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大竹特产涪陵手工榨菜 四川重庆大竹特产榨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大竹特产涪陵手工榨菜 四川重庆大竹特产榨菜更新时间:2023-08-08 20:35:16

一. 四川省 达州 大竹 观音豆腐干

观音豆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观音豆腐干,又名"仁"字豆腐干。主产大竹观音乡,有百多年历史。因装压豆腐箱版上刻有36个"仁"字,制成的每大张(一市尺见方、重二两五钱)豆腐干上的36个小块中均显一个"仁"字,故称"仁"字豆腐干。视之,皮面光洁润滑细腻,呈金黄色;闻之,甘香味浓,芳香四溢,引人食欲;食之,甘甜可口,越嚼越香,回味悠长。同时,具有绵实特点,每张折成三折,可承受约25公斤重的拉力。由于质量长久不衰,声名远播,产品除畅销邻近各县外,还远销重庆、成都、广州等地。随着社会需求量的不断扩大,1982年,大竹县城关区粮站粮油加工厂建起了"观音阁"牌豆腐干机械化专业生产线,年产量60万袋。由于采取真空包装,延长了贮藏时间,且便于携带,成为馈赠亲友之佳品,受到省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大竹县)

二. 四川省 达州 大竹 东柳醪糟

东柳醪糟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醪糟,又名甜酒。是用优质糯米蒸熟降温后,加曲药混匀发酵而成。风味独特,醇香清甜,有补气活血,滋阴补肾,生津止渴的功效和食用简便的特点。其中,距大竹县城3公里的东柳醪糟以其味道鲜美,造艺精良成为醪糟之佳品,特中之优酿。

早在清代光绪年间,就名扬遐迩,享誉川内外,凡路经大竹者,无不亲临品尝,以祭口齿,清润胃肠。 五十年代中期,东柳几家私营醪糟店联合组成东柳醪糟合作小组,扩大生产销售,仍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1979年,东柳供销合作社兴办醪糟厂,以后又与粮食部门联合经营,不断提高生产工艺,年产15万市斤糯米醪糟供应市场。1983年该产品获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优质产品殊荣。1984年经达县地区标准计量管理局、地区供销合作社批准制定发布了"东柳醪糟企业标准"。同时,载入《中国土特名产辞典》扬名国内外。

随着东柳醪糟知名度的提高,市场份额的扩大,全县先后建起了大竹食品罐头厂、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继承和改进传统配方,采取现代化生产工艺,生产易拉罐、玻瓶装醪糟罐头,年生产能力达6000吨,以包装精美、携带方便,倍受消费者青睐。尤其是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在原有"东汉牌"原汁型醪糟产品的基础上,开发了保健型醪糟、饮料型醪糟、"东汉牌"娘娘酿、女儿春和"东汉牌"元宵粉,形成了4个品种20多种规格的系列产品4400多吨的生产能力,产品远销北京、上海、西宁、山西、南京、天津、广州、内蒙、乌鲁木齐等国内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产品先后荣获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巴蜀食品节金奖、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特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第26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标志产品。

1995年送展首都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华夏文化促进会成立五周年暨文化养生委员会成立大会,被大会指定为专用食品,参会代表食用后,纷纷赞誉,胥光义、魏传统、杨成武、程思远、马文瑞、陈锡联、王照华、张岫、李沛瑶、廖汉生、铁木尔、达瓦买提、邵华、赵子岳等原国家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社会知名人士签名留念。魏传统挥毫题词:"东汉醪糟誉贯古今",原全国政协秘书长到公司视察题词"醪糟极品,食品精华"。1998年被四川省技术监督局评为群众喜爱商品,被四川省旅游局评为四川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1999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名牌产品。( 大竹县)

三. 甘肃省 武威 古浪县 古浪手工拉面

古浪手工拉面以河西旱地“红秃头”小麦粉为原料,配以特质精盐、天然饮用水调和。结合传统纯手工工艺,揉、压、行、搓、拉、晾制作而成,不掺任何添加剂。产品爽滑可口、高精强韧、风味悠长,它象征长久、和谐、安康。是历代宫廷之贡品,更是现代人居家、旅行、馈赠亲友之佳品。

