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洪湖市新堤爱富谷土特产店 洪湖市螺山乡味土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洪湖市新堤爱富谷土特产店 洪湖市螺山乡味土特产店更新时间:2024-01-09 05:52:49

一.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巢湖麻鸭

巢湖麻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麻鸭,主产巢湖市各地水网地带,人工饲养历史悠久。无为、庐江清朝志书均有记载,现有年饲养量数以千万只。巢湖麻鸭体型匀称紧凑,羽毛以黑灰杂自为主,富有光泽,趾蹼橘黄色,爪泛黑色。两脚结实有力。行动敏捷,善于潜水,觅食性强,适宜沿湖和圩区放养。巢湖麻鸭生长较快,幼鸭饲养百日以后,即可达2千克多重。母鸭长大后,每年一般产蛋180个左右。巢湖麻鸭肌体皮薄骨细,肉嫩味美,且脂肪适中,既可供宰杀红烧或清炖食用,又可加工制成南京板鸭、无为板鸭、巢湖雪花鸭、和县咸水鸭等名产。鸭蛋可制精品松花蛋。羽毛用途更为广泛。目前巢湖麻鸭的饲养量越来越大,品种也不断增加,正源源不绝地销往省内外市场。( 巢湖)

地域范围

庐江巢湖麻鸭,主产巢湖市各地水网地带,人工饲养历史悠久。无为、庐江清朝志书均有记载,截止2009年,有年饲养量数以千万只。

特定品质

巢湖麻鸭肌体皮薄骨细,肉嫩味美,且脂肪适中。巢湖麻鸭具有觅食力强、耐寒力强,产蛋较多、皮薄、肉嫩、骨细、味鲜,适宜放牧等优点。巢湖麻鸭适应性强,行动敏捷,善于潜水,觅食性强,适宜放牧,凡湖泊、河流、塘口等有放牧条件的地方均可饲养。

文化典故

湖麻鸭属优质中型肉蛋兼用型鸭种,是安徽省惟一当家鸭种,素负盛名,是合肥“庐州烤鸭”及“庐江柳风板鸭”的主要鸭源,品种形成有近200年的历史。巢湖麻鸭适应性强,适宜放牧,凡湖泊、河流、塘口等有放牧条件的地方均可饲养,经济效益好。

二.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白莲

白莲是我国南方湖区的,尤以“千湖之省”湖北产量最盛。监利县河港众多,湖泊莲片,土地肥沃,雨量充足,所产莲米子大肉厚,营养丰富,200多年前被列为朝庭贡品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监利县观音寺的王伦元考取武举,被封为乾隆皇帝殿前带刀护卫,后晋升为站殿将军。一次他奉旨带兵出征,旗开腹胜,乾隆重帝宴请立功将领,鸡鸭肉肉,山珍海味,十分丰盛。席上一盘莲米大家都不吃,王伦元弄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因为是盘家乡平常菜,又放在他面前,他就放开肚量吃起来,谁知一吃竟把这盘菜吃得差不多了,坐在他身旁的人提醒他:“这是盘稀少珍贵的菜,只准看,不准吃。”王伦元笑了笑说:“不要紧,这莲米在我家乡到处都是,等我有机会回老家,装几船来让你们都尝尝。”宴席上的人都出身在北方,听王伦元这么一说,都笑话他夸海口
过了一段时间,王伦元回家,正遇上洪湖莲子成熟,他请乡亲从洪湖收来几船莲子,经过去壳、抽心、筛选出子大肉厚的白莲,装了满满一船运到京城。朝中文武官员见王伦元果真运来一船白花花的莲米,个个惊赞不已。乾隆帝更是赞不绝口,龙颜大悦,批下御笔,将王伦元从监利运来的洪湖白莲列为贡品,年年岁岁向朝庭进贡,一直延续到慈禧年代
莲米为卵形状,外面有一层褐色壳包着,两瓣中间有绝色的莲心,莲子有红莲、白莲之分,红莲为野生,又叫湖莲,产量高,莲米略小。白莲为家养,又叫家莲,子大肉厚,肉呈乳白色,产量略低,品质优良
莲米饱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糖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都很高。古有“南莲北参”之说。也有人称之为“莲参”
莲米全身是宝。莲皮可入药,莲心可用来泡茶,莲肉可做成莲羹、甜食和蜜饯,香甜可口,风味独特。还可作为中西糕点的配料。以莲米、糯米、红枣、花生、绿豆等做成的八宝饭、八宝粥,味道甜美,深受中外食者的青睐,畅销于国内外,成为馈赠亲友的的珍品。用莲米配以银耳、蓼米、芡实等精制成的各类罐头,有健脾补肾、调气补血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医家取为服食,百病可却,莲之味甘气温而性啬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所以古人治心肾不交,劳伤白浊,多饮清心莲米汤;需补心骨,益精血者,则服用瑞莲丸
莲米的采撷也是极富乐趣。每到仲夏,碧绿的荷叶铺天盖地,洁白、粉红的茶花点缀其间,采莲姑娘一手挥篙,一手摘莲,悠扬悦耳的《采莲调》随着凉爽的湖风,四处荡漾,惹人情思
监利的洪湖莲米被列为贡品后,每年都要向朝中贡奉,监利盛产莲米的名声也因此远播四方,每到收获季节,各路客商云集监利大量采购。200多年后的今天,监利出产的莲米已远销到东南亚各国,成了监利县出口国外的主要农副产品。( 监利)

