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宜宾土特产第一名 宜宾最有名的三样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宜宾土特产第一名 宜宾最有名的三样特产更新时间:2024-05-17 07:51:51

一. 四川省 宜宾 翠屏区 芽菜

亦名“叙府芽菜”,是与“涪陵榨菜”、南充冬菜”、“内江大头菜”齐名的四川四大腌菜之一,始创于清道光中(约1838年前后),以鲜青菜剖丝,晾至余叶渐枯,再配以作料腌制而成。主要特点是香、脆、甜、嫩、味美可口。常用以作油酥鸭、烧白(扣肉)、燃面等食品佐料,亦可作成其他荤素菜肴,且为熬汤是不可缺少的配料。解放前,“杨洪兴酱园”生产的“五香芽菜”曾远销昆明、港澳及东南亚。宜宾芽菜1982年评为四川省优质产品,1985年评为全国优质产品。近年,经过精加工的“碎米芽菜”,以其质量上乘、方便隆重而深受群众喜爱

( 宜宾)

二. 四川省 宜宾 翠屏区 宜宾竹荪

竹荪,又名“竹参”、“僧竺薯”,属担子菌纲,鬼笔科真菌。菌体笔状,顶部有钟状 菌盖,盖红色,表面有恶臭粘液。盖下有白色的网状部,向下垂。将菌盖臭头切去,晒干后有香味。竹荪质地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远在诸菌之上,自古以来,是 高级筵席中的珍馐美肴。


据测定,竹荪的蛋白质含量达20%以上,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可消化率达80% 以上,比任何蔬菜都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现代医学研究分析,竹荪菌糖中含有一定的抗癌物质,有防 癌、治癌的功能。它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特别是腹壁脂肪过厚者,长期食用有减少腹壁脂肪的明显效果。

三. 四川省 宜宾 翠屏区 宜宾红茶

宜宾红茶为我国著名的三大功夫茶之一,与“祈红”,“滇红”齐名。宜宾红茶主要有两种,一为四川功夫红茶,其特点是生产季节早、采摘细嫩、做工细致。尤以早白尖一级功夫红茶品质最佳,素以“条索紧细、色泽乌润、香气鲜爽、滋味醇厚、汤色红艳、叶底红匀”驰名国际,50年代即在英国伦敦等国际市场上获得好评,1985年获世界食品金质奖。“节日之夜”(三级)、“宫殿牌”(四级)在国外信誉良好,现畅销欧、美、澳、非各大洲,持久不衰。一为红碎茶,乃鲜嫩茶叶经揉紧切碎而成为匀整的颗粒状,其特点是“颗粒紧结匀齐、色泽鲜、香气浓、汤色红艳、滋味特醇”。1986年,在第25届世界食品评选会上获银质奖,畅销英、美、法、澳、新加坡、巴基斯坦、日本、苏丹、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宜宾地区现有100余种出口商品中,宜宾红茶是最大宗、最稳定、创汇最多的传统产品,1952年至1985年累计出口57-92万担。同时,其产量和出口创汇均居四川同类产品首位

( 宜宾)

四. 四川省 宜宾 叙州区 鱼香肉丝

“鱼香肉丝”是川菜中的传统名菜。在四川,烹制许多风味菜看时,都离不开泡辣椒,这种泡辣椒在四川的酱菜店里都有出售,在当地又称“鱼辣子”,俗称“鱼香”

凡是制作“鱼香”菜肴的调味料一般都与做川菜“豆瓣鱼”的调味料相同,都具有咸 、甜、酸、辣、香、鲜等味,异常适口。“鱼香肉丝”就是用“鱼香”调味料并采取与民间烹鱼相类似的做法烹制而成的。该菜制法别致,用料与众不同,具有独特的滋味,因而深受人们 的欢迎,成为川菜中最著名的菜肴之一,并流传到全国各大城市和香港、澳门地区,在美国、日本、英国、法国、西德、新加坡等许多国家的中餐馆里都有此菜供应。原料:猪腿肉(三成肥、七成瘦)200克,水发玉兰片50克,葱花、水发木耳、泡红辣椒、湿淀粉各25克,蒜未、酱油各15克,姜未、醋各10克,精盐:克,白糖12克,肉汤50克, 熟猪油100克。
特点: 色泽橘红,肉质较嫩,酸甜微辣,鲜香可口。关键: 肉丝必须切均匀。酸辣味要适度,以突出香味。( 宜宾)

