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延津县特产馆地址 延津土特产哪里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延津县特产馆地址 延津土特产哪里好吃更新时间:2024-05-15 18:48:15

一. 山东省 东营 利津县 葡萄罐头

利津县从1994年开始生产葡萄罐头,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产量逐年递增,成为东营利富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拳头项目,是利津县知名的特色食品。该产品以巨峰葡萄为原料,采用世界最先进工艺,按照出口食品商检标准,经过去皮、去籽、护色和滚动回转式常压常温杀菌,优选国际一级白砂糖调配优质汤汁等技术措施制成。工艺精细、包装严密,具有色香味美、酸甜适中、爽口解渴、营养丰富之功能。即使老幼皆用、四季宜人的家庭常用食品,又是走访亲友的馈赠礼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成为国际市场特别是日百市场的抢手产品,占日本市场份额的20%以上。近两年,需求量不断增加,产品供不应求,达到年产1500吨的生产规模,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创汇200度万美元。

二. 山东省 德州 宁津县 大柳面

大柳面产地在宁津县大柳镇,它以条长数尺,梳而不乱,缕分条析,软而有力著称,故又有“弓弦面条”“金丝缠碗”之美名。大柳面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盛行于清末民初。

大柳面的制作工艺独特。它以精粉为主料,据季节不同加不等量的碱和盐,和面用水时东暖夏凉,讲究的人家还要加入蔬菜汁,把面反复揉压,不花把子力气是擀不出好面来的。饧后再擀成薄片,切条时轻按快切,切好后的面条长约2尺,撒开如网,搭杆如丝,手缠成缕,疏而不乱。水开后,手拿面条如提纲撒网,面入锅内形成扇面,稍加凉水,再开后一翻一滚即可捞出装碗,只见碗中之面细如银丝,色如嫩柳,晶莹透亮,状如弓弦。端起一闻,一股令人愉悦的浓郁麦香洋溢面前。尝上一口,只觉绵软柔韧,润滑异常,滋感清新爽利。

吃大柳面一般是配卤子的,卤子的制作十分考究,可分为炸酱、肉卤、麻酱、海鲜、鸡蛋五种。炸酱的制作是取豆酱、香油各半调匀,加花椒、大料文火炙熬,直至豆酱酥散成粒。肉卤的主要调料是肉丁卤汁,并配以豆芽、青豆和香椿芽。麻酱的配料是芝麻酱、香椿芽、黄瓜丝、蒜泥、香醋等。海鲜卤和鸡蛋卤自不必说。吃时随意加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温食凉用,皆为美食。它不仅物美,而且假廉,即使你吃得站不起来蹲不下,也花不了多少钱。

大柳面声名远扬,吃过的人想起它会咽口水,听说过的人也心向往之,无不欲尝之而后快。1981年,“日本料理代表团”专程来访。王文选师傅现场操作表演,客人看得频频点头,闪光灯亮个不停,摄象机转个不停。其间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很多客人中途去了洗手间。后来知情者说:“他们去松腰带了!

三. 云南省 昭通 盐津县 盐津蓖麻

    蓖麻是大戟科一年生落叶高大草本或多年生常绿灌木。本地区在50年代栽种。在彝良、大关、盐津等县江边、河谷的茺坡中和公路两侧,一般长势良好,蓖麻子含油量平均在35~40%。    蓖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蓖麻油在500℃的高温中不变质,在零下15℃的低温下不凝固,用蓖麻油生产的塑料合制品,具有耐磨拉力强、绝缘性能高、抗酸碱腐蚀、抗虫蛀、抗微生物侵蚀等特点。蓖麻油被称为“工业之宝”。在航天工业、化学工业、印染工业、纺织工业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蓖麻油枯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既含氮、磷、钾,又可直到杀虫作用。叶可养蚕。(昭通)

