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大田汤泉村有什么特产 大田汤泉村有吃的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大田汤泉村有什么特产 大田汤泉村有吃的吗更新时间:2024-01-09 04:55:07

一. 广西 桂林 雁山区 大田西瓜

雁山区草坪回族乡位于广西桂林市漓江东岸。东北面与灵川大圩镇相毗连,南面与阳朔县接壤。桂林市雁山区草坪回族乡大田村委、大田八队、九队、十队的特色产品是大田西瓜:西瓜皮薄、汁多,以沙、甜、脆著称,其口感毫不逊色“麒麟瓜”大田所属乡草坪回族乡,辖区内有“冠岩”、“神龙水世界”两个国家级四A级景点,同时,草坪回族乡也是桂林至阳朔漓江游的必经之路,常年旅客不断,客流量大。在西瓜成熟的季节的6至9月份有正好是客流量最多的时段。如果能建立“大田西瓜”品牌,扩大生产,加大宣传,把“大田西瓜”打造成旅游、送礼佳品,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甚至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二. 河北省 邯郸 永年 北沿村粉皮

北沿村粉皮加工厂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加工成的粉皮,从外形看,园如玉盘,薄如蝉翼,晶莹剔透,泼纹起伏。用水侵泡后,便成了一方素帕,洁白、柔软、光滑、透亮,捧在手中,蠕蠕而动;切成细条,调以佐料,吃一口,叹三叹:“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三. 福建省 三明 大田 花茶

花茶

花茶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放肆情人。它由洛神,橘橙,玫瑰果,苹果肉等干果调配而成,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口味酸甜是女士饮用的首选花茶!

四. 山东省 青岛 平度市 明村西瓜

明村西瓜

明村镇具有西瓜种植的传统历史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从1993年开始,明村镇引进了大棚西瓜种植技术,并获得成功.经过10多年的发展,西瓜生产初具规模,独具特色,形成了大田和高温棚、大拱棚、简易棚设施栽培系列化无公害栽培技术,全镇种植大田西瓜20000亩,大、中拱棚西瓜5000余个、10000亩,简易棚西瓜10000余亩,主要品种有京欣、无籽、冠龙、袖珍四大系列20多个品种,年产西瓜15万吨,持续上市时间8个月以上.2003年10月,胶河牌西瓜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2004年2月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

.

2006年,该镇大黄埠村注册了"大黄埠"牌农产品商标。2008年4月,"大黄埠"牌西瓜、樱桃番茄获国家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认证;8月,"大黄埠"牌西瓜和樱桃番茄顺利通过53项国际食品安全指标检测,成为青岛奥帆赛和残奥帆赛直供农产品,为青岛奥帆赛、残奥帆赛直供西瓜和樱桃番茄30多吨;9月,"大黄埠"牌西瓜和樱桃番茄种子搭载"神州七号"载人飞船进行太空育种试验;11月,该镇承担的《设施西瓜超高产优质绿色栽培集成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列入2009年国家星火计划。2009年,明村镇大黄埠农民以高于黄金十倍的价格引进了美国黑樱桃番茄,该品种具有抗癌、养生的功效,是目前国际市场高端保健养生果蔬品种。另外,今年明村镇还被列为全国西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这是山东省第一个获得"全国西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称号的西瓜产地。该称号的获得,为该镇进一步打造高端、特色、品牌农业,叫响明村西瓜品牌,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

科技就是生产力。在通讯信息化、科技现代化的今天,这一命题更是凸现无遗。在实践过程中,明村镇牢牢抓住科技“牛鼻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良西瓜产业。在大黄埠村一栋栋西瓜大棚里,绿意浓浓,一颗颗青翠欲滴的西瓜琳琅满目,煞是可爱,京欣系列、小型系列、无籽系列、黄瓤系列、金钟冠龙等五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西瓜直让人惊叹原来西瓜家族也有这么多“兄弟姐妹”。在村南,是镇里统一规划建设的西瓜种植研发中心,刚刚开建了12个高档示范样板棚。

