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成都农特产品蔬菜 成都食材最齐全的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成都农特产品蔬菜 成都食材最齐全的产品更新时间:2023-08-14 09:29:28

一.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边院镇有机蔬菜

肥城市边院镇地处“汶阳田”,土肥水丰,环境清洁,经国家环保局监测,全镇9万亩耕地符合有机蔬菜栽培条件。于1997年建成了全国首家经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OCIA)颁证的2000亩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目前有机蔬菜面积已达3万亩,分别获得了国际OCIA、欧盟BCS和日本JONA等有机食品机构的认证。种植的主要品种有日本大叶菠菜、绿菜花、荷兰豆、青刀豆、胡萝卜、毛豆、牛蒡等,有“三绿源”和“济河堂”两个商标。 2001年4月该镇与山东龙大集团合作建设了大型有机蔬菜加工企业《泰安绿龙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占地2万平方米,有高级管理人员32名,专业技术人员48名,职工650名,工程总投资8000万元,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加工生产线3条,德国生产流水线1条,5000吨位冷库1座,加工生产的有机蔬菜获得了国际OCIA、欧盟BCS和日本JONA等国际机构的认证,年生产能力5000吨,全部出口到国际市场。目前该公司已成为集有机蔬菜的速冻、保鲜、脱水、腌制、生产调理食品于一体,年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有机蔬菜综合加工企业。

二. 山东省 潍坊 寿光 三元朱村蔬菜

三元朱村是中国特色经济村,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全村共有215户,800口人,耕地面积1290亩,其中蔬菜面积1000亩,冬暖式蔬菜大棚500个。蔬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三元朱经济的迅猛发展。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9800元,村经济总收入3308万元,各类存款余额1680万元。

1989年,该村首创“冬暖式”蔬菜大棚,为群众开辟了一条前景广阔的致富之路,引发了我国北方冬季蔬菜生产的一场变革,掀起了全市乃至全国蔬菜产业的绿色革命。该村广大干部群众以无私的奉献精神,远赴新疆、陕西、辽宁、云南等26个省、市、自治区传授种植技术,无偿的将成功经验传播到了全国各地,现在该村常年在外的技术员达到140多人,培训技术人员2万人次,先后接待参观考察团80多万人次,被评为“全国科普先进村”。

该村与时俱进,始终走在蔬菜生产的前沿,1992年率先成功进行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实验,最早创立了蔬菜种植业的“绿色标准”,1996年,实验成功了集大滴灌、模板护墙、电动卷帘、钢架支撑、微机控制于一体的高标准高科技含量大棚;从1990年起,先后与中国农科院等17个科研单位挂钩,进行蔬菜生产的技术研究;2003年,与美国、西班牙、德国、以色列、荷兰等国家合作,成立了国际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并取得西方发达国家认可的技术证书……到目前,成立了集种植、加工、营销于一体的蔬菜公司——世纪三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了“乐义”牌商标,建起了无公害蔬菜基地5000亩以及有机质、生态型、无土栽培蔬菜2000亩,形成了“公司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绿色产业链,产品全中达到了无公害标准,远销国内外。2006年“乐义”牌黄瓜被确定为中国名牌农产品。

蔬菜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为该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示范村,2006年3月被农业部和山东省政府确定为全国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成为省部共建示范村。该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基层党建设,坚持民主管理,实施阳光政务;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坚持科学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216座村民别墅楼平地而起,绿地游园风光旖伲,三元朱村在“一村一品”工程的推动下,正向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阔步前进。

该村当家人王乐义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沤心沥血,为三元朱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因无偿的帮富天下,赢得了很高的荣誉,先后被授予 “中华农业英才奖”、中国改革功勋、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0员、全国基层干部标兵、全国党的十五、1代表。

