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浙江特产蔬菜种子 浙江绍兴特产蔬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浙江特产蔬菜种子 浙江绍兴特产蔬菜更新时间:2023-09-02 07:44:34

一. 陕西省 榆林 榆阳区 寺伙沟蔬菜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寺伙沟村是农业发展综合示范村,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特色经济村”、“蔬菜产业开发先进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2007年,榆林市启动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以来,全市一村一品迅速发展。鱼河镇寺伙沟村紧抓这一机遇,依据区位优势,全力发展设施蔬菜。2009年,榆阳区鱼河镇寺伙沟村被列为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科技示范村。目前该村已建有日光温室180座,户均两棚半,年产反季节无公害鲜菜1800多吨,年产值达64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0元,其中设施蔬菜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92.8%。该村设施蔬菜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番茄、黄瓜、西葫芦获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

二.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草帽

草编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民间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慈溪草编与嵊县竹编齐名,为我省重点出口工艺品,名扬中外。史书记载,慈溪草编的历史至少在200年以上。清乾隆年间,编织草帽的工艺由外地传入今慈溪长河一带,从此,草编成为当地妇女的主要家庭副业。《余姚六仓志》记述:“草帽俗名凉帽,女工所制。曲塘、庙后桥、潮塘、长河市皆有凉帽行,以长河市出品为盛。”慈溪民间也曾有民谣流传:“姚北(今慈溪西部长河、庵东一带)三件宝,棉花、白盐、草凉帽。”1922年前后,法国某洋行老板闻知慈溪长河一带妇女善编织,工艺精湛且手工工资低廉,感到有利可图,便将南洋一带所产的金丝草原料运到长河等地发放,组织编织成草帽,再销往欧美国家。以后,中外商客又相继在长河设立几十家大大小小的草帽行,草帽行雇佣的贩子频频活跃在当地,投放草料,收购凉帽。从此,以长河为中心,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金丝草帽的商业网,长河也因此而成为金丝草帽的加工生产中心,出现了“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织帽人”的兴旺景象,“草编之乡”也驰名于世
以金丝草为原料的金丝草帽,其制作的大致方法和过程是这样的:先编织成帽坯,然后剪去帽坯缘的余草,放入漂白粉溶液里浸泡,约15个小时后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阳光下曝晒,干后用光滑如卵的石块磨擦,再用熨斗烫平整,修光边毛,这样,一顶漂亮的金丝帽就编织完成了。金丝草帽的基本式样有四种,即:金丝两根蕊帽、金丝对花一根蕊帽、金双丝帽、喇叭式帽(又称长头颈帽)。金丝草帽洁白细软,手感极好,加上编织精细,使草帽显得光亮秀丽,雍容华贵,尤其受到欧美国家女士的青睐
长河金丝草帽编织在20年代后期有过蓬勃发展的兴旺局面,当时有1万多妇女参加编织,其年产量高达120万顶。长河草编妇女心灵手巧,技艺高超,令人叹为观止。30年代初,长河草编妇女还用自己的双手编出了一所“草帽业小学”,至今仍被人们称颂。当时,草编妇女深感没有文化的痛苦,她们决心要让自己的子女读书识字。草编妇女将织凉帽赚来的钱汇集拢来,创立著名的“草帽业小学”,为慈溪的教育历史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1937年,抗战爆发,海运阻塞,原料中断,外销停滞,使处在辉煌时期的金丝草帽编织业几乎陷于灭绝的境地。新中国诞生后,在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慈溪草帽编织业获得了新生。1954年,长河建立了“慈溪草编工艺品厂”。从事草编工艺研究的技术人员积极钻研、创新,在草编工艺品的图样设计、工艺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收获。特别是编织技术,在原有的平板编织基础上作了较大的改革,吸收、借鉴了竹编的技法,编织成重叠式的交眼,使织成的草帽给人以双层的感觉。另外,又从一根蕊式发展到双根蕊、三根蕊、留空蕊、重叠蕊、辫编蕊式等。编织用的原料也由原来单一的金丝草逐渐发展到南特草、银丝草、咸草等10多种原料
慈溪草编,在金丝草帽的基础上,现已进一步发展到包括各种帽类、提篮、地毯、门帘、鞋子、玩具、礼品、包、垫等在内的数十个品种、1000多个式样,草编工艺品以其精致的工艺,新颖的图案而受到广泛好评。近年来,慈溪草编工艺品大量出口,销往英、美、法、日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慈溪草编妇女用慈溪沿海的咸草编织而成的咸草凉帽已成为继金丝草帽后最受人欢迎的草帽制品,在广交会上倍受外商赞扬。“慈溪女子手艺高,巧手织出好草帽”,由7万名妇女组成的慈溪草编大军,正在创造更加壮丽的业迹,草编之乡将开放出更加灿烂的草编工艺之花。( 慈溪)