手工拉面技艺 数百年传承演变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面条可追溯到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在东汉《四民月令》一书中载有“立秋勿食煮饼及水溲饼”之语,据考证“水溲饼”“煮饼”是中国面条的先河。翻开历史的画卷,足见面条(拉面)历史之悠久。古浪“伊禧堂”手工拉面的雏形肇始于西夏时期,800年前的党项族自青海湖畔来到兴庆府和河西走廊,建立西夏政权后,游牧生活转向了农耕生活。党项人学会了食用面条,在连年征战中,当地人学会了将面条晾干,在征途中食用。经过之后的几百年演变和成熟,便有了今天手工拉面的制作技艺,古浪手工拉面就是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中,对健康饮食文化的完美再现。

古浪手工拉面具有高筋强韧、爽滑可口、天然醇香、风味独特等特点。其麦胶蛋白质和麦谷蛋白质的含量几乎为普通小麦的二倍,膳食纤维的含量高出普通小麦的10%,且富含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经常食用可有效地减少人体内的胆固醇堆积,改善冠状动脉状况,具备养心益肾、健脾活血、除热止渴之功效,明末至清一直为宫廷望族必备粮馔,现今则是人们享受生活不可或缺的佳肴,为现代人居家、庆贺、旅行、馈赠之佳品。《武威通志》记载:“肇始于明末清初,流行于豪门里巷”,当地“花儿”赞曰:圆不过月亮方不过斗,好不过娘亲送饭的时候;甜不过冰糖辣不过酒,香不过古浪拉面的味道。

四. 陕西省 榆林 佳县 佳县手工挂面

佳县手工挂面是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的。佳县手工挂面起源很早,一直是佳县独特的一种地方食品,它以外型精细、口感柔和、保健效果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远销海内外,是赠送亲友的上等佳品。

佳县的通镇、陈家焉和屈家庄等村,是手工挂面制作的专业村,其中尤以陈家焉村最为有名。

陈家墕村现有村民140余户,全部都姓陈。村里世代相传,陈姓先祖于明朝初年从1大槐树下迁徙而来。根据《陈家墕村志》的记载,该村手工挂面制作起自清光绪年间。陈继军告诉记者:“我的爷爷陈士贤就是陈家墕手工挂面制作的创始人,而且有一个故事可以作证。”

清光绪年间,陈士贤一日务农归来,发现有位老者昏倒在自家门前。老者虽然面黄肌瘦,但衣着整齐,陈士贤便确定老人必无大碍,可能只是饿昏了,便赶紧把早饭时剩下的一个窝头喂给老者。窝头喂下,老人醒过来却直呼胃疼,陈士贤又拿出了有止疼功效的大烟土让老人服下。三五日后,老者身体慢慢恢复了健康,临行之时他对陈士贤说:“救命之恩不言谢,我见你家日子过得艰难,家里又种着麦子,我便传你一手挂面制作的手艺,保你家日后代代衣食无忧。”

陈士贤后来才知道,他救助的这位老者是一名因战乱流落民间的宫廷御厨,有一手制作手工挂面的绝技。在掌握了手工挂面的制作方法后,陈士贤又将这门手艺传给了3个儿子和几个侄子。从此,手工挂面便在陈家墕生根发芽,成了各家各户赖以谋生的手段,并与吴堡县张家山的手工挂面制作工艺一道,于2011年成功入围陕西省第三批“非遗”名录。

五. 山东省 济宁 邹城市 手工煎饼

邹城人会自豪地和你说起陈毅将军的“煎饼卷大葱猛咬不放松”, 煎饼为首推, 最具有代表性。



乡间的煎饼是原汁原味的, 把小麦洗净和水磨成糊, 放开一张大鏊子, 用一根长而扁的竹匹在鏊子上画很艺术的轨迹 等到吱吱啦啦,一阵热气萦绕过后香味就飘了出来, 一片片大而圆的饼便可以揭下来了, 只有亲眼见到最好是见到自己的祖母或母亲如此做才会感觉这样的艺术, 最好的应是秋收将近田里的玉米新鲜的快要成熟, 农人慢会到自家自留地里掰下新鲜的玉米棒头回到家脱粒, 放到麦子里一起打成糊, 这香甜的味道真是让人怀想不已回味不已。 煎饼是北方人的主食, 无论吃什么好饭饭桌上都不能够少了煎饼。