五. 福建省 福州 罗源县 罗源霍口畲族乡香岭村紫竹

霍口畲族乡香岭村:紫竹

六. 山东省 青岛 黄岛区 东漕汶村蔬菜

青岛市胶南市王台镇东漕汶村现有耕地面积1478亩。近年来,该村以“产业强村、产业富民”为突破口,集中优势资源发展蔬菜种植,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村93%的农户种植蔬菜,蔬菜种植面积达1200余亩,户均3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0元,其中80%来自蔬菜产业。该村2008年被评为青岛市“一村一品”蔬菜示范村;2011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东漕汶村历史上就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为进一步做强做大蔬菜产业,该村挖掘现有优势资源,推动蔬菜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2006年,全村建成蔬菜大拱棚860个,户均建棚2-3个。2008年,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406户。

该村先后引进推广了以色列考曼奇彩椒、韩国黑珊瑚紫茄等30多个名优蔬菜新品种和大棚滴灌、生物灭菌等30多项先进生产技术,蔬菜基地新品种覆盖率达到100%。聘请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农业专家和市、县两级农业技术员长驻村指导生产,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目前,番茄和彩椒被评为国家级绿色食品。

该村组建营销网络,搭建信息平台。建立信息中心,及时搜集和发布农产品营销信息,积极开展网上销售。目前,该村蔬菜畅销青岛各大超市、集贸市场,远销俄罗斯、东北三省。2010年,全村蔬菜年产量3800万公斤,产值达2000多万元。

七. 北京市 延庆区 里炮村苹果

里炮村位于雄伟的八达岭长城脚下,环境清幽,绿树掩映,金果流香。里炮村是首都文明村,北京市城乡信息中心2003年确立的北京市十大民俗旅游村。

里炮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宜于果树栽培,被称为“红苹果旅游度假村”。全村果园面积达到1000多亩,有果树5万余株,果品年均产量超过百万斤,种植苹果、葡萄、李子、银杏、桃、梨等20多种水果。其中“里炮”牌富士苹果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文明遐迩。

里炮村四季景,吸引八方客。阳春果花竞放,争奇斗艳;盛夏绿荫叠翠,凉爽宜人;金秋硕果累累,香飘四野;隆冬雪花纷飞,洁白如银。

八. 陕西省 咸阳 杨凌 官村西甜瓜

陕西省杨凌区大寨乡官村共512户、2119人。大寨乡官村因地制宜的发展西甜瓜和蔬菜产业,为了实现产业发展、优化管理,该村成立合作社,对西甜瓜、蔬菜实行全程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大寨乡官村建立了以二维码为载体安全查询体系,温室大棚内生产自动化操作。给每一个西瓜都建立了生产档案,可以对同一西瓜示范基地农户大棚基本信息包括产地环境、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查询,这相当于给西瓜贴上了“身份证”。有二维码溯源系统,就可以把西瓜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使用情况查询出来。目前全村基地面积达到420亩,下半年计划再建设800亩日光温室大棚,官村西瓜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2011年,杨凌区大寨乡官村以标准化生产的西甜瓜为品牌,获得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称号。

九. 福建省 三明 大田 大田猪骨头

到大田县做客,热情的主人或许会请你去啃猪骨头。

石牌镇,一个小小的山里小镇,居然有七、八家专营猪骨头的饭店。客人进门,店家连问都不问,直接在菜单上填上一盘猪骨头,然后才问还要点什么菜。很快,一盘冒着热气的猪骨头端上桌,一啃,嗯,不错;再啃,哇,好棒!肉香满口,滋味悠长。先吃它一两块骨头,如果你觉得需要调整点味觉了,旁边的小碟里已备好酱醋,需要姜丝、蒜末还是辣椒,自己添加,之后你把骨头蘸着吃,便是另一番境界了。

大热天在石牌镇啃猪骨头,店家必给食客配一盆萝卜丝汤。夏天本来不是产萝卜的季节,不用说这是反季节蔬菜,但不一样的是,大田的反季节蔬菜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在大田县武陵乡,有座海拔1400多米的山峰,名为雪山,那里出产的萝卜素以个大、果脆、汁甜驰名,而相对阴凉的气候,让这里的夏季也有萝卜出产。煮过的猪骨头捞出来以后,锅里的沸汤便用来煮萝卜丝,萝卜丝与骨头汤煮到一块,汤里的油腻被吸收了,变得特别清甜,萝卜丝也因此添了醇香,无需再加什么调料便是一道好菜。萝卜能清热败火、畅肠解积,与多油脂的猪骨头正好阴阳调和,可谓绝配。