三. 河北省 沧州 肃宁县 万里镇蔬菜

万里镇有多年的种菜历史,棚室设施蔬菜是万里镇一大农业支柱产业。万里镇设施蔬菜复播面积达3万亩,露地菜面积0.5万亩,年产蔬菜30万吨,有西辛庄、张大、代刘庄三个蔬菜批发市场,年成交额达3亿元。绿苑科技示范园区作为万里的一个农业品牌,引领和带动着全镇,乃至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万里镇绿苑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在万里镇代刘庄村,占地240亩,总投资500万元。一期工程建设已投入生产,建成春秋大棚42个,引进示范种植荷兰、以色列、美国、瑞士等国家的30多个出口型蔬菜新品种,并在棚内推广了雄蜂授粉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二期工程已建设冬暖式育苗温室8个、育苗联栋温室1个和交易大厅1座,每年为菜农培育优质种苗1000万株。区成为了一个示范、种植、推广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示范园区。

在绿苑科技园区的带动下,万里镇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使万里向外向型、开放型农业发展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在园区的带动下万里镇以百利番茄为主的出口蔬菜面积已达10000亩,蔬菜出口俄罗斯和东南亚一带国家,和国内十几个大中城市。注册的"玉怀"牌无公害绿色蔬菜品牌已经打向国际市场,实现直接出口创汇。

四. 青海省 西宁 湟中县 韦家庄蔬菜

青海省湟中县多巴镇韦家庄村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260米,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位于东临西宁市距17公里,离西宁市最大的海湖路批发市场较近,为该村发展无公害蔬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近年来,韦家庄积极落实各项科技兴农措施,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全村着力建设蔬菜种植基地。该村耕地面积2002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280亩,日光节能温棚现有1650栋,其中每栋温棚面积336.5(平方米/座),每栋温棚产量5000(公斤),全村500多户人家中有一半从事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仅种菜一项,农民人均增收三千多元。现在,韦家庄村已成为青海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已成为韦家庄村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

2011年,青海省湟中县多巴镇韦家庄村(蔬菜)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五.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养蜂

我国人工养蜂开始很早,晋皇甫谧《高士传》载,东汉延熹年间(158--167),有个叫姜岐的隐士,汉阳太守桥玄邀他去做官,他不从,伪托生病。后来,姜岐母亲病死,他干脆把田产让给了兄弟姜岑,自己隐居深山,以养猪和养蜂为生。好多人跑来向他请教养蜂的技术,一时间经营养蜂者竟多达300余人,可见,养蜂在汉代已很发达。养蜂是慈溪农民的传统副业。清康熙《余姚县志》中记载道:“蚕、蜂二者,民利存焉。”

慈溪现代养蜂业的发达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慈溪从外地引入了意大利蜂,并开始采用活框蜂箱养蜂。至1967年,慈溪已有蜂1.5万群。进入80年代后,慈溪的养蜂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1987年,全市的养蜂户达到3580户,从业人员1万余人,养蜂近20万群,蜂产品产值达6000万元。其中建塘牛角尖村为全国闻名的“养蜂村”,全村养蜂7700群,产值150万元,超过农业生产总值1.3倍。蜜蜂的饲养方法以大转地饲养为主,所谓大转地饲养,是指流动于全国各地,追花夺蜜的放蜂法,它可广泛利用全国各地的蜜源,生产周期较长,产量较高。慈溪农民为夺得蜂蜜生产的好收成,常常举家终年在外,风餐露宿,四海为家,足迹远至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在外春繁、生产、越冬。蜜蜂的大量养殖,使得蜂蜜、皇浆、蜂蜡、花粉等蜂产品产量逐年提高,慈溪年产蜂蜜1万多吨,皇浆100多吨。为就地消化蜂蜜资源,慈溪还创办了蜂蜜加工企业,制成的皇浆蜜、花粉蜜、皇浆酒、“中国蜂宝”等销往上海、杭州等地和东南亚国家