三.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御膳藕丸

洪湖御膳藕丸,以藕为主要原料,用油炸而成。

说起御膳藕丸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哩。那是乾隆皇帝三下江南途经洪湖的时候,当时的州官老爷为了敬奉当朝天 子,召集了全州的厨师,要他们拿出绝艺,让天子吃鱼不见鱼,吃藕不见藕。厨师们听了,自然搜肠刮肚,寻思各自的拿手好戏。其 中一个厨师,想起自己在饥荒之年,以藕当饭,吃厌了想出法子,把藕做成藕丸吃的事,于是五味调合,精烹细作,做出了藕丸。乾隆皇帝吃了藕丸后,龙颜欣开,据说回京后,把藕丸定为了御膳。

洪湖的藕丸,经过厨师不断改进,已列入了洪湖传统名肴。其制作过程是:取鲜藕去节,刮皮洗净,用泥钵磨成粉末状。将其放入铺有纱布的筲箕中滤干水汁,拌之姜末、葱末、胡椒、食盐、味精、麦酱、少许糖粉等佐料,搓捏成鸡蛋黄大上的丸子,并针桂花包在其中,滚上芝麻,用油炸成金黄色捞出,它外酥内嫩、清馨微甜,是洪湖人民待客的一道“座桩”菜。

四.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再生稻米

洪湖再生稻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洪湖再生稻米是湖北荆州洪湖的。

洪湖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东南端,南临长江,濒临百里洪湖,与三国古战场赤壁隔江相望,市治新堤镇东距省会武汉市175公里,西距荆州市区201公里。全市辖20个乡镇,3个农场,总人口94万,全市版土面积2519平方公里。洪湖再生稻米优质生产基地,涵盖了洪湖市境内的长江流域,沿洪湖周边,汉沙河流域,洪排河流域,内荆河流域,东荆河流域的沙口、汊河、新滩等14个乡镇70个村。现已建立绿色食品基地的有沙口、汊河两个镇,沙咀、龙甲、董口、新墩等10个村,基地面积3万亩,网络农户1240人,为农民增收1500万元。种植基地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加之有百里洪湖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是种植优质稻的天然场所,身临其境,正如洪湖赤卫队歌曲中所唱的一样“处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所孕育出来的再生稻米在三国时就已享盛名,素有“稻耳米”之称。洪湖再生稻米外观商品性好,米粒晶莹透亮,细长,均匀,无腹白,开锅香喷喷,入口绵甜,香味浓郁,米饭松软而不粘。洪湖再生稻米含胶质多,有丰富的淀粉与植物蛋白质,营养丰富。洪湖再生稻米因产于湖北省洪湖水乡而得名。据老人传说,百里洪湖古时属八百里洞庭湖范围,因长江形成后分离。每年6、7月份,长江上游客水和洞庭湖水汇合后形成洪峰,顺江而下,因长江堤小,难以抵御大水,形成溃口淹没农田;因洪湖原属沔阳州管辖,故民谣传唱“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相传,古时候,在洪湖岸边住着一名叫道尔的渔民,在湖边种了几亩水稻,有一年的7月下旬稻谷快要成熟收割时,长江突然发大水冲毁了堤防,水淹洪湖,他家的稻田也淹没在汪洋的大水中。所幸几天洪峰过后,洪水退下去了,但稻田还有近尺深的水放不出去,他只好用长镰刀将稻谷上部割了,留下了一尺多深的稻桩。收完粮食后,他就驾着小船下湖捕鱼捞虾去了。2个月后,他从湖里回来,发现稻田又长满了稻谷。他低头仔细一看,是从稻蔸节上长出来的新稻谷。他将二季稻谷收割后用碾子碾出米来,煮成米饭满屋芳香,口感松软,香味浓郁。他高兴极了,请乡亲们都来品尝。大家赞不绝口,一传十,十传百,竟然惊动了地方官,将此米以渔民名字的谐音命名为“稻耳”米,令沿湖百姓都按此方式种植,将收割的第二季“稻耳”谷送给官府作为赋税,达官贵人喜食“稻耳”米,年年征收。公元208年三国时期,魏国丞相曹操率83万人马下江南,想消灭“孙刘”统一天下,不料“孙刘”联合抗曹,在赤壁被周瑜火烧战船,曹操败走华容,途经乌林(现属洪湖市乌林镇),当时人困马乏,饥饿劳累,缺少粮食,士兵们奄奄一息,生命垂危,道尔等渔民见魏军士兵可怜,献上自己偷偷留下的稻耳米给曹操和士兵们吃,魏军吃后精神大振,才得以重返魏国。曹操感慨的说:“劫后重生,全赖此米,实乃我魏军‘再生’之米也。”