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武穴农特产直播 武穴土特产电商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武穴农特产直播 武穴土特产电商更新时间:2023-10-03 16:20:38

一. 湖北省 黄冈市 武穴 山牧黑土鸡

广济山牧黑土鸡:羽毛全黑色带一点黑七彩黑、油亮发光;因其品种的特殊性、肉质好、营养价值高,取得消费者欢迎。该品种鸡该黑鸡肉质细嫩清香,味道鲜美,且具防癌、防糖尿病等药用保健功效。

广济山牧土鸡生长在花桥镇红旗山上,该山三面荆竹水库渠道环绕,一面人工挖挖深沟与外界隔离;无污染,自然采食天然虫苗、蚱蜢、蚯蚓等,同时兼补玉米、小麦、稻谷、地瓜、糠麸等杂粮为主要饲料,中草药免疫及消毒,放养山林时间为5个月以上,所以鸡体紧凑,肌肉丰满结实,脂肪沉积适度,肌肉中氨基酸含量高,口感好、肉嫩皮薄、食用更安全,味道肉质更鲜美。

二. 湖北省 黄冈市 武穴 武穴豆泡

武穴豆泡是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的。武穴豆泡外观光滑,内面被食用油炸成发泡筋络状,所以炖肉、烧肉佐以豆泡的菜肴在武穴城乡有着悠久的历史,群众将此菜名呼为“豆泡炖肉”或“豆泡烧肉”。

武穴豆泡是用豆腐干切成长条形状或团方形状,进行加工处理后,用食用油油炸而成。长条状如手指精细的名曰鸡脚爪豆泡,团方形状的名曰团豆泡。豆泡也有叫豆腐果的,即长豆腐果或团豆腐果。武穴市场上多出售长条状的鸡脚爪豆泡。武穴豆泡外观光滑,内面被食用油炸成发泡筋络状,所以炖肉、烧肉佐以豆泡的菜肴在武穴城乡有着悠久的历史,群众将此菜名呼为“豆泡炖肉”或“豆泡烧肉”。豆泡炖肉或烧肉经肉汤炖煮,红烧软和后,豆泡外观柔软,内面发泡豆筋网络含有汤汁,如果用土火锅炖煮,越煮味道酥嫩越加鲜美,与一般豆腐制作的菜肴风味大大不同。因此,武穴城乡人民逢年过节或招待亲友客人,豆泡炖肉或豆泡烧肉为必备的一道菜肴。近年来,武穴豆泡“养在深闺被人识”,梅川、余川和刊江、武穴办事处的豆泡在市场声誉雀起,被誉为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三. 湖北省 黄冈市 武穴 大金葡萄

大金葡萄是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大金镇的。大金葡萄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葡萄在当地供不应求,口感甘甜,颗粒大,广受水果批发者的欢迎。

大金镇葡萄种植村有张榜、刘元、刘元政、宋煜、周干等7个村,品种也由有“腾埝”“红贵族”“金藤”为主的18个优质高产品种。 宋煜村种植葡萄约100亩,张榜村将和宋煜村等附近村落计划联合建设万亩葡萄镇、千亩葡萄村。用3—5年的时间,建成10000亩葡萄园,2—5个千亩葡萄村。