四. 云南省 昭通 盐津县 酸辣鸡枞汤

酸辣鸡枞汤

鸡枞又名鸡宗、鸡松、鸡脚菇、蚁枞等,是一种美味山珍,称之为菌中之王,其肉肥硕壮实,质细丝白,味鲜甜脆嫩,清香可口,可与鸡肉媲美,故名鸡枞。它含有钙、磷、铁、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份。鸡枞吃法很多,生熟炒煮作煲汤皆宜,滋味均极鲜美。用鸡枞可以制作多种名菜,成为鸡枞宴席。鸡枞经过晾晒、盐渍或用植物油煎制而成为干鸡枞、腌鸡枞或油鸡枞,可以贮存较长时间,以备常年食用。鸡枞产季为每年的六至九月,多半生长在未受污染的红壤山林的半山坡上。

五. 山东省 东营 利津县 盐窝全羊汤

利津县盐窝镇的羊肉汤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富起来的盐窝人在饮食方面不甘落后,大胆创新,结合本地特点,学习和借鉴外地一些烹饪手法,逐渐摸索出一套羊肉炖、拌、煮的做法,品尝过它的人赞不绝口。虽然盐窝羊肉汤不是羊肉汤类的开山鼻祖,但至少说他是集大成者也不为过,特别是“全羊汤”,那更是一绝。

盐窝的羊汤选用当地优质山羊,肉鲜质美,色泽光亮,汤呈乳白色,无肥油附着,汤汁优美,不善不腥,入口滑润。羊的全身营养价值甚佳:羊脑有健脑醒目之功效,尤其适合老年人和神经衰弱者食用;羊眼有健胃羊脑之功用,是老年儿童的最爱;口条有壮身补血之功能,极宜病愈大补者使用;肚丝羊肠等肥中带瘦,,油而不腻,人皆食用。

总之羊的全身都是宝,精选羊的内脏、细肉等烹饪而成的“羊杂汤”,更是营养价值的集大成者。怪不得有人说“三天不喝盐窝的羊肉汤,浑身都不舒服”,虽有夸大其辞之说,但足以说明盐窝“全羊汤”的魅力所在。

六. 新疆 阿勒泰 布尔津县 布尔津河鱼

 布尔津河鱼,鱼嫩、肉滑,味道鲜美。这条布尔津河,它是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河,所以这是的鱼也和独特

七. 广西 贵港 桂平 敬慈斋馆素餐

敬慈斋馆素餐

敬慈斋馆在广西桂平市西山风景区洗石庵内。由桂平城区佛教协会营办,可预约承办港澳台胞、华侨和各界人士的素餐,并供应素面、粉饺等风味小吃。在敬慈斋馆进餐,不仅可以领略素食的特殊风味,还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吃在佛教文化中的渊源。

敬慈斋馆制作的素食受广东的影响,有相似之处,又有别于广东佛教界制作的素食。素餐宴席上经常出现的菜色有“绣球玉液”、“彩菇争艳”、“杏林春满”、“百花拼盘”、“千层百叶”、“芙蓉酥酡”、“酥脆香卷”、“如意吉祥”、“不可思议”等。有的菜名诗意盎然,表现了出家人的幽默。如“杏林春满”、“不可思议”等。“杏林春满”用冬菇、杏仁、胡萝卜、丝瓜、竹笋、作料,切粒混合炒制而成。红、绿、黄、白、褐五色相间,清雅素淡,春意盎然。用沙田柚皮泡制的“不可思议”皮酥肉嫩,甘香可口,如无人介绍,吃时不知是何物所制,令人有不可思议之感。“如意吉祥”用荔浦芋制作,形状酷似“五柳鱼”,甜、酸、酥、嫩皆备,闻其味即令人食欲大增。

八. 山东省 东营 利津县 民间手工老粗布

民间手工老粗布

老粗布是真正的绿色、环保、天然的产品,无任何工业污染。在人们崇尚自然、渴望绿色的今天,老粗布又以其手感厚实、肤感舒适、冬暖夏凉、透气吸汗、防静电等特点,再次成为人们追逐的新时尚。

在技术上,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大大小小72道工序,它以22种基本色线可以变幻出1990多种绚丽多彩的图案,堪称千变万化、巧夺天工,每道工序里还有很多子工序,可以想象出一件产品包含着多少繁复的劳动。