所以后来人们将此米改为“再生稻米”。地方官在洪湖设立粮仓库,专收此谷物,仅供州府以上官员享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一批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在瞿家湾(现属洪湖市瞿家湾镇),成立湘鄂西省政府,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以百里洪湖为基地,以河湖港汊为据点,以芦苇荷莲为掩护,以吃鱼虾、再生稻米为食粮,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越的游击战争,创造了震撼全国,流韵万代的功勋。红军当时吃的稻米就是沿湖渔民用叫“青占”的稻种在湖田中种植,不淹水就收两季(一种双收),如淹水后就将上部割去留下稻桩生长“稻耳”,只收一季再生稻谷。因此当时红军在洪湖与“白匪”作战时不愁粮食,进退自如,也全赖有再生稻米吃。正如红色经典歌曲“洪湖赤卫队”唱道:“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一曲洪湖水,使“洪湖鱼米之乡”闻名全国,誉满天下。70年代,沙口镇的永固、刘桥、海岭等村在湖田里用常规稻“691”品种作再生稻种植,生长出来的稻荪谷亩产100多公斤,面积不大,产量也不高。 洪湖从80年起,把提高复种指数与优化耕作模式相结合,用当时的杂交稻品种“汕优63”在湖区试行“油稻稻”三熟制和“油菜、中杂再生”新三熟制,面积达1.2万亩。90年代,用“Ⅱ优838”杂交稻品种在湖区作再生稻(一种双收),面积2.5万亩,第二季单产250公斤。成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的典型。1990年全国再生稻(一种双收)现场会在洪湖召开。2000年后,沙口镇开始用“丰两优”系列短组合作再生稻,特别是丰两优香1号生育期适中,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好、再生力强,亩稻谷单产超“吨粮”,纯收入超2000元,农民喜欢种植,再生稻(一种双收)面积逐步扩大。2014年洪湖再生稻种植面积达11万多亩,且产量高、效益好。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湖北电视台、荆州垄上行电视台、湖北日报、荆州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都对洪湖的再生稻进行了专题报道,省、地、市有关各级领导也都到再生稻示范基地进行过考察。洪湖市春露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生产的“洪湖再生稻米”是荆州响当当的名牌农产品,已向农业部申报绿色食品认证。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的“洪湖再生稻米”系列产品包装新颖独特,真空处理,保鲜期长,现已开发出品种多样,便于携带的洪湖旅游产品。目前,“洪湖再生稻米”销往北京、河南、上海、广东等省市的大中城市超市,蕴藏着“历史文化”与“绿色安全”于一体的洪湖再生稻米倍受消费者青睐。2014年8月,为了做大做强“洪湖再生稻米”这一品牌,成立了洪湖市水稻种植协会。种植基地实行种子、农药、肥料、育秧、栽插、管理、收购的“七统一”标准化管理,签订订单,及时提供技术支持,聘请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彭少兵博士为顾问,聘请市农业局农技专家培训和指导,重点网络14个乡镇的70个村共7000公顷稻田,开发“洪湖再生稻米”绿色食品,制定产品加工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及标准,按照“协会(公司、合作联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通过洪湖市惠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销售,目前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洪湖再生稻米的产业链,成为洪湖市农产品品牌,前景十分广阔。