五. 四川省 宜宾 筠连县 桐叶泡粑

用米粉浆发酵制作的食品,外地把它叫做发糕、白糕、蒸蒸糕、米粑等,而筠连人叫做泡粑。又因其形状及用材等不一样,又有白泡粑、碗儿粑、桐子叶粑粑等多种叫法。这种食品松软香甜,老幼咸宜,喜爱者众。筠连当地有两句民谣,一句叫做“娃娃爱娃娃,老者爱粑粑”,老年人牙齿不好,爱吃的就是这样泡粑;一句诗“钱少买不到粑粑”,这是市场上买卖时的俗语,从这两句语,可以看出筠连人对粑粑的喜爱程度。在众多泡粑中最引为自豪的则是桐子叶包的猪油泡粑。

将米粉浆发酵后放入生猪板油碎粒及红糖,用桐子叶包成等腰三角形状,放入蒸笼里大火蒸熟,便成了桐子叶泡粑。出蒸笼时酥松泡绍、晶莹闪亮、黄金赶色、香甜适口,让人食后满嘴流油、食之不腻,这个就是桐叶泡粑给人的感受。猪油泡粑不仅用于食用,而且还用于形容人,有许多人称赞别人家孩子长得好,就说“这娃娃长得来像泡粑一样,泡稣稣的”;川剧《劝夫》中一句唱腔:“人都说邱大少爷长得来是泡稣稣”,其喻意也是一样,由此可见人们对泡粑的可爱程度。在筠连每年的端午节中,几乎是家家买桐子叶泡粑,既自家食用又用以送人,体现一种浓浓的情谊。在外地端午节只是包粽子以纪念屈原,不知筠连人为何在端午节里除了包粽子外还做桐叶泡粑?反正筠连就是这样一种风俗,一直沿袭传承至今。

六. 四川省 宜宾 翠屏区 宜宾大头菜

宜宾大头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宜宾大头菜

大头菜是一种根叶两用芥菜,以肥大的根肉质为主要食用产品,含有丰富的食 物纤维和维生素 A、B、C、D。每 100 克大头菜中含有水份 50.3 克,蛋白质 1.4 克,碳水化合物 6.3 克,胡萝卜素 2.38 克,粗纤维 1.7 克,钙 41 毫克,磷 31 毫克,铁 0.5 毫克,硫胺素 0.07 毫克,梭黄素 0.04 毫克,尼克酸 0.3 毫克, 抗坏血酸 3.5 毫克。据医学研究表明,食用大头菜具有解毒消肿、防癌抗癌、 利尿除湿等医疗作用。芥菜性温、味辛,归肺、胃经;有宣肺豁痰,利气温中, 解毒消肿,开胃消食,温中利气,明目利膈;主治咳嗽痰滞、胸隔满闷、疮痈 肿痛、耳目失聪、牙龈肿烂、寒腹痛、便秘等病症。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现辖行政区域

《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宜宾大头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建议函》翠府函〔2016〕131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宜宾大头菜生产技术规范》(送审稿)

七. 四川省 宜宾 叙州区 宜宾芽菜

宜宾芽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宜宾芽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东经130°36′-105°20′,北纬27°50′-29°16′;含宜宾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十个区、县所辖地域

特定品质

宜宾芽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产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香、甜、脆、嫩、鲜,并得以代代相传成为四川家喻户晓的传统酱腌菜。

文化典故

宜宾芽菜是著名的四川“四大名菜”之一,是宜宾的,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可考资料清嘉庆《叙州府志。物产》中记载:“葱韭蒜......白菜青菜蔓菁.....各厅县志皆有。”说明当时做为芽菜的原料——青菜已经有较为广泛的种植了。

八. 四川省 宜宾 珙县 楠桥蚕桑

蚕桑,即养蚕与种桑。是古代农业的重要支柱。相传是嫘祖(黄帝正妻)发明。蚕桑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与稻田文化一起标志着东亚农耕文明的成熟。而就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丝绸文化、瓷器文化则标志着中原文明进入鼎盛阶段。

楠桥村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底洞镇,这里是一片片绿油油、错落有致的桑园,一条条阡陌纵横的水泥路通向各家各户,一栋栋碧瓦红墙镶嵌的小洋楼被掩映在满岭翠绿的桑园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和醒目,一条蜿蜒曲折的已硬化的南风公路横穿全村境内,像一幅山村新画卷,使山村的旧貌换上了新颜。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带动下,全村村民积极试验养蚕新技术,将传统的春、夏、秋和晚秋,4季之间有间隔的方法改进为现在的第一季蚕刚到第二眠的时候,就开始育第二季蚕了,同时实行小蚕共育。这样多批次滚动养蚕,既增加了批次和产量,又减少了桑叶浪费。改变传统的年3-4次养蚕布局为年5-8次。今年,这项新技术已经在全县推广。天然彩色蚕茧试养成功。2009年上半年,楠桥村在去年推广的“工厂化”养蚕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司+协会+农户’的生产模式,引进彩色蚕茧进行试养,村支部书记李跃康成为第一位试养人,并取得成功,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扩大了养殖规模。