手织布的图案意境,是靠各种色线交织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来体现,而不是具体的事物形象,通过抽象图案的重复、平行、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侓,它反映生活的形式是曲折的、间接的,因而更具有艺术魅力。

九. 云南省 昭通 盐津县 盐津乌骨鸡

盐津乌骨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盐津乌骨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盐津乌骨鸡因有起源并主产于云南省盐津县而得名。它集口味美、保健、药用之大成于一体,并主要生长和分布于乌蒙地区而故称“乌蒙珍禽”。

它起源于盐津并因主产而得名。它是在盐津特定的自然环境高热高湿的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育和精心培育而形成的一个地方珍禽,是云南省著名的地方良种。其体格健壮结实,大小适中,具眼、冠、髯、脸、趾、皮肤、肉、崩及内脏皆乌的特征。

在县、市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盐津县乌骨鸡选育》课题于1992年投产,历经七年艰辛,育成两个具有经济价值的乌骨鸡新品系(黑羽系、白羽系)。经云南省科委及有关专家验收合格,达国家育种先进水平,获云南省1999年科技进步三等奖、昭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为盐津乌骨鸡种群繁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资料和发展方向,为大力发展盐津乌骨鸡增添了科学力量。

省兽医研究所许文珍副教授评价:“盐津就是一个原始的养鸡场”,所以,盐津纯种乌骨鸡决不会变成墙内开花墙外红的景象,而是踏着坚实的步伐在搞好保种、育种、扩种的基础上去发展商品乌骨鸡。截止2006年底,全县共有养鸡户6.95万户,乌骨鸡存栏90万只,出栏75万只,禽蛋产量1120吨。

在盐津县农业局的技术指导下,建立种群基地1个(即盐津县牛寨乡胡家湾乌骨鸡种群基地),年出栏种鸡10000余只。并在县农业局指导下,乌骨鸡养殖技术带头人胡坤于2006年初成立了“盐津县瑞蚨乌骨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对盐津县乌骨鸡种群的提纯、选育以及组织农户进行商品乌骨鸡的生产。近年来,通过县农业局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潜心钻研乌骨鸡提纯、选育、养殖技术,基本能控制乌骨鸡这种较难饲养品种的疫情,使盐津县乌骨鸡达到了一定数量的市场供给,促进了盐津县乌骨鸡的发展。

地域范围

盐津乌骨鸡产地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境内盐井镇、豆沙镇、中和镇、普洱镇、柿子镇、庙坝镇、落雁乡、兴隆乡、滩头乡、牛寨乡共10个乡(镇)。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3°59′—104°27′、北纬27°49′—28°24′之间,东西宽43.5公里,南北长61.8公里。养殖区域范围2091.5平方公里,年存栏150万只。

十. 辽宁省 沈阳市 沈河区 那家馆白肉血肠

坐落在沈阳故宫西侧的那家馆,以经营满族菜肴白肉血肠闻名于白山黑水广大地区。它的前身是原小河沿魁星楼附近的吉兴饭店,主要经营东北地方菜肴,后来由于增添了白肉血肠,使这家饭店名声大振。1872年,该店满族厨师那吉有在大东门里开设了一家专门经营白肉血肠的餐馆,立号那家馆。由于他选料精,制作细,一丝不苟,声誉越来越高。他的白肉,须用新宰杀的肥猪五花硬肋,以白水加调料,用急火煮沸,移小火氽透,膘肥不腻。他的血肠,须用新宰杀的猪血,加入适量清水和调料用新猪肠灌成,味道鲜浓。白肉血肠蘸以蒜泥、韭菜花酱或辣椒油等调料食用,味留齿颊,经久不散。特别是严冬季节,如配以酸菜丝在一起氽制,汤鲜菜脆,大有驱寒生暖之效。1914年,那氏后裔继祖业,将那宛馆门庭重新修整,成为当时奉天风靡一时的著名餐馆,达官显宦经常出入。1931年日寇侵占沈阳,那家馆营业日渐萧条,趋于倒闭。那氏兄弟为保持祖业,将那家馆迁到北京,解放后,政府为恢复东北这一独特风味,于1957年又将年迈的那文贵邀回沈阳,使那家馆重新开张。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