四. 湖北省 黄冈市 武穴 两路特产

两路 一、 西、甜瓜两路西瓜主要品种是新红宝、8155等中早熟品种;甜瓜品种主要是:好运甜瓜、丰甜一号等品种。西、甜瓜的主要特点是:生育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一般全生育期80天左右,西瓜亩产可达6000斤以上;甜瓜亩产3000-4000斤,高产达5000斤以上。西瓜亩平纯收入700-800元,最高可达1200元,最低也有500元;甜瓜亩平纯收入一般800-900元,最高可达1400元,低的也有700元,种一亩西、甜瓜可抵种5-6亩早稻。2000年,两路西瓜、甜瓜种植面积3000亩
二、甘蔗两路甘蔗主要是春植蔗,属果蔗型品种,形成“油-蔗”、“芋-蔗”的种植模式,甘蔗具有植株高大、茎杆粗壮、叶面积系数大、光合效率高的特点,生育期较长,一般6-8个月,产量高,亩产2000根以上,贮存期长,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亩平纯收入1000元以上,高的可达1500元左右。种一亩甘蔗相当于种二亩水稻(早、晚稻)。2000年两路镇甘蔗种植面积有1800亩
三、秋洋芋秋洋芋具有生育期短的特点,一般85天左右,耐贮藏,一般3个月,粮、菜加工兼用。两路秋芋主要品种“南中-552”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特点,亩产2500斤,高产达4000斤以上,亩平纯收入450元左右,高的可达1000元以上,种一亩秋洋芋相当于种3亩油菜或3亩早稻,效益显著。2000年,两路镇计划秋洋芋种植3000亩。( 武穴)

五. 贵州省 贵阳 开阳县 富硒农家宴

每年冬季,在开阳县泡完温泉,最美就是能到农家乐杀年猪,再吃上一顿地道美味的刨汤宴。

冬季可以在禾丰乡或者南江乡等乡镇的农家乐订购年猪(用土方法、熟饲料喂养的富硒猪),订土鸡(鸭)、土鸡(鸭)蛋。订好当天,农家现场宰杀,并将内脏和部分肥瘦肉做成风味独特的农家火锅,小炒等供游客品尝。游客晚餐后还可以将剩下的大部分肉品带回家,或者在农家腌制成腊肉、香肠等。

六. 湖北省 黄冈市 武穴 章水泉竹器

武穴(章水泉)竹器,著名的工艺品,长盛不衰,代代相传。现在武穴竹器专家和艺人在继承“竹艺之圣”章水泉竹器工艺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已开发生产竹器、竹编、竹雕等450多种,章水泉竹器工艺品再展雄风。

七. 湖北省 黄冈市 武穴 大金肥肠粉

大金肥肠粉是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大金镇的特色小吃。大金肥肠粉,在整个武穴都很出名,成为地方大金的名片之一,成为广大武穴人民吃早餐和外出回家必吃的美食。

大金肥肠粉的制作方法:

1、准备粉(即条粉或称粉条)。这个粉(主要指加工成粉条状的干粉条)是由红薯淀粉加工而成的,有宽的和细的之分,在四川宜宾的市场上随处可买到。放到热水中将其泡软。

2、制汤。将猪骨熬汤。起油锅,放入泡姜泡辣椒、豆瓣酱、花椒、干辣椒,炒香后放入肥肠爆炒;然后加汤,烧沸后慢炖1小时。

3、准备调料。红油辣椒、葱花、酱油、芽菜、芹菜粒、醋、香菜、大头芽粒(四川的一种蔬菜)、油酥黄豆、味精等。

4、烧水至沸腾,放泡软的粉。煮两分钟后捞到碗里,加肥肠汤(里面要有肥肠),然后再按口味加入调料即可。

八. 湖北省 黄冈市 武穴 广济佛手山药

广济佛手山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广济佛手山药: 是我武穴市传统而极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丰富的营养、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青睐。

国家质检总局受理“广济佛手山药”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并于2009年6月份公布。广济“佛手”山药生长在大别山南麓、李时珍故里邻居武穴市(广济县),属无公害绿色食品。 据医圣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佛手山药能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去头面游风、治腰痛、除烦热、补心气不足、开达心孔、多记事、强筋骨、益肾气、健脾胃、治泻痢、化痰涎、润皮毛、降血压、抗肿瘤、缓衰老、延年益寿。

广济“佛手”山药已成为现代人的上好佳肴,无论宾馆、酒店设宴,还是家庭喜庆迎新都离不了山药来制作各种上好菜肴。如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簿片炒肉片,切厚块红烧肉,切大块随冷水下锅温火煨出排骨汤等不单是肉好吃,且汤更鲜,味更美,百食不厌。