以前,大田人吃猪骨头肉是用刀子把附在骨头上的肉剔下来吃。后来,人们试着把整块猪骨头直接装盘上桌,让食客动嘴自啃,这倒让食客啃上瘾了,不但刀味没了,而且还能啃出缕缕骨头的奇香。而且,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似乎还能展示山里汉子的豪雄之风。(文净)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十.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河西乡箐花村普米族传统文化

箐花村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西北面,全村334户,1595人,由5 个自然村组成。人均收入748元,人均有粮389公斤(2003年)。

村寨地处“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腹地的高寒山区,依山傍水,附近有罗古箐、大羊场等著名自然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民居建筑中井干式木楞房占82%,保持了普米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村寨格局保持传统风貌。箐花村历史悠久,传统农牧业、服装服饰、饮食、民间歌舞、麻毛纺织工艺等保存情况良好,文化传承人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该区域传统村规民约与新的村规民约相结合,对村寨日常生产、生活,共同起着管理约束作用。

箐花普米族妇女服饰庄重艳丽,美观大方。穿麻布大襟衣,着毛线长裙,背披羊皮,胸前佩戴银链。各个年龄段的穿着有所不同,喜用宽大的红、绿、蓝、黄等各色彩带束腰,手戴镯圈和戒指,耳戴银环或玉坠,用五光十色的串珠作头饰和项链。包大头帕,喜用牦牛尾及丝线编入发辫中,盘于头顶,以发辫粗大为美。男子一般穿对襟麻布衣,着宽大长裤,披羊皮领褂,左衽像藏族穿戴。富有人家的男子穿氆氇和毛质大衣,膝下用布或毛毡裹腿,有的穿自制的半筒猪皮、牛皮鞋。

特色工艺主要有皮制品及毛制品。皮制品主要指羊皮披风,多用于探亲访友、婚丧年节时穿用,有装饰、御寒和作为姑娘嫁妆等功用。毛制品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后即形成毛料,根据不同需要分别制作氆氇、毡、帽、鞋等。

普米族信奉自然神灵,祭祀活动较频繁,主要有祭天地、祭龙潭、祭山神、祭铁三脚、祭祖先、祭中柱等。主要传统节日为吾时节,要举行打枪、射弩比赛。每逢节日、婚庆和重大祭祀活动,本村人及周边亲友聚集在一起,唱古歌、跳舞蹈“搓蹉”。

普米族民歌多为前人传下的传统曲目,即兴创作较少。在形式上比较自由,不受格律限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婚俗类主要有求亲歌、迎客调、接亲歌、拦门歌、果碟调、聚谈调、顶梁柱调等;情歌主要有“铁打链环扣一生”、“除非秤砣水面漂”等;祭祀类民歌主要有祭三脚调、拜龙调、祭中柱等;丧礼中主要演唱指路歌;传统古歌类主要有吉典、马鹿调、黎明调、巴扎贤赞等。曲调多用五声音阶,旋律与语调密切相关,朗诵性与歌唱性紧密结合,旋律质朴清新,优美流畅。部分民歌音域较宽,可达到或接近两个八度。节奏平稳匀称,长短交错,明快活跃。歌词一般为奇数,三、五、七、九个音节不等。

四弦是普米族民间乐器,也是四弦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曲目较多,除舞步的12调外,还有部分古老的曲目,如四弦母调、雀上树等。四弦弹奏不受性别和年龄限制,在普米族地区传承和保护情况良好。“搓蹉”舞流传广泛,群众基础好,是节庆场合的主要民间舞,用羊皮、木碗、木筷、夹板为伴奏,领舞者右手拍击羊皮,伴舞者左手持碗,右手用数双筷子敲击,夹板系在舞者腰间,左右撞胯时发出声响。

普米族无文字,民间文学为口头传承,村民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互相交流,或在晚上围坐火塘,听老人讲述或演唱,更多的则是在新房落成、求亲结婚、节日庆典、丧葬、祭祀等场合进行讲述演唱。近年,普米族流传较广的民间文学被翻译成汉文,收录于《兰坪民间文学选集》、《普米族故事集成》、《普米族歌谣集成》、《兰坪民间故事集成》、《兰坪歌谣集成》等出版物中。

花村是普米族聚居大村,历史悠久,传统农业、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传承较好,有一批传承人,并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

推荐特产