所在地域:

湖北

申请人:

洪湖市水稻种植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洪湖再生稻米生产地域范围为湖北省洪湖市所辖的沙口、汊河、新滩、峰口、螺山、乌林、老湾、龙口、燕窝、黄家口、万全、曹市、戴家场、瞿家湾等14个乡镇。地理位置:东经113°07′-114°05′,北纬29°39′-30°02′。

五.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巢湖银鱼

巢湖银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巢湖银鱼产于巢湖,体呈圆筒状、无鳞、透明无色、光滑,被誉为"巢湖皇后"。大银鱼体长15~20厘米为面鱼,小银鱼体长4~7厘米,骨软无刺,鲜嫩可口,营养丰富。 民间流传了这么一个关于银鱼传说,从前,水晶宫龙王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银果,女的叫银花。一日,龙王派它俩到人间查看生物生长情况。在人间,它俩看到人们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十分羡慕。以后,它俩的感情日益深厚,于是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相敬相爱的自由生活,再也不愿回水晶宫了。后来,龙王知道了,认为银果、银花违犯令条,罪不能容,便派水兵水将,将它俩捉拿回宫问罪,并传旨将银果、银花打出水晶宫,永为全身透明的小鱼。从此,银果,银花只能在浅水处游动。它俩感情深厚,银花在人间有身孕了,肚子日渐大起来,游动也很缓慢。银果随着银花总不远游,并为银花寻找食物。不料这又被龙王知道了,龙王顿时大怒,即刻传旨,不许出生。银果、银花一听,悲痛万分,相互流泪不止。银果说:“这不是让我们断子绝孙吗?”银花接着说:“我们已是夫妻,怎能没有儿女,我决意破肚而死。这样能保全后代繁衍下去。”说罢,银花便游向碎石,破腹产卵而死。银果一见银花死去,它安置好卵子,也很快死去了。但银鱼的生命只有一年。渔民们捕获的银鱼,不论大小,都是当年的鱼。 宋朝司马光《送崔尉尧封之官巢县》“弱岁家淮南,常怀风土美。悠然送君行,思逐高秋起。巢湖映微寒,照眼正清泚。低昂蹙荷芡,明灭繁葭苇。银花鲙鱼肥,玉粒炊香黍,居人自丰乐,不与他乡比。况得良吏来,倍复蒙嘉祉。……” 毫无疑问,“银花鲙鱼”即指巢湖银鱼。 巢湖银鱼营养价值相当高,不但人体必需和半必须氨基酸含量较高,而且鲜味氨基酸含量也较高。银鱼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利尿、润肺、止咳等功效,常食有助于补虚利水、滋阴润肺,是体虚水肿、消化不良及小儿疳疾的食疗佳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银鱼为整体吞食,其肌肉尤其是银鱼头部富含有单烯和多烯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健脑、抗癌、抗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合增强免疫力等特殊功效。因此,食用银鱼,可以强身健脑,延年益寿,且老少皆宜。