武穴山药含有糖、蛋白质、钾及氨基酸、维生素等18种营养成份,煨制食用,香气四溢,风味独特,具有滋阴、利肺、健肾、健胃、止泻痢、化痰涎、润毛发等功效,是很好的食物药。

佛手山药属薯蓣科山药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其地下的块茎,可做菜药两用,武穴种植山药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广济佛手山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余川镇等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九. 湖北省 黄冈市 武穴 武穴佛手山药

武穴佛手山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山药含有糖、蛋白质、钾及氨基酸、维生素等18种营养成分,煨制食用,香气四溢,风味独特,具有滋阴、利肺、健肾、健胃、止泄痢、化痰涎、润毛发等功效,是很好的食物药。

武穴种植山药有300余年的历史,尤以龙坪山药为最好,号称“龙药”,其次为梅川、横岗百园等地。武穴山药最高年总产量200万公斤,行销鄂东各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地域范围

地域范围包括武穴市梅川镇、余川镇及其毗邻佛手山药生长区域。武穴,原名广济,位于东经115°22′-115°49′,北纬29°50′-30°13′。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大别山南麓,鄂东边缘。四周与蕲春、黄梅、阳新、九江、瑞昌等地为邻。境内东西最大横距4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2公里,面积1200.35平方公里,占湖北省总面积的0.65%。梅川镇位于境内北部,距市区37公里,与蕲春毗邻;余川镇位于境内东北部,距市区37公里,与黄梅毗邻。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武穴处红壤地带的北部边缘,是红壤向黄棕壤过渡地区。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武穴市地带性土壤有黄棕壤和棕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有潮土,石灰(岩)土,水稻土共5个土类、11个亚类、45个土属、293个土种。佛手山药生长区域以砂壤土为主,土壤熟化程度高,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非常适合佛手山药生长。梅川、余川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由大别山二支脉太平山、横岗山组成,面积约84.5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04%。

(2)水文情况:区域内主要河流有梅川、荆竹、松阳、百园等。梅川、荆竹等河注入武山湖,经太白湖汇集东流入华阳河;松阳、百园等河向西注

入蕲春赤东湖。梅川河是境内第一大河,全长29公里,流域面积227平方公里;荆竹河全长25公里,流域面积176平方公里;松阳河全长12公里,百园河全长8公里,均属小河。区域内地下水属基岩裂隙水,属重碳酸钠型和钙钠型极软水,硬度小于4度,为贫水区。

(3)气候情况:武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佛手山药生长区域年平均气温为14.8℃,年活动积温3137℃左右。无霜期平均为254.3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323.3-1343.1毫米,其中春、夏季降水量多,秋季减少,冬季最少,与佛手山药块茎伸长与膨大期间的需水特性吻合;年均总日照时数为1913.5小时,年均太阳辐射能106.799千卡/cm2。

(4)人文历史情况:武穴佛手山药种植历史悠久,据清同治壬申《广济县志》记载,唐贞观年间开始引入种植,至今1300多年。栽培面由横岗山向太平山扩展并覆盖大别山二支脉。广济古称佛国,原广济县名即取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相传,唐贞观年间,唐僧存奘和尚(俗名蒋祖)远游暹逻(今泰国)等地,来到广济,建大藏寺居之。佛手山药即由大藏禅寺僧人首先栽种,初以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药物栽种,因栽种于寺庙,用之于医药,且形似手掌,故称“佛药”。与龙坪所产之龙药(为名药材,久已失传)齐名。后传入民间,渐有人佐以菜肴,以滋补身体,始觉美味无比。至明代,蕲春李时珍发现“佛药”与“山药”十分相似,便有“佛手山药”之称。李时珍还将古本草书中列为草部的“山药”,据此改为“菜部”。上世纪60年代,受“以粮为纲”的影响,武穴佛手山药面积、产量均大幅下降,自1979年后,才逐渐得以恢复,特别是近几年,武穴市委、市政府将佛手山药生产作为“武穴食品产业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等各个方面予以支持,并依托武汉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校,开发新产品,创建名品牌,对创建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按每个5万元给予奖励,大力促进了武穴佛手山药的生产与开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