九. 四川省 宜宾市 叙州区 宜宾茵红李

宜宾茵红李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宜宾县李子种植历史悠久,李资源丰富,李子种植遍及全县各地,《宜宾县志》〈物产志〉(清嘉庆版校注本)中即有李子种植记载。在宜宾县关于李子的渊源流传着哪吒染血去毒、拯救苍生的动人传说,当地百姓为感谢哪吒之德,将染血救命的野果,取哪吒是托塔李天王三子之意,名叫李子,并在宜宾翠屏山修建哪吒行宫,世代祭拜。 宜宾县李子种植普遍,但由于品种多、杂,未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造成李子多数品质不佳。建国后通过不断改良和引进李子新品种,不断提高栽培技术,李子果实品质有了一定提高,由宜宾县选送的玫瑰大红李获宜宾地区优质水果称号。为了更好地发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宜宾县政府积极组织专家团队,在地方李资源中筛选优株,经多年试验选育而成一优良李子新品种,因该新品种李子果实一半紫红一半黄绿,在县品种命名会上,专家们将其命名为“茵红李”。该品种于2011年2月正式通过四川省品审委第七届二次会议品种审定。 宜宾茵红李自选育成功后,因特别适宜于宜宾县独特的土质和气候条件,丰产性好,辅之以独特的栽培生产技术,使生产出的李子果实脆甜化渣,清香爽口,耐储性强,深受群众喜爱。栽培面积不断从茵红李选育地喜捷镇(今宜宾茵红李栽培核心区域)向宜宾县其它适宜区域辐射,2006年,宜宾县政府专门将宜宾茵红李作为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纳入“十一五”规划,宜宾茵红李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宜宾茵红李已在全县17个乡镇适宜区域推广种植2500公顷,产量达到38000吨,产品畅销四川、重庆、云南等地,产品果园批发价已从2000年的2元/公斤升至2011年的6-8元/公斤。预计“十二五”后宜宾茵红李将扩种至4000公顷,产量60000吨,果农年人均收入将达到8000元。宜宾茵红李已成为宜宾县农民发展特色农业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所在地域:四川

申请人:宜宾县领先茵红李专业合作社

所在地域:2013年

地域范围

宜宾茵红李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流经宜宾县的岷江及金沙江下游流域的喜捷镇、高场镇、柏溪镇、双龙镇、凤仪乡、李场镇、蕨溪镇、安边镇、普安乡、横江镇、复龙镇、古柏乡、双谊乡、泥南乡、泥溪镇、龙池乡、商州镇等17个乡镇,300个村。东邻宜宾市翠屏区,南接云南,西靠乐山市、屏山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104°36′,北纬28°18′-29°6′。保护面积4000公顷,产量6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品质:宜宾茵红李果实中大、近圆形。果顶平,缝合线明显,两半较对称,果底绿黄色,着片状茵红色,果粉较多。果肉绿黄色,肉质细、脆,汁中等。核小、离核。味甜、浓,品质上等。 (2)内在品质指标:宜宾茵红李可食率≥95%,可溶性固形物≥10%。 (3)安全要求:符合《核果类水果》NY5112-2005质量要求。

十. 四川省 宜宾 屏山县 屏山椪柑

屏山椪柑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屏山椪柑,是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的著名,该品果面橙黄、光滑、皮薄、籽少,口感具有质脆、甚甜、清香、汁多的特点,曾被四川省农业专家誉为“屏山椪柑甲天府”。

宜宾市的屏山县处于典型南野热带气候属性的金沙江区域,独特的地理条件、丰富的热资源,使这片区域能成为宜宾市椪柑最好的生产区域,同时也酿成了屏山椪柑的优良品质,屏山椪柑果面橙黄、光滑、皮薄、籽少、质脆、甚甜、清香、汁多。kqz

屏山椪柑是宜宾市水果业的一面旗帜,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一枝独秀,以南亚热带气候属性的金沙江河谷“自然天成”的地理优势,凸现其在宜宾区域的心智资源,这一水果枭雄不但问鼎川南,而且还进入全国市场,曾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铜奖,有“屏山椪柑甲天府”的美誉。kqz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