1980--1991年,慈溪蜂业产值已连续11年位居全国之冠,国家农业部把慈溪定点为全国优质蜂产品基地。( 慈溪)

六. 河北省 张家口 赤城县 坝上错季蔬菜

坝上地区空气、土壤、水源无污染,无公害,农作物种植主要使用农家肥,化肥、农药用量很小,生产的蔬菜没有残留有毒有害物质,堪称绿色食品,保健食品。坝上地区海拔和纬度都比较高,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量大,昼夜温差大,降水集中,雨热同期,促进了养分的制造和积累,生产的蔬菜色泽鲜美,味道纯正、营养丰富、个体适中,被称为色香味俱佳,颇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不仅销往京津、广州、海南等省市区及香港特区,而且飘洋过海,打入国际市场。坝上地区地域高寒、土壤解冻迟。蔬菜播种晚,因此,绝大多数蔬菜收获季节(7、8、9三个月)正值京津及南方各大中城市蔬菜供应淡季,被称为错季蔬菜
( 张家口)

七. 重庆市 潼南区 桂林无公害蔬菜

重庆市潼南县桂林街道办事处位于潼南县西北,由原桂林镇与梓潼镇东风片区合并组成。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降雨充沛,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凉的特点。冲积坝土地肥沃属中性,水资源丰富,适合蔬菜、水稻、小麦、油菜的生长,坡地适合红苕、玉米的生长,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桂林镇农业优势明显,具有无公害蔬菜、杂交水稻、油菜、玉米、柑桔等优质农产品。其中,无公害蔬菜是桂林农业的绿色品牌。

2000年桂林蔬菜基地成为全国无公害蔬菜重点示范基地。

2004年,桂绿牌辣椒、蕃茄、冬瓜、苦瓜、黄瓜、萝卜6个蔬菜产品,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部授予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专用标识。

到2011年为止,桂林街道已建成6个集中成片、各具特色的常规蔬菜种植片区,建成基地面积3.6万亩,年复种面积10万亩,总产量达30余万吨,年产值达到3.6亿元。

八. 江苏省 淮安市 清江浦区 严卓蔬菜

清浦区黄码乡严卓村设施蔬菜面积2685亩,蔬菜品种有辣椒、豆角、青菜、芹菜、莴苣、毛豆等,主要品种为淮安红椒,设施蔬菜基本实现规模连片种植。在一村一品的发展措施上,以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发展一村一品,通过组强领导、宣传推荐、培训农民,让农民与合作社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推动一村一品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严卓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南京农业大学“设施蔬菜连作障碍解除技术”项目、扬州大学“大棚辣椒烟粉虱的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清浦区农广校田头学校培训工作等项目,从而不断推动一村一品发展步伐。

九. 浙江省 宁波 奉化 奉蚶

产品名称:奉蚶

产品产地:宁波

产品特性:鲜美可口,营养丰富

产品简介:奉蚶颗粒较大,蚶肉肥满,蚶血鲜红,无泥腥味,肉味极鲜,早在唐代已成为上贡珍品。家庭一般以开水速烫后鲜食,因蚶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12,营养价值很高;也有将鲜蚶洗涤后加上等黄酒密封浸泡加工成醉蚶,醇香爽口,不失为一道美肴。

产品历史:蚶子又称泥蚶,系人工养殖的贝类。原在奉化鲒埼、莼湖等象山港一带镇(乡)养殖为多,故又称“奉蚶”。近年已逐步扩大到三门湾海区的宁海越溪一带。

十. 辽宁省 辽阳 辽阳县 西岔子村蔬菜

黄泥洼镇位于辽阳县西北部,交通比较便利。2000年被省确定为经济发达的中心镇和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该镇下辖西岔子村等14个行政村,总户数11820户,人口38000人,土地面积8万亩。

黄泥洼镇西岔子村有568户人家,总共有2132口人。近年来,村子里成立了蔬菜合作社,建起了容量为5000立方米的大型冷库,可贮藏150万公斤保鲜蔬菜。全村蔬菜产量达到22000吨,所产蔬菜大部分销往外省,有些销到台湾和韩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