三.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高桥蔬菜

高桥蔬菜

高桥乡地处长安区西北部,属咸、长、户县(市)的接壤地带。全乡总面积28平方公里,目前全乡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其中日光温室大棚2088栋,中低拱棚7500多栋,形成了四个千亩设施栽培中心、两个示范基地和一个占地面积2800多亩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全乡蔬菜年总产量达到6.4万吨,总收入8675万元。2003年基地通过省农业厅检测认定,被命名为“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基地主栽品种西红柿、黄瓜、菠菜三个品种于04年通过国家农业部检测认证。09年又有生菜、油麦菜两个品种通过认证。为了创名牌,占领市场,乡上注册了“春桥”牌蔬菜商标,并成立西安春桥实业有限公司。“春桥”牌被评为“西安市09年度著名商标”。

信息来源:西安农业信息网

四. 辽宁省 锦州 北镇 中安蔬菜

安镇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境内,交通发达,南北绵延70华里,东西40华里,102 国道横贯其中。中盘省级公路与国道形成“ T ”字向盘锦延伸,全镇镇级公路150 多公里,达到村村相通,户户相连,为辽西第一大镇。形成以窟窿台市场为中心市场,集蔬菜批发、竹材销售、轻工商贸、畜牧和劳务等为一体的市场销售体系已初具规模。市场总占地面积为4万平方米。150 多个防雨棚车位,市场可以同国内21个省市、国外十几个国家发生往来贸易关系,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蔬菜中转和往来贸易市场。

大力改善生产条件和推广农业科技,发挥区位优势。全镇棚菜生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市场建设等各项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安镇自然资源丰富,棚菜发展基础雄厚,前景广阔。种苗基地1个,以翠龙集团为主的高科技示范园区4个。吸收和引进新奇特蔬菜品种80 多个,新技术120 多项,其中仅韭菜一项就高达30 多个品种,为东北韭菜第一镇。无公害蔬菜成为中安蔬菜发展的主攻方向。

新组建的中安镇体现了强强联合.做大做强市场,加粗加长蔬菜产业链条,正朝着新型的蔬菜产业园区方向迈进:壮大基地,扩大规模,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提出“南部抓发展,中部抓调整,北部抓开发”的发展战略,并帮助串换土地,协调贷款,规划落实,从而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户发展棚菜生产的积极性。三年来,全镇新增高效节能温室1000公顷,新增普通温室韭菜866.7公顷,新增冷棚蔬菜133.3公顷。使中安镇的蔬菜生产基地规模不仅在省内,在整个东北地区也占有重要位置。建设高标准的农业园区,能有效发挥对全镇农业产业化的示范、推动作用。近年来,中安镇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了中安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园区建设。翠源、翠龙、翠发、翠山四座现代化农业园区,总面积达到 333.3 公顷,这些高标准现代化农业园区通过“公司加基地联市场带农户”的经营模式,有效发挥了对蔬菜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园区在品种种植上坚持以名优新特品种为主。在生产管理上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在销售上实行净菜精包装上市。2004年,仅翠安园区就有10万公斤七彩椒切丝、5万公斤甜玉米销售到台湾,拓宽了销售渠道。

五. 四川省 成都 青白江 成都蛋烘糕

蛋烘糕,面食,特点:形色美观,油亮饱满,酥泡适口,咸鲜香甜。烹制法:烤。清道光年间,成都文庙街石室书院旁一位姓师的老汉从小孩办“姑姑筵”中得到启发,遂用鸡蛋、发酵过的面粉加适量红糖调匀,在平锅上烘煎而成。因吃起来酥嫩爽口,口感特别好,遂成成都名小吃。

成都蛋烘糕本是成都走街串巷、现烘现卖、挑担销售、名副其实的名小吃,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许多名小吃店都有制作,但仍有许多小贩,挑担销售。此点香喷喷、金灿灿,绵软滋润,营养丰富,老少打尖最宜。而今,一些餐厅常以套餐的形式销售,如成都名小吃店。筵席上也常以之作为中点改换情趣。如经抄手餐厅的双味蛋烘烘糕与银耳羹同上,在筵宴00现,经常引起食客们的交口称赞。在1990年市政府组织评定中,龙抄手餐厅双味蛋烘糕和成都名小吃店的甜、咸蛋烘糕,均获“成都市名小吃”的称号。蛋烘糕常见的馅心有芝麻、仁锦、八宝、水晶、蜜枣、鲜肉榨菜、金钩、蟹黄、火腿等。P2q

