了菜中。享受美味古椹宴,为到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不可错过的美食。

五.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夏津大杏

杏为本县传统水果,栽植历史悠久,据明嘉靖本《夏津县志》载,明朝初年境内就大量种植。清初,城东北30里的小王庄设有大杏专市。每年杏熟,商贾云集,车载囊驮,运销于幽、燕及江浙、湖广一带。

夏津大杏分离核、粘核、半粘核三个群,苦、甜仁两大类,目前计有红脸二麦黄、红半个、红花节、红铃铛、串枝红、三变丑、破核、酸白、红梅子、大白水杏、金黄杏、鹅翎白、红巴旦、白巴旦及老鸹枕头杏等62个品种,主要产于古堤之上及东、西沙河地区。其中以后屯、双庙两乡最多。据1985年调查,全县杏产量为150万斤。其中左堤村的老鸹枕头杏为佼佼者,因其酷似鹅卵石(当地人称为老鸹枕头)而得名,个大皮薄,甘酸适口。该杏是由土杏树经选择、嫁接而成。它枝干粗壮,叶片肥大,果实发育快,于芒种前成熟。每枚重50—80克,成熟后白中泛黄,有浓郁的米兰香气,为杏中上品。

夏津大杏,香气馥郁,甘酸适口,含多种维生素,且品种繁多,成熟较早,颇受人们喜爱。用夏津大杏加工而成的果脯、果酱,营养丰富,色味俱佳。

六.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夏津白玉鸟

夏津白玉鸟,又名金丝雀、芙蓉鸟,亦称雪雀,俗称黄雀。据民国年间《夏津县志》载:“雪雀,黄白两种,亦有花者,通称白玉鸟。”其饲养史可上溯至明初,迄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白玉鸟体形健美,略长于云雀,善啼,其啼声清脆婉转,0期啼声终日不绝,久喂后可仿人吹口哨。毛色分黄、白两种,白者如无瑕之玉,黄者遍体乳黄。眼分红、黑,以毛色纯白,赤眼凤头的为上等。白玉鸟有较强的繁育能力,在温度15-20度范围内,一般每月产卵一窝,每窝4-6个,产卵后孵化14天,小鸟即可出壳,出壳后的小鸟生长18天即能飞翔。其性喜洁净,食盒水盏应每日清洗,暑期须备大小盏供其沐浴。平时以生熟小米为食,春、夏、秋加饲苦菜,初春和冬季喂以菠菜。

白玉鸟是一种适于家庭养殖的观赏鸟,多以笼喂养,用以美化环境和调剂人们的精神生活,白玉鸟历来为出口创汇,远销南洋与西欧等地。

七.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苦水羊肉丸子

近年来,在夏津又新添一名吃——苦水羊肉丸子,它肉质鲜美,瘦而不柴,肥而不腻,烂而不散,咸淡适中,香味浓郁,风味独特,备受人们喜爱。

关于苦水羊肉丸子的来历,是家住夏津北城苦水村一农民独创的一门手艺。

制作羊肉丸子的原料主要有:羊肉、葱、姜、鸡蛋、香菜等。调料有:花椒面、胡椒粉、盐、淀粉、香油等10多种材料组成。上好的羊肉丸子,只能用1年生的母山羊肉,这样制作出的羊肉丸子肉质细嫩,韧劲十足。羊肉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营养价值高,凡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腹中冷痛、虚劳不足者皆可用它作食疗品。

羊肉丸子制作方法:先把羊肉用刀剁碎(用绞肉机绞出来的肉远不及用手工剁出来的肉味美),再用刀背把碎肉砸成肉泥,加上葱、姜、味精、淀粉、胡椒粉等材料,用手朝一个方向把肉搅成一团,下锅用清水煮,等丸子在水中飘起来时,即可出锅,然后再加上香菜、香油等细料——这样一份原汁原味的羊肉丸子就大功告成了,端在你面前真是香味扑鼻。

八.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夏津甜酱

酱是烹调的主要佐料,其既能调合菜肴的滋味,又能调合菜肴的颜色。在鲁西北及冀东南一带“夏津甜酱”为其佼佼者。

夏津甜酱为本县“三古”之一,以小麦面粉制成,为邑中名品,所谓“恩(原恩县,今平原县恩城镇)瓜夏(津)酱(甜酱)”者即指此(见民国《夏津县志·杂志》)。“夏津甜酱”如粥,色红,咸甘适中,以油烹之,其味异香,以汤和之,其味微甘。若以春葱(夏津俗称羊角葱,即隔冬不刨,翌年春天萌发的新葱)蘸食甘辣适口,人们多以为春令佳食。当地还有常年以葱蘸甜酱佐餐者,因而以大葱蘸甜酱卷薄饼(烙烤的面饼)为当地之名吃。久居外地的本籍人及外地慕名者多以食夏津“薄饼卷酱葱”为欣慰。据民国《夏津县志·杂志》载:城内有一“三山井”,水味极苦“银工镀金用此水特发宝光,作甜酱别有异味”。原夏津“永泉居”酱园即设在“三山井”南侧,其“永泉居甜酱”即以此井水制做,产品畅销附近数县,人们多以为馈赠礼品,然因生产规模小,产品常出现脱销。

信息来源:夏津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九.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夏津麻豆腐

为“夏津三古”之一,是制作绿豆粉条(皮)的余渣,滤水压干,切成小方块即成麻豆腐。其呈粉绿色,细如粉团,若以油与葱、香菜等烹炒,其味殊美。吃起来,松嫩可口,腻如膏脂,以之佐粥而食,饶有风味,为夏津传统冬令佳食。历史上以城东王庄所产者为上品,王庄曾称“臭粉王庄”,概因该庄多做粉条(皮)者,所滤粉之水,经发酵而变馊,故有此称谓。但王庄所产的麻豆腐却颇受人们喜爱,为邑中佳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