六. 内蒙古 赤峰 元宝山区 手工羊毛栽绒地毯

天使牌产品是选用本地盛产的优质绵羊毯为原料,运用中国传统工艺生产的各类手工地毯和艺术挂毯。产品有3大类7个系列11个品种40多个花色,有区优、部优和国优产品。1965年,赤峰地毯厂创织的第一块“万里长城”大型艺术挂毯挂在中南海紫光阁,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

七. 广东省 中山 亿磨坊石磨手工米粉

悠久的历史

亿磨坊石磨手工米粉起源于明代初期,至今有六百多年历史,列为历朝贡品。

石磨传统工艺

亿磨坊秉承正宗的传统工艺绝技,以本地优质大米和山泉水、大青石磨,反复多次磨的工艺,让米浆磨得更细更精更嫩,绝无添加剂,被誉中国一绝!

独特的风味

亿磨坊干米粉易煮不断,口感软滑可口,健康营养,食了回味,十分适合家庭、酒楼和西餐厅用料,美味省时。

石磨手工米粉的煮法

取干米粉冷水浸泡30分钟到数小时均可,捞起待用。

汤米粉:选择你喜欢吃的做汤材料煮汤,在汤好前放下已备好的米粉,煮1.5-2分钟即可。

捞米粉:将已浸泡过备好的米粉用开水汤1.5分钟捞起,淋上备好你喜欢吃的菜汁和配料伴匀即可。

蒸米粉:将已浸泡过备好的米粉放在盘中,再将已泡好干冬菇片、排骨、蒜茸、花生油、盐、生抽捞匀放在米粉上面,开水放下蒸8分钟即可,浓香回味无穷。

火锅粉:将已浸泡过备好的米粉,放到火锅中1.5分钟即可。

八. 四川省 达州 大竹 珍珠元子

珍珠元子

双味珍珠元子色泽分明,形态美观,糯香滋润,咸甜皆宜。

原料准备:糯米500克、枣泥馅100克、鸡净肉100克、鸡蛋3个、生粉50克、红肠半根、冬笋(熟)50克、椰丝50克、生姜适量、葱花适量。

双味珍珠元子的制作过程是:糯米洗净用水浸泡(时间冬长夏短),取400克,趁热加入蛋液及生坯冷却;枣泥馅分挤搓圆,鸡肉制成颗粒,红肠、生姜、冬笋切成小颗粒,下锅炒成三鲜馅,加葱花冷即糯米坯分别包入甜咸馅沾裹剩余的泡米,上笼蒸熟(5分钟),出笼,包甜馅的再均匀地沾上椰丝。装盘美饰。

九. 山东省 滨州 博兴县 手工棉布

山东博兴手工棉布(董永牌),绿色天然、环保健康、质地柔软,透气吸汗,手感厚实、肤感舒适、冬暖夏凉、抗静电,防螨止痒、不倦边、调节新陈代谢、有效防御紫外线等特点,再次成为人们追逐的高档消费产品。

十. 四川省 达州市 大竹 杜肿腰花

杜肿腰花

三合泥著名小吃,流行于川西广大地区,其特点为酥香油润、味甜不腻、滋糯爽口、营养丰富,配以“红白菜”佐食,别具风格。

制法:糯米、黑豆、芝麻炒熟后磨成细粉,入沸水中搅熟,成为糊状坯料。铜锅内放化猪油,烧热后放入三合泥坯料(根据顾客多少三、五份不等,但最多不超过十份)、芝麻、花生仁粒、核桃仁粒,用小火炒至酥香,加白糖及各种蜜饯粒炒均起锅。

三合泥因用了三种主料,成品为泥状,故名三合泥。此品在五十余年前由成都董树山创制,后由古月胡甜食

店经营,故成都人又称“古月胡三合泥”。

三合泥现今在成都经营者众多,但以古月胡甜食店和雪园甜食店制作的为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