蛋烘糕的做法:P2q

用面粉、红糖水、鸡蛋搅匀成面浆,再加老面适量发酵。临烤前面浆内加苏打水拌匀,舀一瓢于烘烤锅内荡匀,置小炉上,视其收汗时加入猪油、瓜砖粒、花仁粒、芝麻面、麻酱、玫瑰、樱桃等,盖上盖烘片刻,夹起一边叠成半圆形,两面烘烤即成。P2q

操作要领:第一次烘烤时,不能过火;舀馅料时动作要快。P2q

六. 河北省 邯郸 永年 永年蔬菜

     生产规模40000公顷,总产量2000000吨,总产值19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6%,利税50万元,覆盖的农户总数达72000户,加工企业达100多个,成规模的运输组织达120多个,运输从业人员4000多人,已注册的蔬菜商标有南大堡牌、永泉牌、永丰牌、冀绿牌等10余个品牌。

七. 陕西省 咸阳 泾阳县 花马蔬菜

近年来,陕西省泾阳县立足资源优势,狠抓蔬菜产业,按照县“一村一品”发展规划要求,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加快培育特色产业,突出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使全县蔬菜产业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中以云阳镇花马村尤为著名。

花马村位于西北蔬菜名镇--云阳镇南部5公里偏东处,是泾阳县千亩高效设施蔬菜示范基地之一,也是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项目重点示范村。2063人,耕地面积3540亩。全村现有蔬菜面积297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5%以上,有冬暖式大棚500座(占地1450亩),其中钢骨架棚240个(占地82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2500亩。全村蔬菜生产实行统一规划、科学种植,错茬播种,分散供应,做到四季有菜,均衡上市,避开旺季,填补淡季。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3200万元,蔬菜收入占到90%以上,蔬菜种植示范户户均收入7万元,最高户收入达到10万元。

花马村在不断提高本村蔬菜知名度的同时,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十几个村发展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蔬菜品质不断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全县高效设施蔬菜基地的快速发展,带动群众近万人。目前花马村蔬菜以其产量高、质量好、无公害著称,产品不仅销往省内各大中城市,而且还远销到港澳地区。

八. 四川省 成都 大邑 成都麻羊

成都麻羊分布于四川成都平原及其附近丘陵地区,目前引入到河南、湖南等省。是南方亚热带湿润山地陵丘补饲山羊,为肉乳兼用型。成都麻羊具有生长发育快、早熟、繁殖力高、适应性强、耐湿热、耐粗放饲养、遗传性能稳定等特性,尤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膻味及板皮面积大、质地优为显著特点。

成都麻羊产于四川成都平原。产区气候温和,温差小,年平均气温为16℃(最高气温为36℃,最低气温为-6.2℃),年降水量为900~1010毫米,雨季在7~9月份。春季多阴雨,冬季多雾。平均相对湿度为82~88%,无霜期为281~339天。产区素有川西粮仓之称,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玉米、甘薯、豆类及油菜、棉花、花生等。此外,还有苕子、紫云英、蚕豆等,既可用于绿肥,也可用作青绿饲料。灌木丛及杂草种类繁多,大多可被山羊采食利用,产区农副产品丰富,天然草场青草生长季节长,为山羊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地理分布 成都麻羊分布于成都平原附近的丘陵地区。成都市的双流、金堂两县和龙泉区,温江地区的彭县、灌县、崇庆、大邑、邛崃等县。