地域范围

巢湖银鱼主要生长在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水域,为巢湖鱼类资源中较为珍贵的鱼种。巢湖湖区地处安徽省合肥市境内,属合肥市内湖,分布范围是:东经117°17′~ 117°51′,北纬31°26′~ 31°43′之间,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水面面积750平方公里,处于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之间,属于长江下游左岸水系,东南濒临长江,西接大别山山脉,北依江淮分水岭,东北邻滁河流域,涉及1区(包河区)、1县级市(巢湖市)和3县(肥东、肥西、庐江),共20个乡。巢湖水域所有自然生长的银鱼都称为巢湖银鱼,区域生长面积750平方公里,年产量600吨左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特征:巢湖银鱼其外型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体形细长,呈圆筒状,无鳞透明,洁白如银。 (2)品质特性:巢湖银鱼肉密无刺,滋味鲜美,富含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营养价值高。 国家农业标准化检测中心质检结果表明:银鱼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并且含有较高的钾、钙、镁和微量元素硒,含有八种必需的氨基酸和另外九种非必需氨基酸,其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根据检测报告巢湖银鱼蛋白质含量占10.5%~12.6%,脂肪含量占1.1%~1.3%,灰分含量占0.65%~0.8%,水分含量占82%~87 %,其硒含量0.35~0.45毫克/千克。医学研究表明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一些如肿瘤、高血压、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老年性便秘等疾病都与缺硒有关,因此食用银鱼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安全要求:巢湖银鱼产地环境符合GB/T 18407.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巢湖银鱼产品符合GB 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 (4)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所有包装材料应清洁、卫生、无毒无害、无异味。所有包装应牢固,不得混装。 (5)储存:成品不得露天堆放。成品仓库必须清洁、干燥、通风,无鼠虫害。成品不得与有毒有害、腐败变质、有不良气味的物品同仓库存放。(6)堆放和装卸:产品在堆放和装卸时要轻拿轻放、文明操作,运输工具要求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凡装过其他易腐食品的车厢或舱位,必须经充分清扫、冲洗后才可装运。产品在仓库或者运输时,必须批次分明,堆码整齐,环境清洁。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六.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藕带

洪湖藕带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洪湖藕带是湖北荆州洪湖的。

洪湖藕带

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镇、沙口镇、戴家场镇、万全镇、汊河镇、黄家口镇、螺山镇、滨湖办事处、新堤办事处、小港管理区、大同湖管理区、大沙湖管理区共12个镇办事处管理区现辖行政区域

《洪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议划定洪湖藕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洪政函〔2014〕62号

湖北华贵水产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HG0001S-2013《洪湖藕带》

七.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大闸蟹

洪湖大闸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洪湖大闸蟹,湖北省洪湖市洪湖湖区。因该市为洪湖大闸蟹注册了“清水牌”商标,故也称“洪湖清水蟹”、“洪湖清水大闸蟹”“洪湖清水河蟹”。产品主要养殖区域位于洪湖大湖区,产品色泽艳丽,膏满肥黄、不含任何激素,为河蟹中的上品。

洪湖大闸蟹,产于洪湖,湖区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无污染。底泥为黄壤土, 经多年沉积,富含有机质。河蟹属大湖养殖,植被丰富,动植物饵料充裕,辅以少量人工科学喂养,不需使用鱼药,养殖出的河蟹色泽艳丽,膏满肥黄、不含任何激素,称之为河蟹中的上品。具有青背、白肚、黄毛、金爪和肉质细腻、味道鲜美等优良性状,其风味独特之处在于腥、鲜、甘、嫩、肥、爽。销往北京、武汉、上海等100多个大中城市及港澳台地区,深受消费者喜爱。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决定从2008年12月31日起,对洪湖大闸蟹地理标志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第147号)。

保护范围

洪湖大闸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洪湖市所辖的大湖水域,总面积4万亩。

八.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林头花生酥

含山县传统名点。采用传统的炒熟花生、白糖、米稀配方掺合在一起,经人工锤打后制作而成。香甜可口,酥而不沾牙,每年春节前批量上市,价廉物美。供不应求
联系电话:0565-4350002( 巢湖)

九.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绞股蓝茶

本品系以安徽省太湖山天然野生植物绞股蓝为原料,按传统的手工技术精细制作,其色深绿,汤液悦目,香气沁脾,味感苦后回甜,是一种理想之保健饮品,为本地著名的绿色。该产品经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利用学院黄正林教授的检测,其产品含有多种皂甙,在国内一直享有“南方人参”的美称。绞股蓝茶能增强人体细胞活力,增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抗衰老、抗疲劳、防癌、降血压、去脂、消炎、安神、健胃、美容养颜等诸多功效。常饮有益健康,益智促长,养生延年,四季皆适,老幼皆宜,实为居家旅行、馈赠亲友之佳品。每500克120元左右。地址:皖含山县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 联系电话:0565-4815146( 巢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