品种特征 成都麻羊头中等大,两耳侧伸,额宽而微突,鼻梁平直。公、母羊大多数有角,少数无角,公羊角粗大,向后方弯曲并略向两侧扭转,母羊角较短小,多呈镰刀状。公羊及大多数母羊下颌有髯,部分羊颈下有肉垂。公羊前躯发达,体形呈长方型,体态雄壮;母羊后躯深广,背腰平直,尻部略斜。四肢粗壮,蹄黑色、坚实。乳房呈球形,体型较清秀,略呈楔型。成都麻羊全身毛被呈棕黄色,色泽光亮,为短毛型。单根纤维颜色可分成三段,毛尖为黑色,中段为棕黄色,下段为黑灰色,各段毛色所占比例和颜色深浅在个体之间和体躯不同部位略有差异。整个毛被有棕黄而带黑麻的感觉,故称麻羊。毛色一般腹部比体躯较浅。在体躯上还有两处异色毛带,一处从角基部中点至颈背,背线延伸至尾根有一条纯黑毛带;沿两侧肩胛经前肢至蹄冠节又有一条纯黑色毛带,两条黑色毛带在鬐甲部交叉,构成明显的十字型。十字型的宽窄和完整程度因性别和个体而异。黑色毛带,公羊较宽,母羊较窄。从角基部前缘,经内眼角沿鼻梁两侧,至口角各有一条纺锤形浅黄色毛带,形似画眉鸟。

品种性能 成都麻羊成年公羊平均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分别为:65.5±1.2厘米,69.6±1.1厘米,79.3±1.0厘米,43.02±1.7公斤,成年母羊分别为:60.7±0.2厘米,65.8±0.2厘米,74.6±0.3厘米,32.6±0.2公斤。成都麻羊生长快,经过夏、秋放牧饲养,不喂精料,即可达到膘肥体壮,羊肉色泽红润,脂肪分布均匀,肉细嫩多汁,膻味较小。成都麻羊皮板组织致密,乳头层占全皮厚度一半以上,网状层纤维粗壮。加工成的皮革弹性好,强度大,质地柔软,耐磨损。成都麻羊具有肉、乳生产性能良好、皮板品质亦好、繁殖力高、适应性强、遗传性稳定特点,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山羊品种。

九. 四川省 成都 青白江 成都冷锅串串

成都的“串串香”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冷锅鱼同出一辙,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

“串串香”又叫“热锅麻辣烫”,是草根美食最大众化的体现,它实际上是火锅的前身或者另一种形式,所以人们又往往称其为小火锅。随着时代的变迁,川菜、川酒包括川戏等都早以走出四川,进入全国各个地方,人们早以习惯和喜欢上了川菜川味,其中,麻辣烫更是以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特色遍布于全国众多城市,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麻辣烫的存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麻辣烫已成为四川味道的代表。

串串香的种类很多,从海里的海鲜,鱼呀,虾呀,蟹呀,贝类,到家禽,猪肉,牛肉,羊肉,鸭肉,鹅肉等,还有健康的蔬菜,白菜呀,豌豆尖,菠菜啊等很多种,巴蜀人喜欢吃辣椒,而串串香也是越辣越好,不但要辣,还要辣的香~所以锅底的佐料就十分重要了~锅底是味道的源泉,像普通的我们可以看得到的,就有辣椒,花椒,桂皮,豆瓣酱,葱姜蒜,八角,香叶,党参,白芷等,有些还是中药的锅底,吃了后可以滋补的。成都冷锅串串香色泽鲜美,口感清爽,男女老少都食之恋恋

十. 青海省 西宁 湟中县 韦家庄蔬菜

青海省湟中县多巴镇韦家庄村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260米,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位于东临西宁市距17公里,离西宁市最大的海湖路批发市场较近,为该村发展无公害蔬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近年来,韦家庄积极落实各项科技兴农措施,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全村着力建设蔬菜种植基地。该村耕地面积2002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280亩,日光节能温棚现有1650栋,其中每栋温棚面积336.5(平方米/座),每栋温棚产量5000(公斤),全村500多户人家中有一半从事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仅种菜一项,农民人均增收三千多元。现在,韦家庄村已成为青海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已成为韦家庄村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

2011年,青海省湟中县多巴镇韦家庄村(蔬菜)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